Tuesday, May 31, 2011
邵氏捐無股權予四機構
廣管局批准無部分股權變動的申請,邵氏基金公司將2.59%無電視股份以捐贈形式轉移至四間機構。
該四間機構分別為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紅十字會及香港樹仁大學有限公司,有效期追溯至今年3月31日。
(即時新聞)
天安門母親公開信
天安門母親今日發表以《不容褻瀆「六四」亡靈、不容損害「六四」難屬的人格尊嚴》為題的公開信。
以下為公開信全文:
今年正當北非、中東民眾爭取民主、自由、人權的鬥爭如火如荼之際,迎來了北京天安門民主運動22周年紀念日。我們作為這場運動的死難者親屬,回顧當年那曠世劫難的慘烈後果,至今歷歷在目,不忍其痛。
我們始終堅信:凡是發生在「六四」事件中的一切,都刻印在人們的心裏。中國人,尤其是北京人,無法忘懷「六四」,無法忘懷「六四」中那些被中國軍隊槍殺、碾死的男男女女。 「六四」慘案不會被遺忘,儘管它在國人中「被淡化」、「被屏蔽」,但它在人們心裏依然存在著,永遠永遠地存在著。它已融入了不可磨滅的歷史。
回想起1989年6月3日那個可怕的夜晚,中國軍隊在夜幕的掩護下,以坦克和裝甲車開路,從東西南北各個方向開赴天安門廣場,沿途一路掃射、追殺,所經之處,學生和市民死傷慘重。當示威學生於4日凌晨列隊和平撤離天安門廣場時,軍隊又開動坦克從身後追趕、碾壓,致使十多名學生當場喪生或碾成重傷。直至6月6日,政府仍未停止軍事行動,這一天僅在復興門外大街一帶就被打死三人、打傷三人,受傷者年齡最小的僅13歲。整個北京城,在剎那間,天,坍塌了;地,下陷了。到處是哀嚎,到處是抽泣。一張張年輕的面孔,一個個英俊的身軀,頃刻間化為塵土,從他(她)們生活過的這片土地上消失了。
到目前為止,我們用了整整二十二年時間,記錄下了203位「六四」死難者,還有很多很多沒有找到,或者尚不知道他們家屬的信息。
在我們已知的203位死難者中,有一些是在抗議軍隊實施暴行時被活活打死的;有一些是在搶救傷員和搬運死者屍體時被擊中倒地的;有一些是在居民區的胡同或街巷裏被戒嚴部隊追殺的;有一些是在居民樓的家中被戒嚴部隊的亂槍殺死的;有一些是在現場拍攝照片時被射殺的……。經我們反覆查證、核實,在目前已找到的死難者之中,無一人有任何暴力行為,他們均屬於那場運動的和平示威者和和平居民。
這些死難者大部分有名有姓,有性別,有年齡,有工作單位,有職業;其中凡學生者都有家庭所在地,有所在學校、年級。他們死得慘烈,死得悲壯!每每想起他們,不禁黯然神傷。
讓我們——你們未亡的父母、你們的丈夫和妻子、你們的兄弟姐妹、你們的兒子和女兒,為你們哭泣、哀悼吧!讓今天的一些中年人尤其是年輕人為你們默哀、致敬吧!
古語云:「天作孽,不可違;人作孽,不可逭」。 「六四」血案,決不是隨意行為,而是有事件的最高決策者,有事件的直接執行者。現在,他們有的死了,有的還沒有死。他們作下的孽,不能逃避法律的追究。作為這筆曠古巨債的債權人,我們誰都明白「欠債要還,天經地義」這條不移的鐵律。
二十多年來,我們為了死者受損害的名譽,為了安撫他們至今未能安息的靈魂,進行了堅持不懈的艱難抗爭。在以往的歲月裏,我們曾多次致函人大常委會,要求對死者在「六四」事件中被無辜殺害做出認真負責的交代。我們還特促請人大常委會改變漠視民意、對難屬們的呼聲置若罔聞的態度和做法,就「六四」事件受難者的問題同受難親屬進行直接的、有誠意的對話。但是,我們的要求始終沒有得到答覆。
可是,今年2月下旬「兩代會」召開的前夕,竟然由北京市某區公安部門出面,找到居住在該區的「天安門母親」群體中的某戶難屬,進行所謂的私下溝通,交換意見。緊接著4月初他們又找該戶難屬談了一次。來人不談「公布真相」、不談「司法追究」,不談就每一位死者做出「個案交代」,只單單提出給多少錢的問題,而且強調這只對個人不對群體。
我們天安門母親群體十六年來一再提出與政府對話的訴求,政府當局始終不予理睬。今年終於打破了沉默。這是值得歡迎的第一次。然而,這份遲到的回音究竟意味著什麼呢?如果僅僅想用錢來了結「六四」,而且只想通過私下來了結,那麼,這樣做究竟能產生出什麼樣的結果呢?
我們從1995年就開始提出了解決「六四」問題的「真相、賠償、問責」三項要求;到了2006年,我們又根據當時的形勢,做出一項補充決議,這就是:公正解決「六四」問題需要有一個過程,我們可以採取先易後難的原則,對一些存在重大分歧,一時無法取得共識的問題——比如對「六四」事件的定性——可以暫時擱置爭議,首先解決一些涉及受害人基本權利和切身利益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撤銷對「六四」受難者和受難親屬的監控和人身限制;允許死難親屬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公開悼念自己的親人;政府有關部門對一些生活困難的受害人實施純粹人道性質的救助……等等六個問題。這個補充決議不是沒有原則底線的。其底線就是:不容褻瀆「六四」亡靈,不容損害「六四」難屬的人格尊嚴。今天我們在這裏再次重申:所有事情都可以商量,唯有這兩條沒商量。
我們要求與政府對話的大門始終是敞開的。凡事總是開頭難。為體現政府方面的誠意,它應該派出或委託負責任的相關部門來談,而不是指派平日裏監控、跟蹤我們的公安、國保來談,這樣做「名不正、言不順」,徒費心力。為體現對話的廣泛性,我們希望不是個別交談,而是政府多找一些難屬來談,不是一個,不是二個,而是三個、四個甚至與難屬組成的對話團來談。我們希望不是私下溝通,而是公開對話,堂堂正正、光明正大地談,有什麼問題都放在桌面上,不掩蓋事實,不掩飾分歧,力求對死者負責,對歷史負責。我們並不幻想「六四」問題的解決一步到位,要談,就踏踏實實地談,談一項,落實一項,最終達成一個一致或基本一致的結論。
今年年初以來,中東、北非很多國家爆發了爭取自由、民主的示威抗議,中國政府把這些風起雲湧的抗議活動統統說成是「動亂」,絕口不提要求「自由」、「民主」。為什麼?這是出於恐懼。他們懼怕中東、北非的事態蔓延到中國大陸,擔心在國內勾起類似「六四」這樣的事件。由此,他們收緊了對於民間社會的控制、鎮壓,以致中國的人權狀況嚴重倒退;尤其是今年2月以來,更倒退到「六四」以來最糟糕的狀態。中國出現了「六四」以來最強硬的時期,全國上下變得鴉雀無聲。正是在這種嚴峻的背景下,偏偏出現了公安部門與個別「六四」難屬的私下溝通、對話,這豈不是一樁咄咄怪事!
簽名者:
丁子霖 張先玲 周淑莊 李雪文 徐 尹敏 杜東旭 宋秀玲 于清 郭麗英 蔣培坤 王範地 袁可志 趙廷傑 吳定富 錢普泰 孫承康 尤維潔 黃金平 賀田鳳 孟淑英 袁淑敏 劉梅花 謝京花 馬雪琴 鄺瑞榮 張艷秋張樹森 楊大榕 劉秀臣 沈桂芳 謝京榮 孫寧 王文華 金貞玉 要福榮孟淑珍 田淑玲 邵秋風 王桂榮 譚漢鳳 孫恆堯 陳梅 周燕 李桂英 徐寶艷 狄孟奇 楊銀山 管衛東 高婕 索秀女 劉淑琴 王培靖 王雙蘭 張振霞 祝枝弟 劉天媛 潘木治 黃定英 何瑞田 程淑珍 軋偉林 郝義傳蕭昌宜 任金寶 田維炎 楊志玉 齊國香 李顯遠 張彩鳳 王玉芹 韓淑香 曹長先 方政 齊志勇 馮友祥 何興才 劉仁安 熊輝 韓國剛 石峰 龐梅清 黃寧 王伯冬 張志強 趙金鎖 孔維真 劉保東 陸玉寶 陸馬生齊志英 方桂珍 肖書蘭 葛桂榮 鄭秀村 王惠蓉 邢承禮 桂德蘭 王運啟 黃雪芬 王琳 劉乾 朱鏡蓉 金亞喜 周國林 楊子明 王爭強 吳立虹 寧書平 郭達顯 曹雲蘭 隋立松 王廣明 馮淑蘭 穆懷蘭 付媛媛 孫淑芳 劉建蘭 王連 李春山 蔣艷琴 何鳳亭 譚淑琴 肖宗友 喬秀蘭 張桂榮 雷勇(共127人)
根據難友們的提議,決定把歷年來簽名者中已故難友的名單附錄如下,以尊重死者遺願:
吳學漢 蘇冰嫻 姚瑞生 楊世鈺 袁長錄 周淑珍 王國先 包玉田 林景培 寇玉生 孟金秀 張俊生 吳守琴 周治剛 孫秀芝 羅讓 嚴光漢 李貞英 鄺滌清 段宏炳 劉春林 張耀祖 李淑娟(共23人)
2011.5.31 於北京
文章來源:丁子霖
(天安門母親網站)
政治局開會研社會管理
【明報專訊】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昨日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問題。會議提出要「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體系。
承認機制政策不適應形勢
新華社引述會議認為,當前,中國社會管理理念思路、體制機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等方面還存在很多不適應的地方,解決社會管理問題既十分緊迫又需要長期努力。
會議提出,要總結推廣中國社會管理成功經驗,借鑑國外社會管理有益成果,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自我完善和發展。要求以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突出問題為突破口,透過協調社會關係、規範社會行為、化解社會矛盾和深入細緻的群眾工作,維護民眾權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持社會良好秩序,有效應對社會風險,營造更良好的社會環境。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新华网北京5月30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30日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对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对形成和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管理制度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党和国家不断就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制定方针政策、作出工作部署,有力推进社会管理改革创新。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我国建立了社会管理工作领导体系,构建了社会管理组织网络,制定了社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初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总体上是适应的。
会议认为,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任务更为艰巨繁重。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我国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既十分紧迫又需要长期努力。
会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总结推广我国社会管理成功经验,借鉴国外社会管理有益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自我完善和发展。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积极推进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制度、方法创新,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能力建设,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要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通过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和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有效应对社会风险,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会议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统筹兼顾、协商协调,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科学管理、提高效能的原则,立足基本国情,坚持正确方向,推进改革创新。要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完善信息网络服务管理,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调查研究,加强政策制定,加强工作部署,加强任务落实,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政黨「地區工作」變相資助拉票
【明報專訊】原任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葛輝就「上網學習支援計劃」招標遴選過程,對當局或個別官員提出的指控,性質極其嚴重,他必須拿出可信證據,證明指控屬實。「葛輝指控」尚待釐清的同時,現實上,區議會社區撥款審批不嚴和監察寬鬆,卻有使公帑淪為區議員用以籠絡選民、建立知名度,為日後選舉拉票之嫌,政府應該檢討有關程序,從嚴審批和加強監察,使公帑不會變相成為政黨或政客的「拉票經費」,確保善用公帑,杜絕可能出現的漏弊。
葛輝指控極其嚴重 奈何未見真憑實據
葛輝引述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常任秘書長謝曼怡說「上網學習支援計劃交由iProA推行是『政治任務』、指示乃來自『比財政司更高級』人士」等說法,明顯要引導市民往「政治干預」的方向聯想,這樣的指控,性質極其嚴重。因為公開招標若違反公平公正原則,成為政治操作煙幕,則顯示管治腐敗,背離公務員行政中立原則,完全不能接受。另外,葛輝所謂「比財政司更高級」人士的說法,論體制內,行政長官是財政司長的上司,體制外就是中央級數的官員了,按葛輝的說法,若行政長官或中央官員涉及「干預」招標遴選安排,可以說有點目無法紀了。
事態最新發展是葛輝自立誓辭,聲明其言論全屬真確,並透露曾有第三者與他秘密對話,討論「上網學習支援計劃」執行者的問題。所以,葛輝的指控愈來愈言之鑿鑿,性質也愈來愈嚴重,他有何動機目的,我們不作猜測,基於此事涉及政府管治的良窳和一些根本原則,我們希望事態勿流於政治操作,而是葛輝能夠盡快拿出真憑實據,讓市民有足夠資料作客觀和獨立判斷;所謂口講無憑,在未見到可信的證據之前,無從判斷誰是誰非。
因為據政府的說法,上網學習支援計劃的遴選過程,葛輝有參與,而他與直屬上司謝曼怡工作上時有不同意見,合作並不很愉快,今年初謝曼怡通知葛輝,政府不會與他續約,葛輝遂提早解約,並計劃向立法會「爆料」云云;另外,葛輝的指控,涉及被要求他牴觸公務員中立的角色,據前任公務員事務局長王永平表示,在問責制下,為確保公務員中立,訂有相關指引,當公務員收到指示做政治工作,涉及不依政府規矩或原則辦事,則有關公務員應該向公務員事務局投訴。不過,葛輝當時並未這樣做,這一點是他備受質疑之處。
總之,葛輝的指控愈嚴重,就愈有需要拿出確切證據,證明他的指控屬實;因為若事態並無足夠佐證,淪為各說各話的「羅生門」,不但對政府不公平,對市民和整體香港也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葛輝指控」尚待釐清的同時,現實上,區議會社區撥款審批不嚴和監察寬鬆,被區議員用以籠絡選民的情,在今年11月區議會換屆選舉之際,更值得關注。據《明報》獲得一份葵青區議會內部文件顯示,今年7至9月,葵青區議會批出的68項資助活動中,有七成(即48項)由8名當區區議員、以其他社區團體名義申請,都獲批全額資助,每項活動由數千元至60萬元不等,合共約270萬元。這些活動與負責審批的區議員有關連,區議員若非申報為活動負責人,就是其助理為活動主辦人。
所以,這類社區團體申請撥款辦活動,有區議員「自己批錢給自己辦活動」之嫌,而且不少都是「飲飲食食」、「派禮物益街坊」等活動,例如有區議員獲批資助3項活動,共涉款25.5萬元,其中一項活動在大酒樓舉行4場「跳舞晚宴」,會邀請區內2500名街坊參加。在區議會選舉前夕舉辦類似活動,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相關區議員獲得資助辦活動,等同變相以公帑資助其拉票,絕不妥當。
社區團體申請撥款,雖云公開進行,不過,有民主派區議員表示,由於建制派在區議會佔大多數,泛民區議員申請活動資助,獲批機會不高,而且手續繁複,即使成功申請,獲批資助亦不多,故民主派甚少向區議會申請資助。民主派區議員所說若屬實,則其他陣營區議員利用在議會的優勢,獲得更多資助機會,情是否符合公平公正的原則和要求,值得斟酌。
政府應全面檢討 禁絕變相資助拉票
目前各個政黨的所謂「地區工作」,爭相以「飲飲食食、派禮物」等做法討好選民,早被批評形同「買票、賄選」,備受質疑,有識之士都認為無助提高選民質素,而且以利益討好選民的做法,只會愈演愈烈,選舉朝惡質化方向滑下去;政黨政客為了政治利益,游走法律邊緣,有何後果,他們自行負責;不過,政府以公帑變相資助政黨政客拉票,形同鼓勵這種不健康的「地區工作」,我們認為絕對不應該和不可以。政府應該檢討有關做法,收緊審批和監察程序,確保公帑不會淪為政黨政客的拉票經費。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葛輝風波」
【明報專訊】「葛輝風波」中的兩大主角——被指與建制派關係密切的信息共融基金會(下稱「基金會」,由互聯網專業協會(iProA)及小童群益會組成)及社會服務聯會(下稱「社聯」),雙方拒絕合組公司推行「上網學習支援計劃」,結果分地盤各有各做,由基金會負責香港東部、社聯負責西部。兩者割裂的後果是各自成立公司、各請高薪行政總裁及多個文書支援職位,公帑行政開支可能增加一倍,兩機構擔憂政府預備的2.2億元可能不敷應用。
「上網學習支援計劃」於2009年10月由行政長官曾蔭權於施政報告提出,消息人士透露,計劃將於今年9月新學年推行,政府將向領取綜援及書簿津貼的學童家庭,派發每年1300元「電腦及上網津貼」,屆時家長可使用津貼,按其所屬地區向基金會或社聯購買服務,月費可低至120元,包電腦配件及上網費(見表)。
開支增倍 東西區收費難統一
據悉,基金會及社聯已完成招標,正揀選電腦及上網服務中標商,包括電訊盈科、和記、有線等多家大型供應商都有參與投標,希望搶佔36萬個受助家庭的市場佔有率。
基金會及社聯消息人士都承認,各有各做的後果是行政費開支大增,亦會出現東、西部收費不一的現象。葛輝向立法會呈交的文件中,表明反對東西分家,指「不利向低收入家庭提供服務」。據悉,葛輝的考慮就是分家後會出現「同一計劃出現不同收費」的不對等問題。此外,分家亦即攤薄客戶總人數來招標,未能集大成跟互聯網供應商「拗手瓜」,將收費壓至最低。
社聯曾提合作 基金會不欲變「附屬」
接近社聯消息指出,因考慮到基金會是由互聯網專業協會(iProA)及小童群益會全新成立、是一間沒營運經驗的空殼公司,對其管治有疑問故拒絕合作。社聯曾經建議由其成立子公司並作擔保,主席由社聯派員擔任、副主席一職由基金會負責,社聯及基金會再各派一半成員組成董事會,但有關方案不獲基金會接納。
基金會質疑,社聯提出的方案是希望主導計劃,又指社聯為投得計劃,同樣成立一間全新公司、與基金會一樣都按《稅務條例》88條註冊為免稅慈善團體,目的只為符合政府要求。基金會現於公司註冊處紀錄中的董事包括多名「有分量」人士,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香港委員會副主席于善基、前教育署高官馬紹良、小童群益會執行委員會主席鍾志平及多名大學教授。
政府為上網計劃撥出2.2億元,社聯及基金會都指出,分家後「各自為政」只手拿1億元,能否做到自負盈虧仍要見步行步,最壞情是政府要收拾爛攤子,用公帑「埋單」總額或要重新計數。
小型賽車會
【明報專訊】慘劇發生後令人關注小型賽車場監管問題,惟運輸署及機電工程署均指小型賽車不屬其監管,康文署則指小型賽車屬旗下體育活動,而場地監管則由小型賽車會負責,不過小型賽車會副主席指出,會方按照國際準則集中管理及處理賽事的活動,而場地日常營運主要由經營者負責。
車會負責巡查
小型賽車會副主席鄧智明指出,協會受康文署資助,須定期向署方繳交巡查報告,但會方不會派員長時間監察車場營運情,每月巡查只能主要針對場地及賽車等硬件安全問題。鄧表示若再有賽車場,會考慮加強巡查,但需視乎資源而定,因協會人員均是義務工作。
他亦強調,小型賽車就如其他運動,只要做足安全措施,並不如大眾所想存在高風險;他反指宣傳教育能減少意外發生,促政府投入更多資源。康文署發言人昨對意外表示惋惜,指當局會研究死因庭建議,強調一直與場地監管機構小型賽車會保持緊密聯絡。
活化廳「來往廣場的單車」活動
【明報專訊】除了21年來風雨不改的六四燭光晚會,有藝術團體連續第二年發起名為「來往廣場的單車」活動,參加者於六四當天騎單車途經本港多個與民運有關的地點,重現當年北京大學生騎車穿梭天安門廣場,傳遞信息及運送傷者到醫院的一幕,大會期望今年有過百人參與。
由「活化廳」發起的活動會從油麻地碧街出發,先往尖沙嘴文化中心,向法國藝術家凱薩紀念六四而製作的《自由戰士》雕像獻花,再乘渡輪往灣仔藝術中心,向中國當代藝術家隋建國的雕塑《衣》致敬,最後會到維園出席六四晚會。
大會鼓勵參加者穿著六四學生的白恤衫服飾,自備單車和白花出席,但事前也會提供借單車服務。
Monday, May 30, 2011
區議員社區團體
涉葵青七成資助活動 學者質疑公帑拉票
【明報專訊】區議會選舉將於今年11月舉行,根據本報獲得一份葵青區議會今年7至9月內部文件顯示,該區區議會期內批出的68項資助活動中,竟有七成是由8名當區區議員、以其他社區團體名義來申請,而且一律全額獲批,每項活動由數千元至60萬元不等,合共約270萬元。由於活動有「自己批錢給自己」之嫌,加上不少都是「飲飲食食」、「派禮物益街坊」的活動,有學者質疑是變相用公帑替區議員拉票,藉此提升知名度。明報記者 曾愛盈
根據一份葵青區議會行政及財務委員會內部文件,顯示今年7至9月共批出407萬元,資助68項由社區團體申請撥款的活動。記者翻查文件紀錄,發現當中七成、即48項活動,竟與負責審批的區議員有關聯,區議員不是申報為活動的負責人,便是其助理是活動的主辦人。
婦女會名義 議員獲批25萬
例如本身為葵青區議會文化藝術及運動推廣工作小組主席、即負責審批撥款的區議員潘小屏,即曾以「青泰婦女會」和「葵青太極會」兩個組織的名義,成功向區議會申請資助3項活動,合共涉25.5萬撥款,全數獲得批准,其中一項活動是在大酒樓舉行4場「跳舞晚宴」,邀請區內2500名街坊參加,雖然潘小屏在申請時有申報利益,但明顯有「自己批錢給自己」之嫌。
潘小屏:按足程序申報利益
本報經統計後,發現這48項「批給自己人活動」,涉及8個區議員,他們分別是民建聯的潘志成、前自由黨員譚惠珍、工聯會梁子穎、獨立人士黃耀聰、賴芬芳、林翠玲、李志強及潘小屏。
