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8, 2005

長者安居服務協會

逾四萬長者用平安鐘
2005/12/23
相關新聞:《星島日報》
平安鐘在九五年首次引入香港,先是一家私營機構使用,而現為長者提供平安鐘服務的機構,尚有社署資助的長者安居服務協會。據總幹事馬錦華表示,該會自九六年成至今,已有四萬三千名長者使用平安鐘,當中不乏長期病患者。社會福利署每年有一定資助,讓合資格長者得以運用平安鐘服務。因此,社署對該等機構有一定限制及監管,如要求提供二十四小時呼喚服務中心及在一定時間內(最多響三次,約十秒內)接聽,讓長者可隨時求助。社利署亦要求有關機構,對使用平安鐘長者有全面的醫療記錄,倘長者臨時要入院,該機構可為醫院轉達其醫療記錄,以便醫治。長者安居服務協會助理公共關係主任梁詠詩亦稱,中心為確保平安鐘正常運作,每年會例行檢查一次,並呼籲獨居長者定期測試,若發現平安鐘失靈,可即時致電23388312熱線求助。

風雨蘭暫紓財困

公益金資助百萬 風雨蘭暫紓財困
2005/12/23

相關新聞:《明報》, 《星島日報》

幫助性暴力受害者組織「風雨蘭」收到一份聖誕大禮,該機構資助原本將於本月底停止,但公益金撥款小組決定向董事局建議,撥款資助「風雨蘭」明年1至6月的經費,即約100萬元,暫時紓緩該組織的財政危機。「風雨蘭」日前向公益金申請3年即2006至2008年的經費資助,昨日公益金通知該組織,撥款小組已決定作出批款建議,待董事局通過後,便會向「風雨蘭危機中心」撥出緊急款項,令「風雨蘭」在未來6個月的財政問題得到紓緩。至於「風雨蘭」未來3年整體計劃的撥款申請,則仍然有待公益金進一步討論。據了解,公益金撥款小組的撥款建議橫跨兩個財政年度,十分罕見,相信是因應「風雨蘭」情況緊急所作的特別安排,公益金董事局將會接納撥款小組的建議。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在2000年成立「風雨蘭」,由馬會提供5年資助,至今年底結束。社會各界要求政府承擔該組織每年220萬元的經費,但政府未有答允。

俄羅斯立法限制非政府組織

俄羅斯立法限制非政府組織[20:15]
2005/12/27

俄羅斯國會的上議院通過富爭議的議案,限制非政府組織,有批評者指此舉限制了公民社會的發展。

聯邦議院(上議院)以151對1票,1票棄權下通過,待普京總統簽署後成為法律。較早前,國會中的下議院已通過有關議案。

支持這項議案的人表示,此舉可以遏止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但有政論者表示,俄羅政府不滿非政府組織鼓吹民主人權。

這類非政府組織很多獲得西方資助,參與很多民眾示威,同時在前蘇聯的格魯吉亞、烏克蘭、吉爾吉斯協助反對派奪得政權,令俄羅斯對它們起戒心。

Monday, December 26, 2005

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

露宿棋王變義工
過來人身分助露宿者

2005年12月26日

【明報專訊】若不是李國強自我介紹,很難想像這名即將59歲的男子曾是露宿者,更想不到他近年變身為義工,經常去探訪露宿者,實行「露宿者幫助露宿者」。李強國表示,在協助露宿者的過程中看到過去的自己,這個過來人透露接觸露宿者要訣,要有耐性及真心,亦不要怕他們身上的酸餿味,才較易獲得他們的認同。

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在兩年前獲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資助,進行「助人自助成長計劃」,共訓練了167名曾是露宿者人士成為義工,去協助有需要人士及露宿者,當中有20人更為核心義工,會進行探訪及個人跟進工作。李國強便是其中一人。

抗癌悟道 信主當義工

有「棋王」之稱李國強原本在紡織廠工作,但當工廠北移後便失業,他在97年前已開始露宿生涯,初期以捉棋維生,三餐尚可維持。

李國強成為露宿者這幾年來,不時有義工來探訪,但他一直不為所動,但02年一場大病卻成為轉捩點。他說﹕「當時發現有胃癌,很辛苦,幸得社工協助度過難關。今年便決志信主,成為義工,去協助其他露宿者﹗」現在他領取綜援,入住板間房。

慨嘆「看到過去的自己」

這位過來人經常到公園、天橋等地方探訪露宿者,亦曾到一些舊樓板間房探望有需要的長者,李國強滿有感慨說,在探訪過程中,看到過去的自己,部分露宿者極需幫助,但由於多不習慣與外人溝通,故很少主動求助。

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總幹事賴淑芬便表示,由露宿者當義工「事半功倍」,例如在勸誘露宿者入住宿舍時,會有「過來人」做人辦,講出宿舍的好處﹔露宿者義工亦「眉精眼企」,往往一眼看出露宿者說話真假,例如曾有露宿者表示欠人錢,但義工只要在當區向「有勢力人士」一問,便知真假。

不怕異味才可獲認同

李國強補充,露宿者多內向及害怕陌生人,故與他們接觸需要真心和耐性,亦不要怕他們身上的酸餿味,當嗅到異味時不要退開,這樣才會給予露宿者一種認同感,較易獲他們接納。

賴淑芬表示,亦有義工為說服一名露宿者入住老人院,竟陪同該露宿者入住老人院一段時間,直至他熟習老人院的生活為止。難怪這個計劃在較早前的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嘉獎禮中獲得「非常義工獎」呢﹗

明報記者 梁偉健

Thursday, December 22, 2005

150萬海嘯災民無安樂窩

150萬海嘯災民無安樂窩
2005年12月22日

【明報專訊】南亞海嘯快將一周年,聯合國指出,許多災民生活環境「不合格」,儘管較災後初期已有改善。國際樂施會亦指災區重建未如理想,在180萬名失去家園的災民中,僅五分一可於今年底前獲永久安置。但樂施會亦表示,受災地區經濟復元進度理想,逾半失業災民已有工做。

1/5災民獲安置

印尼北蘇門答臘島對出海底於去年12月26日發生9.15級強烈地震,引發大海嘯,導致逾23萬人死亡或失蹤,奪去近百萬個工作職位。樂施會日前公布對災區民眾工作狀的調查,引述聯合國勞工組織數據指,五至六成勞動人口在年底前可以有工做,到明年底更可升至85%。經濟專家估計,到2007年,災區140 萬人可以脫貧。

逾半人有工開

但另一方面,修建房屋安置災民的工作卻進展緩慢。樂施會指出,近150萬在海嘯後失去家園的災民,目前仍生活在帳篷等臨時房屋裏。印尼、斯里蘭卡及印度3個重災國,更需要逾30萬個新居所,安置逾130萬居民,相當於港島區的居民總數。

為救援組織提供物流支援的非牟利機構Fritz,向印度、斯里蘭卡及印尼北蘇門答臘2300名災區村民進行調查,發現印尼所有受訪災民仍住在政府或自願機構提供的帳篷及臨時庇護中心﹔印度及斯里蘭卡則分別有92%及78%的受訪者仍未獲永久安置。

Fritz主管托馬斯稱,部分災民由帳篷遷入簡陋的臨時居所,屋頂僅以茅草搭建,甚至連牆壁也沒有,部分災民則往親友家暫住,但「幾乎沒有受訪者入住永久居所」。

世銀﹕明年重建速度加快

印尼當局承認救災初期犯錯,但強調重建工作已重上軌道。世界銀行駐印尼代表亦對重建前景表示樂觀﹕「1月與2月時專家都認為不可能在1年內建成3萬間房屋。但現在每個月有5000間房間動工或完工,這是很好的表現。」世銀表示,明年重建速度會加快。

聯合國緊急事務協調員埃格蘭承認不少災民仍過悲慘的生活。他指出﹕「興建永久房屋需要時間。但我想我們可以很有把握地說,在衛生保健、小學教育和食物分發方面,情比海嘯之前好很多。」

路透社/法新社/美聯社/德通社

八成捐款兌現 濫用問題嚴重
2005年12月22日

【明報專訊】去年底南亞海嘯後,國際社會作出歷來最大規模的賑災行動。聯合國官員近日表示,各國作出的110億美元捐款承諾,已有85億美元兌現。當前其中一項迫切問題是要加強監察,確保捐款不被濫用,真正幫助災民。