除了自己批給自己,本報亦發現所有申請都獲「大開綠燈」,全額獲批,金額由9000元至數十萬不等,最誇張的是由「葵青民生」舉辦的「葵青區藝術節2011」活動,獲批全部60萬元資助。有份批出撥款的3名區議員李志強、譚惠珍及黃耀聰,亦是「葵青民生」的負責人。
本報曾向黃耀聰查詢,但至截稿未能聯絡得上。另一區議員潘小屏回應查詢時承認,曾擔任社區組織「青泰婦女會」主席,去年轉任秘書,多年來也負責籌辦婦女會活動,但否認是用公帑替自己宣傳,「就算宣傳,也是宣傳區議會,我在審批撥款的過程已按足程序申報利益,活動只為服務社區」。潘小屏承認,正考慮在11月參選區議會,尋求連任。
學者:取消委任才能改善
本身亦是葵青區議員的街工梁耀忠表示,由於建制派在區議會中佔大多數,泛民區議員的活動申請,獲批資助機會不高;加上申請活動資助手續繁複,如舉辦旅行團等活動,即使成功申請,所獲批的資助亦不多,故民主派亦甚少向區議會申請資助。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認為,區議員以公帑舉辦活動,即使是以婦女會、街坊會等名義請食飯、派禮物或擔任主持,也肯定能增加接觸選民的機會,增加知名度,「一般長者未必分得清楚,以為派禮物就是好人」,結果變相是用區議會資源來「拉票」。馬嶽分析,這些不公平的情只能在廢除委任區議員後,才有望改善。
Sunday, May 29, 2011
藝術團體活化廳
【明報專訊】如果每年維園的燭光晚會是關於一件「不想回憶、未敢忘記」的事件,尖沙嘴文化中心雕塑下的零星白花束,就是在小聲訴說一個傳說,有人害怕事件被記住、故從開始就撲滅一切聲音的傳說。當日路過的你可曾疑惑,這具只有一隻翼的人物雕塑,為何要叫做「飛翔的法國人」?六四這個大日子,為何要向一名折了翼的法國人獻花?法國象徵的自由、折斷半邊的翅膀、紀念性的小白花,似有若無的關連,終須有人站出來說破。
文化界一直流行這套講法——「飛翔的法國人」,本名其實是「自由戰士」,1992年開始安放在文化中心前的廣場上,是法國著名雕塑家凱撒(Csar Baldaccini)為紀念六四死難者而造的。當年市政局需要在該處樹立一個裝飾品,因凱撒的大名,沒有深究他打算雕什麼就拍板,不料卻得到這樣一名「自由戰士」。出於政治考慮,不想該處成為支持民運人士的朝聖地,市政局就硬生生把雕塑改名為「飛翔的法國人」。結果,凱撒憤而拒絕出席雕塑開幕禮;我們的解放軍總部與金紫荊廣場彼岸,就多了一名「法國人」與它們遙遙相對。
避開民運議題強迫改名
傳說一直無法證實,因此只能為成文化藝術圈內口耳相傳的小故事。約在1998年間,開始有人發起每年六四到這雕塑前獻花。知情人樂於在支聯會儀式化的大型晚會以外,保留一個相對私密的想像空間;也有人曾經向政府相關部門求證,但不得要領。直至近年人們對公共空間與話語權等議題愈發敏感,有藝術家決定策劃一系列爭取「正名」的行動。
計劃在今年六四前夕為「自由戰士」舉行正名儀式的藝術團體活化廳,成員劉建華說,傳說的真與假,並不是這次行動的重點;他們關注的是,為何在如此重要的公共空間裏的一件龐然大物,市民對它的來龍去脈卻沒有過問的權利?透過提供與官方說法有別的另一個版本,藝術家希望揭示那些表面與政治無關的裝置、建築、地點,背後可能存在的脈絡,以及該處一些未被發掘的象徵意義。
他認為,當年雕塑的「被命名」事件實在是一場非常不民主的示範。如果要求官方由上而下去更正「自由戰士」之名是不可能的任務,今次的活動就要通過宣講故事製造既成事實,當大部分市民都改以「自由戰士」稱呼這座雕塑時,官方命名的霸權自然失效。
法作品多顧及對當地意義
對「自由戰士」來源背景甚有興趣的資深策展人及藝評人、中大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專業顧問何慶基,則從凱撒的創作背景、及雕塑本身的藝術特色兩方面,分析傳說的可信度。他指出,法國人向來以「自由信念傳遞人」的角色自豪,著名的紐約自由神像就是法國人送的。雕塑家應邀為某地方製作大型雕塑時,通常都會考慮作品對當地的意義。
凱撒在上世紀80年代已製作一系列關於有翼飛行者的雕塑,造型近似「飛翔的法國人」,而且主題都與自由有關,可以說自由一直是他關心的重要議題。八九民運遭受血腥鎮壓的消息震撼全球,凱撒其後不久受委託製作此雕塑,地點是香港這個曾積極參與支援民運、又行將回歸中國的城市,很難想像他會放一個毫無關係的「飛翔法國人」在香港市中心。
而在造型方面,無論「飛翔」還是「法國人」,與雕塑外觀對照起來都有點牽強。首先,該人物就沒什麼明顯屬於法國籍或法國血統的特色;而且他站在地上,只有一隻翼,既不在飛、亦不能飛。最多只能說是個折了翼的人,但人是不會有翼的,較易聯想到的是「折翼天使」。這是西方藝術中頗為常見的元素,象徵理想的失落與破滅。
但從這件雕塑看來,人物昂首站立、一根根鋼管構成的身軀結實硬朗、力量澎湃,僅餘的一隻翼也是蓄勢待發地向上伸展的,明顯是個理想短暫受挫,但仍把持期望、精神理想不死的戰士形象。
凱撒領事館同拒澄清
何慶基指出,眾說紛紜裏,凱撒一直拒絕澄清,香港政府斷然否認,法國領事館亦三緘其口,事件大概永遠是懸案。至於它是否應被稱為「自由戰士」,就只能讓公眾自行決定了。
文 林 茵
國際特赦
人權組織國際特赦敦促中國尊重言論自由和集會自由,不要用暴力鎮壓蒙古族抗議者。
之前中國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採取保安行動壓制了當地的示威活動,當地反對中國當局的抗議活動已經持續了5天。
從內蒙古傳出的報道說,當局關閉互聯網聊天室,並且派武警封鎖了學校和大學,在政府建築周圍加強了警戒。
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包括正藍旗在內的幾個地區當局實行了戒嚴。在紐約的南蒙古人權信息中心說,周五在正藍旗300多防暴警察同數百蒙古族牧民和學生發生了衝突。
5月10日一名蒙古族牧民在抗議中國商人開採煤礦時被運煤車軋死引發了內蒙古蒙古族反對當局的抗議。 報道說肇事的漢族司機已經被逮捕並且受到了指控。
在倫敦的國際特赦組織的亞太事務負責人巴伯爾說,中國尊重言論自由和集會自由,不要用暴力鎮壓抗議。
她還說,考慮到中國在新疆和西藏慣用嚴厲手段鎮壓類似的抗議活動,所以有理由擔心內蒙古的局勢。
中國有600萬蒙古族人口,他們同北部的蒙古共和國有相同的民族和文化背景。許多蒙古人指責北京在政治和文化上在內蒙古實行壓制政策。
目前發生的抗議活動主要是針對漢族礦業和能源企業進入內蒙古草原,破壞當地的生態和侵犯當地人的利益。
南蒙古人權中心說,錫林郭勒盟當地電視台報道說,嚴厲鎮壓是處理示威的唯一辦法。當地的互聯網速度明顯放慢,許多受歡迎的網站的聊天室被關閉。
錫林郭勒盟受到管制地區的學校被警察封鎖,包括在通遼的內蒙古民族大學以及呼和浩特市的民族大學。
周六在發生抗議的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有人通過電話對記者透露,由於旗政府周圍戒備森嚴,周圍沒有抗議發生。
內蒙古許多當地人抱怨說,西藏和新疆的民族不滿和抗議吸引了許多國際關注,但是他們的困境和對當局的不滿卻沒有受到相應的國際關注。
當地的蒙古族人士對境外記者表示,內蒙古著名的異議人士哈達刑滿釋放後失蹤,引發蒙古族愈來愈多的不滿。
內蒙古異見人士哈達因為要求維護蒙古民族的權利被判監禁15年。15年刑滿釋放後又被警方秘密拘押。他的妻子新娜和他們的兒子也一同被秘密拘押。
呼和浩特地區的蒙古族人士表示,蒙古族人士在互聯網上發出了進一步舉行示威抗議的呼籲。目前的抗議示威內蒙古地區20年來爆發的最大規模的抗議行動。
(英國廣播公司)
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PDA)
【明報專訊】醫管局早前推出10招「改善方案」,希望能減低公立醫院醫生流失率。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PDA)早前調查,了解會員是否傾向將標準工時與改善方案作「綑綁式談判」。協會昨公布,約八成半會員同意先接受方案,中長遠爭取合理工時及工作量。
中長遠爭取合理工時
為挽留嚴重流失的公立醫院人手,醫管局早前推出10項措施,包括加快晉升機會、提供夜間駐院津貼、聘私家醫生為兼職等,但未將標準工時納入改善方案之內。前線醫護在「醫管局必須在醫生職系即時推行標準工時」上意見不一,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於5月收回559份問卷中,76.4%醫護不同意若醫管局不立刻推行標準工時,便將所有改善措施一併推倒。另外,85.9%醫護同意先接受「改善方案」,同時繼續爭取合理醫生工時及工作量的中長遠安排。75.7%醫護願意接受目前方案作為短期內可行的改善措施。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蘇潔瑩表示,本周二將與醫管局就改善方案開會,協會不會將標準工時與改善方案作「綑綁式談判」,但強調爭取標準工時及合理工作量是中長遠目標,希望與醫管局盡快就人力資源及服務提供達成可行方案,紓緩前線壓力。
Saturday, May 28, 2011
中華慈善百人論壇
以透明度提升公信力
2011年5月28日,無錫靈山梵宮。中華慈善百人論壇第三次會議匯集大中華24位熱心慈善公益的有識之士,以“公信力與透明度”為題,進行深度研討,達成如下共識:
這是一個充滿信任危機的時代,政府責信、企業誠信和社會公信的缺失,正在銷蝕理想、信念、原則和尊嚴。取信於民、立信於商、植信於眾成為構建公民社會的當務之急。
公信力是善治的核心價值,已經成為政府、企業和第三部門的共同倫理基礎,是各類組織在倫理上的合法性、社會形像上的認同度和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公益組織的權力和資源均來自公益使命,來自公眾支持,因此,公信力是公益組織生存之本。遵守法律與章程的規則公信;堅持公益宗旨和願景的使命公信;優化治理結構和避免利益衝突的善治公信;恪守募款承諾及善用公益資源的資財公信;確保項目品質與行動能力的績效公信;實現信息公開和財務透明的開放公信,以及開拓與創新的發展公信,這些,正是公益組織必須恪守的公信力。
透明度是實現公信力的有效機制。提升公益組織的透明度可推動自律與他律建設,可防止制度性腐敗,避免慈善資源浪費,分享成功經驗,提升公益績效,促進行業成長,增強公眾參與和社會信任。
以透明度提高公信力,完善立法,合理規制,社會監督,行業自律、能力建設、榜樣示範、公民教育、溝通傳播、專業支持等都是使之實現的應有要素。
現階段,我們呼籲:享有國家免稅待遇的公益組織率先垂範,主動公開信息;公益行業建立自律聯盟,完善自律機制;捐贈者和公眾充分行使知情權和監督權;企業界尊重公益規範,分享專業與創新經驗,履行社會責任;各類媒體持續關注公益事業發展,提高報導的專業性和監督力度。
以創新和改革的勇氣、信心和智慧,恪守公信力價值,踐行透明度共識,肩負起培育公民社會、推進慈善公益事業的歷史責任,我們責無旁貸。
長春社指古樹診治太遲
【明報專訊】中環炮台里斜坡上兩棵被列入《古樹名木冊》的古樹,因感染俗稱「樹癌」的褐根病無法醫治,樹木辦公室及康文署認為有可能傳染同一斜坡樹木,今日早上會移除該兩棵古樹。長春社總監蘇國賢根據地段及他早前觀察,估計被移除的古樹應為政府總部內的細葉榕。
長春社指太遲診治
根據《古樹名木冊》,該地段共有3棵細葉榕並排而生。蘇國賢表示,早於一兩年前發現該地段一棵細葉榕樹冠疏落、落葉嚴重,認為當局太遲為樹診治。他指出,當局早於2010年已掌握該兩樹感染褐根病,如持續監察及早治療,應可避免因無法治療而被移除。他說,褐根病近年在香港樹木蔓延,當局日後應汲取應對褐根病的經驗,長遠制訂策略,加強檢查、治療及避免相互感染。
虎豹活化「無人吼」
環團促政府基金管理
【明報專訊】一級歷史建築物虎豹別墅招標活化「無人吼」,3個月招標期只收到一份標書,被當局評定為「不合格」,發展局決定重新招標,為期3個月。有環保團體認為政府應檢討保育政策,設立保育基金自行管理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物。早前宣布研究與胡文虎基金會合作承投活化虎豹別墅的長實集團,昨日截稿前未有回應是否曾入標。
重新招標 再失敗或交社企營運
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發言人表示,雖然首次招標反應不算熱烈,但相信虎豹別墅項目性質獨特,值得再次測試巿場反應。重新招標的要求將與首次招標一樣,發言人指如再次出現沒有標書或標書不達要求,發展局會考慮以其他模式保育和活化虎豹別墅,例如將之納入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即讓申請機構以非牟利的社會企業營運虎豹別墅,政府會資助翻新工程部分或全部費用等。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認為,「既然發展商不參與,政府不如成立保育基金保育」,他指若透過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未必有社企有能力參與。他指若未找到適合虎豹別墅的方案,建議「現在什麼也不要做,否則做了回不了頭」。
陳智思﹕商業模式或嚇怕有意者
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主席陳智思表示,對於只得一份標書感到出奇,該份標書「有未填足」,他認為可能是商業模式發展嚇怕有意入標者,而且虎豹別墅地方不大,地點又不便利,本身有不少掣肘。不過他認為重新招標亦非壞事,例如活化舊大埔警署,首次推出只收到數份標書,他們亦不滿意,但第二次再推出時則收多了很多標書,故他認為「心大心細的投標者可能會試」。
合資格投標者須是在香港或海外地區註冊的機構,擁有不少於6000萬元的營運資本,以證明有足夠財政能力承擔修復、改善及翻新虎豹別墅工程的費用。中標者亦須在日後營運期間,開放予公眾參觀欣賞,評審準則包括反映虎豹別墅的文物價值及重要性、開放予公眾觀賞的程度、技術範疇是否可取、所建議的業務性質等。
Friday, May 27, 2011
九倉「學校起動」計劃
捐 1.5億元 提升 10中學質素
2011年05月27日
【本報訊】關愛基金受盡冷待,這邊廂政府未能籌足目標資金,那邊廂大型企業另組慈善項目。地產商九龍倉昨公佈推出籌備近一年的「學校起動」計劃,冀以六年時間提升本港 10間學校的質素,副主席吳天海主動澄清非與政府對着幹,「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毋須要作比較」。他並建議關愛基金增加商界的參與空間。
據九倉公佈,集團將捐出 1.5億元支援本港欠缺資源、但進取及具正增長的 10間中學,並與中文大學合作,以六年時間提升學校及學生的整體表現,估計受惠學生達一萬名。
吳天海於記者會上強調,關愛基金有正面鼓勵作用,雖然對捐錢予基金持開放態度,但卻仍需時間考慮,「要等基金正式運作同有細節後再研究,然後先考慮係咪支持」。他重申集團無意另組基金,亦不擅長於基金項目,但卻願意為慈善出力,只要目標一致,社會應接受不同形式慈善活動,希望外界不要作出比較。
「希望成為全港項目」
雖然仍未拍板支持關愛基金,但吳天海卻提議基金可更廣泛地包涵各種創意,亦應給予商界或中小企更多參與空間,惟他沒有回應提議是否要跟政府講條件。
不過,九倉似乎有意以更為主導的方式投入基金。吳天海昨主動表示,歡迎關愛基金考慮將他們的項目納入資助專案,款項等細節可再商討,「呢個項目雖然係我哋付出,但假如關愛基金或者其他商界朋友覺得有興趣,九龍倉唔一定要自己擁有項目,亦都希望將來可以成為全香港嘅項目」。
九倉是次的項目涉資 1.5億元,逾 90%直接投放於學校及學生,借助中大的專業協助,支持學校教學及課外活動、以至家長及教師的合作等範疇, 10間學校可獲平均分配款項。項目亦會設立一個「資源庫」,每年由總資金中撥出 500萬元,支援學校外購項目。
事實上,關愛基金亦有資助學生的計劃,包括資助每名清貧學生最多 3,000元參加遊學團,但卻遭社會指為不屬扶貧性質。
環團倡設舉報獎金
環團倡設舉報獎金
【明報專訊】政府建議,將膠袋徵費擴展至全港6萬間零售店,綠領行動指「包上再包」的膠袋必須收費,並呼籲大型超市、連鎖店將徵費捐出來以履行企業責任,並建議政府設立舉報機制,讓市民及商戶舉報,成功檢控的個案,舉報者可獲獎金。
綠領行動認為,本港有大量小型檔販,由店舖自行收取徵費而毋須上繳較實際可行,可以大幅減少政府和商戶行政成本,若勉強上繳,擔心商戶或會將行政成本轉嫁市民。內地、台灣等毋須上繳膠袋費的地方,透過加強執法確保業界依法辦事,內地3年內減少使用三分之二膠袋。
倡預先包裝再索膠袋收費
為減低衛生問題及市民的不便,綠領行動建議零售商店出售的濕貨、新鮮肉類、蔬果及未經包裝的食物,所用的膠袋可獲豁免。反之,已預先包裝的濕貨等,再用膠袋便須收費。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表示,「用膠袋盛載已包裝好的食物是香港人常見的毛病,『包上再包』的膠袋必須收費」。
建議設半年適應期
他亦促請政府做妥教育及宣傳,幫助小商戶及市民認識計劃,減少誤解,並給予3個月至半年的適應期,彈性地逐步實施徵費計劃,對於初犯的違例商戶先予以口頭警告,再犯則加重刑罰等。
首季103人染愛滋病毒
【明報專訊】衛生防護中心(下稱中心)今年首季共接獲103宗感染愛滋病病毒(HIV)個案,令本港累積發現數字升至近5000人。愛滋病(AIDS)發病個案有13宗,逾七成都是通過同性或雙性性接觸感染。
103名受愛滋病病毒感染的個案中,77名為男性,26名為女性。其中,四成患者是在本港染病,其次為外地和內地感染,分別佔17.1%和8.6%。愛滋病(AIDS)發病個案有13宗,令本港愛滋病累積個案增至1198宗。
中心顧問醫生黃加慶指出,性接觸仍是愛滋病病毒最主要的傳播途徑,提醒市民正確使用安全套進行性行為,以減低受感染風險。
性接觸仍為最主要途徑
不過,感染愛滋病病毒並不等同患有愛滋病,帶菌者需同時被發現患上愛滋病界定疾病,如肺囊蟲肺炎、結核病和真菌感染等,才算是愛滋病患者。
中心呼籲擔心受感染人士應盡快接受愛滋病病毒抗體測試,愛滋熱線為:2780 2211。測試會以免費、不記名、保密形式進行。
Thursday, May 26, 2011
互聯網專業協會
【明報專訊】前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葛輝昨指控政府在處理招標合約中有政治考慮,令他受到政治壓力,讓某個特定機構中標,他不願與政府一同「誤導立法會」,故選擇辭職。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署理局長蘇錦樑昨表示,鑑於葛輝提出的言論嚴重影響政府聲譽,故決定批准他向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交代事件,會議下月13日舉行。
政府聲譽損 准立會交代
葛輝今年1月28日宣布辭職,其時政府剛決定他負責的「上網學習支援計劃」分別由社聯和與民建聯成員葛珮帆有關的信息共融基金會中標。政府事後稱葛輝基於「私人理由」提前離職,葛輝則一直指請辭與政府事務有關,涉及公眾利益,要求立法會運用《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傳召他交代事情始末。
被指示中止篩選程序
他昨日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在評審各項建議書之前、之後以至評審期間,都有清楚的信息告訴他,有出於政治的要求要讓某一特定機構中標。他說,「上網學習支援計劃」有兩個執行機構,他認為對於申請的低收入家庭而言並非最有利,而且不符合善用公帑原則,「基於一些不能令人信服的原因,我被指示要正式中止原本的篩選程序,並隨即開展分兩個執行者推行計劃的方案」。他認為這個決定很有可能是受政治考慮影響。
葛珮帆稱被拖下水
中標的信息共融基金會由香港小童群益會及互聯網專業協會組成,而民建聯沙田區議員葛珮帆是後者的前主席,她於1999年至2006年間擔任該會主席,卸任後才加入民建聯,但她目前仍是該會常務董事。葛珮帆稱:「對於今次事件我覺得好無辜,被拖下水,不知背後是否有政治目的,對有關計劃根本沒有參與,連會都無開過。事件變得政治化,對整個計劃不公平。」互聯網專業協會昨發聲明,指一直維持政治中立,過去亦沒有與任何政黨有合作項目,故從不過問會員的政治背景。
政府﹕遴選公正持平
蘇錦樑昨日在立法會回答議員質詢時強調,計劃遴選過程公正持平,政府一開始拒絕葛輝披露機密資料,是因為他的要求屬個人性質,但鑑於他隨後提出有關「公眾利益問題」言論嚴重影響政府聲譽,故決定讓他向立法會披露及澄清事件。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委員何秀蘭指出,政府要清楚交代為何中止執行中的遴選程序,若沒有合理解釋,會令政府招標制度崩潰。
上網學習支援計劃
**************
以下為今日(五月二十五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李華明議員的提問和署理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的答覆:
問題:
在2010-2011財政年度,政府撥出2.2億元推行「上網學習支援計劃」,透過一間非牟利機構與社區聯繫,協助有需要的家庭申請上網服務及購買電腦。據報,有五間機構提交上述計劃的建議書,政府罕有地建議其中兩間機構合作推行計劃,其中一間機構「信息共融基金會」由「互聯網專業協會」及另一合作夥伴組成,當中「互聯網專業協會」與某政黨關係密切,但該基金會缺乏往績;另一間機構「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則反對合作建議;報道亦提及有公眾關注參與該計劃的市民的資料會否被濫用。另外,負責領導上述計劃的評審工作的前任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葛輝先生於本年一月突然辭職,政府表示他是以私人理由辭職,而葛輝在離職後於四月致函本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謂其辭職的「私人理由」與其健康或私人生活無關,而是涉及政府事務,更指他欲澄清的事項會引起嚴重的公眾利益問題,但政府卻不批准他公開解釋。就此,行政機關可否告知本會:
(一)為何政府偏離要求財務委員會撥款時列明計劃由一間機構負責的原意,而改由兩間機構負責,及為何政府在作出這改變之前沒有尋求財務委員會批准;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建議兩間機構合作推行上述計劃是否不尋常的做法;過去三年,該局負責的招標項目中,有否建議兩間機構合作推行計劃;
(二)會否批准葛輝先生出席本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的會議,並解釋他在處理「上網學習支援計劃」的工作和其他有關人士的角色;及
(三)如何確保負責上述計劃的兩間機構,不會濫用在執行計劃時所獲得的市民個人資料,以謀取政黨與機構的利益?
答覆:
主席:
「上網學習支援計劃」是一項為期五年的計劃,旨在協助約三十萬個低收入家庭的學生購置價格相宜的電腦及上網服務,並為他們提供支援及輔導。
為推行「上網學習支援計劃」,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在二○一○年五月十八日至七月五日公開徵求建議書,在徵求期限屆滿時,共收到五份建議書。按已公布的程序和準則,我們評定兩份分別由香港社會服務聯會(下稱「社聯」)和信息共融基金會有限公司(下稱「信息共融基金會」)提出的建議書最為優異。
根據徵求建議書的要求,獲選機構須指定一間根據《公司條例》成立而符合《稅務條例》有關豁免繳稅規定的有限公司,負責執行計劃。在這方面,於一九四七年成立的社聯承諾一旦獲選,便會設立新機構來推行計劃。至於信息共融基金會,則屬新成立的非牟利機構,如獲選便會直接負責推行計劃。該基金會由兩個主要合作伙伴組成,即香港小童群益會和互聯網專業協會。香港小童群益會自一九三六年成立以來一直提供社會服務,而互聯網專業協會亦自一九九九年成立起提供有關資訊科技的專業服務。由於推行機構在落實計劃時,須與社區和資訊科技供應商聯繫,協助合資格家庭申請上網服務及購買電腦,和提供技術支援和使用上的輔導,基金會的伙伴機構在這些方面可說是素有經驗,提問中指他們「缺乏往績」,與事實不符,對有關機構並不公平。
就李華明議員的分項提問,我的答覆如下:
(一)政府按照已公布的程序及準則評審收到的五份建議書,經評審和程序覆檢後,評定兩份分別由社聯和信息共融基金會提出的建議書最為優異。前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認為,計劃若能集這兩份最優異建議書的優點,可為低收入家庭帶來最佳效益。在完成公開徵求建議書程序後,政府於是邀請了社聯和信息共融基金會探討合作成立一間非牟利機構以推行計劃的可行性。在政府安排下,社聯和信息共融基金會在二○一○年十一月至十二月期間進行緊密磋商,探討可行的合作安排。儘管雙方均確信這項計劃可為低收入家庭帶來效益,並會致力促使計劃得以順利推行,但未能就共同成立推行機構的合作模式達成共識。有見及此,政府仔細考慮了不同的後備方案,包括成立財政司司長法團公司、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作為推行機構、進行單一招標或重新招標,以及由社聯和信息共融基金會按地理分區共同推行計劃。考慮到程序要求、推行機構可否全權負責有關計劃、制定協議和落實推行細則的時間,以及對資源的影響,政府決定,若合作成立單一推行機構的方案最終未能實現,便會以委託兩間機構在兩個地理分區共同推行計劃作為後備方案。在二○一一年一月初,當社聯和信息共融基金會確定無法以單一機構合作推行計劃時,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向雙方提出了分區推行計劃的建議,並獲該兩間機構接納。
在政府委託兩間非牟利機構推行計劃的安排下,受惠對象及整體撥款承擔額維持不變,符合財委會所批准承擔額的資助目標和範圍。我們已在二○一一年四月十八日向財委會提交資料文件陳述安排不同機構分別推行計劃的理據。
根據過去三年的記錄,本局曾有一次建議機構合作推行計劃的先例。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在二○○八年推行「地區數碼中心試點計劃」時,在徵求建議書階段,經評審23份建議書後,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認為其中三間機構,包括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社聯資訊科技資源中心及互聯網專業協會,提出的建議書最為優異,如能合作推行計劃,可達致最大效益。因應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的邀請,該三間機構其後聯合組成「地區數碼中心聯網」,一起推行計劃,支援分布在全港各區共57間電腦中心,為不同社群提供上網服務、電腦設施、相關設備和培訓課程,協助他們應用資訊及通訊科技。
(二)葛輝先生最初要求更正及澄清他在「上網學習支援計劃」遴選過程的角色,以及披露相關機密資料。政府認為葛輝先生提出的要求屬個人性質,不能接納以此作為准許他披露機密資料的理據,所以拒絕了他的要求。鑑於葛輝先生隨後提出有關「公眾利益問題」等言論,已對政府聲譽構成嚴重的影響,我們認為實有需要妥善交代政府對此事的立場,讓有關各方明白理解。政府重申,「上網學習支援計劃」遴選過程公正持平,考慮基礎由始至終都是尋求整體上為計劃帶來最佳效益的方案。我們已通知葛輝先生,政府不反對他向事務委員會披露其較早前提出的更正及澄清事項的文件內容,以及有關上網學習支援計劃遴選過程的資料,惟他披露的資料或觀點必須與事實相符,須有證據支持,且該等披露須與維護公眾利益相關和有需要的。
(三)政府在與兩間執行機構簽訂的合約中,已清楚訂明他們必須恪守個人資料(私隱)條例,包括限制他們在執行計劃時所獲取的市民個人資料,只能用於得到市民同意及與計劃直接有關的用途上。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會密切監察推行機構的營運表現,以確保計劃有效執行和市民的個人資料得到保障。
完
2011年5月25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3時06分
信息共融基金會
前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葛輝指控政府在處理招標合約中有政治考慮,令他受政治壓力,讓某個機構中標,故他選擇辭職。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署理局長蘇錦樑表示,鑑於葛輝提出的言論嚴重影響政府聲譽,故決定批准他向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交代事件,會議下月13日舉行。
葛輝今年1月28日宣布辭職,其時政府剛決定他負責的「上網學習支援計劃」分別由社聯和與民建聯成員葛珮帆有關的信息共融基金會中標。政府事後稱葛輝基於「私人理由」提前離職,葛輝則一直指請辭與政府事務有關,涉及公眾利益,要求立法會運用《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傳召他交代事情始末。
上網學習支援計劃的中標機構信息共融基金會,其中一個成員團體互聯網專業協會發表聲明,指民建聯成員葛珮帆曾經是會長,但葛珮帆是卸任後才加入民建聯,強調協會政治中立、無黨派,也不會過問會員的政治背景。
(即時新聞)
Wednesday, May 25, 2011
香港國際藝術展
與本地藝團合作辦導賞
【明報專訊】每年吸引逾百間國際畫廊參展的香港國際藝術展入場人次遞增,與此同時,去年已有畫廊關注到港人太愛拍攝及觸摸藝術品,促使主辦單位今年提高限制,並加強與本地藝術團體合辦導賞團進行軟性教育,務求雙劍合璧讓香港真正做到亞洲區藝術交易樞紐。
畫廊關注版權不容拍攝
香港國際藝術展過去3年間,入場人次由1.9萬跳升至去年達4.6萬,以持貴賓卡入場比例計算,外國買家和本地買家人數約6比4。不過,港人對藝術品的尊重意識有待改善,展覽總監Magnus Renfrew坦言有畫廊主人關注拍攝和觸摸展品的情,「他們一直關注版權,而一般(畫廊)做法都是不容許拍攝的。」主辦單位今年除了列明禁止攝影,亦要求入場人士將長鏡相機暫存展場外,但Renfrew坦言以手機拍攝情難以禁絕。
指港人學習進步很快
雖然港人在藝術教育上似乎仍屬「初學者」,但Renfrew稱讚港人是「進步很快的學習者」。他體諒部分市民不守規矩的行為,認為任何地方的藝術教育均需經年月洗禮,「最重要是向他們解釋背後的原因,不是單純地說『不』,要向他們解釋為什麼『不』,例如(觸摸)會有指模、要尊重版權、只顧拍攝無法專心欣賞作品等。」
賞畫勿太濫 重點問資料
與此同時,主辦單位將與香港藝術團體合作,如由Para/Site藝術空間、文化潮流雜誌Time Out Hong Kong提供導賞團,提升參加者的鑑賞力和藝術素養。教育制度常被批箝制學生創意,主辦單位聯絡了多家藝術機構,針對性為學生提供有趣易明的導賞團及工作坊。而面對數以千計的藝術品,Magnus Renfrew建議港人勿太濫,「挑一些他們喜歡的,向畫廊查詢有關該作品的資料。」
香港國際藝術展將於明日至29日於會展舉行,Renfrew指出,香港在國際藝術界的知名度過去數年不斷提升,今年有望突破5萬入場人次。
環團批黃竹坑地「明益港鐵」
【明報專訊】環保觸覺昨向申訴專員公署投訴,指政府將黃竹坑地皮批給港鐵發展物業時,運輸及房屋局低估地價,僅將地皮當成一塊未發展區域,忽略將來鐵路上蓋物業帶來的優勢,估計港鐵因此可少付高達120億元地價,認為政府是明益港鐵。
指估值少120億
政府上周宣布,將未來南港島線(東段)黃竹坑站相連的7.17公頃地皮的發展權批給港鐵,以物業收入補貼興建鐵路開支,建樓時港鐵和發展商須向政府補地價。政府向立法會提交文件表明,向港鐵收取市值地價,但估值不計及鐵路發展。
環保觸覺項目經理何嘉寶表示,地皮若鄰近港鐵站,價值一般會較高,但政府計地價時,卻不考慮項目位於港鐵站上蓋。組織估計,若以這個原則計地價,港鐵須向政府補地價430至480億元;但如果將上蓋物業的優勢納入地皮價值,港鐵則須補地價500至550億元,差額高達120億元,指港鐵從中獲得龐大利益。
她表示,政府並非首次將地價大割價,以大圍車廠上蓋項目「名城」為例,補地價呎價為3400元,但一期首批單位每呎售價已達8692元。另外,政府預計南港島線(東段)在2015年落成,而上蓋物業第一期則再於5年後(2020年)開售。組織質疑土地長年閒置,會降低地皮現值,對政府造成損失。
運房局指參考獨立顧問評估
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表示,申訴專員公署已接納投訴,並展開調查。他要求政府就黃竹坑站物業項目,提供詳盡財務資料,例如估值報告及預計補地價金額。
運輸及房屋局發言人回應稱,局方參考獨立顧問評估,認為即使有物業發展的財務資助,港鐵僅可以物業發展的資助,填補興建鐵路99億元資金差額。獨立顧問在審核乘客量及港鐵所需的財務支持時,已考慮到上蓋物業發展的年期。
黑翅長腳鷸
【明報專訊】今年遲來的大雨,加上米埔早年在基圍區闢建淺水小島,令米埔「模特兒」——黑翅長腳鷸的繁殖數目創下新高,現已在米埔發現超過60對黑翅長腳鷸繁殖,較07年錄得31對多出近一倍,估計今年可突破70對。
屬於候鳥的黑翅長腳鷸的翅膀長黑色羽毛,如模特兒般擁有長長鮮粉紅色的腳,方便涉水而行,長腳佔其身高超過三分之二。牠們體態輕盈,能在泥灘上行走,主要吃魚和甲殼類。黑翅長腳鷸03年首次在香港繁殖。
少雨造就 闢小島便築巢
世界自然基金會米埔保護區主任梁嘉善表示,每年平均約有20至30對黑翅長腳鷸在港繁殖,09年米埔在其中一個基圍闢建淺水小島,「黑翅長腳鷸愛在這種地方築巢,BB(小黑翅長腳鷸)也能在這裏行走,不用游水」。她稱,今年春天少雨,亦有利牠們繁殖,因為大量雨水可鳥巢。她指3至4個星期前發現黑翅長腳鷸開始築巢,至今已有超過60個巢,而4月底是牠們的繁殖期,至9月與子女一同飛往東南亞地區,12月再回港。
現時屬本港觀鳥的淡季,黑翅長腳鷸是米埔少有可見於夏天繁殖的水鳥。一對黑翅長腳鷸可產下1至4隻蛋,由父母分擔長約25天的孵蛋期。梁嘉善形容,「黑翅長腳鷸父母會趕走小白鷺,會發聲、用腳踢」,以保護幼鳥免受食肉動物的攻擊。
10多隻黑臉琵鷺仍留米埔
另外,全球約1800隻黑臉琵鷺,米埔資深解說員張思敏指香港是第二多黑臉琵鷺過冬的地方,去年冬天在米埔便發現有411隻,現在仍有10多隻留在米埔,其他則飛往中國東北、韓國等地繁殖。牠們會用喙在泥灘尋找食物。對於濕地周邊的發展會否影響候鳥棲息,梁嘉善指要長遠留意才能看到有沒有影響,因為若候鳥在度冬地沒足夠的食物,亦會影響牠們的生存機會。
Tuesday, May 24, 2011
中學生聯盟
兩皇仁生錯解六四惹嘩然
2009年05月24日
【本報訊】皇仁書院兩名學生昨日在一個六四座談會上,指當年北京學生受外國利用,要推翻中共,又深信當年屠城是因學生先襲擊軍車、軍人,要引起內戰。兩人言論引來全場嘩然,經歷六四洗禮的學生領袖和傳媒人即場「教導」二人,彌補學校不教的失誤。
該座談會由中學生聯盟舉辦, 30多名學生出席。他們先觀看六四屠城片段,再由講者講述當年見聞。至討論時段,皇仁書院應屆會考生李文棋說,六四頗恐怖,屠殺造成生靈塗炭,但反問「如果冇六四會點?中國會更加好?」他又認為當時學生被資本主義國家利用,「美國想透過民主運動,推翻共產黨。」
皇仁書院應屆會考生李文棋(左)和溫駿瑋昨指六四事件北京學生受人煽動要推翻共產黨,解放軍才被迫開槍。
另一皇仁生溫駿瑋持類似觀點,「當時有人話,要趕走共產黨,迎接國民黨返嚟。」他不相信軍隊先開槍殺人,「上網睇到學生攞刀去劈裝甲車,啲人仲可以燒死埋(軍人),做埋燃燒彈去襲擊。」他堅信民主不適合中國,「仲有好多文盲。」
出席座談會的支聯會副主席蔡耀昌叫二人拿出證據支持論點,「有啲市民擲吓石,你知唔知係乜時間呀?係解放軍開槍殺緊人呀!」應屆會考生黃綺婷說:「坦克車一碌過就死,我揸把刀啫,可以做得乜?」社民連立法會議員黃毓民不屑溫駿瑋所說,「你講嘅都係流,今時今日冇人再咁講,好佩服你!」當年目擊六四屠城的記協新聞自由小組成員麥燕庭教導二人,切勿道聽途說,「你唔明嘅問題,趙紫陽已有答案畀你。」
兩名皇仁生會後表示,他們有修讀中史,李文棋說:「因為考試冇考,老師冇乜點教(六四)。」溫駿瑋稱,他是從網上得到有關資訊,強調真相沒人知,「話柴玲係第一個走佬,好多都咁講;話解放軍殺好多人,睇嗰啲片段無殺人,佢哋對住人民紀念碑頂開槍。」
港露宿者政策僵化
指制度僵化 倚賴社福機構
【明報專訊】1997年金融風暴後全球經濟低迷,令部分失業人士成為露宿者。有多年研究亞洲露宿者問題經驗的學者點出,日本早於2002年推出針對露宿者問題的工作框架,反觀香港一直將露宿者問題視為邊緣議題,依據的數字更是脫離現實。而香港露宿者綜援金額遠較其他地區低,綜援人士房租支出的比例卻最高,亦令他們更難走出露宿者困局。
來自比利時的學者Geerhardt Kornatowski(Jay)多年來研究亞洲露宿者問題,他指出,日本於2002年推出協助露宿者自助的法例,詳列政府應採取措施、地方政府角色,以至地方政府可取得的經費等,法例下年將進行10年檢討。另外,日本亦有法例保障不會強行驅逐露宿者。Jay表示,韓國於1個多月前開始制訂相類似框架,台北亦有規劃如何透過勞工網絡和社會網絡協助露宿者,唯獨香港至今仍只倚賴社福機構提供服務。
港綜援房租支出佔四成 日25%
Jay認為,住屋昂貴和社會保障制度僵化對露宿者的影響,在香港尤其嚴重。以去年9月數據為例,香港露宿者可獲3095元綜援及租金津貼、日本露宿者可獲14.05萬日元(約1萬港元),為香港3倍。
若以香港人領取綜援金額,相對人均生產總值,香港綜援人士所得金額比例,相對東京、大阪、首爾、台北仍然最低。Jay同時發現,日本綜援人士花約25%於住屋,餘下75%可花於生活費,但在香港單是用於房租已逾四成。Jay批評,現時香港輪候公屋時間漫長、欠缺廉價單宿,且露宿者須先墊付房租再向社署申請津貼,制度僵化令不少露宿者難以脫離露宿行列。
須先墊房租後申津貼
現時社署只計算願登記的街頭露宿者,官方數字只有414名露宿者登記,但社協及聖雅各福群會去年研究推算出港露宿人數逾千。
Jay指出,在其工作的大阪,學術界常進行露宿者相關研究,不時向政府提建議,「在香港,我從沒見過學術機構得到政府回應。」他認為政府釐訂政策時不能脫離民情,應多向社福機構了解。
全球經濟過去10年有所改善,但低學歷、低工資一群並未受惠,Jay預料宿者只會愈來愈多。而過去10年間,露宿者平均年齡由50歲降至45歲,亦出現了一批20至30歲,低工資、低學歷、出現家庭問題的新興露宿者,Jay認為各地政府必須重視。
綠領行動「有衣食大使」
大專生實地驗證
【明報專訊】環保組織綠領行動安排40名大專生擔任「有衣食大使」,向酒樓員工及顧客推廣珍惜食物信息,並觀察酒樓處理廚餘情,其中大型連鎖食肆鴻星酒家透過4招減廚餘,經「有衣食大使」視察,發現廚餘總量確較一般酒樓為少,而回收桶內多是不能吃的果皮及骨頭,實際浪費相當有限。
40「有衣食大使」 推廣珍惜食物
廚餘廢物佔本港都市固體廢物三分之一,每天達3200公噸,綠領行動估計,單是酒樓每天就浪費高達282噸食物。為推廣珍惜食物信息,綠領行動早前安排約40名大專「有衣食大使」到酒家實習,其中在鴻星7家酒家觀察4天,量得的生熟廚餘總量為542公斤,較一般酒樓少。
提醒客人分數次點菜
鴻星企業傳訊副經理鄭芷茵表示,集團兩年前開始採用4招減廚餘﹕在採購方面,選用上等食材,以減少廚師切走賣相較差的部分,又會利用切走的菜頭菜尾煲湯或作員工膳食;菜式設計方面,則以件數設計、按用膳人數提供分量;點菜方面,則要求前線員工主動提醒客人可分多次點菜,又承諾迅速上菜;如果客人真的食不完,則請客人將食物帶走。鄭說,酒家過去兩年生熟廚餘都有減少。
「我以為香港人很浪費,但結果發現廚餘真的不太多。」「有衣食大使」之一、在沙田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讀環保及環境管理高級文憑的樊雪彤認為,近年港人的環保意識日漸加強,浪費食物的情較她想像中輕。「做晚市的時候,見到客人都會把吃剩的食物帶走……下欄(已煮熟食物的廚餘)裝滿一桶,但都是魚骨和果皮等不能吃的東西。」
Monday, May 23, 2011
北京烏有之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內地經濟學家茅于軾4月發表一篇批評毛澤東的文章,遭到以捍衛毛澤東思想為己任的「烏有之鄉」網友公訴。
烏有之鄉是內地網站,2003年由北京烏有之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開設,創辦人包括范景剛、韓德強等人,網站在大陸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
美國之音稱,茅于軾4月26日發表「把毛澤東還原成人」的文章,以犀利的筆鋒,指他在統治大陸近30年間所犯下的種種罪行。
茅于軾認為,毛澤東應為3年困難時期大陸3000多萬人被餓死負責,更指責他因階級鬥爭,死人無數,還說毛姦污婦女不計其數。
茅于軾被列為第一被告,辛子陵則是第二被告。辛子陵榜上有名是因「把毛澤東還原成人」一文,正是辛子陵所著「紅太陽的隕落」一書的讀後感。
網友指控茅于軾「以極其惡毒的語言攻擊、詆毀中共和毛澤東,篡改、捏造和醜化中共的歷史。」並號召支持者簽名。
報道稱,在公訴書上簽名的有中共老幹部、知識分子,也有普通民眾,以及毛澤東長子毛岸英的遺孀劉思齊等人。預計6月15日,公訴書將遞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中央社)
全球基金凍結對中國撥款
對抗愛滋病、肺炎和瘧疾的全球基金稱,由於中國對所接受的基金撥款管理不當,所以基金已停止撥款。
基金指中國政府對國內非政府組織的敵意態度,因此凍結了將向中國提供的數億美元。
全球基金去年11月決定停止把一筆抗擊愛滋病的款項撥給中國,並對中國缺乏撥款監管感到擔憂,在幾個星期前凍結了向中國提供的其他撥款。
全球基金成立於2002年,總部設在日內瓦,目前已經擴大到有150個國家加入。(美國之音)
新界東北發展關注組
6環團駁特首濫用司法論
6環團促檢討環評制
【明報專訊】6個環保團體召開記者會促請政府正面看待港珠澳大橋司法覆核判決,檢討現時環評制度。「健康空氣行動」反駁特首曾蔭權質疑濫用司法程序的言論,指出本港不應犧牲環境、清新空氣及市民的健康,去換取經濟增長。
斥扣帽子 視環保為絆腳石
港珠澳大橋環評報告司法覆核判決引起爭議,多個環保團體,包括健康空氣行動、綠嶺行動、環保觸覺及長春社等昨日表示支持法庭裁決,要求檢討現時的環評制度;又指出司法覆核事件過於政治化,批評特首質疑有人濫用司法程序的言論,將環保扣上經濟發展絆腳石的帽子。
批現時空氣質素指標過時
健康空氣行動表示,法庭裁決正好指出目前環評制度不足,政府審批只考慮會否令空氣污染物超標,不超標便過關,未比較工程前後環境變化,加上沿用的空氣質素指標過時,即使不超標亦不代表工程對環境影響少,要求檢討環評制度。該組織又稱,不應為追求經濟發展而犧牲市民呼吸新鮮空氣的權利,相信市民不願為經濟放棄健康。
環保觸覺批評,港府往往先決定推行基建,然後才做環評及諮詢公眾,到發現問題才修改已太遲,認為政府推行大型基建,應做足諮詢工作。綠領行動認為,環評制度有缺憾,例如空氣污質素指標過時,政府審批時未能評估對環境的真正影響,促請盡快檢討。
曾蔭權上周於立法會上質疑大橋覆核有人濫用司法程序,引來本港兩大律師會聯手炮轟,指曾蔭權評論仍在進行司法程序的案件不恰當。
東涌河未規劃先破壞
【明報專訊】綠色力量科學及自然護理總監鄭睦奇表示,東涌河是香港少數沒有被大規模人工化的河流,從源頭至河口,大部分河段仍保留天然面貌。他指政府擬填海擴展東涌新市鎮,其中一處填海地點位於東涌河口,擔心會影響該處的豐富泥灘生態,令天然河口變成被混凝土覆蓋的「石屎明渠」。
政府早前就填海計劃諮詢環保團體,強調不一定填海,視乎研究結果而定,但本報翻查發展局向城規會及立法會提交的文件,發現今年底展開的規劃及工程研究,同時做環境影響評估,鄭睦奇認為有偷步環評之嫌。「(東涌河口擬填海範圍)未有分區大綱圖,怎做環評?如何評估新市鎮發展對該處有何影響?如何根據土地用途制訂緩減措施?」
毗鄰科學價值地點 要求更嚴
他解釋,土地規劃除了限制發展,亦有助評估工程項目的影響,如發展項目毗鄰「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發展要求便嚴格得多。東涌河口泥灘物種豐富,如多種紅樹、招潮蟹和彈塗魚,沿河而上是淡水魚天堂。資料顯示,東涌河至少有20種魚類,僅次於大蠔河,全港排第二,例如原生的異、北江光唇魚及罕見的菲律賓枝牙虎魚等。他認為應完成規劃程序後,才為發展項目做環評,才會得到較客觀的結果。
未規劃先破壞 東涌河憂變大浪西翻版
【明報專訊】政府計劃在東涌沿岸填海增加土地儲備,本報偵查發現,納入政府發展計劃的範圍近年屢遭破壞,包括砍樹、倒泥、土地開發等,本報日前到過東涌河下游的石榴埔村觀察,發現一幅面積約1公頃,等於標準足球場大小的林地被人剷平,變成沙塵滾滾的地盤。地政總署證實,平整土地涉及私人和政府土地,該署沒有收到發展申請,會採取行動跟進。
政府發展範園 林地遭剷平
綠色力量科學及自然護理總監鄭睦奇表示,目前東涌分區大綱圖只覆蓋已發展的範圍,土地用途受到限制,但政府計劃向東涌以東及以西開拓新發展區,以容納額外約11.2萬人口,目前未有任何規劃,私人土地發展不受限制,情有如大浪西灣事件翻版,擔心政府完成規劃研究前,東涌河下游的自然生態環境已遭破壞。
規劃研究明日提交立會
事實上,政府已開始東涌餘下發展計劃的規劃及工程研究,明日會提交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討論,7月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4400萬元,今年底展開研究,預計2014年完成。
本報記者日前隨鄭睦奇到東涌河下游觀察,沿途經過多條沿河而建的鄉村。多年來一直有定期察看東涌河的鄭睦奇指出,東涌河下游由兩條支流匯聚而成,沿河而建的鄉村之中,以石榴埔村近年變化較大。現場所見,村內到處可見一堆堆如小山丘的泥頭及碎石,以及新搭建的鐵皮屋。
此外,村內最近新開闢了一個面積如足球場的地盤,靠近山坡一邊興建了一幅約3米高、長數十米的混凝土牆,在地盤外耕種的村民批評經常有大型車輛出入,影響空氣質素。鄭睦奇說,村內多片原始樹林最近一兩年遭大量砍伐,闢出空地存放建材,而流經該村的東涌河支流部分河段遭泥頭堵塞,影響河流生態及環境衛生。
發展局表示,離島地政處人員5月9日曾往現場視察,發現石榴埔村內有一幅已平整的土地,土地上有一間剛修葺的構築物,亦有堆泥及擺放建材的情。該幅已平整土地涉及私人地段及政府土地,故地政處會聯同離島測量處實地測量,以確定有關構築物及政府土地界線,以便地政處採取行動跟進。
發展局:地政處將跟進
地政處人員視察期間,亦發現豎立在石榴埔村附近政府土地上的告示牌及鐵絲網被人破壞,該處會安排重新豎立告示牌及鐵絲網,工程預計5月底前完成。明報記者
Sunday, May 22, 2011
街坊工友服務處
判上判扣糧 貼錢買垃圾袋漂白水
【明報專訊】最低工資將近實施一個月,一群舊樓「自僱」清潔工人加薪無望,仍處於貧窮最底層。有大廈業主立案法團揭發,大廈每月繳付4800元管理費,自僱清潔工只實收2500元工資,平均時薪不足17元,當中差額除了被管理公司及外判清潔工頭以「判上判」方式落袋,工人要貼出近千元買垃圾袋、地拖、漂白水等用品,且沒假期和勞工保險。街坊工友服務處已去信當局,要求清晰界定「自僱」準則,保障弱勢免被剝削。
有深水居民透露,他居住的大廈支付清潔費4800元,清潔工名義上「月薪」3500元,「據我們所知,法團將清潔費交予管理公司,再透過外判工頭請清潔工人,管理公司和工頭,估計扣起了相差的1300元。」
大廈付4800元 工人收3500
「但所謂的3500元當中,工人每月再要貼960元買清潔用品,埋單他們只有2541元落袋作工資(見表)。」
晚上9時,深水元州街垃圾站一班服務區內私人大廈的自僱清潔工,用手推車把住宅垃圾陸續運到。矮瘦的吳婆婆似有無窮力氣征服臭氣衝天的垃圾,63歲的她十多年前從內地來港,職業一直是「垃圾婆」,「我晨早6時做到晚上11時,早一份掃街工、晚一份大廈清潔。以前未有最低工資,我朝早份工月入只有5000多元,故夜晚要捱多一份2000多元的,養大班仔女」。
工頭覓自僱工人 轉告條件
每晚日落西山,吳婆婆就會以自僱員工身分,拿她那載毛巾、地拖、垃圾袋的手推車,替深水兩座單幢式大廈倒垃圾和洗地,「我知道其中一座大廈業主每月要交5300元清潔費給管理公司,最後公司透過一個工頭話我知,我每月人工2600元,但要我自己出錢買清潔用品,單是垃圾袋一個月就要花數百元,實際落袋只有2000元左右」。記者到相關大廈觀察,大堂的確貼出「清潔費5300元」的告示。
以吳婆婆每晚工作5小時、每月工作30天推算,她當大廈自僱清潔工的時薪只有十多元,遠低於最低工資28元。她記得,數年前是一名清潔工頭主動找她當「自僱」工人,「工頭專向日間掃垃圾班阿姐埋手,佢代表邊間公司我唔知」。最低工資實施後,吳婆婆日間掃街工作月薪漲至7000元,「但我唔可以放棄夜晚份工,我要供孫女讀書」。
有僱傭關係 街工促界定自僱
街工立法會議員梁耀忠說,從工會角度吳女士的個案屬於「假自僱」,「明明有人聘請她、出糧給她、列明工作要求,根本就有僱傭關係」。街工早前蒐集了多個懷疑屬「假自僱」個案,正約見勞工處要求政府清楚界定「自僱」準則,避免有僱主以此作為逃避最低工資的藉口。他擔心,除了清潔工,貨櫃車司機和導遊等行業的假自僱問題愈見嚴重,就連傳統文職也有可能要被迫「自僱」,要求政府加強打擊。
協助安老院的新民黨副主席田北辰稱,本月底會與安老服務協會成員,約見勞工及福利局長張建宗,要求政府就增加買位宿位制訂時間表,目標每間獲買位的安老院,應至少有四五成買位,以維持經營。
明報記者 盧曼思
Saturday, May 21, 2011
公盟法律研究中心
【明報專訊】北京法律援助組織「公盟」負責人許志永昨日被當局帶走,目前下落不明,據稱被帶往北京郊外。近期內地維權律師劉曉原、李方平、黎雄兵等人陸續被帶走問話,數日後獲釋,但獲釋後又多不願透露問話內容。