聯國籲加強監管阻貪污

聯合國在管理海嘯重建資金方面,採取了比以往嚴謹和透明的審計和監察措施,但聯合國發展計劃亞太區主管帕沙周二承認﹕「在地方層面……不可能作出全面監管。」他指出,應對如何運用捐款,採更嚴格規管,尤其是在貪污問題嚴重的國家。許多災民投訴賑災工作因分發安排差、資訊不足、資金缺乏管理,以及官員公然貪污等問題而受到阻礙。26歲泰國漁民曼努投訴,雖然其所住村落收到大量救災物資,但居民卻不知道怎樣領取。

斯國非受災家庭領資助

斯里蘭卡審計總長馬亞頓最近發表報告,指貪污和差劣管理令該國救災工作面臨失敗,「我們發現一些濫用救災資金的個案,它們牽涉大筆金錢。」他舉例道,斯國北部一個未受災地區的1.5萬家庭,現時仍每月領取資助。

印度最大漁民組織的負責人維韋卡南丹則為賑災物資過多而感到煩惱。「這是印度歷史上最被誇大的災難,賑災物資供應過多。現時主要問題是,要令款項最好地應用,面對重重限制。」

美聯社/法新社

紅會﹕重建過程繁複難速達
2005年12月22日

【明報專訊】香港紅十字會國際及賑災服務部主管蘇婉嫻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在災區興建永久房屋,除了要照顧災民生計,亦牽涉政治問題和繁複官僚程序,再加上部分災區缺乏建築材料,令建屋過程冗長又困難重重。

申請批地需過重重官僚關

災民長期流離失所,部分原因是天災破壞環境。印尼亞齊省至少1.2萬居民的原居地,已淹在水底。但更主要卻是人為因素。蘇婉嫻指出,建永久房屋要向政府申請用地,手續繁複﹔有沿岸災民原來的家被劃為緩衝區,要遷移到內陸地方,但災民大多不願搬遷,除了是對原居地有感情,亦不想被安置到沒工作的地區而失去生計。

蘇婉嫻指,災區重建進度近期才開始加快。部分地區如斯里蘭卡,在重建時還受種族及政治問題阻礙。斯國泰米爾族和僧伽羅族不和﹔紅十字會在泰米爾游擊隊佔據地起屋時,不能聘僧伽羅工人及工程師,以致人手不足。

其他問題包括﹕建築器材運輸需時,且要過重重關卡﹔建材供應不穩,價錢浮動,例如亞齊在海嘯後木材價格急升兩倍,加上道路及碼頭壞,令物資難以送抵當地。

神戶地震7年始復元

樂施會報告指出,即使是富國在遭逢天災後的重建永久性房屋工作,同樣需時漫長。在颶風伊凡吹襲美國佛州後,千計受災家庭安置在臨時居所逾1年﹔造成30萬人無家可歸的日本神戶大地震,重建城市歷時7年。

明報記者 張思睿

亞齊賑災 見證捐款成與敗

2005年12月22日

【明報專訊】南亞海嘯後,全球各國紛紛捐助受災國,捐款數以百萬計。海嘯發生至今已一年,印尼亞齊省的賑災情,正好見證了運用這批巨額捐款的成功與失敗事例。

棚屋隨處見

災民︰善款何處去﹖

數以萬計災民仍住在遍佈島上的簡陋小木屋,這些木屋以被上岸的碎木片搭建。沿岸村鎮仍舊佈滿沼澤和高至足踝的瓦礫。以夾板建造的臨時棚屋隨處可見。許多災民極度沮喪。32歲的祖爾菲特里住在班達亞齊海邊、自己搭建的簡陋木屋裏。他說﹕「我們知道很多人捐錢給亞齊省,但這批錢到哪裏去了﹖房子呢﹖」

但實質上,災區並不像看起來那樣荒廢,亦並非完全絕望。海嘯後,亞齊省的村莊在救災人員協助下慢慢重建起來﹔一公里接一公里的排水溝已鋪在亞齊省肥沃的土地下﹔海嘯後一直沒有發生過瘟疫。據美聯社資料顯示,印尼預計災後共需50億至55億美元(約387億至426億港元)救災及重建,獲國際社會承諾捐款約 65億美元(約504億港元),當中已有45億美元(約349億港元)兌現。那麼,錢都用在哪裏呢﹖救災組織「世界糧食計劃」表示,捐款分別用來購買及保養直升機和飛機運送災民及物資,其他用在買糧食上。樂施會則把捐款花在改善公共衛生、食水和排污上。

救災早期混亂

協調漸見成效

在海嘯後幾小時,200多個國際救援組織在亞齊省展開歷來最大型救災活動。但在救災早期,救援組織間各自競爭「地盤」﹔早期的救援協調會議更是一片混亂。過了一段時間,救災開始有協調,規模較小的救援組織離開,留下來的組織緊密合作,政府委任的機構能更有效地監督重建。

照顧災民還是鼓勵回家

救援人員陷兩難

西班牙工程師奧索里奧替樂施會在亞齊省東岸為災民解決食水及排污設施問題。他的工作反映了救援組織的困難。最大問題是要考慮援助對災民日常生活的影響。例如,在災民的臨時營地安裝自來水系統會否鼓勵災民長期留在那裏﹖運水到災區會否鼓勵村民回到已遭破壞的村落﹖

奧索里奧說﹕「最重要是平衡各方面需要。」他覺得自己有責任恢復當地的社區意識,即使這意味村民要回到已成廢墟的村落。

美聯社

Monday, December 19, 2005

小童群益會社區建造工程

150萬基金 為貧童辦興趣班
2005年12月18日

【明報專訊】小童群益會獲得政府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資助150萬元,在深水區舉辦「兒童友好」社區建造工程,此計劃主要針對4至8歲、於深水區居住或上學的貧窮兒童及其家庭,每周有5天在課餘時間向受助兒童提供活動或興趣班,以全面協助區內兒童身心成長。

30家庭受助 費用全免

此計劃自本年6月展開,為期3年,而深水區則為全港首個推行具規模的社區展愛活動之社區。目前計劃中,重點受助之困難家庭共30個,主辦單位現已由逢星期一至五,於香港小童群益會位於麗閣的中心舉辦不同類型活動及興趣班,讓受助兒童於放學後自由參加,另家長亦可參與每星期一次聚會,交流教導子女心得,所有活動均費用全免。

申領綜援、計劃受助人之一何先生表示,自從10月起與8歲兒子參加「兒童友好」社區建造工程後,自己跟兒子也變得開朗,兩人關係也改善,「從前我跟兒子不會涉足社區活動,我倆很寂寞,大家的關係也很差,兒子不願做功課,但現在情已開始改善,兒子變得活躍,我們的溝通也多了,從中我們也能認識更多的朋友。」

受助人﹕自己與兒子也開朗了

何表示,由於家境貧困,所得綜援只足夠應付基本開支,故不能支付兒子每月數百元的課外活動費用,令兒子與此等活動絕緣,並因「別人有、自己無」而變得自卑,但此計劃中的免費活動令他們從中受惠。

Friday, December 16, 2005

嶺大教院籌款未達標

嶺大教院籌款未達標
2005年12月16日

【明報專訊】大學籌款戰激烈,自政府推出第二輪配對補助金計劃,八大院校已獲9億元配對金,迄今只剩香港教育學院和嶺南大學仍未籌得4500萬元配對下限。教院宣布再推籌款活動,期望盡快達標。

教院再推籌款活動 盼明年2月前達標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秘書長史端仁,昨日出席學術研討會後表示,目前八大院校已獲9億元配對金。政府為每所院校預留4500萬元配對下限,若教院和嶺大未能籌得下限,該筆預留金額將公開予其他院校競逐。嶺大早前表示,至少籌得4000萬元,僅差數百萬便可達下限。港大、中大和科大已先後取得2.5億元配對上限。

八大院校之中,籌款情最惡劣的教院積極衝刺,宣布籌款成立「小班教學發展研究中心」,期望於明年2月底前籌得配對下限。研究中心會透過舉辦研討會和工作坊,探討小班教學法,並出版全港首部有關小班教學經驗的書籍,以及跟上海簽訂合作協議,加強專業交流,進一步推動小班教學。

Thursday, December 15, 2005

風雨蘭民間捐款撐一年

風雨蘭誓不關閉 民間捐款撐一年
2005年12月15日

【明報專訊】15歲女學生Elma去年透過ICQ結識一名男性,見面數次便遭強姦。她事後心慌意亂,擔心成孕,終日愁眉不展,後來接觸到「風雨蘭」的社工,寸步不離地陪伴她落口供、驗身、輔導,令她渡過難關。得悉風雨蘭來年可能不獲政府資助,她穿著校服,坐在風雨蘭的小房間裏以時下少女口說﹕「覺得超級失望 ﹗」