許志永昨日下午3時被帶走,向同事發了一條手機短訊(SMS)稱﹕「我已被帶走,郊外。」自此失去聯絡。
發短訊「我已被帶走 郊外」
律師劉曉原對本報說,當局通常的手法是突然出現在你面前,只說一句「走」,就即時沒收手機,「許志永被帶到郊外,還允許發短訊,感覺比較溫和。」
許志永曾參與毒奶粉患兒維權,2009年7月29日被以偷稅罪名被捕,他建立的「公盟法律研究中心」在2009年7月17日被指為「非法組織」而取締並查抄,被處以總額142萬元人民幣的罰款。當年8月23日,許志永獲保釋,罰款隨後亦撤銷。
(明報記者報道)
大律師公會、香港律師會
特首高官批政黨阻基建
【明報專訊】香港大律師公會、香港律師會昨日發聲明表示,關注近日公眾對申請司法覆核的言論和行動,兩會提醒涉案人不應公開討論仍在司法程序之內的案件,特別是與當事人有關連的人士或代表。兩會強調,法院不論案件性質或當事人身分,都會不偏不倚地根據理據作出裁決。
特首曾蔭權在前日答問大會引述外界意見批評「政黨及政客」利用法律程序來阻撓基建,令基建「好事多磨」,有議員亦就港珠澳大橋環評報告被法院駁回的事件,不點名批評公民黨濫用司法程序。昨日立法會內會上,政務司長唐英年亦多次提及事件。
香港大律師公會和香港律師會昨發表聯合聲明表示,根據《基本法》35條,香港市民有權對行政機關及其人士所作出的行為提出起訴,如當時人如對初審決不滿,亦有權上訴。
Friday, May 20, 2011
香港總商會成立150周年
【明報專訊】香港總商會為慶祝成立150周年,6月9日請市民搭電車及天星小輪。市民當日可免費乘搭其中15輛印有總商會周年標誌的電車,以及來往中環至尖沙嘴的所有班次小輪,其中1000名乘客還有機會獲贈一套四款紀念郵票。
今次免費搭車搭船活動,由總商會旗下15個會員贊助。活動當日市民可免費乘搭的15輛電車,分別印有贊助商商標,於電車營運時間來往港島西區至筲箕灣;至於該15輛以外的電車,當日繼續收費營運。總商會預料當日兩種交通工具客量會大增,將加派保安員在碼頭及主要車站維持秩序。
反應好將考慮年年請
總商會總裁方志偉表示,電車及天星小輪均有過百年歷史,與總商會一樣老,同樣見證香港變遷,是本港最有標誌性的交通工具,因此選擇與兩間公司合作。如果今次反應良好,會考慮將此設立為年度活動,讓市民每年都可免費搭電車、小輪。
總商會亦推出一套四款紀念郵票,分別標誌總商會4個重要時刻,包括召開首次會議、首次派代表團訪問內地等等。郵票面值分別為1.4元、2.4元、3元及5元,本月26日起於各大郵政局公開發售。總商會另會預留郵票,於下月9日免費搭車搭船日,派發給電車及小輪乘客各500人。
38領匯商場推「抵食價」
另外,領匯聯同超過80間食肆商舖,於旗下38個商場提供過百款「38元抵食價」食品,即平均打六八折,其中有食肆的秘製沙薑雞售價低至三折、花膠鵝掌煲低至四折。優惠時段只限本月23日至下月24日,逢星期一至五晚上6時後。
領匯亦會在父親節前夕,向聖雅各福群會的眾膳坊食物銀行送贈1000張「38元晚餐券」,讓受惠家庭在指定食肆享用,外出用膳歡度父親節。
Thursday, May 19, 2011
「反地產霸權」
美孚居民人肉攔車
【明報專訊】美孚8期屏風樓再起風波,堅稱合法建樓的發展商祥達早前向高院申請禁制令,阻止居民阻延工程,案件仍未開始聆訊,祥達昨日率先「出手」,用工程車把建築材料運到地盤,居民聞訊擋在車前以人肉攔阻,雙方擾攘個多小時,祥達派人詳細記錄居民行動,最終工程車駛離現場。
早安排律師保安地盤工到場
發展商昨日早有準備,工程車到場前,已有數名律師及多名保安、地盤工人到場了解情,大部分地盤工人更每人配備一部攝錄機或相機,全程攝錄居民舉動。鑑於早前發展商申請禁制令,控告所有阻撓工程的市民,大部分到場聲援的居民都戴上口罩或面具,以免被認出成為被告。
發展商先拆去地盤圍板,至下午3時有兩架工程車駛至,十多名美孚居民及到場聲援的人,隨即走上前以身軀攔阻車輛駛入地盤,氣氛緊張,其間約10名地盤工人圍居民,要求對方讓路,並以攝錄機拍下情,在場律師亦作記錄。
聲援居民戴口罩面具免被告
數名居民及聲援者則在車前坐下,舉起「反地產霸權」的標語。其後,工人每隔15分鐘便向攔車的人詢問:「我已是第3次向你說,地盤要開工,請你們讓路。」居民拒絕離開,最終發展商在約4時半將工程車駛走。另外,有美孚居民昨日向警方投訴,發展商在地盤附近安裝疑似天眼,批評是侵犯私隱。
發展商入稟申請禁制令的官司,高院將於本月30日再審訊。
資助機構安老院結業
難抵通脹租金升 稱不受最低工資影響
【明報專訊】擁10間安老院舍的香港耆康老人福利會,轄下位於天后以自負盈虧形式營運的安老院,入住率只有六成多,加上租金升、通脹夾擊,入不敷支下將於7月中結業。有業界人士認為,繼有私營院舍爆發「放盤倒閉潮」,受資助機構亦有院舍結業,顯示安老服務業已響警號。
位於天后興發街的耆康會東蓮覺苑長者天地,是耆康會唯一自負盈虧的院舍,其餘9間院舍則屬政府資助。記者昨到上址查詢,對方稱業主加租令成本上升,院舍將於7月15日結業,不再接收新院友,院舍的詢問處亦張貼結業通知。80歲的何先生到院舍探訪妻子,他表示日前才接獲耆康會信件,指院舍將於7月中結業,他仍未為妻子尋得新宿位。
耆康會旗下 自負盈虧
耆康會總監梁綺眉證實院舍結業消息,院舍已於本周一(16日)通知63名院友及其家屬,並派發全港安老院名單,協助他們尋找宿位。她指院舍於2000年成立,自負盈虧營運,全院有100個位,過去入住率只有六成多,受租金及經營成本上漲的壓力,最近業主要求加租,終抵受不了而選擇結業。
她強調,院舍堅守服務質素,入不敷支下才作結業決定,並不受最低工資影響。她指上址每人每月住宿費平均約1萬元,提供護理、藥物、日常生活等照顧外,亦有聘請註冊護士及物理治療服務。
業界﹕直接結業罕見
香港安老服務協會主席李輝表示,若安老院經營有困難,通常都會選擇「放盤」、等待他人接手,直接結業情罕見,相信該院已到無法經營的地步。她指出,繼私營安老院醞釀倒閉潮,受資助機構的院舍亦結業,情令人憂慮,希望當局盡快檢討安老服務政策。
立法會社福界議員張國柱形容安老行業「屋漏兼逢連夜雨」,「政府興建院舍步伐太慢,加上租金上升無管制,最低工資令私家院舍情更嚴峻。雖然政府稱整體院舍只有七成入住率,但若情持續,(政府院舍的)三成緩衝捱不了多久」。
社署發言人表示,會密切留意受影響長者情,並已向該院舍了解院方就長者住客日後福利計劃的跟進。社署一直密切留意業界的運作,現時沒有資料顯示業界有結業潮。
明報記者 陳家俊
政府增43危樹 環團質疑低估數量
【明報專訊】今年風季將至,政府大致完成全港路邊樹木的風險評估工作,各部門巡查1.5萬個人流及車流較高地點之後,篩選出43棵危樹,但未有披露其位置及健康狀等。長春社總監蘇國賢質疑問題樹木佔整體數量太少,擔心篩選過程有漏洞,低估高危樹木的真正數量。
未交代位置 樹木名單增至997
政府去年7月首次公布需要跟進的樹木資料,包括1154棵樹的位置、樹木品種、樹木狀、管理部門及改善措施等。樹木辦總監周錦超昨表示,至今把200棵樹剔出名單,當中一半完成護養工作,四成移除,餘下一成發現是重複記錄,令樹木名單一度減至954棵。
各部門去年11月展開今年風季前樹木風險評估工作,至今大致完成,從數十萬棵樹中篩選出更多需要跟進的樹,加入名單,令名單總數增至997棵。
長春社總監蘇國賢指出,全港路邊樹木多達158萬棵,樹木名單的997棵中,扣除「長期上榜」的501棵古樹和370棵石牆樹,餘下一般樹木只有126棵,他質疑有問題的樹數量不成比例,未能反映實。
他舉例,喇沙利道以西的一段太子道西,沿路至少有10棵魚木有樹洞等問題,但樹木辦九龍城區樹木名單中,只有伯爵街與太子道西一棵魚木上榜。
綠領行動
【明報專訊】政府建議把膠袋徵稅計劃擴展至全港6萬個商戶,但業界收取的費用毋須上繳政府,以免增加小商戶和政府壓力,方案在社會引起迴響。環境局長邱騰華指出,不上繳是世界主流,愛爾蘭的膠袋稅繼續上繳是因為有收取銷售稅,不過有在當地做生意的港人說,當地商戶其實早於購入膠袋時已要繳稅。
愛爾蘭膠袋稅現兩版本
長期居於愛爾蘭的港人容先生昨晨致電港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自己在當地開店做生意,早於入貨階段,即買入膠袋準備做生意時,已向政府繳付稅款。他說,當地的魚檔、肉檔都不會提供膠袋,而是用蠟質的紙包裹,一般不會漏水。他指出,措施在當地實施多年,市民都守規矩,即使是買外賣都盡量不用膠袋,而超市收取的膠袋費高達0.5歐元(逾5港元)一個。容先生每年都會回港,覺得港人用膠袋習慣已改變,又贊成盡一步擴展計劃。
環境局長邱騰華在同一節目中表示,是否上繳全球兩種方式都有,但以店舖自己收取為主流,愛爾蘭則因為有銷售稅而同時上繳政府,各有好處壞處,因為6萬間商店中,逾九成是中小企,它們未必如超市般有完善會計或記數制度,政府一年亦要處理約24萬份表格,故要在當中找平衡。至於會否採用由政府委託特定生產商生產膠袋、在商戶買入之時收取膠袋稅的做法,邱騰華表示可再討論。
團體憂膠袋無識認難監管
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說,該會曾有此建議,但因為膠袋無識認,擔心會出現類似走私未完稅香煙的情,反而更難監管,暫認為政府的建議較可取。
經營紙紮店的莫先生致電商台稱,由政府收膠袋稅的做法較好,「直接由我們收,客人會反感,又不能不收,搵我們舖頭仔來搞」。頭飾店梁先生擔心,客人可能會要求他們在貨品上減價,以彌補膠袋費用。藥房張小姐認為向客人收膠袋費會不方便,亦會增加工作量,「老人家會不停數毫子,銀行收毫子又要錢,我們又儲了一大堆毫子」,她指出,由於該店以現金交易,估計需要額外開工多半小時至1小時點算。
Wednesday, May 18, 2011
點滴是生命
點滴是生命於1998年3月27日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慈善機構牌照規例成立,是註冊慈善團體。稅局檔號:91/5246
宗旨
點滴是生命宗旨是[服務社會、救濟貧苦],自成立以來,點滴是生命投入各類的慈善工作,造福社群。主要的活動包括:為國內乾旱地區籌建集雨水窖、多次返回祖國內地偏遠地區賑災、助學、扶貧、及定期在全港十八區為區內貧苦無依的長者舉辦大型慈善表演和派發物資,探訪老人院等。自 2004 年起,積極投入集雨水窖項目,現已為國內西北部乾旱地區建成30,000眼水窖,為超過15萬人改善缺水問題。至今,透過各項慈善活動服務超過50萬人。
http://www.llcs.org.hk/index.php?lang=tw
http://www.charitytour.llcs.org.hk/index.html
塑膠玩具含激素礙兒童發育
綠色和平抽查本港、北京、上海及廣州的塑膠玩具,發現超過三分二含歐盟禁用的環境激素,可能影響生殖系統發育。
綠色和平上月在4個城市,抽驗了30款塑膠幼兒玩具及嬉水用品,其中21個樣本含有化學物質「磷苯二甲酸酯」。在本港抽查的10個樣本中,有6個驗出「磷苯二甲酸酯」。
綠色和平表示,歐盟已禁止玩具生產商使用「磷苯二甲酸酯」,因其類似此激素,可能影響兒童生殖系統發育。他們促請政府對有關物質作出規管,並定期檢驗市面玩具。
(即時新聞)
大學師生監察無良企業行動
團體「仆街」抗議
2011年05月18日 (10:19 am)
大學師生監察無良企業行動,今日在富士康股東周年大會,連續第二年有團體抗議,十多人在會前在酒店場外示威,抗議續剝削勞工。
富士康陸續向內西移,今年春季團體去成都工廠調查,發現工廠未完工,工人要在工地工作,工人仍要過量加班,工作超過十小時,平均每月加班80至100小時,達不到生產目標,食飯時間都無,軍事化管理,例如工作時一定要站立工作,不能交談,不夠保護衣,要接觸化學物品如清潔熒光幕。
團體今日其中六人穿上白衫白帽無塵衣,扮工人,又響應近期「仆街」熱潮,地下,示意工人做到死,十多人之中有四名是港生在內地讀書。
成都報告早前交富士康,但無回應,今早有代表接信。
九成團體不知可用私人會所
【明報專訊】香港大部分私人會所如馬會會所、鄉村俱樂部等一向門禁森嚴,只招待會員,原來政府當年以超低價租出土地予會所時,地契列明須開放給學校、青年團體等申請使用。公民黨陳淑莊3至4月調查逾千間中小學、體育總會及社福團體,收回223份問卷,當中九成表示不知可借用私人會所,即使知情的學校,也只是靠一封15年前由教育署發出的通告。
調查又指61%受訪機構表示過去3年未曾成功借用場地,借用超過10次的僅得5%,故92%受訪機構認為政府要加強宣傳私人會所設施的詳情。陳淑莊同時向71間私人會所發問卷,僅得11間回覆,八成表示知悉地契有列明會所設施需有條件地對外開放,九成稱過去3年外借會場設施10次或以上,陳淑莊認為可能是小部分知道私人會所可外借的機構,不斷重複借用。
她續說,調查突顯政府非但沒做好宣傳, 現在更推卸責任,擬要求機構直接向私人會所申請場地,免卻當局居中協調申請的角色,難起監察作用,她將於民政事務委員會跟進。
川震善款審計
【明報專訊】2008年四川地震後,港人逾100億元善款如雪片飄到災區,但川震3年後的善款運用再引起關注。香港紅十字會將聘請國際機構,6月開始為所有完工項目做審計,期望明年完成並向公眾匯報。
聘國際公司檢查價錢質量
香港紅十字會地震後共錄得13億元善款,至今已動用七成,該會國際及賑災服務部副主管林傳芃表示,每個救災重建項目完工後,都會由當地審計局檢查,部分審計工作仍在繼續。香港紅十字會亦將委託國際審計公司,下月起為所有完工項目做大規模審計,包括檢查結算價錢、工程質量、招標是否合法、驗收程序是否仔細等。她指涉及的審計開支仍在估算,總部行政費已預留金額。
宣明會及樂施會都指出,有聘請獨立第三方例如工程師、核數師,定期監管施工進度及質量、審核帳目,再於年報向公眾交代,遇有懷疑不會撥款,善長亦有權查閱核數報告。
政府撥6100萬定期檢查
至於政府90億公帑捐款中,專門撥出6100萬元用作聘請獨立專業顧問,以及開設政府及醫院管理局臨時職位,監察善款援建項目進展。
政府發言人說,聘請的獨立專業顧問定時到四川施工現場檢查,包括整體進度、資金使用、質量管理。顧問完成巡查後,會向四川部門及港方相關政策局提交報告。如個別項目發現問題,港方會隨即要求川方跟進並覆檢,直至改善修正。
早前有報道指發展局去年8月到四川驗收工程時,發現有項目貨不對辦,例如有學校未有按規劃建升降機、逃生出口及洗手間設施不足等。政府回應,已按照既定機制向川方反映,川方非常重視港方意見,並對相關問題改善修正。
70億運動員基金
【明報專訊】為加強精英運動員培訓,財政司長曾俊華在預算中宣布注資70億元成立精英運動員基金。民政事務局昨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建議把基金以信託成立交由金管局投資,預計回報平均約有4%至5%,即每年可賺取2.8億元至3.5億元,足以應付體院開支。
文件指出,體院每年預算約為2.4億元,直接支援逾1000名運動員,以及其他方面的資助。政府假設基金成立後由金管局管理,以賺取與外匯基金表現掛的投資回報,估計平均可達4%至5%,即每年可賺取2.8億至3.5億元。
政府強調,基金投資必須審慎,以免體院的營運會因為投資表現欠佳而受影響,而除大部分資金交給金管局外,亦有小部分會存放於銀行,以應付體院的流動資金需要。
基金成立後,帳目報表會交由審計署長審核,並納入民政事務局長法團的財務報告,每年會呈交立法會省覽。
Tuesday, May 17, 2011
團體促綜援低存款戶免收費
6主要銀行安排不一
【明報專訊】目前本港6間主要銀行會向低存款的港元儲蓄戶口用戶收取服務費,長者及政府傷殘津貼受惠人可獲豁免,但各銀行對綜援戶安排不一,其中恒生銀行的綜援戶不獲豁免,匯豐只豁免殘疾綜援人士,星展只豁免於03年7月前開戶人士。有社福團體批評,大型銀行有歧視窮人之嫌,敦促取消收費制度。
恒生:ATM戶口不收費
恒生發言人表示,銀行有提供不設最低戶口結餘要求及手續費的「ATM港元儲蓄戶口」,客戶憑提款卡透過自動櫃員機完成交易,於分行櫃位存款亦不作收費。星展發言人稱,03年指定日子後開設戶口之有關客戶,可攜同有關證明前往各分行安排豁免手續事宜。匯豐發言人說,對於殘疾以外的綜援人士豁免安排,會密切留意情及檢討有關安排。
現時6間擁有較大分行網絡銀行,包括匯豐、恒生、星展(香港)、中國銀行(香港)、渣打及東亞銀行,共有675間分行,佔全港銀行分行一半。各銀行均訂明政策,若港元儲蓄用戶存款少於5000至3萬元,銀行會向用戶收取50至100元不等的服務費(見右表),長者及政府傷殘津貼受惠人可獲豁免。
存少於5000至3萬元收費
但根據政府回覆立法會文件顯示,若綜援人士於恒生開戶,戶口結餘少於5000元,仍須按規定支付50元服務費。星展亦只豁免03年7月21日前開戶人士,匯豐則豁免殘疾綜援人士,其餘失業、低收入的綜援人士,則不獲豁免。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區組織幹事吳衛東批評,大型銀行歧視窮人,即使開戶口及其他服務,亦設立「尊貴客戶」櫃位,目的令小存戶卻步,「這些銀行聲稱關愛,但不歡迎小戶,根本是假關愛!」關注綜援檢討聯盟組織幹事歐陽達初認為,銀行應取消有關小存戶的收費,為大眾市民服務想。
陳家強:鼓勵豁免收費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強書面回覆立法會時表示,金管局由2008年至今年4月,共收到36宗有關銀行帳戶低結餘或使用櫃台服務收費的投訴,但全不涉及弱勢社群投訴,所有個案已妥善處理。金管局及香港銀行公會一直鼓勵銀行設立豁免收費政策,減輕對弱勢社群的影響。
道路安全研究小組
【明報專訊】過去10年逾4萬人於交通意外中死傷,當中逾半死者為行人,有專業團體建議把一般街道、住宅區的時速限制由50公里減至30公里,並引述外國研究指死亡率可由四至八成半,大幅減至5%。
由道路交通工程師、道路安全學術專家、主理交通意外創傷的醫生等組成的道路安全研究小組正蒐集具體數據,今年底會把建議書提交政府,稍後陸續約見議員、運輸團體等,期望政府可盡快研究試點。
時速30公里 行人撞斃比率5%
小組引述運輸署與警方數字,過去10年的交通意外死傷者中,55%的死者和36%的重傷者均是行人,主席鄺子憲稱,荷蘭、法國及瑞典的官方機構參考學術研究發現,行人遭時速50公里車輛撞斃的比率達40至85%,而時速30公里的比率則大幅減至5%,主因為後者有較充裕的時間緊急煞車。
小組發現本港市區車速太高,銅鑼灣希慎道、旺角花墟等街道車速可達50公里,繁忙大街如皇后大道中、彌敦道等車速可達70公里以上,部分駕駛者更罔顧安全,高速穿越有大量行人的交通燈路口,上述車速均超出安全範圍。
彌敦道德輔道中限速40公里
小組建議在市區及住宅區一般街道,如中西區、深水推行30公里限速區;在行人穿梭頻繁的大街如彌敦道、德輔道中則調低時速至40公里,除設減速丘、收窄路段外,亦可增設路標提醒。鄺子憲指歐洲多國已推行廿載,道路設計與香港相仿的倫敦自設時速32公里限速區後,整體車禍傷亡率即減少42%。
對於公眾關注進一步限速或致交通阻塞,鄺子憲稱沒證據顯示市區車速與道路容量有必然關係,車流主要受制於路口多寡,措施不至引起擠塞,而一般司機車速約為30多公里,限速只是針對個別罔顧安全的司機,相信配合大力推動行人優先區,有助改善道路安全。
鄭家富:司機態度更重要
運輸署發言人表示,會不時檢討道路的車速限制,參考路段汽車流量、地理環境、道路設施、意外率等,有需要時作調整。而自2000年起在各區實施的行人專用區等行人改善計劃,相信有助減少人車衝突,減低涉及行人的交通意外。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鄭家富對建議持開放態度,指時速50公里為國際普遍採納的速度,社會需進一步研究車速與交通意外率的關係,認為提升司機安全駕駛的態度更加重要。
中國社會發展研究所成立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所成立大會暨「社會發展的中國經驗」論壇今日在北京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王偉光指出,社會發展研究所的成立是中國社會改革發展大勢的客觀要求,社會發展研究所不僅要在研究中國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上提出真知灼見,也要為社會發展和社會建設出謀劃策,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改革創新積累更多、更豐富的經驗。
社會發展研究所的辦所宗旨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從社會學理論、方法和「宏觀、綜合、學科交叉」的角度,深入探討中國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推動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發展理論,廣泛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為國家制定宏觀政策提供建議,努力用嚴謹紮實的調研成果為理論創新服務。
社會發展研究所的成立不僅在學術上填補了中國社科院在此研究領域的空白,而且符合中央對中國社科院「三個定位」的要求。社會發展研究所立足於從社會學理論、方法和「宏觀、綜合、學科交叉」的角度,深入探討中國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推動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發展理論。
此外,社會發展研究所建立同時,成立了社會發展系,每年招收社會學方向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並設立社會學方向的博士後流動站。
(新華社)
民政部取締非法組織
中國民政部宣布,取締「全國高技術產業化協作組織」(CHC)及其非法設立的相關機構。
民政部指出,該組織未經登記,更擅自以社會團體名義開展活動。「全國高協組織」是一個由李恒光等人長期操控、冒用國家機關名義開展活動,以牟取經濟利益為目的的非法社會組織。該非法組織打著所謂「九部委協作聯盟」的旗號,騙取社會信任,非法設立了大量分支機構。
民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據目前掌握的情況,「全國高協組織」非法設立了「全國高科技健康產業工作委員會」「全國高科技建築建材產業化委員會」「全國高科技食品產業化委員會」等40餘個委員會、中心、研究所(室)等二級分支機構,二級分支機構又非法下設三級、四級機構數百家,層層蔓延,機構眾多、成員複雜。
新華社報道,「全國高協組織」及其設立的相關機構大多冒用全國性組織的名義,在經濟科技、文化教育、食品衛生、農業農村、建築建材、知識產權等諸多領域大肆開展評比表彰、培訓認證、項目合作、會議會展等活動,招搖撞騙,並以相應的公司作為配套執行機構,斂取錢財,社會影響十分惡劣。
民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全國高協組織」的非法活動嚴重損害了國家機關的形象,破壞了社會組織登記管理秩序,干擾了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已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隱患。取締「全國高協組織」這一非法社會組織,及時打擊該組織的非法活動,有利於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有序環境,保障社會公眾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與穩定。對於該非法組織負責人涉嫌犯罪的行為,有關司法機關將依法處理。
(新華社)
讓本土在戰鬥裏活下去
(明報)2011年5月15日 星期日 05:05
【明報專訊】閱「四維出世」文章〈醒來吧,文化人〉,力批文化人和本土青年熱捧《打擂台》(下稱《打》),以藝術水平否定《打》是「本土勝利」,裏面那個喜歡〈迷幻列車〉的受騙文化少女應該是指本人,况文中又提及天星皇后反高鐵等本土運動。四維當面叫陣,豈有不應之理。
四維稱「異見者與權力機關的實力懸殊,弱小的一方往往急於求成,挪用普及文化,上綱上線,罔顧背後最重要的理念,是社會運動的一大危機,《阿凡達》是一例,《打擂台》是其二……(隔段)搞藝術的,天分其次,最重要的,還是誠實。 」顯然,此判斷將藝術與革命混為一談。本文將從藝術和社運兩方向去回應四維,不過其實最想談的還是如何定義「本土」及「本土的勝利」。
不以人格論作品
我們先從藝術角度看。四維一再指責《打》「不誠實」,但這個不誠實究竟是什麼,卻說不清楚,只有一點較清楚,就是郭子健的劇本原是「講打band的,但講音樂難賣錢,於是用武打作包裝。」四維因此評曰「內裏有幾真誠,可想而知。」然後又以郭子健將被主流合拍片(其實是簽了周星馳 重拍《西遊記》)吸納為由,指《打》絕非本土勝利。
看到這種以人的行為及表現去否定作品意義的老式論點,真有時空錯亂之感。以文學而言,舉盧梭為例,他是浪漫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資源,「社會契約論」為法國 大革命及美國 革命所援引,其懺悔錄是文本上極其動人真誠的「告白」。但現實生活裏盧梭就算不是私德敗壞都難以稱得上頂天立地。但我們要因此而否定民主社會制度的理論基礎「社會契約論」?否定《愛彌兒》中將兒童視為成人的教育洞見?否定我們透過盧梭《懺悔錄》而體會出來的對「真誠」之理解?這種道德潔癖會將人類的文明連根拔起。故而我們是將文本和人格劃分成兩個不同層次,分開評價。這種層次劃分,上世紀三十年代新批評就已確立為藝術批評的基本原則。四維斥道「真和假都分辨不了,搞什麼藝術」,其實別人大可反問﹕「以真/假論藝術水平,你真的在搞藝術嗎?」柏拉圖的「摹仿論」早已經指出藝術是真實的「摹本」,而從德里達之後我們更理解這種「摹仿」是以偏離原本為本質的。這是我對四維的第一個回應談藝術便不應妄論真假。
四維評語時時斬釘截鐵,但同時卻欠缺知性的自我要求,全文其實只有判斷,沒有分析,頗有網民那種「一句收你皮」的氣質——雖然我支持鮮明表態——但是這不能說服觀點不同的人,也不是良好的評論示範。朋友找來四維前文,質疑「你幾時見過他們認真討論格鬥藝術?」「格鬥藝術」是知識分子的目光。梁小龍在片中表現的,卻是一種莽夫的戰鬥本能,你看他以「爆樽」為嗜好就知道了。據說牟宗三先生有個評語,形容某些不能體會某些作品和某些思想之妙處的人為「不相應」。我想四維真是對《打》徹底不相應。
辯證觀真假.創造的本土
看《打》的許多觀眾和文化人確實投入了真情,但不是天真單純地喜歡電影「真」,而是喜歡這電影有辯證的眼光,令人對真假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電影中激發鬥志的聖物「陳年臘鴨」,其實是由冰鮮雞+臭藥水偽造(而電影表示連羅新本人都知)。羅新初醒時神采飛揚,其實是半新半假的不清醒,一完全清醒便死。在拍攝層面上,電影堅持讓梁小龍陳觀泰等真身上場,於是打鬥場面反而有時受了限制,拳腳威力只能靠漫畫形式表達,最後梁小龍與龐青大弟子決戰,觀眾其實明顯感到對手是在讓梁小龍。如此幾重轉折,究竟是真還是假?與其用一種一刀切的方式去判定真假,不是更應該從中培養一種辯證的眼光嗎?
曾經參與天星皇后等本土運動的學者葉蔭聰,在多個場合包括其著作《為當下懷舊——本土保育的前世今生》中,提到本土運動有一個有趣的弔詭﹕參與運動者渴望為本土尋根,也知道自己的認識不足,卻很積極地尋找一個自認的源頭(例如將天星碼頭 運動追溯到蘇守忠反加價絕食),他們非常清醒地意識到這個「源頭」有「虛構」成分,會受到真正經歷過的上一代質疑,但他們力求積極的創造,不願陷於虛無和犬儒中,所以持續去講自己版本的故事。「冰鮮雞扮臘鴨激發鬥志」,單在這一點上已與本土運動精神巧合。《打》的藝術效果當然不是完美,例如決鬥一場的打燈有時連我也很訥悶,不過喜歡它的人根本也沒認為它是完美啊。
四維的「藝術水平」是以西方電影經典為參照,可以說,它與「香港本土」這個參照系關連極少。「本土性」不是由「藝術水平」來保證的;「本土」是一把刀子,正切割一個無以名狀的蛋糕﹕本土不是一把「決定水平如何」的刀子,而是「決定我們是誰」的刀子。這是我對四維的第二個回應﹕談本土社運,不只是談品味水平高下的問題。
《打》除了在美術設計上傾向本土庶民之外,在其獲獎之後更出現「戰鬥本能」這個新「賣點」。戰鬥本能這主題,其實是評論有份牽引甚至塑造出來,我想許多擁護《打》的文化人其實對此頗有自覺。《打》與「我們」其實是互相寫入的文本。而因緣際會,《打》在上演期間恰好激勵了許多社運和文藝青年,在反高鐵運動、政改苦行、八十後文藝青年競選、菜園村對峙等等,它都曾經激勵過人們,或僅是用作溝通閒聊的話題。這是一種短暫的連結,未至歃血為盟莫逆之交,但它也不是虛假的。不就是徐小鳳 嗎﹕「今天且相親/哪知他朝不相分/地老天荒轉眼恩義泯/不必怕多變幻/風雨同路見真心」。
戰鬥本能﹕本土新號召
四維說,「『瞬間的永恆』這一概念,就是要大家在彈指之間已經能判斷真偽,真實就好看,虛假就是難看。 」練成如此「瞬間的永恆」之神技,也許可得「永恆的勝利」,等到永恆來臨,才埋單計數吧。(小聲﹕從別的藝術角度看來,電影不過短短百來年歷史,以電影奢談永恆,有點接近譫妄。)我等本土青年不曾奢想永恆,但求在我等有生之年,能以對本土的熱情與關懷,替代香港開埠百來年那「無根社會」的性質。這樣「短暫的勝利」,未必去到永恆,但,也沒有退路。
我懷疑四維能否理解這種「沒有退路」的心情。精緻高雅的藝術世界,從一個大師到另一個大師,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然而在我等高學歷低收入四處掛單又關心社會的人看來,城巿每個角落都在變壞,上至國內移民審批權,下至小販,大至教育,小至公園草地和樹上木棉,政府都搞到一團糟,要巿民自己動手動口。是如此混亂世代,充滿一種沒有退路的情緒,故此《打擂台》中那種南蠻式好勇鬥狠天性的氣氛便號召了不少有戰鬥意識的青年。與以往「求生存」的類型化港產片不同,《打》中「忍辱偷生」和「拚命打」也是有意識的選擇,梁小龍最後打到無氣終於釋然大笑,是要盡其天性。戰鬥的本能,不為勝利,只為自我完成。
今日社運議題繁多,旦夕滄海桑田,本土運動已由保育去到要為本土「劃界」的關頭。當需要為「本土」劃界,文化研究者所戒懼的「本質化」危機便出現,亦是本土共同體破裂之時。
在此時,論者提出要以「戰鬥本能」來作為新的本土號召,是希望提出一個開放而進取的新號召,而不陷入本質化的彙臼。以前被認同的香港特質是醒目、多變、求生存、走精面。現在,新一輪的本土定義思考,能否不舉 定性的旗幟,而是通過一連串的暫時、流動、離散而進取的戰鬥,去不斷地定義何謂「本土」/「我們」。同時讓「本土」在戰鬥中活下去。《打》一部電影的勝利,何足道哉;但如果透過《打》,「戰鬥本能」可以成為重新統合本土抗爭的旗幟,催生一個開放而進取的本土,那便是本土的勝利。
文 鄧小樺
編輯 曾祥泰
藝團倡改3年期撥款
晤楊立門促增資助
【明報專訊】西九文化區仍未動工,九大藝團已聯手要求政府增加資助。九大藝團透過民主黨,上周三與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楊立門會面,指以現時逐年撥款的機制,難對藝術推廣和教育作長遠計劃,建議改為每次撥3年的資助,並滾動式推演之後每年發展所需撥款。有與會者引述楊立門稱會嚴肅考慮。
協助九大藝團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李永達表示,若政府真的增加藝團資助,九大藝團亦應同時提升管理,增加財務透明度,並讓公眾參與他們的管治。
向政府西九提意見「如進黑洞」
現時九大藝團主要收入來自政府撥款,根據立法會文件,2007/08年度香港中樂團有84.4%收入來自政府資助,香港舞蹈團和香港話劇團的政府資助比例也超過七成,政府資助比例最少的是城市當代舞蹈團,也佔47.7%。
個別藝團如進念二十面體的胡恩威等,與民主黨劉慧卿商討後,九大藝團請民主黨代邀約楊立門見面。與會者稱,上周三的會議上,九大藝團不滿多番向政府和西九管理局表達意見,但意見如進了「黑洞」,沒有回覆。
滾動推算撥款 以便長期規劃
九大藝團批評政府逐年撥款不穩定,難配合西九文化區作長遠發展,建議如大學般採用三年度的撥款,並且設「滾動期」,推演之後每年所需撥款,以便藝團作長期規劃。
除了大藝團不滿外,多個藝術團體和個人代表昨日出席立法會討論西九發展的小組委員會會議時,亦批評政府和西九管理局沒有視他們為伙伴。八和會館副主席阮兆輝批評管理局堅持聘請外國人作行政總裁,是輕視香港人才,又指揀選了FOSTER+PARTNERS的《城市中的公園》設計,是「最無文化個性的抉擇」。
阮兆輝促發展普及文化教育
阮兆輝又說,香港應發展普及文化教育,形容雖然與政府及西九管理局有溝通,但「講了那麼多年,要聽從早聽從了。當不當我們是伙伴?」香港藝術中心總幹事林淑儀指出,即使西九文化區未動工興建,管理局亦應推廣香港文化和支持本土文化機構,合作籌辦節目建立觀眾群。
西九管理局表演藝術行政總監茹國烈強調一直有與本地藝術團體溝通,將來亦會定期溝通。
世界兒童基金會捐款去向無部門跟進
【明報專訊】本報昨日報道,按《稅務條例》第88條註冊的「世界兒童基金會」香港分部(World Children's Fund Hong Kong)(下稱WCF)善款去向成疑,本報向相關政府部門查問會否調查,因本港未有《慈善法》,沒有部門表示會跟進,社福界議員張國柱表示,會在立法會跟進事件。據了解,法律改革委員會正草擬的《慈善法》諮詢文件,預料今年暑假出台,但完成立法估計需至少兩年,即慈善監管「真空期」仍有一段日子。
張國柱:慈善法未立 真空期至少兩年
社會福利署發言人回應,現時香港沒有慈善團體的註冊制度,但屬公共性質的慈善機構或信託團體,可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社署現時會按《簡易程序治罪條例》規管賣旗及賣紀念品等公開籌款活動,但不包括郵遞籌款。社署指出,政府一直教育巿民如何做精明的捐款人,並繼續檢討規管制度和行政措施。
警察發言人對事件不作評論。稅務局發言人指出,為慈善團體註冊和監察它們的日常運作,並不屬其職責範圍,局方工作是處理免稅申請。
世界兒童基金會香港分部,聲稱援助多於18個發展中國家兒童,本報抽樣向9個相關國家的駐港領事或代表查問時,獲4個國家回覆,指未知悉世界兒童基金會在其國家工作。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昨重申,與世界兒童基金會絕無任何關係,UNICEF是聯合國組織旗下唯一致力維護兒童權益的組織。
Monday, May 16, 2011
警方濫用權力 打壓同志街頭集會
「無表演牌」警方叫停
【明報專訊】有同志組織昨日在銅鑼灣行人專用區舉行「國際不再恐同日」集會,其間有團體以舞蹈形式宣揚性別信息,約20名警員突然掩至,以團體「無申請表演牌」為由,要求他們停止表演。律師兼立法會議員涂謹申說,警方「執錯法」,「表演牌」應用作限制娛樂,團體通過舞蹈表達意見,並非娛樂。
昨午3時,本地同志團體在東角街舉行集會,約有200人參加,出席嘉賓包括議員何秀蘭及平機會主席林煥光。同志社區聯席會議主席何禮傑表示,事前有向政府申請舉辦活動,亦獲發「不反對通知書」,活動開始時,只有兩三名警員在場維持秩序,但當團體Dancing Angels的10多名成員以舞蹈宣揚性別信息時,約20名警員突然掩至,指團體「無申請表演牌」,要求立即停止表演,否則要負上法律責任,一名負責女義工被嚇得即場哭起來。
同志斥濫權 議員指執錯法
何禮傑控訴警方濫用權力,打壓市民的表達自由,「外傭在公園跳舞、老人家在公園播音樂耍太極都不用申請娛樂牌,為何我們用舞蹈表達自己的想法就要?表演的定義是什麼?」
涂謹申議員認為警方「執錯法」,指團體通過舞蹈表達意見並非娛樂,毋須「表演牌照」,又呼籲前線警員應找律政司學習法律條文。
警察發言人昨晚回覆本報重申,上述團體未有向有關部門申請牌照及取得許可,違反《公眾娛樂場所條例》,遂作出勸籲,而團體在勸籲後已停止表演。
名字會徽似 UNICEF發警告信
【明報專訊】「世界兒童基金會」(World Children's Fund,下稱「WCF」)的名字及標記,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相近,但兩者並無任何關係。UNICEF香港委員會曾經去信社會福利署,要求社署就WCF寄出的籌款郵件進行調查及跟進,但社署一直未有交代。
UNICEF香港委員會向本報表示,去年3月舉辦非洲肯尼亞探訪,同期WCF亦以幫助非洲肯尼亞兒童為名,向市民發出郵件募捐。UNICEF遂向在肯尼亞作前線救援的同事了解WCF在當地工作,但有關同事未有聽聞WCF在當地開展任何項目。
UNICEF早於1998年,多次收到捐款人及市民查詢WCF與UNICEF的關係,並有收過以「世界兒童基金會」為抬頭之捐款支票,UNICEF曾多次澄清與WCF沒有任何關係。同年6月,UNICEF香港召開行政會議後決定,由於WCF之名稱、徽章及印刷郵件與UNICEF的極為相似,容易誤導市民,遂向WCF發出警告信,要求WCF改動,否則UNICEF會採取法律行動。
標記曾轉紅 近期改回藍
其後,WCF印刷郵件上的標記一度被發現由藍色改為紅色,但近期有市民又再收到基金會印上藍色標記的籌募郵件,現時WCF網頁亦以藍色為主調。
創辦人從未受訪 「不為出風頭」
【明報專訊】世界兒童基金會的創辦人,是香港出生的美籍華人林晉武,其個人網頁貼出多幅他和名人的合照,包括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及喬治布殊、已故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及德蘭修女等。記者曾致電基金會香港分部約訪林晉武,職員指林氏為人低調,從不做訪問,「做善事不為出風頭」。
網頁貼多幅名人合照
林晉武的網頁個人簡介指出,他1958年在港出生,1966年與母親移居美國,「兒時在母親腳下,看她在中國餐廳洗碗掙扎求存」。根據網頁,林晉武1982年在印度加爾各答見證德蘭修女扶助窮困老弱病人,啟發他向第三世界施援,1990年代中期他在美國成立世界兒童基金會,之後在12個發達地區開設分部。1998年林晉武獲美國弗吉尼亞州自由大學頒發榮譽博士銜頭,2003年曾到北京兒童福利院訪問,並捐贈逾15萬元人民幣。
香港公司註冊處資料顯示,香港的「世界兒童基金會有限公司」1997年成立,董事包括林晉武合共3名持美國護照者,林晉武的登記住址是美國加州聖荷西。基金會中文網站「中國理事會」一欄「正在建設中」,未有資料。
除基金會外,林晉武在港持有另外兩間公司,包括同屬慈善團體的「國際醫療使命(香港)有限公司」,及另一間私人公司「宇聯國際有限公司」。國際醫療使命2009年帳目,共錄得2162萬元捐款及禮物收入,當中兩成用作籌款、七成用於服務。
郵遞募捐耗932萬 佔捐款近半
【明報專訊】世界兒童基金會(下稱WCF)未有公開年報及財務資料,本報翻查WCF向公司註冊處提交截至2009年3月帳目,發現其郵遞籌款開支金額達932萬元,相等於同年2003萬元捐款收入近五成。英國慈善監管當局亦曾接獲投訴,質疑基金會在當地透過郵遞募捐的手法涉及巨額開支,調查後更懷疑當中可能涉及虛假資料。
印刷品煽情疑誤導 在英受查
英國慈善委員會向本報傳來2008年對世界兒童基金做的調查報告指出,關注WCF的募捐印刷品流於煽情,更懷疑含有誤導甚至虛假資料,轉交另一部門跟進調查。英國當局又不滿WCF未能提供例如送出贈品的價值、入貨途徑、製作成本等細節。
WCF香港分部2008/09年帳目顯示,現金結餘有1551萬元,該年度錄得2003萬元捐款收入,但年內虧損143萬元。
未列非洲項目 稱報告打漏字
WCF回覆本報稱,虧損是因為金融海嘯錄得善款收入減少。但帳目顯示年度支出未有縮減,籌款支出按年增加350萬元,至932萬元,管理費及其他開支亦有增加。
財政報告只提及「亞洲項目」開支,未有列出基金會聲稱的「非洲項目」,WCF回應,是「報告打漏了非洲兩字」。
WCF發言人說,經驗顯示郵遞方式是「最有效」的籌款方法,並有「教育」公眾功能。被問到為何沒有在網上公開年報,WCF指出,因缺乏資源未能提供2008/09年年報,但會向捐款者交代,公眾查閱亦會公開。
WCF世界兒童基金會捐款去向成疑
多國稱未收援助資料 議員質疑涉欺詐
【明報專訊】本報偵查發現,一直在香港以郵寄方式募捐的「世界兒童基金會」(World Children's Fund,下稱「WCF」),其網站雖聲稱援助逾18個發展中國家的兒童,但本報抽樣向9個國家的駐港總領事館或代表查問後,包括蘇丹和阿根廷等4個肯回覆的總領事館或代表均指出,沒有WCF在其國家進行慈善工作的資料。WCF承認,根本沒在阿根廷作救援,「是網頁資料出錯」。
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主席張國柱說,不清楚WCF是存心還是大意,但表面證據會令人懷疑是否有欺詐成分。
主力郵寄募捐 運作欠透明
WCF是國際性組織,以郵寄贈品資料作為主要募捐方式,手法曾經引起英國當局關注作出調查(見另文),而WCF在香港的辦事處,則是稅務條例88條註冊慈善團體;根據公司註冊處資料,WCF於2008/09年度籌得2243萬元捐款和禮物等。但其網頁一直沒有年報及財務報表,具體捐助項目及善款運用透明度欠奉。
WCF香港分部網頁聲稱,會把香港等12個發達地區籌得的善款,用來援助逾18個發展中國家的兒童,包括蘇丹、巴基斯坦、肯尼亞、阿根廷、朝鮮、中國等,本報記者抽樣向9個國家的駐港總領事館或代表發信,查問是否知悉WCF在其國家進行慈善工作,最後有4個領事館或代表回覆。
蘇丹駐港澳名譽領事李雨川回覆表示,本港及澳門慈善團體到蘇丹境內扶貧救援,必須先向他申請簽證,他從未收過「世界兒童基金會」的申請紀錄。
「文書出錯」 認無在阿根廷行善
非洲國家肯尼亞駐港官員亦說,沒有「世界兒童基金會」在該國進行慈善工作的資料。巴基斯坦駐港部門亦指並不知悉有「世界兒童基金會」這個組織。阿根廷駐港總領事館表示,WCF從來沒有聯絡他們進行慈善活動。
WCF接受本報查詢後承認,該會沒有在阿根廷進行慈善活動,網頁上提到阿根廷是「文書出錯」,稍後將更正,而香港分部在蘇丹農村一間兒童腎科中心有提供藥物援助。但WCF沒有提供該醫院的地址,記者未能在網上查證。
稱援建四川 未提供具體資料
對於上述4間駐港總領事館的回應,WCF只表示他們屬於「非政府組織」,但重申有惠及巴基斯坦兒童,至於肯尼亞則未有在回覆中提及。
WCF說,香港分部的捐款也會用於中國,例如協助四川地震重建,但未有提供具體項目及地點。另又為黑龍江牡丹江兒童福利院提供營養素,記者多次致電福利院,但電話沒人接聽,電郵未獲回覆。本報曾向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查問是否知悉WCF在內地工作,同樣未獲回覆。
曾捐《南早》活動 09年起沒捐
另外,WCF又向本報聲稱在香港有做慈善,向《南華早報》及香港電台一年一度舉辦的「聖誕老人愛心大行動」(Operation Santa Claus)捐款。但本報向大行動主辦單位查證,獲回覆指WCF於2009及2010年都沒有捐款,1999至2008年間則有捐,2005年起每年捐出金額由10萬至15萬元不等。記者再向WCF追問過去兩年沒捐款因由,負責人沒有回覆。
議員張國柱表示,WCF會將不正確的資料放在網頁上,不知是存心還是大意,但表面證據會令人懷疑是否有欺詐成分。他批評現時規管慈善組織的法例太寬鬆,特別是那些並非由政府資助的組織。他強調應加強慈善組織的資訊透明度,包括在網頁公布仔細的財務報告,讓捐款人可以監察。
明報記者 盧曼思
田北俊否認商界另搞「關愛基金」
【明報專訊】一直狠批關愛基金籌款方法的自由黨榮譽主席田北俊,昨日澄清並非有意「另起爐灶」,與商界成立另一個基金。不過他再度炮轟政府,指商界捐款的反應差,是由於政府無法在募捐時,清楚說明捐款的用途。
早前有報道稱,未獲特首曾蔭權親自接見的九倉主席吳光正,有意另組一檔「商界關懷基金」,不過與吳稔熟的田北俊,昨日出席該黨活動後否認說法。他表示自己認識的商界,只會繼續透過本身渠道捐錢,「我們不會搞商界聯盟去籌錢」。
另外,近日因批評關愛基金而獲不少曝光的田北俊,昨在城市論壇上繼續發炮,批評政府只集中向大地產商籌款,最終只有4家答允捐錢,「商界不止是有地產商,地產商亦不止有4家,商界也有銀行、恒生指數成分公司,每間捐1億元,已可籌到30多億元。」
批政府只懂向大地產商募捐
此外,08年田北俊失去立法會新界東議席,隨即關閉他在新界東4個議員辦事處,昨日他「強勢回歸」新界東,為該黨的大埔辦事處揭幕。該黨位於上水和將軍澳兩個辦事處,亦將於未來兩周開幕,並擬在沙田開拓另一個辦事處。但田北俊拒絕回應是否有意參加下屆立法會新界東選舉。
Sunday, May 15, 2011
「好地地」(SLOW)
【明報專訊】流浮山雞蛋,45公里;印尼椰漿,3,300公里;美國有機蔗糖,12,000公里;組成一客椰漿焦糖燉蛋。馬寶寶沙律菜、番茄和茴香,40公里;意大利有機初榨橄欖油、Balsamic醋,9,700公里;加起來是一道油醋沙律。江西有機綠茶,700公里;沙田蜂蜜,20公里;合共720公里路,才成就輕輕呷下的一口蜂蜜綠茶……
城裏人精於計算食物價格和卡路里,對食物來源和生產過程卻不求甚解。針紮到肉,才明白何謂痛。近年街市超市內的各式食材,愈發形可疑,「有無輻射/瘦肉精/三聚氰氨呢?」,便宜的不敢買,貴的不是天天吃得起,而當德國雞蛋都有二噁英,我們還到哪裏去找一口安樂茶飯?
「生活在香港,本來可以好。因為人們善忘,忘卻生活本義,不再知道生活是什麼……」一群還在新界僅餘農地努力耕耘的人提醒我們。如果忘記有些好東西近在咫尺,請走一趟灣仔,就在天樂里與軒尼詩道交界,有人決定每天拖輛買車仔迫港鐵,從粉嶺鄉郊帶來新鮮摘下的蔬菜和各式食材,為你炮製一場「好地地體驗」(SLOW experience)。
這場本土盛宴由提倡耕住合一生活的組織「好地地」(SLOW)、與灣仔富德樓的藝鵠書店合辦。主持人Sunny說,這是一場展覽,題目就叫「這是食物!」。今期展品有時令甘筍湯、雜菜沙律、手工麵包三文治、焦糖燉蛋,全都可以吃下肚。
「現時市面的食材,生產過程多使用大量農藥、化肥、添加劑和防腐劑,我們認為那些不是食物,只是一堆化學合成品!」為了展示香港本土農業的美好價值和可能,Sunny與朋友籌備3個多月,走訪多個農場及食品供應商,蒐集各種本地良心食材,由居於馬屎埔村的Sunny每日新鮮運到灣仔,即製「展品」,讓食客品嘗本土真味,明白「這(才)是食物﹗」。
重視生產者的心
說是良心食材,因為相比起有機與否,「好地地體驗」更重視生產者的心,「有機認證只是政府訂立的一套標準,但更重要的是,這農場耕作的方法是否善待土地?有沒有剝削農夫、虐待動物?」因此,這裏的展品只有素食。Sunny說,正常的農業系統是應該包含動物養殖的,例如雞和豬的糞便都為農業提供上佳肥料;但在香港,因為土地缺乏、追求利潤的壓力,家禽和豬隻都在非常不人道的環境下飼養,所以決定以行動杯葛這類生產商。
遇有本土沒出產但又必須的材料,「好地地」會依循幾項原則去選購。首先回收過剩物品,如店裏幾套風味十足的茶餐廳桌椅、餐具、廚房設備,不是朋友鄰居送的舊物、便是從二手店買回來;食材如咖啡、橄欖油,相熟的店每逢滯銷、最佳食用日期將至就打折賣給他們,務求盡用已生產的過剩物品,減少浪費。
選購首重減浪費
然後,Sunny在富德樓天台打理一片小園地,利用廢棄的紅酒木箱栽種生菜、通菜、羅勒、薄荷、鼠尾草等約十種食材,最近還嘗試養一箱蜜蜂,期待自行採蜜製作甜點和飲品,盡量自給自足。天台空間有限,種不了那麼多時,「好地地體驗」會向本地及鄰近地區的供應商購買,入口貨源首選內地和東南亞的有機食物生產商。鄰近地區沒有的,才選歐美等較遠的地方。「好地地體驗」會解構展品內各項原材料的運輸里程,讓食客明白背後的成本。
「香港人習慣有內地供應源源不絕的廉價食物,以為有食理所當然。發覺內地食物唔安全了,可能花多些錢買美國貨、日本貨就覺得解決問題。又或者鍾意食菜心芥蘭,就一年四季都要食,但它們明明是冬天的菜,於是又要從北方入口。」
這個展覽就是希望,食客見到每樣食物走了幾多里路過來,會記得愈遠來的食材,運送過程耗用的能源、碳排放愈多,對環境的傷害就愈大。以後購買進口貨、非時令食物前,可以停一停、諗一諗。
地產霸權「逼走」農作物
不過,眼看「好地地體驗」開展一個月以來,還是那一款簡餐,記者也有疑問,那是否意味,如果想奉行本地生產、不時不食,就得放棄口腹之欲,天天吃差不多的東西?問Sunny是否本地食材選擇不多,Sunny說是的,但請勿倒果為因。香港的氣候環境對很多物種來說都是個「舒適的家」,除了香港人常吃的各種蔬菜、瓜果、豆類,西餐常用的沙律雜菜、香草外,蘆薈、檸檬、甚至牛油果都可以栽種,香港也曾出產多種優質稻米。為什麼現在不見了?Sunny說又是「地產霸權」之故。
「即使是一個很有經驗的農夫,要適應一塊新的農地,都要至少三五年時間,各處水質、泥土都不同,可能出現各種未遇過的蟲害,每種新嘗試的農作物也有不同需要。但在香港,農民買不起自己的土地,作為租戶經常被業主和大地產商逼遷,哪有機會去試呢?要交租,要養妻活兒,只能種最大路最保險的菜,也擔心新物種如果市場不接受,一季的投資和生活費就泡湯了。」
Sunny希望「好地地體驗」是一個起點,讓多些人嘗過後更重視本土農業,有求才有供,多些願意掏腰包支持的人,農友便可以實驗更多新產品。
回頭想想,是什麼時候我們開始捨近求遠?記起念初中時,地理課本說新界是一片土地肥沃的沖積平原,物種豐富,漁農業發達,「fertile」這英文字我就是由此學來的。現在找一下維基百科——香港經濟是一個高度依賴國際貿易的自由市場經濟系統;因為香港缺乏自然資源,食品及原料均需從外輸入。
維基百科依靠群眾智慧而成,未必是正確答案,但或多或少是香港人的共識。記者不是給答案的人,只想問,是否我們追求得太多「好好的」、「最好的」,因而失去了「好地地」就存在的東西?