貼身伴受害人渡難關

風雨蘭標榜一站式服務,內部以家庭裝修,有數名女社工,可讓警方及法醫上門服務。Elma說﹕「覺得這裏好舒服,給我家的感覺。」對於社署可能接手風雨蘭的服務,Elma母親說﹕「社署人手已不夠,風雨蘭可取之處是小機構、有人情味、姑娘事事親力親為。」即使晚上10時,Elma有心事也可致電社工手機談心。

Elma母親說,事發後她的情緒近崩潰,但見到風雨蘭能貼身陪伴女兒才放心,對於中心可能關閉,她說﹕「雖然我是受害者,但又是這個服務的受益人,我知道女兒不是最後一個(受害者),盼服務能繼續。」

今立會討論

早前有消息稱,政府將不撥新資源資助風雨蘭,亦未計劃把中心讓出給其他機構投標,但會派社署社工提供短期性暴力服務。負責人吳惠貞指對於有關決定感失望,感到政府已放棄「一站式」服務概念,她表示已決定以民間捐款撐一年,一年200萬經費只籌得數十萬元,市民有意捐款可致電2392 2569。今日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召開特別會議討論事件。

風雨蘭5年前由馬會資助成立,至今年9月跟進733宗性暴力個案,七成為強姦個案。

WWF成濕地大王

長實WWF攜手發展濕地
豐樂圍建21住宅 九成半濕地交WWF管理

2005年12月15日

【明報專訊】政府6年前破天荒批准長實集團在后海灣濕地豐樂圍發展低密度住宅,條件是要修復大量濕地,但發展一直只聞樓梯響。長實昨日終宣布伙拍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WWF,下稱基金會)落實發展,強調在沒有損失濕地的情下興建21座住宅,當中逾半是4層高的平房,另有9座最高23層的住宅大廈,並把九成半濕地交由基金會管理,長實會撥款支援管理工作。這計劃是香港首個由發展商與環保團體合作落實的住宅發展。

面積80公頃 相等兩個西九

豐樂圍面積80公頃,相等於兩個西九龍。它位於米埔西南面,當中一半濕地與米埔一樣被納入「拉姆薩爾濕地」,受國際公約保護,另一半屬於濕地緩衝區。城規會自1999年批准長實在豐樂圍建低密度住宅,各大地產商紛紛提出同類申請,連豐樂圍在內,后海灣濕地現時最少有5個住宅發展計劃,包括面積有半個西九龍的和生圍,包圍米埔。

9座高樓 最高23層

長實執行董事吳佳慶昨表示,豐樂圍發展由長實子公司Mutual Luck Investment Limited掌管,現時已展開環境評估,由基金會提供專家意見。她說,若環保署批准環評,長實會向城規會提交發展藍圖,並向地政署補地價,但現階段未與署方商討地價金額。

規劃署1997年的研究顯示,新界西北部的魚塘極具生態價值,署方規定,有關發展地積比率最多只有0.185倍,發展地皮面積只可佔濕地的10%。吳佳慶指出,為免阻擋候鳥的飛行路線,長實把住宅發展由西面遷到東面,並把發展面積由10%減至5%,即只有4公頃土地,相當於建160萬平方呎樓面。

長實2000年提交環保署的工程項目簡介指出,計劃包括興建9座12至23層高的住宅,另有12座4層高的平房,住宅單位將逾1300個,每日產生約1700立方米污水。吳佳慶承認,上述方案將是提交城規會的數個藍圖之一。

她說,發展餘下的九成半濕地(76公頃)將由基金會管理,長實會提供一筆過撥款,成立一個由學者、環保團體和政府等代表組成的獨立基金會,管理和監察濕地,獨立基金會可把撥款再投資,確保有足夠資源管理濕地,撥款金額未定。

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行政總裁龐毅理表示,基金會管理米埔經驗逾20年,希望與持份者攜手保育。

長實提供一筆過管理資金

米埔經理楊路年博士解釋,基金會願與長實合作,因為長實願意「犧牲」大部分的發展面積和提供管理濕地的資金,有關發展不會破壞任何濕地。他說,濕地的教育區會聘用部分受影響的漁民,繼續飼養烏頭,讓市民了解元朗魚塘的運作﹔另一半為保護區,裏面會營造白鷺林等生態環境,吸引雀鳥棲息。

明報記者 黃綺湘

世界自然基金會成濕地大王
2005年12月15日

【明報專訊】港府去年公布的自然保育政策建議民間團體與土地擁有人合作,在指定的保育地區作有限度發展,但政府收到環保團體和發展商申請後,至今仍未公布結果。

相反,長實的豐樂圍計劃早於10年前已開始磋商,如今落實發展,令原本已擁有約240公頃濕地的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搶先成為「濕地大王」。

根據政府收到的申請,綠色力量計劃與沙螺洞發展有限公司在沙螺洞濕地發展生態教育中心和興建骨灰龕,長春社和觀鳥會則爭取在上水塱原修復濕地。

基金會現已擁有約240公頃的米埔濕地,加上長實的76公頃豐樂圍濕地,成為了擁有最多濕地的環保團體。

據了解,長實初期曾邀請長春社參與豐樂圍計劃,但長春社認為發展處於后海灣的緩衝地區會增加濕地的發展壓力,因而拒絕邀請。

長春社昨日發表聲明,指發展商應向政府爭取交換發展權,在濕地以外的土地發展,即使豐樂圍計劃可接受,不等於類似的發展計劃可接受。

Tuesday, December 13, 2005

发展中国NGO

发展中国NGO先破思想藩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 11:34 燕赵都市报

  近日,在兰州参加“民间组织(NGO)发展与和谐社会”研讨会的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所长王名教授披露,中国90%以上的NGO(民间组织)实际上未获得现行法律的认可,也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发展受到制约。他认为法律政策环境是中国NGO发展面临的最大的问题(10月11日《中国青年报》)。

  当前我国政府职能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定位,将执行及部分监督职能的一些中、微观职能逐步交给社团组织。这就需要大力培育和扶持中国的NGO(民间组织),让它们承担各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从法律建构来看,法律环境确实成为中国NGO发展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但是,法律是思想的结晶,在法律障碍背后,是政府部门思想的藩篱。

  大致说来,中国目前的NGO可以分外三种:“官户”、“黑户”和“商户”。

  截至2004年底,我国已登记注册民间组织近29万个,而专家估计,还有将近300 万家没有注册的NGO。经过注册的NGO中,大多披着“官袍”。它们或者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或间接组建,或者由政府职能转变过来,或者干脆是为了部门职能的行使和安排剩余人员而成立的。因此,这样的民间组织行政气氛相当浓重,所以可以称为“官户”。例如目前许多协会与行政机关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合署办公,人事、经费、工作活动依靠政府部门来供给,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由于登记注册要求必须有“主管部门”,有的NGO“找婆婆”无门,无奈只能借道工商做“商户”。那些没有注册的NGO自然属于“黑户”。

  NGO在英语里的原意是“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其本质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独立于政府和市场之外的具有志愿公益性的社会组织,它们应该从百姓中间或者某一行业中自发形成的,不带有任何官方色彩。可是,在我国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竟然成为“官户”和“商户”诚属不正常,中国目前的NGO竟然有90%多得不到现行法律的认可而属于“黑户”,更是有悖常理。

  在大政府的格局中,很难有真正NGO的生存空间。政府部门要么把这些民间组织当成自己的附庸,要求其对自己言听计从,甚至出于利益考虑将其搞成“二政府”,变成牟取部门利益的渠道;要么相互推来推去,甚至视其为潜在的剥夺自己权力的对手,歧视打压。中国的NGO是改革开放的产物。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政府认同了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目标,才为民间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广大的空间。但是由于上述不正确的思想认识,直接导致目前中国NGO处境普遍都很艰难,整体上还处于萌芽状态。

  民间组织的发展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我们期待政府部门破除思想藩篱,让中国NGO健康成长,为发展
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谭雄伟

Monday, December 12, 2005

自組家庭義工團

你也可以自組家庭義工團
2005年12月12日

【明報專訊】當義工逾30年的黃李瑞玲,一顆善心從讀書時代已經萌芽,後跟在義工團認識的丈夫結婚後,更帶領3名女兒做義工,一起體驗做義工的樂趣,更從中培養親子關係。

親友響應參加

4 年多前,黃太開始以親子家庭形式做義工服務,初時她翻閱報章上一些機構召募義工的活動,從中選擇合適的參加,想不到竟引來親友和女兒的同學們的興趣,於是 往後參加義工服務時,她便邀請其他人加入,逐漸一個自組的親子義工團成形,去年正式取名「愛心天使組」,成員包括近30個家庭、逾80多人,主動尋找做義 工服務的機會。

黃太表示,大家都抱同一信念,父母帶領子女放眼社會,認識社會的不同面貌,從而培養愛心,關心社群。「雖然工作崗位很辛 苦,但不論大人孩子都很投入,很感動,而父母喜見孩子有美好的回憶,能在義工服務中成長。」現時他們有7、8個經常服務的機構,服務對象包括智障人士、病 童及長者。

黃太表示,有興趣做義工的家庭,可先主動聯絡有關義工服務的機構,登記做家庭義工,或看報章留意一些服務機構的召募義工活動,從中挑選合適者,她又建議不妨考慮找社區中心做義工服務的拍檔。

社會福利署義工運動網
www.volunteering-hk.org
義工服務專線
2234 0100

義務工作發展局
網址﹕www.avs.org.hk
電話﹕2546 0694

Saturday, December 10, 2005

陳日君﹕敗訴不會即關校

陳日君﹕敗訴不會即關校
違教區宗旨才退辦學權

2005年12月10日

【明報專訊】天主教香港教區入稟申請司法覆核推翻《校本條例》,教區主教陳日君首次向全港200名天主教區中、小學校長「解畫」,澄清一旦官司敗訴並非即時結束學校,直至校董會不依照教區的宗旨辦學,才退回學校辦學權。教育統籌局長李國章則表示,不希望教區交回學校辦學權。

陳日君交代打官司原因

天主教區學校昨日舉行周年大會,陳日君向校長交代與政府對簿公堂的原因。教區學校聯會(小學組)主席張志鴻引述陳日君說,一旦官司敗訴,天主教區學校被迫按《校本條例》,在校董會 加入家長、教師代表,屆時若無法維持教區宗旨,就會將辦學權交還政府。張志鴻補充說﹕「若校董會一條心,就毋須結束學校。」

李國章﹕我很尊重他老人家

李國章昨日出席中文大學碩士學位課程畢業禮後表示,要先了解陳日君是什麼原因放棄部分辦學權,「何時也願意與他(陳日君)商討,我很尊重他老人家」,但期望教區不要輕言交回辦學權。

另外,全港性系統評估結果有三成小六學生英文科「肥佬」,李國章解釋,評估目的是為了解學生水平,「不達標也不是問題」,若學校成績低於全港平均,便要研究 如何提升教學法。他又說,評估為幫助及鼓勵學校,不是懲罰學校,因此教統局不會公布學校名單。若學校成績低於全港水平,甚至零達標,可向教統局申請校本支援計劃,改善教學質素。

無國界醫生

無國界醫生﹕窮人病無藥醫
指專利權下藥價過高

2005年12月10日

【明報專訊】世貿於1994年就保障知識產權,簽訂 了《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簡稱TRIPS),以保護科研者研究成果,鼓勵研發,其中醫藥科研是重要一環。但《協議》被批評鼓勵藥廠只發展有市場價 值的新藥,造成「窮人病無藥醫」的荒謬情﹔但藥廠解釋,發展1萬種藥物,平均只有3種能夠推出市場,每次研究平均更要花上8億美金(約62億港元)。

定價太高 付不起「救命藥」

候任香港無國界醫生主席謝梓華表示,同意世貿有需要保障知識產權,以確保有人願意投資進行科研,向全球作出貢獻,「但現在回看,他們利用權利去做新藥,定價 又似乎太高,付不起錢的人就得不到他們的『救命藥』。」他指出,在目前世貿保障知識產權的框架底下,藥廠會主力發展有市場的藥物,造成「窮人病無藥醫」情 。

根據TRIPS,藥物專利的持有人有20年的專利權。謝梓華指出,研發一種藥物經年,同意有需要透過專利權保護,但藥廠取得專利權 後,其他人就不可以生產,「若那種藥被發現對大型傳染病有效,藥廠就可以隨意定價……價錢當然是由市場主導,但仍可以定得很高……若有人因為價高而取不到 藥,最終要死,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會贊同。」

世貿在2003年作出決定,准許最不發達國家及沒有製藥能力的國家,可以在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由國家發出「強制許可」,自行製造或入口價錢較便宜的仿製藥,再向藥廠作適量賠償。有關決定於今周獲得世貿成員接納,正式放入世貿協議之中。

謝梓華說,就算窮國可以利用「強制許可」讓窮人取得藥物,但它仍未能解決「窮人病無藥醫」以及「部分藥物太舊」兩個問題。他解釋,目前藥廠研製藥物的方針,很大程度是市場主導,例如不斷推出減肥藥,「若沒有市場價值,病人負擔不起,藥廠知道賺不到錢,就不會研究。」

謝梓華說,像肺癆、虐疾、昏睡病、黑熱病等仍然肆虐貧窮國家的疾病,每年不斷殺死幾百萬人,但由於利潤不可觀,沒有藥廠願意研究,就算有藥物,可能是三四十年前的產品,還留有當年的副作用,一直沒有進步過。

促售藥窮國彈性處理

那麼,保護知識產權與公眾健康兩者,又應該如何平衡﹖謝梓華呼籲,享有專利權的藥廠,研發不應純粹以市場主導,同時可考慮以較低價格,向貧窮國家出售藥物, 給予彈性處理,「個個都會話自己賺唔夠錢,但到了某個限度,應同時考慮公眾健康,國家是否有危急……我們現在不是討論吃了那些藥會更漂亮,或者會更健康, 而是為了保住性命。」

明報記者 陳立程、 羅永聰

母親的抉擇

母親的抉擇﹕一年求助逾2500宗
2005年12月10日

【明報專訊】「母親的抉擇」未婚懷孕部主任羅瑞雲說,過去的年度單是求助個案已有2578宗,而需要組織跟進及面談的較嚴重個案有132宗,當中近一半求助少女不足18歲。

家人支持十分重要

對於日前跳樓的小情侶,羅瑞雲深表惋惜,她稱很多年輕人意外懷孕後,只說不要留下胎兒,卻對這方面的事缺乏認識,其實,即使她們沒有認識,社會上還有很多機構可以提供意見及緊急援助,只要勇於踏出求助第一步,事情總可找到解決辦法,根本不用鑽牛角尖。

她說,經驗中,有不少個案的事主原本害怕受到責打而不敢向家人披露真相,後來卻深深體會到家人的支持十分重要,更有許多年輕人自此與家人的關係得到改善。

15宗選擇墮胎

據母親的抉擇統計,2004年4月30日至今年3月31日,有關未婚懷孕的求助達2578宗。

而當中132宗個案較嚴重,其中44宗最後選擇將胎兒生下及交由社福機構處理,46宗產後由當事人自行撫養嬰兒,15宗因胎兒未過24周而選擇墮胎,其餘27宗仍在懷孕。

Thursday, December 08, 2005

台灣消費者文教基會

台鼎泰豐濕紙巾含熒光劑
2005年12月8日

【明報專訊】台灣消費者文教基會昨日公布42個濕紙巾樣本抽檢結果顯示,半數即21個樣本含有熒光劑,包括立榮航空公司、知名食店鼎泰豐、海霸王餐廳等提供給顧客的濕紙巾,及台北市售的康乃馨柔濕巾、德恩奈嬰兒潔膚濕巾等多家知名牌子濕紙巾。

消基會副秘書長吳家誠表示,熒光劑因為種類很多,毒性各不相同,有的會造成血液的病變,有的會造成肝腎的病變,也有的會造成攝護腺腫大。

可致血液及肝腎病變

消基會今年9月至10月在大台北地區的超級市場、便利商店、藥房、飛機上與餐飲店採集一般家用濕紙巾、嬰兒柔濕巾、隨身包濕紙巾、餐用濕紙巾,共計42件樣本。其中在立榮航空、遠東航空、爭鮮迴轉壽司、關東日式火鍋、Skylark加州風洋食館、海霸王、糊口老街、麻布茶房、私房菜館、鼎泰豐、粗菜館、野宴日式炭火燒肉、芳月亭等航空公司或餐廳附贈的13件餐用濕紙巾,驗出有熒光反應。