不要等失去了才記起,原本我們只是需要好地地,食餐晏仔。
好地地體驗
地 址﹕灣仔軒尼詩道365號富德樓一樓
電 話﹕2893 4808
午 餐﹕中午12時至下午3時(前一天預訂)
下午茶﹕下午3時至6時
文 林 茵
編輯 楊泳森
Saturday, May 14, 2011
「上亞厘畢道」社企答問
「道具」齊全力推社企
【明報專訊】政府昨日推出首集網上直播答問環節「時事Q&A」,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現身社交網站facebook,以網上即時視像方式,回應網民有關於社會企業查詢,45分鐘內共回答21條網友提問,其中8條由網友在直播期間在留言板提出。許曉暉透露,11月將在港首次舉行社企展銷博覽會,並邀請國外社企來港參展。
邀國外社企來港參展
facebook網頁「上亞厘畢道」昨日直播首集「時事Q&A」,共接收網友提出的逾百條問題,論壇結束後,仍有不少網民在網上留言,大都讚賞今次溝通有互動效果,是好開始,希望政府可加強官民溝通。而許曉暉仍回應網民,感謝大家熱心參與,而直播期間未能回答的問題,民政事務局稍後會整理,綜合回應。
即場展示社企腰果頸巾
「打頭陣」的許曉暉面對鏡頭顯得從容淡定,明顯有備而來。節目主持即場在網站揀選問題供她作答,有網民問及政府會否與受歡迎網站如「開飯」(OpenRice)合作宣傳社企,許曉暉立即舉出一間素菜餐廳作例子,指該餐廳全部聘用聽障人士工作,去年開業以來在「開飯」網排名甚高,「我自己也很喜歡去吃」。
其後有網民要求多舉一些成功企業的例子,許曉暉引用聘請邊緣青年的「豐盛」髮廊作例,「每次幫襯也感受到髮廊內的活力」。主持問她是否隨身帶備一些購自社企的「心水貨品」,她即時取出一瓶腰果,指購自推廣公平交易的「土作坊」,而頸上佩戴的白色頸巾,也是購自專門協助70、80年代針織女工重返工作的社企,又介紹了一間聘請60歲以上長者作職員的餐廳。
主持引述一名中學生在網上表示,正進行專題研究,發現社會對社企嚴重認識不足,問及政府將如何推廣計劃。許曉暉回應說,11月將舉行一個大型「社企展銷博覽會」,除首次以社企為主題外,亦將邀請其他國家的社企來港參展;又會舉辦社企獎勵計劃和推動「社企之友」,招募更多人和機構參與。
政府檢討私人會所契約
【明報專訊】私人會所早前被揭發開放給公眾使用率極低,由於全港73間會所的合約,大部分將於今年底屆滿,議員建議政府應修訂契約,限制會所開放土地予公眾使用,以及在網上提供預約場地,方便公眾,否則政府應向會所收回市值地價。民政事務局承諾會全面檢討政策,並考慮議員意見,在續約時加設條件。
張文光促設網上預約
民政事務局早前建議包括白沙灣遊艇會、香港哥爾夫球會及清水灣鄉村俱樂部在內的73個私人遊樂場土地契約,由每周開放予公眾的最多9小時,改為每月40小時或以上。不過,民主黨張文光昨日在會議上批評,珍貴的土地資源僅讓本港少數人士享用,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特權」,政府一直缺乏監管。他認為,局方即使把開放時間增至40小時,「丁點兒」的改變無法撥亂反正,「應把這些土地,放在網上讓市民隨意預約使用」。
何秀蘭﹕不開放即收回地價
工聯會王國興亦表示,政府應全面檢討使用私人遊樂場的政策,令貧富階級也可分享資源。何秀蘭則建議政府在續約時修訂契約,規定會所必須開放土地予公眾使用,否則就應收回市值地價。
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楊立門回應稱,政府已要求會所進一步向公眾開放,政府亦會作出巡查,承諾日後跟團體就地契續約時,會考慮議員意見是否加入特定條件。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URBAN UTOPIANISM
《城市烏托邦國際工作坊》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URBAN UTOPIANISM
http://progressivegeographies.com/2010/11/01/urban-utopianism-workshop/
Friday, May 13, 2011
大舜政策研究中心
集建制派專業人士 鍾士元任顧問
【明報專訊】由多名專業會議立法會議員牽頭組成、會員人數達200人的「大舜政策研究中心」,昨正式成立。由工程界何鍾泰擔任主席,並邀得政壇元老級人馬,前行政立法兩局首席議員鍾士元出任顧問。由於今明兩年有5場選舉,專業會議在此時成立智庫,令人聯想其欲藉此平台團結建制派內專業人士,為選舉鋪路,甚至為未來特首擔任智囊,但何鍾泰一律否認。
「大舜政策研究中心」由何鍾泰出任主席,專業會議另外兩名立法會議員梁美芬及劉秀成分別為常務副主席及副主席,另一成員石禮謙則任顧問;其餘顧問陣容亦十分鼎盛,包括前行政會議成員陳智思、「電梯大王」胡法光及前行政立法兩局首席議員鍾士元等。中心的名稱更是鍾士元建議,取名「大舜」是因為「五帝」之一的大舜備受中國人尊重,而且發音較「好聽」。
頭炮研全民退休保障
何鍾泰續說,18個月前已開始籌備成立智庫,主因是發覺近年本港的公共政策議題日趨政治化,愈來愈受政黨、政團主導,壓縮了社會的理性討論空間,故希望透過研究不同範疇的公共政策,為社會及政府提供中肯持平意見,頭炮是研究全民退休保障。
被問到中心的成立是否與未來5場選舉(包括2011年區議會選舉、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2012年行政長官選舉、立法會選舉、港區人代選舉)有關,甚至欲成為未來特首的智庫時,何鍾泰稱中心絕非「選舉機器」,更明言:「(研究中心)不會涉及特首選舉。」至於資金來源,梁美芬表示目前約有百萬元經費,是由各成員募捐,當被問到中心有沒有接受中央資助時,她即說:「如果有中方支持,反而搵不到這班獨立專家學者參加。」
否認涉特首選舉
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分析,近年公眾關注環保、保育等問題,港珠澳大橋司法覆核一案中,政府敗訴更令建制派意識到他們在這方面處於下風,故成立以工程界為主軸的智庫,可能是想與黎廣德的公共專業聯盟抗衡,搶佔輿論權。
黎廣德質疑研究中立性
公共專業聯盟主席黎廣德亦說,建制派可能明白他們過去在政策問題上多是「宣示立場」,往往欠缺論據,故成立研究中心加強政策論述的支援。他說,歡迎社會有更多認真專業的研究中心,但明言「建制派議員對政策一向有(既定)立場」,質疑「大舜」研究計劃的中立性。
工程師坐鎮 抗衡公共專業聯盟
【明報專訊】自回歸以來,每個特首上場時都會自組智囊,好像董建華年代的香港政策研究所、一國兩制研究中心,至曾蔭權年代的智經研究中心,都在扮演先導角色,為政府準備出台的新政策試試水溫。因此,昨日一班專業人士籌組這個「大舜政策研究中心」,加上有政壇元老鍾士元坐鎮,令人不期然想到是否要為下屆特首鋪橋搭路。
不過,細心看過「大舜」名單,成員除了一班專業會議的立法會議員外,其餘不是工程界就是區議員,與一國兩制、智經等既又「大孖沙」,又有政壇明星截然不同。政圈都斷言,「大舜」不似是未來特首的智囊,相反其成立卻是衝日益壯大的社運勢力,以及由黎廣德牽頭的公共專業聯盟而來。
料非下任特首智囊
知情人士指出,近年黎廣德擔任主席的公共專業聯盟,經常就規劃及保育問題發表意見,例如近日在法庭打勝仗的港珠澳大橋環評問題、要求不要把政府總部「政府山」發展為「地產山」,甚至再早的高鐵爭拗等,黎廣德等都擔當重要角色,以其專業知識結合社運分子,形成一股新勢力,密切監察各項政府工程。
公專聯結合社運分子監察工程
因此有指今次何鍾泰找來大批工程師,正是希望搭出一個新平台,對抗公共專業聯盟。當然另一考慮,就是何鍾泰等人挾200個成員,多多少少都有些「示威」成分,對參加的立法會議員下屆尋求連任起正面作用。
明報記者
綠色和平促中電拒增核
【明報專訊】日本地震引發核泄漏,令市民關注核電安全。綠色和平昨趁中電控股舉行股東大會,到場示威要求中電拒絕政府的增加使用核電計劃,指「投資核電、賭上未來」。中電回應表示,能源策略的決定「不能夠、也不應該」由中電作出。綠色和平指中電作為電力公司,應有自己的專業意見,斥其說法不負責任。
中電:不能自作主
政府去年提出的香港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綱領(2020年),建議將核電佔本地能源比例由現時23%增至10年後的50%,以達減排的目標。中電主席米高嘉道理表示,中電對核能的立場和其他發電燃料無分別,支持一個均衡的發電燃料組合,又指能源策略不能由中電作出,應由香港市民及政府一起決定。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張潔茵認為中電的說法不負責任,她指減排有很多方法,不一定要增加核電比例,本港現時再生能源的潛能未完全發展,政府應研究其可行性,而非盲目增加核電。
至於核電安全方面,中電集團總裁包立賢指出,大亞灣的安全標準高於國際水平,中電亦已要求增加透明度,如有緊急事故,電廠要即時公布,小型的事故亦須在兩個工作天內對外公布,相信安全不成問題。
環團憂南丫島發展項目過大
【明報專訊】雅居樂伙拍建旺集團李建強有意在南丫島東澳的鄉郊地區興建遊艇會、酒店及住宅綜合計劃,提供900個豪宅單位及500個遊艇泊位等。有環保團體擔心發展項目過大,危及與項目距離不足200米、本港唯一定期有綠海產卵的深灣,關注項目對該處生態有很大威脅,項目亦與規劃作保育的原意不符。
距產卵區不足200米
由雅居樂及李建強任董事的公司持有的博寮港有限公司,昨向環保署提交的工程項目簡介指出,項目分遊艇停泊區、陸上北發展區及陸上南發展區。遊艇區佔地43公頃,將提供約500個泊位、一條1.2公里長的防波堤、風帆訓練中心及50個住宅等設施。
項目的北發展區將建造約850個不超過4層高的獨立別墅或階梯式排屋,又會設有「保育走廊」,會伸延至深灣海灘,以保護在該區產卵的綠海,並減少建築物視覺影響設計,減低對深灣海灘的照明影響。南發展區則會興建一所度假酒店。項目擬於2014年底動工,最快至2017年底落成。
工程簡介亦指出,項目環境影響包括項目地點的陸地部分與自然保育區和海岸保護區有重疊,南部位置距離保護綠海產卵地點不足200米,南部亦有盧文氏樹蛙。海洋生態影響則包括中華白海豚、江豚及綠海。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環境保護經理梁士倫表示,最受威脅的是項目旁的深灣,他形容綠海對光及人為滋擾非常敏感,「原本很黑的地方,多了光已是滋擾」,雖無直接傷害牠們,但或會影響牠們產卵。他指除了發展商在建造時會造成滋擾,運作期間亦令海面變得繁忙。防波堤也影響海岸線,會影響珊瑚群。
環團助漁民轉型生態遊
禁拖網影響過千飯碗
【明報專訊】政府提出明年底禁止在香港水域拖網捕魚,修訂條例剛於周三在毋須表決下通過,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表示歡迎,會因應推出漁民轉型計劃,協助他們轉投潛水觀光團、生態旅遊等行業謀生,將於下月推出工作坊。
食物及衛生局原擬於本立法年度向財委會申請約10億元,補償給受禁止拖網捕魚影響的漁民,其後再加碼至17.3億,相等於把魚獲價值的特惠津貼由7年提升至11年。鑑於周三(11日)限期前未有議員就政府建議提出修訂,條例在毋須表決下通過。
WWF引述專家研究,估計5年後魷魚和墨魚的數量將增加35%,珊瑚魚可增加20%,體型較大的魚類如石斑及黃花魚,亦會大升四至七成。
5年後石斑料多七成
基金會高級環境保護主任(海洋)李美華稱,預計約1400名漁民受影響,其中半數會退休,餘下的700多人中,一半會轉到內地水域重操故業,基金會將協助餘下數百人轉型,包括在潛水觀光團及生態旅遊團中負責駕船和在船上打點,初步已有潛水業界表示有意安排年輕漁民接受潛水員培訓,有遊艇公司和渡輪公司亦打算聘請漁民駕船。
不過由於漁民只有漁船牌,不能操控其他船舶,基金會希望政府能酌情處理,助較低學歷的漁民考牌時以口試代替筆試。
李美華又透露,早前決議案告急,基金會曾廣發電郵,結果兩日間獲逾700名市民支持,透過電腦系統自動向一眾議員發出同等數目的電郵表態。
右汽車商會(香港)有限公司
爭取加車稅前落訂者豁免
【明報專訊】有政黨及汽車商會要求政府,豁免在宣布增加汽車首次登記稅15%時已落訂的6000多名車主,但當局一直以擔心有人「造假」而拒絕。昨日在立法會小組委員會議上,有汽車商會反駁,「造假」的可能性極低,認為政府必須豁免。
指有銀行紀錄合約證明
右汽車商會(香港)有限公司榮譽會長羅少雄表示,購買新車的買家多在簽約時已落了一成訂金,大部分均以支票方式付款,銀行紀錄和合約上均列明日期,要因而造假逃稅的可能性極低。他又稱,政府對上一次增加首次登記稅已在2003年,即使為今次突如其來的建議提供豁免亦「合情合理」。
香港汽車會會長雲維熹表示,目前本港最嚴重的交通問題出現在繁忙時間的海底隧道,增加首次登記稅只會令業界生計受影響,亦無法解決擠塞問題。
邱誠武﹕舊車換新車免稅不可行
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認為,政府應考慮在塞車黑點引入「塞車費」,才能鼓勵市民避免擠塞的道路。對於早前他提出的交通擠塞的數據被指「粗疏」,David Webb昨日反駁政府在提供塞車數據時,並沒有列出統計時段和地點,難以令人信服,並公開要求政府道歉。
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邱誠武回應時強調,局方的統計方式符合統計學上可以致信的水平,相信數據的可信性「可以接受」。他估計未來4年新增的私家車數目將新增10萬輛,等於過去10年的增長幅度,強調政府有必要控制私家車數目,才能減少交通擠塞,增加私家車首次登記稅只是其中一項措施,但沒有回應政府對「塞車費」的意見。對於議員提出「舊車換新車」的免稅措施,邱誠武認為,這將令部分打算放棄用車的人,在免稅優惠下購買新車,認為建議不可行。
愛護動物協會
愛協籲市民勇於舉報
【明報專訊】深水昨晨再發生虐貓事件,一隻名叫「金毛」的棕色流浪貓被發現奄奄一息倒臥基隆街後巷。有獸醫救起貓兒後發現牠身上滿佈大大小小血洞,腹部更插有一支竹籤,明顯遭人虐待,流浪貓最終不治。獸醫認為事態嚴重,報警求助。這已是一周內第三宗殘酷虐貓事件,愛護動物協會發言人呼籲,市民若在公眾地方看見有人虐待動物,要勇於舉報。
被虐殺的流浪貓為貓女,約數個月大,身長約1呎。牠全身長有金棕色毛髮,街坊均稱牠為「金毛」。據悉,金毛平時愛睡在後巷一塊藍色帆布帳篷上,不讓人觸碰,跑得很快,只有好心人派食物時才會走出來。
事發深水 金仔生前愛睡帳篷
發現金毛受虐的獸醫診所職員表示,前晚10時半還有人派食物,金毛當時還在。牠平日會睡在帳篷上,因此懷疑有人用長竿拍打帳篷,令金毛掉下再施以虐打。
後巷一間士多的老闆娘杜太表示﹕「無陰公,好變態呀!」她說,在此生活30多年,今次還是頭一遭發生這種事,她擔心後巷其他的貓會陸續遇害。
腹現大小孔 內臟溢出
現場為深水基隆街29號後巷,昨晨7時許,香港非牟利獸醫診所一個職員經過上址,發現一隻流浪貓面朝天,呈大字形躺在路中心,好奇下走近察看,赫見流浪貓雙眼張開,腹部染滿血漬,右邊腹部更有兩個直徑1厘米的大洞及數個小洞,部分內臟溢出,狀甚恐怖。職員大驚通知診所獸醫,合力將金毛抱返診所搶救,惜金毛最終不治。
獸醫後來以X光為金毛檢驗,發現其尾龍骨折斷,腹部有數個大小孔,相信遭虐殺,於是報警。警方、漁護署及愛護動物協會先後到場了解事件,警方暫將案件列作虐畜處理。愛護動物協會派人接走金毛屍體,送往給獸醫檢驗,稍後或再送往上水狗房解剖,確定死因。
自由黨懸紅5000
愛護動物協會發言人表示,虐待貓個案,2009/10年有7宗,2010/11年有8宗。他認為若要預防案件重演,先要教育市民「不要傷害動物,若覺得(傷害)好玩,便要接受行為治療」。他又呼籲,其他人看見有人虐待動物,要勇於舉報。
自由黨寵物權益關注組昨懸紅5000元,鼓勵市民提供線索,緝拿涉案真兇。
Thursday, May 12, 2011
九成團體不知可用私人會所
【明報專訊】香港大部分私人會所如馬會會所、鄉村俱樂部等一向門禁森嚴,只招待會員,原來政府當年以超低價租出土地予會所時,地契列明須開放給學校、青年團體等申請使用。公民黨陳淑莊3至4月調查逾千間中小學、體育總會及社福團體,收回223份問卷,當中九成表示不知可借用私人會所,即使知情的學校,也只是靠一封15年前由教育署發出的通告。
調查又指61%受訪機構表示過去3年未曾成功借用場地,借用超過10次的僅得5%,故92%受訪機構認為政府要加強宣傳私人會所設施的詳情。陳淑莊同時向71間私人會所發問卷,僅得11間回覆,八成表示知悉地契有列明會所設施需有條件地對外開放,九成稱過去3年外借會場設施10次或以上,陳淑莊認為可能是小部分知道私人會所可外借的機構,不斷重複借用。
她續說,調查突顯政府非但沒做好宣傳, 現在更推卸責任,擬要求機構直接向私人會所申請場地,免卻當局居中協調申請的角色,難起監察作用,她將於民政事務委員會跟進。
70億運動員基金
【明報專訊】為加強精英運動員培訓,財政司長曾俊華在預算中宣布注資70億元成立精英運動員基金。民政事務局昨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建議把基金以信託成立交由金管局投資,預計回報平均約有4%至5%,即每年可賺取2.8億元至3.5億元,足以應付體院開支。
文件指出,體院每年預算約為2.4億元,直接支援逾1000名運動員,以及其他方面的資助。政府假設基金成立後由金管局管理,以賺取與外匯基金表現掛的投資回報,估計平均可達4%至5%,即每年可賺取2.8億至3.5億元。
政府強調,基金投資必須審慎,以免體院的營運會因為投資表現欠佳而受影響,而除大部分資金交給金管局外,亦有小部分會存放於銀行,以應付體院的流動資金需要。
基金成立後,帳目報表會交由審計署長審核,並納入民政事務局長法團的財務報告,每年會呈交立法會省覽。
團體促綜援低存款戶免收費
6主要銀行安排不一
【明報專訊】目前本港6間主要銀行會向低存款的港元儲蓄戶口用戶收取服務費,長者及政府傷殘津貼受惠人可獲豁免,但各銀行對綜援戶安排不一,其中恒生銀行的綜援戶不獲豁免,匯豐只豁免殘疾綜援人士,星展只豁免於03年7月前開戶人士。有社福團體批評,大型銀行有歧視窮人之嫌,敦促取消收費制度。
恒生:ATM戶口不收費
恒生發言人表示,銀行有提供不設最低戶口結餘要求及手續費的「ATM港元儲蓄戶口」,客戶憑提款卡透過自動櫃員機完成交易,於分行櫃位存款亦不作收費。星展發言人稱,03年指定日子後開設戶口之有關客戶,可攜同有關證明前往各分行安排豁免手續事宜。匯豐發言人說,對於殘疾以外的綜援人士豁免安排,會密切留意情及檢討有關安排。
現時6間擁有較大分行網絡銀行,包括匯豐、恒生、星展(香港)、中國銀行(香港)、渣打及東亞銀行,共有675間分行,佔全港銀行分行一半。各銀行均訂明政策,若港元儲蓄用戶存款少於5000至3萬元,銀行會向用戶收取50至100元不等的服務費(見右表),長者及政府傷殘津貼受惠人可獲豁免。
存少於5000至3萬元收費
但根據政府回覆立法會文件顯示,若綜援人士於恒生開戶,戶口結餘少於5000元,仍須按規定支付50元服務費。星展亦只豁免03年7月21日前開戶人士,匯豐則豁免殘疾綜援人士,其餘失業、低收入的綜援人士,則不獲豁免。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區組織幹事吳衛東批評,大型銀行歧視窮人,即使開戶口及其他服務,亦設立「尊貴客戶」櫃位,目的令小存戶卻步,「這些銀行聲稱關愛,但不歡迎小戶,根本是假關愛!」關注綜援檢討聯盟組織幹事歐陽達初認為,銀行應取消有關小存戶的收費,為大眾市民服務想。
陳家強:鼓勵豁免收費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強書面回覆立法會時表示,金管局由2008年至今年4月,共收到36宗有關銀行帳戶低結餘或使用櫃台服務收費的投訴,但全不涉及弱勢社群投訴,所有個案已妥善處理。金管局及香港銀行公會一直鼓勵銀行設立豁免收費政策,減輕對弱勢社群的影響。
川震善款審計
【明報專訊】2008年四川地震後,港人逾100億元善款如雪片飄到災區,但川震3年後的善款運用再引起關注。香港紅十字會將聘請國際機構,6月開始為所有完工項目做審計,期望明年完成並向公眾匯報。
聘國際公司檢查價錢質量
香港紅十字會地震後共錄得13億元善款,至今已動用七成,該會國際及賑災服務部副主管林傳芃表示,每個救災重建項目完工後,都會由當地審計局檢查,部分審計工作仍在繼續。香港紅十字會亦將委託國際審計公司,下月起為所有完工項目做大規模審計,包括檢查結算價錢、工程質量、招標是否合法、驗收程序是否仔細等。她指涉及的審計開支仍在估算,總部行政費已預留金額。
宣明會及樂施會都指出,有聘請獨立第三方例如工程師、核數師,定期監管施工進度及質量、審核帳目,再於年報向公眾交代,遇有懷疑不會撥款,善長亦有權查閱核數報告。
政府撥6100萬定期檢查
至於政府90億公帑捐款中,專門撥出6100萬元用作聘請獨立專業顧問,以及開設政府及醫院管理局臨時職位,監察善款援建項目進展。
政府發言人說,聘請的獨立專業顧問定時到四川施工現場檢查,包括整體進度、資金使用、質量管理。顧問完成巡查後,會向四川部門及港方相關政策局提交報告。如個別項目發現問題,港方會隨即要求川方跟進並覆檢,直至改善修正。
早前有報道指發展局去年8月到四川驗收工程時,發現有項目貨不對辦,例如有學校未有按規劃建升降機、逃生出口及洗手間設施不足等。政府回應,已按照既定機制向川方反映,川方非常重視港方意見,並對相關問題改善修正。
道路安全研究小組
【明報專訊】過去10年逾4萬人於交通意外中死傷,當中逾半死者為行人,有專業團體建議把一般街道、住宅區的時速限制由50公里減至30公里,並引述外國研究指死亡率可由四至八成半,大幅減至5%。
由道路交通工程師、道路安全學術專家、主理交通意外創傷的醫生等組成的道路安全研究小組正蒐集具體數據,今年底會把建議書提交政府,稍後陸續約見議員、運輸團體等,期望政府可盡快研究試點。
時速30公里 行人撞斃比率5%
小組引述運輸署與警方數字,過去10年的交通意外死傷者中,55%的死者和36%的重傷者均是行人,主席鄺子憲稱,荷蘭、法國及瑞典的官方機構參考學術研究發現,行人遭時速50公里車輛撞斃的比率達40至85%,而時速30公里的比率則大幅減至5%,主因為後者有較充裕的時間緊急煞車。
小組發現本港市區車速太高,銅鑼灣希慎道、旺角花墟等街道車速可達50公里,繁忙大街如皇后大道中、彌敦道等車速可達70公里以上,部分駕駛者更罔顧安全,高速穿越有大量行人的交通燈路口,上述車速均超出安全範圍。
彌敦道德輔道中限速40公里
小組建議在市區及住宅區一般街道,如中西區、深水推行30公里限速區;在行人穿梭頻繁的大街如彌敦道、德輔道中則調低時速至40公里,除設減速丘、收窄路段外,亦可增設路標提醒。鄺子憲指歐洲多國已推行廿載,道路設計與香港相仿的倫敦自設時速32公里限速區後,整體車禍傷亡率即減少42%。