另外,市售的優生嬰兒柔濕巾、沙威隆清爽潔膚抗菌濕巾、五月花柔濕巾、依必朗超柔潔濕紙巾、嬌生嬰兒護膚柔濕巾、舒潔柔膚濕巾、康乃馨柔濕巾、德恩奈嬰兒潔膚濕巾及「Snoopy柔濕巾」等29件濕紙巾樣本中, Snoopy柔濕巾、康乃馨柔濕巾、德恩奈嬰兒潔膚濕巾、大潤發嬰兒柔濕巾、Cozy潔膚濕巾、蜜恩蜜便利巾、康乃馨奇摩巾、怡親寶加厚護膚柔濕巾等8個樣本有熒光反應。

航空公司回收問題濕紙巾

在消基會公布抽驗結果後,立榮及遠東航空都立即回收問題濕紙巾,暫時以餐巾紙及面紙取代。

消基會表示,雖然這次檢測結果中未發現熒光劑具有可遷移性,但該會仍然建議消費者在用餐前或用餐後都不要使用附贈的濕紙巾擦嘴,以免刺激唇部。另外,濕紙巾上含有酒精,酒精雖具有較佳的殺菌效果,但清潔過後會使肌膚表面水分流失,感覺緊繃乾澀,造成肌膚不適。至於此次濕紙巾在甲醛溶出試驗和PH值測試方面,結果都符合標準。

(明報駐台記者張虹梅專電)

社區組織協會籌款

炒幾味籌款 火水爐考起阿齋
2005年12月8日

【明報專訊】「我並非你們想像般中產﹗」近年在傳媒教人享受生活、烹調美食的歐陽應霽(阿齋),昨日到深水的板間房內炒幾味小菜,體驗貧窮生活。他表示,自己在深水的板間房長大,並非是大家想像那樣只懂吃喝玩樂、優哉游哉的中產一族。但明記者所見,他昨日首次以火水爐炒菜,有點雞手鴨腳。

平日習慣在千呎open kitchen內示範意大利、法國菜式的阿齋,今次面對火水爐「燒極都唔熱」有點無奈,但他依然能完成四味小菜﹕炒苦瓜、番茄薯仔湯、炒粒粒、老少平安。

豪食鮑翅宴感浪費

他說,童年時在深水長大,近年自己的環境改善了,偶爾獲邀參與3000元一位的鮑翅宴,感到十分浪費,他認為自己提倡的生活品味需要有「有品(格)」,所以答應出任社區組織協會的籌款大使,親自下場炒菜,亦以「食」為題繪畫了宣揚公義仁愛的漫畫,印在T恤上及朱古力上義賣。

社協主任何喜華表示,外國教會資金撤離香港,令他們每年少了70萬元經費。協會明天將在中環娛樂行外,以及12月25日(周日)於銅鑼灣時代廣場外義賣籌款,這兩天的下午還有阿齋的簽名時段。

「心飛舞團」

智障小天使舞出真情
專業導師﹕他們是我的老師

2005年12月8日

【明報專訊】在排舞室裏,丁世強與其他8名成員,正努力排練一節節的舞蹈,以靈活動作及舞姿將編舞者心思演繹出來,若不是細心觀察,旁觀者難以發現這班正舞動身體的舞蹈員原來是智障人士。這班在舞台下被人遺忘的人,在舞台上得到認同,更可貴的是這班小天使感化了身旁自以為正常的人,尋回人生價值。

演繹迷失都市 偶有「蝦碌」

「他們真是一班小天使﹗」這是在訪問期間,記者多次聽到的說話,不論是智障人士的家長、舞團編舞者,他們皆不約而同以此形容這群「心飛舞團」的成員。舞團是在2000年正式成立,是香港唯一由智障人士組成的舞蹈團,在明年1月6日及7日,將首次在香港演藝學院作公演。

舞蹈團共有9名成員,由23至31歲不等,他們多為輕度及中度弱智人士。當音樂響起時,這群受過長期訓練的舞蹈員即時站在準確的位置,並隨音樂舞動身體,在「迷失的都巿」一節中,他們扮演營營役役的都市人,在趕時間、看報紙及「搵錢」。

9 人的舞姿不很齊整,偶有「蝦碌」,但他們毫不怯場,只要音樂繼續響起,定會努力完成整套動作。問隊員丁世強辛苦嗎﹖他大聲的說﹕「唔辛苦﹗」並續說﹕ 「紙、紙。」在旁的舞團負責人、聖雅各福群會服務表現領導黃淑賢解釋﹕「他仍講緊剛才跳舞時出現的道具呢。」可見他對跳舞的熱誠。

導師﹕簡單引導喜怒哀樂

有10 多年跳舞經驗的專業舞者吳詩韻表示,普通人會認為自己比智障人士聰明,但每個人都有長處和弱點,只是「框框不同」。吳用不同方法將智障人士的專長發揮出來,在編舞過程中要顧及智障人士「天生骨頭較軟及扁平足」,而他們不會控制身體體重,故不會有太多跳躍動作。她用簡單引導方法,令他們明白舞蹈所表達的意思,例如「問他們肚餓時的感覺」、「有什麼喜歡的物件」等,讓他們理解舞蹈中的「喜怒哀樂」。

吳接觸了智障人士十多年,知他們心思簡單,有一次問他們要什麼禮物時,他們所要多是一條裙、一個老婆、一些食物,甚至有人表示﹕「我只要一包檸檬茶,唔要好多﹗」這反而令她反思普通人所追求的物質已超越基本需要,難怪她滿有感慨﹕「他們反而是我的老師呢﹗」

明報記者 梁偉健

藝術團體爭取社會資源

藝團倡效大學設配對基金
從西九發展商300億基金撥出

2005年12月8日

【明報專訊】為鼓勵藝術團體爭取社會資源,民政事務局轄下的「表演藝術委員會」建議政府從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發展商設立的300億元基金,撥出部分成立表演藝術配對基金,令受資助的非牟利藝團向社會籌得私人捐款後,可配對政府的補助金,一如大學界的「等額補助金」和社會福利界的「攜手扶弱基金」。

業界歡迎 惟憂籌款難

劇場組合聯合藝術總監詹瑞文認為建議正面,但擔心未發展成熟的藝團籌款有困難,設立配對基金需要有藝團駐場計劃配合,藝團才能作長遠規劃和吸引贊助。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閻惠昌亦歡迎建議,並強調配對基金不能作為藝團主要收入來源,因為本港仍未有贊助藝團的氣氛,香港社會亦較崇尚西方文化,中樂覓資助較西樂困難。

擬設配對上限 防資源傾斜

表演藝術委員會主席陳達文接受訪問時說,設立配對基金仍在構思中,會汲取大學等額補助金和社福界攜手扶弱基金的經驗,考慮設立配對上限,避免令大部分資源流向大藝團,不利小藝團發展。他心目中未有基金數額,但認為應從發展西九的基金撥出。「若要西九發揮成果,一定要現在開始工作,在軟件方面配合,爭取社會支持,培育藝術家。」他對基金的成立表示樂觀。

他說,委員會既希望政府增加資助表演藝術,亦希望藝團開拓社會資源,本港大學籌款理想就是成功例子,「教育界做得到,藝術界也應該可以」。民政事務局助理秘書長方毅說,藝術界籌款的成功例子如香港藝術節,政府資助只佔經費三成,另有三成來自贊助,四成來自票房。

表現欠佳藝團 可停止資助

表演藝術委員會上月發表諮詢文件,就資助和支援藝團提出多項建議,但文件沒有提及設立配對基金。方毅說,成立配對基金有不少細節問題,如需先訂定劃一的撥款機制。現時康文署和香港藝術發展局主要資助4個和6個藝團,委員會建議將來由一個機構提供資助,與撥款掛的評估準則有待商討。

現時藝發局資助的藝團若表現欠佳,便需要「落車」,即局方會停止資助。委員會建議擴展這機制至所有受資助藝團,包括康文署轄下的受資助藝團,並建議當局先削減表現欠佳藝團的資助,若他們未能改善,資助才被終止。

明報記者 胡幗欣

盼讓同類藝團長駐同一場館
2005年12月8日

【明報專訊】表演藝術委員會提出「場地伙伴計劃」——優先讓同類表演項目在一個場館表演,如管弦樂團集中在文化中心音樂廳演出、劇藝和舞蹈集中在大會堂劇院等,以便場地管理者和藝團合作尋求贊助和宣傳。

香港藝術中心總幹事茹國烈說,「場地伙伴計劃」邁出的步伐太小,只是讓某些藝團優先租場演出,未能令場地與藝團自由合作。劇團發展最重要是場地,「若劇團也不知明年會到哪裏去,怎樣找贊助﹖」他認為藝團長駐某個場地,才能落地生根,作長遠發展。

詹瑞文﹕有了「家」 策劃更靈活

劇場組合去年進駐藝術中心,租用中心作辦公室和排練場地,並優先使用該處的場地。劇場組合聯合藝術總監詹瑞文說,有了「家」,策劃的靈活性大增,亦有助劇團推出更多新猷。

他說,劇場組合有了固定場地後,推出的計劃、贊助、門票價格和觀眾人數等都有增無減,如過去只有兒童劇較易找到贊助,現在演出有機會延續上演,讓公眾及贊助商加深認識,以《男人之虎》為例,便獲得電器商和啤酒商等贊助。

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閻惠昌一直希望香港設立中樂中心,成為中樂界排練和表演的集中地,並永久放置該樂團重2500公斤的古樂器編鐘,與其他樂團共享資源。

他說「伙伴計劃與這目標靠近了一些」,有了集中的表演場地,人們一想起中樂,如古箏、琵琶便想到某個地方,台灣和新加坡在這方面做得很好,值得借鏡。

《校本條例》司法覆核

陳日君:若敗訴或有校停辦[08:18]
2005/12/08

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指,若《校本條例》司法覆核敗訴,可能會有學校要停辦。

陳日君指,《校本條例》撤底改變了教會的辦學模式,不再算是教會辦學,違反基本法。若司法覆核敗訴,教會就要看看哪些學校可繼續辦、哪些不可。

天主教香港教區入稟高院要求就《校本條例》進行司法覆核,指基本法訂明政府應參照一直以來的教育制度,在訂定新政策時,亦要以過往的教育制度為基礎。基本法亦指出,宗教團體在九七後仍然可以繼續辦學或是醫院,而學校本身有自主權及享有學術自由,宗教團體辦學亦可照舊提供宗教教育。但《校本條例》要求在校董會中加入家長及校友等成員,令辦學團體的權力減少,違反了基本法賦予宗教團體辦學的權利。

校本例04年通過 強制設法團校董會
2005年12月8日

【明報專訊】立法會2001年提出的《校本條例》,規定學校要成立向政府註冊的法團校董會,並加入由選舉產生的家長、教師及校友代表。條例觸動天主教教會及部分辦學團體的神經,主教與教統局長及官員,這4年以來已就條例多次「對罵」,關係決裂。

辦學團體轟教統局「奪權」

教統局於2001年提出條例草案,標榜推動校政民主化,但部分辦學團體則指這是教統局「奪權」。條例在爭議聲中於04年7月獲立法會通過,至05年7月,立法會再通過撥款3.5億元,資助學校成立法團校董會,陳日君主教對撥款表示不滿,認為教統局「利誘」學校成立法團校董會,更直斥教統局「卑鄙」。

按條例,全港學校須於2010年前成立法團校董會,而條例會於08年檢討。教統局指出,條例通過至今,已收到116份學校申請的章程,相等全港中學一成。教統局至今批出了90多份申請,當中已成立法團校董會的有36間。教統局預計明年9月前,成立的學校達200間。首批成立法團校董會的辦學團體,包括嗇色園、鳳溪等。

不過,天主教香港教區除了以司法覆核與教統局對抗,更表明不會跟從條例,而會自訂方法推行校本管理,方法是在各校設立兩層架構的管理辦法。香港天主教教區學校聯會(小學組)主席張志鴻表示,天主教區轄下絕大部分中、小學已按教區指引,在現時校董會之下成立「校政執行委員會」,該委員會均有教師和家長代表參與,他指參與者均認為這個兩層架構公開、透明,運作有效。他說﹕「全世界沒有一個地方,只容許一個方法做到民主﹔不一定法團校董會才做到校政民主化。」

除了天主教區,部分辦學團體,如聖公會、循道衛理聯合會等大型辦學團體,亦曾聲言消極抵抗,堅拒成立法團校董會。

Wednesday, December 07, 2005

《校本條例》司法覆核

天主教司法覆核校本條例[19:04]
2005/12/07

天主教香港教區入稟高院要求就《校本條例》進行司法覆核,指有關條例違反基本法。

天主教香港教區指,基本法訂明政府應參照一直以來的教育制度,在訂定新政策時,亦要以過往的教育制度為基礎,基本法亦指出,宗教團體在九七後仍然可以繼續辦學或是醫院,而學校本身有自主權及享有學術自由,宗教團體辦學亦可照舊提供宗教教育。但《校本條例》要求在校董會中加入家長及校友等成員,令辦學團體的權力減少,違反了基本法賦予宗教團體辦學的權利,故入稟高等法院,要求對《校本條例》進行司法覆核。

Monday, December 05, 2005

「綠色觀察」要求環團合法化

民間環團上書要求合法化
2005年12月5日

【明報專訊】吉林中石化爆炸引起有毒化學物質外泄污染松花江事件,浙江省一個被政府取締的環保組織日前上書全國人大,要求政府承認該組織的合法地位,並釋放其被捕的領導人。有與論認為,目前中國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將引起社會民眾更多關注,並可能導致民間環保組織活躍。

環境問題嚴峻引發關注

總部在紐約的「中國人權」報道,浙江省這個環境保護組織的名稱為「綠色觀察」,該組織日前致信全國人大,要求政府承認他們的組織為合法組織,並且釋放該組織發起人譚凱。報道指,有關上書是在吉林化工廠大爆炸導致松花江嚴重污染後不久進行的。信中希望在國內目前嚴峻的環保形勢下,「綠色觀察」的環保目標能得到尊重,該組織的合法性得到承認。「綠色觀察」公開信還要求釋放該組織的發起人譚凱,他是中國民主黨成員之一,他們是在浙江東陽畫水鎮今年4月的環境污染事件發生後,醞釀成立了這個環保組織。

「中國人權」主席劉青稱,目前中國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當局應允許成立真正意義上的民間組織以監督社會和政府,發出與政府不同的聲音。

Wednesday, November 30, 2005

國際小母牛組織

國際小母牛組織
助700萬家庭自力更生

2005年11月30日

【明報專訊】國際小母牛組織1944年在美國成立,60多年來已協助共125個國家及地區的逾700萬個家庭自力更生。

小母牛1984年起在中國內地展開扶貧項目,香港分會在2000年創辦,支持小母牛在中國的工作,至今在內地已為5萬多個家庭提供逾430萬頭禽畜。小母牛 香港分會去年籌得500萬元善款,今年3月上任的董事局主席梁錦松希望,日後的善款數字「愈多愈好」,但他未有定下籌款目標。

梁錦松身內地送牛扶貧
2005年11月30日

【明報專訊】退下政治舞台兩年多的梁錦松,現在每天都在享受家庭樂,他告訴我們﹕「我現在有兩個正職,其中一個是湊仔。」另一個職務,就是擔任中國工商銀行獨 立非執行董事。難怪最近「阿松」有空找來一份兼職﹕任志願機構「小母牛」董事局主席。早前他更和太太伏明霞,拍拖到內地「送牛」扶貧。

鼓勵學生閱讀籌款

兩年前辭去財政司長的梁錦松昨日高調「復出」,再次面對傳媒,但今次不談政治、也不談生意,只是細說今年他的扶貧經歷。問他有否再見前特首董建華﹖他只是輕輕一句﹕「少了,董先生也忙啦。」

當上慈善機構的掌舵人,梁錦松說跟當年在政府工作很不同,「現在只是兼職、壓力少、工作量又不重,雖然組織的規模小,但有機會幫助內地同胞,很有意義」。梁錦松曾經是教統會主席,負責制訂教育改革策略,今次在「小母牛」其中一項任務,就是鼓勵學生以閱讀來籌款。

梁錦松說,經友人介紹認識「小母牛」後,很認同組織的理念,便決定「身」支持。「小母牛」源於美國,香港分會在2000年成立,全年協助改善內地山區貧民 生活。「小母牛」的運作,是將牲畜捐給農民家庭飼養,然後要求家庭將母牛、母羊、母雞誕下的後代轉送給其他窮人,薪火相傳。

認同小母牛理念 全力支持

「小母牛不只是扶貧,它是真真正正協助貧窮的一群自力更生,教導農民環保及正確的畜牧方法。」至今組織已為國內5萬個家庭提供逾430萬頭禽畜。

梁錦松今年3月當上小母牛董事局主席,其他董事局成員還包括前電盈副主席張永霖、全國政協委員李大壯、工業家汪穗中等。今年初又與伏明霞夫妻檔到「小母牛」的內地扶貧點雲南及北京山區考察,又在當地買了80多隻牲畜,送給農民。