對於公眾關注進一步限速或致交通阻塞,鄺子憲稱沒證據顯示市區車速與道路容量有必然關係,車流主要受制於路口多寡,措施不至引起擠塞,而一般司機車速約為30多公里,限速只是針對個別罔顧安全的司機,相信配合大力推動行人優先區,有助改善道路安全。
鄭家富:司機態度更重要
運輸署發言人表示,會不時檢討道路的車速限制,參考路段汽車流量、地理環境、道路設施、意外率等,有需要時作調整。而自2000年起在各區實施的行人專用區等行人改善計劃,相信有助減少人車衝突,減低涉及行人的交通意外。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鄭家富對建議持開放態度,指時速50公里為國際普遍採納的速度,社會需進一步研究車速與交通意外率的關係,認為提升司機安全駕駛的態度更加重要。
Wednesday, May 11, 2011
東華稱無水浸
【明報專訊】本報前日報道,社會福利署向受資助機構作整筆過撥款時,沒有審視機構持有的現金及股票流動資產。今年獲批最多撥款、持有15億元現金的東華三院回應,2006/07年度起旗下社會服務已先後4年出現總開支超出政府撥款額,需由盈餘補貼,未來數年亦可能持續虧損,而機構總盈餘佔每年社會服務總支出約15%,「絕無『水浸』情」。
議員促分公帑非公帑兩盤帳
本報題為〈社署機構撥款不問資產富者愈富〉報道,指出社署撥款時並沒有嚴格審視機構的資產狀。社福界立法會議員張國柱表示,當局目前監管的確存有漏洞,只監管公帑資助,規定財政年度終結時,屬公帑的累積儲備上限為機構在該年度營運開支的25%以內。不過,非公帑資助部分卻沒有任何監管,以致機構累積大量資產財富,卻出現前線員工薪酬偏低、服務質素欠佳等問題。
張國柱期望,日後推出的《慈善法》能夠堵塞這方面漏洞,規定機構須公開「公帑資助」及「非公帑善款收入」兩盤帳目,增加透明度。他說:「現時一些慈善團體,將公帑及非公帑收入支出混合入帳,公眾難以清楚區分兩者。《慈善法》若規定兩者都須交代,公眾就可自行判斷是否捐錢給財雄勢大的機構。」
東華指15億現金「有指定用途」
東華三院截至2011年1月年報顯示,持有15億元現金、3.8億元可供出售及持有至到期投資,佔同年開支近七成。東華指出,15億元現金「已有指定用途」,例如政府資助服務項目、學校營運基金、善長指定用途的捐款基金。
盈餘亦會用作補貼不獲政府資助的福利服務,例如為市民提供免費中西醫療服務,並計劃展開多項大型重建計劃,現階段正進行詳細研討,暫時未能公布所涉金額。
Tuesday, May 10, 2011
田北俊:讓財團參與派錢
2011年05月10日
【本報訊】關愛基金向商界籌款反應欠佳,如何「急救」成為政府最費煞思量的問題,曾倡議成立類似商界關懷社會基金的自由黨榮譽主席田北俊建議,改變目前基金運作,讓商界的捐款可以直接配對不同項目,甚至讓捐款者親身參加各項扶貧行動,令基層市民知道商界的付出,便能更有效改變社會「仇富」情緒,也增加商界捐助基金的吸引力。
資助指定項目 扭轉仇富
田北俊接受訪問時指出,他以往構思的商界關懷社會基金,旨在透過商界直接捐款負責不同扶貧項目,既可關懷低下層,也能幫助商界改善形象,藉此扭轉社會「仇富」情緒。不過,現時關愛基金的運作方式無法達到這類目標,政府只要求商界捐款,卻不讓商界參與,由政府負責派錢,根本無法令商界覺得捐助關愛基金可以改善其形象,捐款吸引力自然大減,「好多大財團其實有自己慈善基金,佢哋一直都有捐錢做善事,咁樣捐法起碼可以搞好公司形象,亦都容易同股東交代,唔同捐畀關愛基金咁」。
為了吸引商界捐款,田北俊建議改變關愛基金派錢方法,改為由不同財團就不同扶貧項目捐款,再由政府作配對撥款,「好似資助老人家割白內障咁,若果有財團肯捐兩億做呢個項目、政府就配對兩億」,這種做法除了令商界在扶貧項目有更大參與,「受助市民係知道邊個商界人士,又或者財團捐錢搞呢個項目,真係可以增加捐款者形象,比家關愛基金運作方法有吸引力。」
富豪落區 市民感受更大
田北俊甚至建議,政府最好讓一眾捐款富豪及商界人士,親身參與關愛基金的扶貧行動,令基層市民更直接感受商界的確關心低下層,「好似自由黨喺地區派叉燒飯咁,若果係得自由黨搵人去派,基層市民感受唔係咁大,但係見你田北俊親身落埋嚟同佢哋傾偈、派飯,感覺係唔同」。
對於商界加強參與關愛基金的運作會否被指官商勾結,田認為這種想法過慮,「家大學配對基金都係咁運作,完全冇人話過有問題,而且最後執行工作都係政府或者其他公營、慈善機構做,點會有利益輸送、官商勾結」。
議員建議「派完即摺」
2011年05月10日
【本報訊】立法會財委會本周五繼續審議關愛基金的撥款申請,由於不滿政府籌款不力及不認同基金的派錢方式,據悉不少立法會議員計劃要求政府承諾額外條件、例如定期滙報基金進展,才答應投票支持撥款,否則只會投棄權或反對票,有議員更建議,若真的未能從商界籌得 50億,大可以派完現有捐款,隨即「摺埋」關愛基金。
關愛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羅致光早前表示,若立法會否決 50億關愛基金注資,政府就要檢討是否撤回有關計劃,不少政界人士指此番言論如同「苦肉計」,「即係若果立法會否決撥款,咁就連原本計劃咗派嘅錢都冇埋,議員一定唔敢咁做,焗佢哋一定要投贊成票」。
注資 50億有可能被否決
關愛基金執行委員會成員、立法會議員張國柱不擔心關愛基金注資被否決、基金會因此「摺埋」,因為政府現已從商界實收到 6.8億,相信可進行配對,在立法會取得相同撥款,「咁起碼都有 12億元,夠做第一批項目,如果真係再籌唔到錢,咪到時先收工囉」。
張又透露,若政府不改變現有關愛基金建議,除了他投票棄權,聽聞近日已有議員開始對關愛基金有新看法,認為政府應先答應每三至四個月交代基金進展,「否則佢哋可能棄權或反對票」。
「關社聯盟」
由社工組成的「關社聯盟」表示,政府推行最低工資,社署沒提供足夠補貼,令社福機構帶來沉重財政壓力。
「關社聯盟」表示,由於政府推行最低工資,無法再聘請青見計劃學員,因為以往付出3000元工資補貼,現再需額外增加多2000元。他們要求獎券基金撥款,紓緩最低工資帶來的壓力。
(即時新聞)
香港魚類學會
【明報專訊】香港魚類學會會長莊棣華表示,東江水輸港不但為本港帶來穩定的食水供應,亦帶來豐富物種,不少東江流域的淡水生物都經東江水輸水系統進入香港的水塘以至天然溪流,擾亂了本地的生態系統。
他說,漁護署發現的條紋鮠及瓦氏黃顙魚,只是經東江水系統抵港魚類的冰山一角。他早已發現本港的水塘及天然河溪有瓦氏黃顙魚出沒,而本港的水塘,尤其是接收東江水的船灣淡水湖,更是魚類天堂,內裏的物種幾乎來自全世界,「有些魚經東江水來港,有些是人為放生,亦有些是水務署為維持水質而特別引入的魚類,恍如『聯合國』」。水塘內可見觀賞魚如龍吐珠及可長至三四米的巨型福鱷,已非新奇事。
船灣淡水湖是魚類「聯合國」
莊棣華又稱,條紋鮠及瓦氏黃顙魚很早以前曾在港出現,後因環境變化而消失,顯示香港沒有太多地方適合牠們棲息,相信牠們出現僅屬獨立事件,估計對本港生態影響不大。事實上,本港的溪流與東江流域相通,過去因地理變化及污染問題,令部分本地魚類絕,變成只有東江流域才有紀錄。東江水輸港工程,提供了渠道讓淡水生物來港,造成「二次引入」,令一些原已絕的物種重現香港,嚴格來說,這些淡水生物並非香港的「原居民」。
私人會所須開放給外界團體
地契指外界團體可用 政府擬更開放
【明報專訊】香港大部分私人會所如馬會會所、鄉村俱樂部和紀利華木球會等,均聲稱只招待會員,但原來這些會所根據地契須開放給外界團體,只是無宣傳;民政事務局計劃,乘逾50個會所用地地契於今明兩年屆滿時,提出新續約條件擴大外界團體使用,要求會所每月開放最少40小時,更包括周末及公眾假期;亦須推行初級會員計劃,並大幅降低入會費用,以推廣本地體育發展。
要求周末開放 設初級會員計劃
公民黨早在上月開始就私人會所問題,向全港學校及福利機構進行民調,發現大部分團體都不知可租用私人會所。
根據現時私人會所契約,會所用地承租人須按政府機構要求,容許外界團體預訂使用其設施,每星期不多於3次、每次3小時,但周末及公眾假期除外。不過,民政局提出的新續約條件,建議將開放時段擴至每個月不少於40小時,部分時間更要在周末及公眾假期;外界團體可直接租用有關設施,毋須再通過政府機構預訂;會所亦須推行初級會員計劃,並大幅降低入會費用,讓年輕運動員可使用其設施練習,或代表其體育會所參加比賽,汲取經驗。
紀利華木球會:僅供會員
記者昨日以學校職員身分,致電民政局名單上的紀利華木球會及香港鄉村俱樂部預約場地。兩者均稱,設施僅供會員使用,非會員不可預訂,但在記者質疑下,香港鄉村俱樂部改稱外界團體要通過康文署申請租用場地。據會所網站顯示,紀利華木球會及香港鄉村俱樂部的基本會員,入會費分別要30萬元及20萬元。
不過,名單上部分會所現已跟隨政府要求,落實對外開放。其中香港壘球總會及九龍木球會均表示,會員可優先使用設施,非會員亦可租用,不過費用會較貴。以壘球總會為例,會員租用一個球場時租為200元,非會員則要約500元。另一名單上的團體香港賽馬會則表示,要時間了解有關建議,未能提供即時答覆。
73私人遊樂場 繳象徵式地價
香港現有超過73個私人遊樂場,由51個私人會所營運,政府以象徵式地價每年1000元,甚至豁免地價。民政事務局呈交立法會的文件指出,現時的契約是在逾15年前制定,部分條款已不合時宜,於是提出新續約條件,以利用私人體育會的高爾夫球場、草地滾球及板球場等政府通常沒有提供的設施,推廣本地體育發展。
關愛基金爛尾的真正原因
【明報專訊】去年施政報告,曾蔭權提出成立關愛基金,劣評如潮,負責抬橋的消息人士和建制傳媒,馬上敲鑼打鼓,頻傳捷報,不旋踵就透露商界反應熱烈,迅即籌得35億,離50億的目標不遠。虛假宣傳敵不過殘酷現實,經過大半年,政府終於宣布,關愛基金認捐的只有18億,實收卻只有6.8億,與目標相差一大截。
不認不認還需認,認捐金額表明,關愛基金實質已經爛尾。早前傳出消息,多少錢放在銀行定存收息,多少錢交予金管局投資,以期所生的回報足夠基金的永續發展,這些鴻圖大計,都只是鏡花水月。即使立法會同意撥款50億,商界捐出的數目比例懸殊,已經違反了曾蔭權在施政報告裏所說「鼓勵商界參與扶貧工作」「決定成立關愛基金」的初衷。
地產財閥無寶不落
關愛基金為何爛尾?官方歸咎反對派和傳媒唱衰,把關愛基金定性為「贖罪券」,搭建平台明益特首候選人唐英年籌募競選經費。商界被這些流言蜚語嚇窒,為了避開官商勾結和押寶落注的嫌疑,反應冷淡自是理所當然。
這些似是而非諉過於人的辯解,經不起仔細推敲。商界捐1億也是捐,捐10億也是捐,認捐的18億,據已透露的消息,幾乎所有香港大地產財團都牽涉在內,捐少一點,就不是「勾結」?就不算「贖罪」了嗎?
一些對下屆特首另有所屬,又或擺明車馬「唔妥」曾班子的有錢佬,聽聽他們怎麼說吧:捐錢給大學都會問贊助人的用途和意願,會有贊助人的名字,關愛基金純由政府統籌,捐款人完全沒有發言權,與納稅有何分別?
當然,無寶不落的地產財閥,隱藏的潛台詞遠遠還不止這些:特首競選形勢未明,最重要的是阿爺還未表態,太早押寶,又或把太多寶押在一個未必穩贏的「候選人」身上,未免太冒風險,不如儲好彈藥,留待形勢明朗後再作打算……這才是關愛基金為何爛尾的真正原因。
關愛基金整個概念,一開始就模糊不清,一開始就理念不明。曾蔭權在施政報告如是說:「為了鼓勵商界參與扶貧工作,我決定成立『關愛基金』,由政務司長出任基金的主席,目標是由政府與商界各出資50億元,為基層市民提供綜援計劃不能提供的多方面支援。」
突改口說不是配對基金
綜援是香港最後的安全網,如果出現漏洞,就應馬上制訂新措施新政策妥善修補。扶貧是政府的責任,何必要多此一舉授人以柄把問題複雜化非要摻雜商界參與不可。如果要紓緩仇富仇商情緒,由商界自己派米派油贈醫施藥好了,又何必拖政府落水。
本來說好政府商界各捐50億,分明是配對基金,今天商界突然縮沙,為了顧全面子,又突然改口說這不是配對基金。何必大驚小怪,指鹿為馬已成為官員的習慣了。
samngx123@gmail.com
「關愛」難運作
【明報專訊】立法會將於本周五表決關愛基金撥款,對於基金至今只獲商界承諾捐款18億元,真金白銀只收到6.8億元,與目標50億元相距甚遠。關愛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羅致光表示,若立法會否決政府撥款申請,會令基金少收利息,政治上亦令基金繼續運作成疑,呼籲議員支持通過撥款。
羅致光表示,上周四才得知有關籌款數字,他以社福界為例,指一年籌款額亦只是10億元,故政府要籌得50億元確有難度。
指少撥款影響利息
他說,關愛基金並非配對基金,若立法會通過50億撥款,有助關愛基金累積更多投資回報,「一早撥批50億元,將來關愛基金可以動用的資金較多,原因是有更多累積利息,但如果只撥得18億,明顯(利息)差距10億8億。」
關愛基金督導委員會成員兼立法會議員張國柱表示,會就政府撥款申請投棄權票。他指出,至今商界只承諾捐款18億元,但政府申請50億元撥款,有違配對基金原意。他認為,基金主要保障現時福利政策下的「漏網之魚」,少收利息對基金運作影響不大。
Monday, May 09, 2011
慈善機構評級網站
【明報專訊】監察慈善機構網站「明施慎選」創辦人溫澤君(圖)今年30歲,曾任職私募基金,目前全職營運其「零收入」的網站,都因為一次減肥經歷改變了她的價值觀:「食完減肥藥有抑鬱症,病癒後就想:人生要做些有意義的事。」她記得以往和朋友討論慈善捐款,大家都不知道如何選擇,於是想到運用其財務知識,參考外國分析慈善機構的財政透明度給予評分,讓公眾參考,「當然,公眾捐款給哪家機構,除了看帳目,也要按自己的理念決定。」
分析財務資料評透明度
「食肆有Open Rice網站評級,慈善機構也應該有其『Open Rice』。」溫澤君按核數報告及年報等公開資料,至今已審視126間機構,當中一半因沒有披露籌款成本致她未能評級。她現正研究開放平台,鼓勵機構在其網站詳盡披露財務資料,吸引善長網上捐款,「外國已有研究指出,網上捐款是新潮流。」她呼籲市民善用政府即將派發的6000元,扶助弱勢社群。
■「明施慎選」網站:http://www.theidonate.com
慈善機構帳目
【明報專訊】公眾翻查慈善機構的帳目有難度,因機構年報一般只列出收入及支出,但原來當中包含「公帑」及「非公帑」資助部分,社署現時只監管「公帑撥款」,非公帑金額則不理會,高層員工薪酬亦毋須像上市公司般交代。機構如何確保兩盤帳目清楚分開處理成疑。社福界立法會議員張國柱建議,即將出台的《慈善法》須規定機構將兩盤帳分開向公眾交代,確保沒有「左手交右手」的情。
張國柱促立法分開公私資助帳目
機構為何要坐擁大額資產儲備?原來與政府資助制度的遊戲規則有關。除了整筆過撥款,政府亦有資助個別項目的指定撥款,由投標決定。社福界人士透露,政府撥款讓機構開辦一項新服務,選擇中標者是按「價低者得」原則,有財力的機構往往可以低價中標,因它們願意「貼錢」營運,從手頭整筆過撥款中撥出金額,變相攤薄現有服務資源。結果財雄勢大機構經常中標,「富者愈富,貧者愈貧」,小型機構要取得政府資助開辦服務,非常困難。
小型機構難獲資助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師張超雄指出,現行機制亦讓社福機構胡亂調撥資源,造成帳目混亂,「政府要求機構提交整筆過撥款帳目,但此部分未有公開,公開的只是一盤大數,究竟收入支出當中,幾多屬公帑幾多不屬,公眾都難以識別。」他又質疑為何社福機構不用交代高級行政人員薪酬,「我曾經問過政府,政府都說沒掌握有關數字,希望日後《慈善法》規定公開,並徹底改革整筆過撥款制度的漏洞。」
老牌團體享「特權」 未公開帳目
【明報專訊】目前慈善機構若以有限公司形式註冊,必須每年向公司註冊處提交核數報告,讓公眾查閱。不過,現時部分歷史悠久的團體是按特別法團條例成立,例如保良局、香港保護兒童會、明愛、東華三院等,無規定要公開核數報告。學者認為,日後訂立《慈善法》,個別機構應不再享有特權,須與其他受資助機構一樣公開審核帳目。
保良局拒提供核數報告
記者致電上述機構,要求提供核數報告,保良局發言人拒絕提供,記者參考年報,但當中並無資產負債表,未能得悉保良局的資產狀。
另一間機構香港保護兒童會,年報亦未有交代資產。發言人解釋,核數報告不能透過電郵外傳,強調已「跟足法例披露資料」。至於天主教會轄下的明愛,年報沒有在網頁上載,記者向公關查問,獲傳來年報列出的財務資料,當中包含資產負債表。東華三院的年報則有相關資料,並於網上披露。
明施慎選網站負責人溫澤君表示:「不少人來郵要求我為上述機構評級,我都做不到,因為它們沒有公開核數報告。」她質疑為何受特別條例監管的機構不用披露資料。
周永新:《慈善法》須凌駕舊法例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指出,機構受特別條例監管是歷史因素,因它們的工作以往被殖民政府賦予法例授權肯定。政府日後訂立《慈善法》應研究如何配合,讓《慈善法》凌駕個別機構條例,與其他受資助機構「一視同仁」定期公開核數帳目。
社福機構儲備
監察團體質疑未交代儲備用途
【明報專訊】政府推行整筆過撥款已10年,社會福利署向社福機構的撥款審批準則,其實一直沒有嚴格考慮受助機構坐擁幾多資產,財雄勢大的機構即使「水浸」,獲批款項仍然可以逐年增加,社福界因而出現「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現象。本報翻查今個財政年度獲批最多撥款的10間機構,發現它們坐擁的現金及股票等資產(不計物業)都以億元計算,相等於年內開支三成以上,卻未有詳細藍圖,交代有關儲備如何應用在社會服務範疇。
非公帑資源不作監管
審計署上月批評,受公帑資助的扶康會去年整筆撥款儲備達9000萬元,但沒有計劃運用儲備的優次時間。事件令人關注社福機構積累財富,除了屬公帑的整筆撥款儲備,機構坐擁的資產總額亦「水浸」,致資源未有投放服務惠及弱勢社群。監察慈善機構網站「明施慎選」負責人溫澤君舉例,美國當局向慈善機構撥款,會審視它們擁有的資產,但社署現卻未有為機構的資產劃線設限,只規定機構年內累積的整筆撥款儲備上限,不得超過年內營運開支的25%,非公帑資源則不作監管。
「正覺蓮社」資產為支出3倍
「明施慎選」發現,2011/12年度獲社署撥款1.03億元的「香海正覺蓮社」,2009/10年度持有的現金和投資產品合共超過4.2億元,是同年支出1.37億元的3倍,其中一名員工年薪達120萬元。「明施慎選」質疑,為何正覺蓮社「水浸」下每年仍可獲批公帑,而機構的大額資產如何投放社會服務亦未有說明。
若以社署量度儲備不能高於營運開支25%的準則,來量度機構持有的現金及股票資產,便發現大部分都「超標」。社署向立法會提交的2011/12年度整筆過撥款文件顯示,獲最多公帑資助的是東華三院,達7.1億元。東華三院年報指出,至2011年1月持有現金及投資達19億元,相等於年內27.2億元開支的70%。
十大撥款最多機構中,排行第二的是香港明愛,現金及投資達7.8億元,為開支的53%。排第三的聖公會福利協會則有2.8億元,為開支的44%。至於被審計署批評的扶康會,在十大中排行第七,年報顯示其現金及投資達1.8億元,是開支的65%。
「申請綜援、公屋要符合資產上限,為何慈善機構獲公帑資助,卻沒有資產限制?結果是有錢的仍收政府最多錢,但細機構卻難以出頭。」溫澤君強調,機構有錢不是罪,但必須向公眾交代具體服務規劃藍圖,說明如何使用累積資產,而不是單存放在銀行而不動,社署必須訂立一套量度資產準則。她說,機構管理層取高薪雖然難言對錯,但需有量度管理層表現的機制,並向捐款人交代。
社署﹕服務藍圖機構自主
社署回應,受整筆過撥款津助的機構,每年須提交已審核財務報表,包括機構的資產狀。機構亦可營辦非社署資助的福利服務,但有關的盈餘及資產,不在社署的管轄範圍。而機構的服務藍圖規劃,屬機構自主管治事宜,應由機構的董事會及管理委員會決定。
明報記者 盧曼思
紅會籌1.4億建總部
【明報專訊】香港紅十字會今年要多籌募1.4億元,以興建約4億元的西九龍新總部;被問及籌款會否受關愛基金影響,香港紅十字會秘書長陳啟明認為影響不大,因關愛基金接觸的是大商家,紅十字會籌款對象則是市民大眾,「過往賑災有七、八成來自公眾,只有一、兩成是大機構捐出」。
稱籌款不受關愛影響
香港紅十字會位於金鐘夏道的總部將遷至西九龍區,預計2014年投入服務,建築費預料約為4億元,至今已籌得2.6億元,今年將要籌募餘下的1.4億元。
陳啟明表示,該會已於去年7月向地政總署申請撥地,若下半年能批出用地,預計明年初能動工,2014年投入服務。新總部大樓面積達1.1萬平方米,將增設義工發展中心、人道教育中心及青少年教育中心等,令設施更為統一,現位於金鐘夏道土地會交回政府。
另外,紅十字會昨亦進行慈善書發布會,出售主席楊鐵樑的英語學習書《品味英語》系列及其媳婦楊余夏卿的烹飪書《煲煲好》,收入將全數撥捐新大樓建築費。
露宿者精神評估
【明報專訊】社區組織協會批評,政府對有精神問題的露宿者欠缺支援,曾有政府醫療外展隊竟以街頭露宿者「無四幅牆」,會受外在環境干擾為由,拒絕與社工到街頭為露宿者作精神評估,令社工不能及時為露宿者提供協助。
六成精神有問題
社協組織幹事吳衛東,前晚到深水街頭探訪兩位懷疑精神有問題的露宿者。其中一位已逾兩星期沒有進食,但社工並非醫護人員,不能強制他接受治療或將他送院。他慨嘆:「我們只可以在他們傷害自己,或傷害其他人時才可採取行動,真的很悲哀。」他指有調查發現,近六成的露宿者,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問題,他促請政府醫療外展隊,重新檢討其精神科服務政策。
七成中學學歷
社協去年初的露宿者調查顯示,逾七成露宿者持有中學或以上學歷,較10年前倍增。吳衛東擔心新高中課程實施後,會考0分的青年面對失學失業,或與家人長期因金錢磨擦,會令露宿年輕化問題更嚴重。
另外,調查發現一旦踏入露宿行列,即使能短暫「上樓」,過半數的人在4年內仍會再次露宿。吳衛東分析指,露宿者平均月入只有4000元,但板間房及單身人士公屋租金動輒過1000元,超過兩成半收入用作交租,令露宿者生活拮据,一旦失業就要面對再露宿的危機。
環團促全額資助鼓勵節能
環團促全額資助鼓勵能源審計
【明報專訊】政府於2009年4月推出「建築物能源效益資助計劃」,向建築物資助一半款項,審計能源用量,或安裝節能措施,預計為期3年。計劃尚有1年完結,4.5億元的基金還剩近2億,只有約五分一建築物申請。有環保人士認為申請率偏低,建議政府全額資助建築物能源審計,鼓勵大廈正視節能需求。
計劃分為兩部分,分別是「能源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綜合審計」及「能源效益項目」,政府最多資助一半,前者上限15萬,後者上限50萬。截至4月30日,計劃共接獲1355宗申請,涉及8981幢建築物。環境局助理秘書長(能源)馮健兒表示,以全港現時約有4.1萬幢建築物計,平均每5座有1座申請。
計劃由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撥款4.5億5元,目前批出708宗申請,撥款2億7570萬元,即尚餘1億7430萬元。環境局計算每年可節省1.3億度電,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達90850噸,等同395萬棵樹的減排數量。