自掏腰包送80多隻牲畜扶貧

猶記得梁錦松當年的名言「一個人使的錢有限,搵的錢不是你的,使的錢才是你的」,今天他拿錢走上扶貧之旅,最難忘的,是山區所設施不足,「有一戶農民,很 興奮的告訴我,飼養牲畜後,終於有錢興建所」。他說看到那個所的一刻,心裏很震撼﹕「在香港,洗手間是我們生活中理所當然的一部分,但原來在內地山區是奢侈品。」

他又記得,有一個農民家庭,數年前曾獲贈100隻雞,現在已將雞隻數量繁殖至300多隻,全因他們懂得用布圍雞場,晚上又點起一盞燈,讓雞隻得到溫暖,「就是這點點的小知識,能改變了命運」。在禽流感陰霾之下,他又不忘提醒農民人雞分隔的重要。

接掌小母牛後,梁錦松的心願是希望更多人能認識這個機構,聖誕前夕,他會和太太再次出動,連同「乒乓孖寶」李靜、高禮澤和「眾人媽打」李麗娟在商場義賣。可有向商界權貴募捐﹖「還是先打響名堂吧,將來不排除接觸各界人士。」湊仔以外,看來梁錦松還有很多事要忙。

明報記者

Tuesday, November 29, 2005

慈善機構「寰宇希望」

四成年輕者指長者固執
2005年11月29日

【明報專訊】安老事務委員會昨日公布一個香港老年形象研究的結果,發現不少受訪者對長者的形象較為負面,特別是指長者多病和思想守舊。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梁智鴻表示,了解到社會對長者存在歧視和誤解,委員會已成立一個積極樂頤年的小組,致力提升長者形象。

有關研究在今年4至8月進行,共訪問9000人,其中1883人為60歲或以上的長者。部分結果顯示,長者的自我形象,較其他人對老人的形象更為正面。長者認為他們自己是成熟穩重、獨立、快樂,以及思想開通。

不過,非長者(即18至64歲的成年人)的受訪者,對長者的負面看法較多,其中認為長者固執、多病均有接近四成,至於認同長者令人覺得沉悶亦佔三成,較長者的受訪者約高出一倍。

梁智鴻表示,近月落區巡視安老院,部分經營者向他反映安老院在社區並不受歡迎,如有鄰居訴他們時常亮燈,投訴長者在晚上因精神失常而呼叫,或不滿救護車時常到訪,或投訴長者拖慢電梯運作等。他表示已成立一個積極樂頤年的小組,致力提升長者形象。

義工幫獨居長者尋夢

另外,慈善機構「寰宇希望」於9月訪問了500名獨居長者,以了解長者需要。結果發現,九成獨居長者希望有人協助他們清潔及油漆家居,一成希望到戶外遊逛,例如到新落成的迪士尼、迪欣湖,以及重遊年輕時工作的地方等。

該組織表示,目前全港約有16.1萬名獨居及雙老長者每月收入低於5000元,活在貧窮線下。理大康復治療學系於去年5月訪問了71名社區長者,當中35人是獨居,調查發現長者較少參與活動,當中17%長者有抑鬱症狀,顯示長者愈少參與活動,其身心質素會愈差。

慈善機構寰宇正展開招募義工活動,希望成功為800名居住在公屋的獨居長者達成願望,為他們清潔家居及帶他們到戶外遊逛。有興趣當義工的市民可致電2588 1291查詢。

Friday, November 25, 2005

籌款風遍到中小學

籌款風遍到中小學
新校開支多 平民學校絞盡腦汁

2005年11月25日

【明報專訊】新校舍開支「一闊三大」,加上政府推 出「一對一」資訊科技撥款計劃,令中、小學颳起「籌款風」,以應付額外的冷氣、資訊科技、保安等龐大開支,沒有富豪支援的平民學校,只有出盡法寶籌款。成 功在一年多籌得180萬元的聖公會柴灣聖公會聖米迦勒小學校長馮家正教路,今日校長不能高高在上,宜與家長建立合作關係,籌款才會容易「達標」。

另一所位於慈雲山的平民學校中華基督教會基慈小學,為遷新校舍計劃籌款270萬元作準備,但過去一年只籌得4.6萬,跟目標距離甚遠。校長計劃發動學生一人一信,並拜訪富商,將籌款範圍伸展至校外。
明報記者 李曉雯

■個案一﹕家校合作 籌得180萬

隨設備齊全的千禧學校落成,為回應社會對學校質素提升,一所運用政府公帑的津貼學校,隨時要由學校自行籌募百多萬元應付需要。聖公會柴灣聖米迦勒小學為迎接 去年9月遷入新校,定下180萬元籌款大計。雖然成功「達標」,但校長馮家正預計,隨學校發展,籌款已列為學校長期工作。

校長「動之以情」 家長落力協助

馮家正說,2004年初得悉獲分配新校時,已訂立180萬籌款大計,終於今年10月「達標」。籌款方法不外乎校內募捐、籌款表演和晚會,但校長、教師付出的心血不少。馮說,小六學生通常覺得不會受惠,對籌款活動反應冷淡,於是親自向學生游說「動之以情」,最後小六成為全校捐款最多的班級,令他大為感動。他坦言對一般「平民學校」要籌過百萬元的確有一定難度。他說﹕「若學校沒有資源,改善教學環境,家長更不會支持籌款,變成一個惡性循環。」他建議,現時擔任校 長要與家長建立深厚關係,「如果校長還高高在上,與家長距離太遠,很難令家長願意真心幫助學校。」

馮家正說,家校關係要由校長到教師,一點一滴建立。他身為校長,會盡量抽空出席家長活動,亦會鼓勵教師下課後致電學生家長,互相分享學生的學習情,培養學生、家長對學校的歸屬感。

隨校園設施老化,學校未來仍然負擔龐大維修費,「政府津貼勉強足夠應付日常開支,若運用其他津貼,會影響教學質素。」馮校長坦言,今日身為校長,已準備將籌款訂為長遠工作。

Thursday, November 24, 2005

「領匯監察」

盧少蘭參與「領匯監察」
揭外判廁工未達最低工資

2005年11月24日

【明報專訊】在領匯官司中敗訴的公屋居民盧少蘭「另起爐灶」,與一批反公共資產私有化的議員學者,成立「領匯監察」團體,長期監察領匯公司的運作及研究相關法律行動,昨日率先公布一項針對外判廁所清潔工的調查,指控領匯「4宗罪」,指清潔工月薪最低只有3407元,未達房屋署承諾的最低工資。

協助盧少蘭進行司法覆核的陶君行和張文慧,立法會議員陳偉業、鄭經翰、梁國雄及多名學者,日前成立「領匯監察」。陶君行表示,領匯是首個徹底私有化的公共資產項目,對公屋居民及商戶均有長遠影響,因此成立「領匯監察」,長期跟進領匯運作,監察領匯外判商會否剝削工人等,至今已收到23個投訴。

盧少蘭說﹕「我已經交了棒,日後不可再讓它(領匯)繼續剝削工人﹗」

「領匯監察」早前派員觀察10個領匯商場,並訪問過40個廁所清潔工,發現只有6個商場達到房署外判工最低工資標準4499元,工資最低為太和商場,時薪只有14.2元,月薪僅3407元。

除工資低問題外,「監察」成員、清潔工人職工會幹事陳寶瑩批評,外判商經常要求工人連做兩更,工時長達15小時,令工人無法休息,工人工作期間不能離開廁所,也未獲提供水鞋及口罩,衛生健康被忽視。不少外判商長期請替工,藉以節省強積金及年假,使工人缺乏勞工保障。

領匯指接手至今未簽訂新合約

領匯發言人回應,現時旗下公屋商場的外判清潔工人月薪合約,全屬在房委會管理期間簽訂,領匯管理公司自今年5月接手後,未曾簽訂任何新外判合約。領匯日後要求外判商向員工提供合理待遇,亦會不時對外判員工進行不記名調查及跟進。

Wednesday, November 23, 2005

俄羅斯加強控制非政府組織

俄羅斯加強控制非政府組織[18:40]
2005/11/23

俄羅斯加強控制非政府組織,國會下議院首讀通過非政府重組重新註冊法例草案,擴大政府的監管權力。

俄羅斯國會下議院以370票對18票,首讀通過有關法例。在新的法例草案中,所有非政府組織均需重新註冊,包括人權、環保、慈善、醫療及體育等團體。非政府組織曾向國會反映意見,反對有關立法。