綠楊新升降機節能四成
荃灣綠楊新3月起改善升降機系統,在機房為每部升降機加裝一部變頻變壓裝置,原理是在升降機加速或減速時改變電壓或頻率,以此減低電流,達至慳電效果。全屋苑共51部升降機,目前已有4部安裝完成,預計年底前會完成所有安裝,全個工程預算506萬元,屋苑獲資助250萬元。
業主委員會主席林發耿稱,新系統節省約四成用電,全年可省約42萬度電力,涉及40多萬元電費。以約4000戶計算,每戶全年可慳約100元。
綠色力量行政總幹事文志森認為,建築物能源審計費用僅1至3萬元,但政府只能資助一半,業主亦未必肯花錢進行。他建議政府可全額資助,讓大廈免費「驗身」。就算不更換任何措施,只是調整使用電器習慣,其實已可節能三成。他又認為目前政府審批資助的要求太嚴格,嚇怕不少業主。例如有大廈想換燈,政府要求提交5間公司的報價;但單幢樓的用燈少,生意細,工程公司未必有興趣投標,以致根本找不到5份報價。另外選擇工程公司時,除了價錢外,亦要考慮安全、聲譽等,但政府的做法只揀最平,令業主寧願不參加計劃。
Sunday, May 08, 2011
關愛基金捐款相差一大截
羅致光﹕若立會不撥款 應停計劃
【明報專訊】關愛基金至今只獲商界承諾捐款18億元,與政府期望籌到的50億元目標,相差一大截。不過,關愛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羅致光認為,初步估算金額足夠首兩三年運作,但若最終立法會否決撥款,則應叫停計劃。關愛基金督導委員會成員陳章明更認為財團要捐款支持,否則政府應考慮立法抽「發水樓稅」,用作支持計劃。
捐款料夠用3年
關愛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羅致光昨出席商台節目《政經星期六》時表示,暫未知籌款能否達標,他承認不達標會有影響,但有信心立法會議員會支持撥款,若撥款真的被否決,便應叫停計劃,因當中亦有政治意味。
他又說,明白外界對基金有誤解,例如資助遊學,其實現時政府亦有相關資助,只是金額不足,而目前的估算只是最高上限,即使是8萬名合資格中小學生,平均每人花2000元外遊,亦只是1.6億元。基金亦會考慮推出其他項目,包括課餘託管,以及為低收入家庭兒童提供午膳。
羅致光認為,關愛基金募捐對象主要是大企業,商界可以分散捐款,希望基金不會影響社福機構的募捐工作。身兼基金督導委員會成員的嶺大政治及社會學系教授陳章明稱,基金有助重新調配社會資源,除了政府需要有魄力推展工作,財團亦應捐款支持,他更笑言從極端角度看,地產商靠發水樓賺錢,政府可立法抽發水樓稅,將稅收撥入基金。
胡定旭﹕商界想先觀察運作
曾表示有信心籌到35億元的香港總商會主席胡定旭,昨日指商界可能想多觀察基金運作,他個人會繼續向商界募捐,相信政府帶頭注資50億元,商界亦會支持基金。
出任基金督導委員會成員的立法會議員張國柱說,政府為關愛基金申請50億撥款,他會投棄權票,因為基金至今只獲商界承諾捐款18億元,只及目標三成六,申撥50億元有違配對基金原意,他建議政府改為分階段申請撥款。
恐影響社福機構 唐英年籌款留力
【明報專訊】擔任關愛基金主席的唐英年,是現屆政府的政務司長,地位僅次於特首,他亦是下屆特首的熱門人選之一,他本人來自商界,在商界人脈關係極佳,由唐英年親自領軍的關愛基金,向商界籌募50億元,居然只拿到18億的承諾,實際到位資金更不足7億,外界都感到無比詫異。有了解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這是因為關愛基金若籌募過急,會影響其他倚賴商界捐款的慈善團體,唐英年刻意留力。
消息人士指出,關愛基金出台後負面新聞頗多,例如指基金是為唐英年選特首鋪路,部分商界人士指是變相加稅等,令不少商界領袖對捐款予基金心存顧慮,希望先了解更多有關基金運作的詳情。一些社福團體則反映,今年向商界籌款氣氛欠佳,指募捐對象要考慮預留捐款予關愛基金,對社福團體的支持不及往年積極。
在考慮過這些因素後,唐英年放慢了向商界籌款的步伐,希望先說服立法會議員撥款50億元,讓基金順利啟動並做出成績,屆時商界自然會樂意捐助,令基金達到籌募100億元的目標。
Saturday, May 07, 2011
南昌站打通屏風 樓面少兩成
減4幢住宅 平台高度不變
【明報專訊】港鐵為旗下車站上蓋物業趕「發水則」之際,由發展局主控的西鐵物業南昌站和荃灣西站五區城畔及灣畔項目率先成為減「發水」的例子,其中南昌站為減少屏風樓,由18幢住宅減至14幢,會所亦大縮水,總樓面面積減少19%,約500多呎的限呎單位則由565個增至2485個。然而環保團體仍不滿其平台和住宅高度不變。
發展局發言人表示,西鐵物業發展有限公司已重新設計南昌站、荃灣西站五區的灣畔及城畔這三個項目,以符合4月1日起生效的新「發水」規定,包括減少「發水」面積、增加通風廊、設地庫停車場等。
限呎單位大幅增加
其中最大型的南昌站上蓋項目,繼2009年減少發展密度後,今次進一步減少兩幢低座和兩幢高座住宅,因此新增了5條分別由38米至60米的通風廊,同時擴闊一條通風廊,加上減少會所面積,並採取階梯式設計,令總樓面面積減少約19%。
儘管減少4幢住宅,但單位數字僅由3321個減至3313個,因為政府大幅增加限呎單位至2485個,所佔總單位比例由17%增至75%。不過,27米高的巨型平台,以及高座住宅最高樓層181.7米的高度都維持不變。
荃灣西站項目減高度
至於荃灣西站五區的項目亦通過改動設計及減少樓宇高度,以達至通風效果。其中灣畔的基座高度減少約3.3米,城畔的兩座樓宇高度減少41米,由50層及52層減至38層和40層。
3個項目單位總數約6700個,當中實用面積約500多呎的單位多達4300個。視乎城規會的審批,西鐵物業發展有限公司計劃在今年第三季及第四季就項目招標。
譚凱邦:好開始
民協立法會議員馮檢基表示,一直要求南昌站發展項目減少高度和樓宇幢數,今次明顯減少了樓宇幢數,算是有進一步改善。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指出,政府減少南昌站4幢住宅,是好的開始,但最重要是縮減平台的高度,以免阻擋附近低層物業和街道的通風。至於荃灣西站五區,他認為應減少住宅幢數,否則對通風難有效用,政府應公開該項目空氣流通的研究。
他又希望發展局長林鄭月娥除了減少西鐵項目的發水外,亦關注港鐵站上蓋的發水屏風樓問題,包括日出康城、天水圍天榮站上蓋及大圍站上蓋項目。
華仁一家繼續撥款
【明報專訊】早前退出減班計劃的九龍華仁書院,疑不滿「華仁一家」基金會部分捐款人,以終止捐款干預學校參與減班,另設「無條件愛華仁」籌款活動,活動昨日舉行,包括校內步行籌款、綜藝表演等,以每年籌250萬元為目標,協助校內推行小班教學,活動截至昨晚籌得逾175萬元。
雖然被指與「華仁一家」關係惡化,但在昨晚的綜藝表演,「華仁一家」主席狄恆神父、九華校監周守仁、家長會主席和校友會會長何兆棠亦有同場出席致辭。
何兆棠形容,活動上各方「氣氛融洽」,現時校友會與校方溝通亦沒問題。
「華仁一家」基金會總幹事方永康轉述,校監周守仁在活動上致辭時說,過去數月九華因減班引起的各種事件,是誤會和溝通問題所致,期望九華人未來能繼續團結向前。
「華仁一家」基金會主席狄恆神父則表示,截至今年4月基金會已籌得9000萬元,協助九華和港華發展,形容該批捐款是「無條件的愛」,而基金會已原則上同意,在今年9月新學期向2間學校分別撥款約500萬元,待2間學校提交補充資料後將批出款項。
商界工會態度開放
【明報專訊】本港在最低工資立法期間,曾討論為青年另設最低工資水平,當時有商界議員指最低工資會影響年輕人就業機會,建議多設一個較低的最低工資水平,不過政府與工會有保留,結果立法時並沒有這項設計。
經濟動力林健鋒解釋,「作為僱主好容易會傾向請有經驗的人,所以若不設立年輕人的最低工資,他們就業會受影響」。他希望稍後最低工資委員會作檢討時,「不要只顧處理工資水平應是28元,還是26元,而應檢討整條法例,包括是否設年輕人的最低工資」。
職工盟李卓人及工聯會黃國健稱,對上述建議持開放態度,但李卓人擔心,「若訂得太低,年輕人未必肯出來工作」;黃國健認為有多於一個最低工資水平,實際操作問題不大,外國也有例子,建議待最低工資實施一段時間後,若有聲音作上述建議,政府可積極檢討及考慮。去年11月立法會討論有關問題時,勞工及福利局長張建宗稱有保留,擔心此安排會令青年有機會被壓榨。
研青年最低工資
3000社福臨時工明年約滿 恐爆失業潮
【明報專訊】社福界擔心最低工資實施後,低學歷低技術青年失業問題惡化。其中政府4年前資助社福機構開設月薪6500至8000元的臨時活動工作員(Program Worker)職位明年初屆滿,將有3000名青年丟失飯碗。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正密切留意青年失業情,考慮在最低工資實施一段時間後,仿效英國研究「青年最低工資」的可行性,學者建議當局盡快推出政策支援。
英按年齡訂最低工資 失業未改善
外國經驗顯示,最低工資實施後僱主寧聘用有經驗僱員,初出茅廬青年變成次選。美國有研究指出,當最低工資上升10%,青少年就業率便下跌1%至3%。英國1999年引入最低工資時,為18至20歲者另設金額較低的青年最低工資。
目前英國21歲以上成人最低工資時薪5.93鎊(約75.6港元)、18至20歲4.92鎊(約62.3港元)、16至17歲3.64鎊(約46.4港元)、19歲以下學徒2.5鎊(約31.9港元)。不過,英國青年失業問題未見因而明顯改善,今年16至24歲的失業人數更接近百萬,創1992年有紀錄以來新高。
本港最新15至19歲青少年失業率達18.3%,統計處數字顯示,1995年起青年失業率達雙位數字,2002年創高峰達30.6%(見表)。2008年,政府為紓緩青年失業問題,推出3000個臨時活動工作員職位,讓中三及中五畢業者可投身社福界工作。職位將於明年3月屆滿,一班工作員都感前路茫茫。
「無錢交學費進修好難」
24歲的阿彭,中五畢業後透過勞工處「展翅青見計劃」,加入小童群益會任職活動工作員,負責帶遊戲、小組活動、文書行政等工作,月薪8000元。他擔心明年職位不獲延續將失業:「我只有中五學歷,好難再搵番份文職有8000元收入。最低工資推行後,就算我願意減薪僱主都未必請,因為我沒有相關行業經驗。」阿彭有志在社福界發展,「想做社工,但沒錢交學費進修好難,行內又沒有較低級的行政職位」。
前線福利從業員工會幹事梁靜珊說,社福界欠缺前線支援,建議政府資助活動工作員變常設崗位並建立晉升機制。
社署回應表示,當年設立職位目的是協助青年獲取工作經驗,增加他們在就業巿場的受聘機會,受僱者工作一段時間後,已能達到在職訓練目的。署方又指由於臨時工作名額不屬福利機構的核心職位,沒有長期運作需要,因此不適宜常規化,意味3000人飯碗不保。
學者促扶助新產業創職位
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黃洪認為,難靠設立「青年最低工資」解決年輕人失業問題,要讓青年向上流動,必須盡快扶助新產業開創更多職位:「例如具音樂才華青年,連表演場地都找不到,何來發揮?街上青年推銷寬頻,可有想過讓他們設計寬頻產品?」黃洪希望社會人士理解,青年不當清潔工、保安員,並非因為「唔願捱」,而是不甘心這些工種沒有出頭機會。他呼籲政府現階段密切留意最低工資帶來的變化,至少半年後才研究「青年最低工資」,但支援政策則要盡快出台。
明報記者 盧曼思
關愛捐款財團多支吾
【明報專訊】自政府決定成立關愛基金後,多個財團先後表態會捐款支持,但大部分都未有透露是否已捐款,當中只有承諾捐4億元的恒基地產明確表示,暫時仍未過數,因要等政府公布基金更多細節。
長實發言人表示,維持由李嘉誠基金和長和系各捐2.5億元,即合共5億元的金額,但不透露其他捐款細節。華人置業亦表示,維持之前承諾2億元的金額,細節同樣未有透露。利豐則回應說,有作捐款,但不透露金額;太古集團則對捐款情不置可否。至於早前承諾捐4億元的新鴻基地產,以及尚未表態是否捐款的九龍倉、信和和新世界,在昨日截稿前均未有回覆本報查詢。
田北俊:捐款感覺似納稅
自由黨榮譽主席田北俊表明,自己沒有向關愛基金捐款,因為基金由政府設立,捐款感覺似納稅,認為這制度變相要商人向政府交更多稅。
他又說,部分商人比較喜愛把捐款指定作特定項目,例如教育等,但關愛基金並無此安排,故相信這亦是關愛基金籌款不足的原因之一。他又認為,以政府目前的財政狀,有足夠資源提供安全網,照顧有需要人士,減少漏網之魚,他自己有作其他慈善捐助。
中原:負面評論多 決定不捐
中原地產董事施永青表示,原計劃捐錢給關愛基金,但外間對基金有不少負面評論,如有人質疑會否有利益交換,故最後決不捐,而他身旁也有不朋友也因此決定不捐,故相信政府籌到50億元有困難。
關愛捐款僅收6.8億
【明報專訊】關愛基金成立半年以來,雖各大地產財團紛紛表態認捐,但大部分款項仍未過數;政府昨日公布,暫只獲得18億元的承諾捐款,而真金白銀收到的只6.8億元,只佔目標50億元的13.6%。多名議員對政府募捐失敗感失望,並批評政府要向立法會取50億元撥款的「空頭支票」,故要求分階段向立法會申請撥款,否則難以監察。
官員料捐款會趨踴躍
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楊立門說,政府未「力、全速」募捐,因商界希望政府帶頭,以及先了解關愛基金的項目,有理由相信立法會批出撥款後,捐款會更踴躍。
照申50億 曾德成:不是配對
政府昨日向財委會申請50億元的關愛基金撥款,民政事務局長曾德成強調,關愛基金並非政府與商界的配對基金,不論最終商界的捐款數額為多少,政府也會向立法會申請50億元,目前已有20多名個人或機構承諾3年內分期捐款共18億元,目前政府實際收到6.8億元。
多名議員直言政府募捐失敗,公民黨湯家驊形容基金「爛尾」,要求政府放棄關愛基金,因扶貧是社會責任。人民力量黃毓民批評政府坐擁數千億元儲備卻求商界捐款,做法不妥;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認為政府募捐明顯失敗,「明明籌不到錢,卻說基金不是配對」,又要求政府公開捐款人。
曾德成稱,要徵得捐款人同意才能公開,又說不存在「商界不肯捐錢」問題,政府從沒想過商界一開始便捐50億元。葉太回應表示,立法會也應分期付款,她批評政府不知搵錢艱難。
一名政府官員向本報透露,現部署是先落實關愛基金扶貧項目,令公眾有更深認識後,才進一步向商界募捐;基金並沒運作期限,故不存在募集齊50億元的死線。
議員籲分階段申撥款
至於多個地產商早前承諾的逾10億元捐款會否爛尾,官員有信心地指出,已公開承諾捐款的發展商應不會「縮沙」,現時僅收到6.8億元,只因政府一直未有催促捐款人過數而已。不過,多名議員要求政府分階段向立法會申請撥款,如現時只籌得18億元,便應先申請18億元,並增加基金的透明度,包括每季向立法會匯報工作等,但曾德成強調,政府仍希望先取得50億元,推行關愛基金項目。
而關愛基金公布10個項目中包括資助清貧學生遊學,亦成為議員炮轟的對象,直言遊學並非基本需要,其中街工梁耀忠更要求剔除有關項目。
財委會將於下周五繼續審議撥款,現時至少10名議員表示會投棄權或反對票,包括自由黨及身兼關愛基金督導委員會成員的社福界議員張國柱,但在民主黨、民建聯、工聯會等支持下,撥款預料仍可順利通過。關愛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羅致光會後說,若下周仍未取得撥款,擔心或會影響暑假推出的項目。
Friday, May 06, 2011
社会企业“左撇子”
"左撇子"虽然是工商注册,但遵循社会企业的运行模式,以乐施会的资助资金、陈用的部分赠款及其他一些收入作为"工伤工友创业基金"的最初基金,用途是先行垫付每个工伤加盟者所选套餐费用的70%,待加盟者三个月盈利后返还,相当于零利息的小额贷款。
随着培训收入、豆浆杯收入的增加,将来基金会不断累积,以期资助更多工伤工友,建立其生活信心,促进工伤工友群体的友爱互助意识及搭建自救网络,逐步实现基金自负盈亏的自主运行,并尝试探索一条城市社会企业模式。
"左撇子"豆浆自开办起,已进行了两批加盟者培训,共有四位加盟者。目前,2010年8月26日开业的第一个加盟者已经收回成本,所开设的现磨豆浆店经营状况良好。
http://www.oxfam.org.cn/xd_my_s.php?id=132
商界捐款少關愛基金未表決
立法會財委會下午5時許結束對關愛基金的討論,未有就基金撥款申請表決,待下周五開會再決定。
立法會財委會下午審議關愛基金50億元撥款申請。民政事務局長曾德成會上表示,由於部分捐款分3年交付,因此18億承諾捐款中暫只收到6.8億元。
曾德成補充,18億元並非一個小數目,而關愛基金並非配對基金,捐款多少,議員都應支持政府注資50億。
在兩個小時會議審中,發言議員多批評基金構思有問題,議員葉劉淑儀直言計劃明顯失敗,民主黨的張文光及指基金撥出一億六千多萬元資助遊學是不切實際,偏離扶貧原意。自由黨主席劉健儀表示,目前提出的10項措施中,有些偏離原意,但又不想令已開展的計劃停頓,若政府只同意只要申請18億元則較易處理,故此該黨會投棄權票。
由於發言人數多,財委會主席劉慧卿表示,不擬今日表決,決定將表決押後至下周五。
(即時新聞)
成立「關愛基金」所引起的爭議
商界行善及成立「關愛基金」所引起的爭議
促進慈善事業發展的《慈善法》立法事宜,多年來都得不到特區政府的重視,遲遲未能進入立法程式,但去年十月特首曾蔭權在發表《施政報吿》時,卻突然宣佈要成立一個一百億元的「關愛基金」,當中一半需要由商界捐贈。因為香港政府過去絕少向社會募捐,計劃即時引起社會極大的迴響。有評論揶揄計劃有如強迫商人購買「贖罪券」,亦有著名學者指責政府混淆基本的福利責任與民間慈善的功能。雖然特首曾蔭權辯稱成立關愛基金是扶貧的一個新方向,政府在籌款以外更可鼓勵商界服務社會,但社會對此計劃仍然劣評如潮。計劃最終仍得到很多大企業的支援,但亦有知名商人高調拒絕參與。建設和諧社會的成效未見,卻先製造了社會爭拗。
就推動慈善發展而言,成立關愛基金這件不大不小的風波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們去細心思考:在政府方面,成立關愛基金本質上是一項政治任務,原意是希望籌集商界捐款幫助弱勢社群,以緩和社會上的仇富情緒。由於捐款數額龐大,的確會得到很高的媒體效果。但由政府高調出面勸捐,很多企業可能只是脅迫於政治壓力才參與其中,明顯違反公益事業自願參與的基本原則。在商界方面,這事件亦令人想到為何香港許多大企業都欠缺能力直接啟動本身的公益計劃,而需要政府大費周章去成立關愛基金來讓他們捐獻呢?這是否反映長久以來本地商界沒有真正植根社區,未能善用財富推動社會發展?
特區政府突然宣佈成立關愛基金,當然不會是無的放矢,有立法會議員就直稱成立基金的目的是要將商界壟斷巿場而賺取的利益回饋弱勢社群,以化解社會日漸尖銳的階級矛盾。[1] 但是政府在推出政策時顯然未有深思熟慮,只列出目標的籌款額,並未有具體交待將來善款的用途和使用細節。而這種由政府強勢帶動的慈善並不為香港社會所接受,有商界人士表明感覺有如「被徵稅」,輿論亦批評政府運用捐款而非稅收去修補政府提供的福利安全網並不恰當。雖然政府聲稱計劃可促進商界多參與服務社會,但由政府統領整個計劃,對於鼓勵商界多接觸公益業界及基層的公民社會,其效果只會是適得其反。其他的反對意見還包括擔心關愛基金會令扶助弱勢變為有錢人的施捨,而政府一次過吸納巨額的商界捐款,必然會打擊其他依賴商界捐款的公益機構(如香港公益金及由它撥款支持過百間的慈善組織)。在輿論壓力下,政府最後籌組以民間人士為主的委員會管理關愛基金的運作,制定基金在各個範疇的使用方法,並確保基金的運作具透明度,基金更接受商界以外的公眾捐款。雖然特區政府嘗試亡羊補牢,整個計劃對推動慈善發展只可以說是一個反面教材。
成立關愛基金帶出的另一個問題,就是香港商界為何被政府牽著鼻子走,而不是主動出擊扶助弱勢社群以改善商界的形象。其實過去一年有關本地富商巨賈應如何行善,已引起傳媒的廣泛討論。由年中有消息傳出商界正醞釀成立一個每年捐款額達數億元的「扶貧基金」(計劃最後無疾而終),以至首富李嘉誠於九月份通過其基金會發起的「香港仁愛香港」網路互動公益活動,都引起了廣大市民的關注。但整體而言,負面的報導似乎仍是占了大多數,市民及一些公益團體對於本地商界行善的誘因、手法以至動機都提出了質疑。最基本的問題是許多大企業仍未盡好企業社會責任,地產商時被批評在興建「發水樓」或者用不誠實手法銷售樓宇,如果單靠捐獻行動來改善商界的形象(如捐款給關愛基金),只會適得其反。
在香港,商界行善當然絕非新事物,除了好一些營商致富的大慈善家,歷史悠久的香港公益金多年來都十分依賴商界的支持。回歸後由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推展的「商界展關懷」嘉許計劃,就是要大力推廣企業社會責任。然而近年來「官商勾結、利益輸送」的批評亦愈來愈多,企業界單靠捐助公益金或參與商界顯關懷等項目已無法改善形象。在這個情況下,工商界曾經在去年中醞釀成立扶貧基金去幫助政府安全網保障不到的弱勢社群,以緩和社會對立的氣氛。但是對於如何能落實這個專門服務基層的基金,參與計劃的工商界竟表示「沒有半點頭緒」[2]。這反映商界長久以來亦缺乏參與基層公益事務的興趣與能力。及至後來政府宣佈成立「關愛基金」,這些有意參與成立「商界扶貧基金」的財團都被邀請參與關愛基金,成立扶貧基金的計劃便不了了之。
除了「商界扶貧基金」以外,去年另一個引起廣泛討論的公益項目,就是由李嘉誠基金會宣佈投資三億元發起的「香港仁愛香港」公益行動。活動以網路為平台,市民可通過網站以文字和多媒體的方式提交公益專案建議書,之後再交由線民在網上投票選出他們認為有意義及具創意的專案,獲選票數最多的計劃便可獲基金會支持推展專案。[3] 去年獲國家主席胡錦濤特別接見的基金會主席李嘉誠表示,他非常歡迎所有香港人參與這個公益行動,並期望透過這個計劃可以創造一個「處處有關懷、人人樂助的社會」。[4] 經過三星期的投票,逾七萬名市民在計劃首輪的評選投下了愈二十萬票,在教育、醫療、文化及公益等類別選出169個項目,總共獲資助金額近2600萬元,每個項目的資助額由少於2.5萬元至30萬元不等。[5] 這個獨特的網上公益行動雖然得到不少市民的支持和參與,但社會上亦有反對聲音,多個環保和基層服務團體都表明,因為不想與具爭議的地產商扯上關係,所以他們不會申請撥款。有基層組織更認為目前社會的不公平其實是由地產商造成,所以他們「寧願捱窮都不會申請基金會的錢。」[6] 由此可見,若然商界的公益計劃仍只停留於舒緩和補救式的救濟,這將無助徹底解決香港社會的內部矛盾。商界首先要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並用他們的財富去支持有實質意義的教育、文化或其他發展專案,而不是單靠捐錢來改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