    扶貧組織「土房子」

    土房子」是一個充滿年青活力的扶貧組織,自二零零零年十月開始由一群熱心國內兒童教育事工的專業人士組成,曾服務及探訪地區包括有廣東省清遠地區、廣西省梧州地區、雲南省麗江地區。

    土房子阿佬訪問

    聯署信 - 「風雨蘭」

    促請政府正視性暴力受害人需要
    承擔專門﹑全面及一站式的緊急支援服務
    聯署信
    2005年11月

    我們十分關注現時香港唯一為性暴力受害人提供全面及一站式的緊急支援服務單位「風雨蘭」可能因資源問題而面對關閉的危機,使性暴力受害人未能得到及時、適切和全面的支援。

    正視性暴力,支援受害人

    性暴力不單是危害婦女身體自主嚴重問題,也影響每位追求自由、安全、平等的市民,關乎社會整體的福祉。

    2000年,在婦女團體的倡議下,全港首間為性暴力受害人提供全面緊急支援服務的中心「風雨蘭」成立,這標誌著反性暴力運動在香港邁向新的一頁。2002年,跨部門合作『處理性暴力個案程序指引』及處理強姦個案的一站式舉報程序正式實施,「風雨蘭」作為一站式的危機中心,在過去五年的運作中,與警方、法醫、醫護及社會服務等不同部門及專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通力合作為受害人提供全面的緊急支援服務。儘管有關的程序仍有待完改善,但這對長遠建立一個無性暴力威脅的社會,已是重要的一步!

    齊心遏止性暴力,不容服務出斷層

    「風雨蘭」成立以來,服務了接近800位性暴力受害人,但政府一直未有作出財政的承擔。「風雨蘭」目前的財政資助即將於12月31日完結,但政府不單未有作出財政承擔,更沒有計劃作出服務承擔,延續全面、即時的一站式服務,使受害人繼續得到適切的支援服務!

    落實支援服務,政府責無旁貸

    香港政府於1995年簽署了<北京行動綱領>,承諾為協助遭受暴力對待的婦女的支援服務提供資助。世界衛生大會亦於2003年敦促成員國促進「向暴力受害者提供醫療、心理、社會和法律援助及康復方面的活動」及「提供技術支援以加強對暴力存活者的創傷和護理服務。」香港政府作為世衛成員及<北京行動綱領>的簽署者,都有責任落實對受害人的全面及緊急支援服務。

    在此,我們敦促政府珍惜政府部門、非政府機構及社會人士多年努力的成果,正視性暴力問題,回應社會的需要,作出資源承擔,為性暴力受害人提供全面及一站式的緊急支援服務,使香港能真正成為一個安全關懷的社會。

    我們強烈要求:

    1. 政府正視性暴力受害人的服務需要,落實執行立法會有關為性暴力受害人「提供全面及即時的一站式緊急支援服務」的動議;

    2. 政府在資源上作出承擔,以經常性財政撥款資助「風雨蘭」或相等的服務單位;

    3. 為性暴力受害人提供的服務應符合以下原則:

    3.1 服務應全面關注受害人在心理﹑醫護、司法及福利方面的需要;

    3.2 即時支援:24小時候命,提供即時支援,減少危機;

    3.3 一站式處理:在一個中心內為受害人提供各種服務,避免受害人週旋於不同部門之間,重複講述被害經歷,加深創傷;

    3.4 專門服務:設立專門的服務單位,由有經驗的專責工作人員提供安全及最適切的專業服務。

    請盡快電郵acsvaw@rapecrisiscentre.org.hk或傳真2392-2531填妥的表格回本會。

    查詢:吳惠貞女士(服務協調主任,電話23922569)

      Blog: Humanitarian Action in China (HuA)

      A new blog on humanitarian action in China (since July)...

      關於 HuA - 行善在中國

      各位可有留意到,近年在地鐵站内,各慈善機構呼籲捐助中國貧困地區的廣告越見增多?在報紙上也常看到有關學生參與慈善考察團的消息和報導。記得在1990年代,由本地慈善機構籌辦的考察團並沒有公開地邀請公衆參與。那為什麽會有這個明顯的轉變?

      其 中一個可能性是本地的家長認爲給自己的孩子體驗内地貧窮兒童的生活是學習的一部份:一方面讓他們學懂知足和珍惜;另一方面擴濶他們的視野。考察團興起的另 一個原因可追溯到一些用心不良,志在騙財的所謂‘慈善機構’的惡行。籌辦考察團使得有意捐助者有機會親身接觸貧窮地區的人民,看看他們是否真的需要幫助, 而錢又是否真的用在他們身上。同時,籌辦單位亦可以此證明他們的呼籲及行動乃真正的善行。

      香港人的善心衆所周知。可是,在我們作出捐獻前,有否想過慈善機構的背景、宗旨和運作?我絕對不是持着猜疑或犬儒態度提出這個問題。我只是認爲慈善機構多一點的透明度,以及公衆積極一點的認識和參與,會有助於香港慈善事業的未來發展。

      雖 然我並不是在社會福利界工作(而是一家專營當代藝術的非牟利機構的文化工作者),但是對於慈善事業,我有自己的理念和抱負,尤其希望能參與國内扶貧工作。 其實,已經有很多香港的慈善家、基金會和慈善機構為國内的窮鄉僻壤提供基本 建設,如學校和孤兒院。所以,我會在軟件方面下功夫,研究應籌辦怎樣的活動來讓貧困地區的人民增加對周邊的資源的認識和保護,好使他們能繼續利用這些資源 來養活自己及後代,從而建立一套自救和可持續發展的文化。

      這個 「部落格」 是 一個開始,我會在這裡介紹一些成立於香港,並且有籌辦中國項目的中小型慈善機構。提供背景資料以外,我會介紹這些機構的項目/活動怎樣為貧困人民提供指 導,讓他們找到一個幫助自己解決困難的渠道。項目/活動的範疇包括學童教育、環境保護、農務、文化遺產保護等等。籍此,我期望能

      • 讓自己和公衆增加對本地慈善團體以及在國内進行慈善工作的認識;
      • 建立一個平台,讓社會福利及慈善界内的工作者就項目構思和推行、籌募經費、人力資源的培訓等問題作交流及討論;
      • 使慈善事業得到正面和持續的發展;
      • 為香港人在中國的善行作一個民間紀錄。

      作爲 「部落格」 ,當然希望有興趣的朋友給予意見,糾正錯誤,參與討論,共同編寫。亦歡迎各位以電郵與我聯絡。


      Tuesday, November 22, 2005

      深圳「反性騷擾基金」

      反性騷擾基金啟動
      2005年11月22日

      【明報專訊】深圳市調查顯示,在8820名受訪女性中,有59.36%的人表示曾被性騷擾。為預防性騷擾、普及性知識及推動關懷性病患者的工作,深圳慈善公益網和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共同啟動中國首個「性基金」。

      「性基金」是純民間運作的非牟利公益基金,已籌得數萬元款項,捐款主要來自政府及社會各界。「性基金」資助的首個活動將在下月3日啟動,即名為「我支持你說不」的反對性騷擾活動。

      Friday, November 18, 2005

      成立國際互聯網論壇

      美國可繼續掌控互聯網[19:56]
      2005/11/17

      來自100多個國家代表達成共識,美國可繼續掌控互聯網的管理工作,但將成立一個論壇討論爭議。

      全球資訊社會峰會第二階段會議本周三在突尼西亞開幕,今次會議的宗旨是將通信技術擴展到貧困地區,然而互聯網控制權的歸屬卻成為了會議的焦點。

      來自100多個國家的代表達成共識,互聯網將繼續由美國通過一個準獨立機構ICANN控制。業內人士此前預計,歐盟同美國將在全球資訊社會峰會上就互聯網歸屬權的問題攤牌,但最終這一情況並沒有發生。

      互聯網源於美國國防部的一個項目,而且互聯網發展初期美國投入了大量資金,因此美國也就獲得了對互聯網根伺服器的控制權。1998年10月,美國商務部授權ICANN管理互聯網根伺服器。但部門擁有隨時否決ICANN管理權的權力。

      儘管巴基斯坦等國家一直呼籲由一個國際機構,例如聯合國來管理互聯網,但各國最終達成的協議卻是成立一個開放國際論壇來討論重要互聯網事務,而這一論壇並沒有管理互聯網的權力。論壇將討論垃圾電郵等問題。

      Thursday, November 17, 2005

      中華慈善獎

      成龍李嘉誠獲中華慈善獎[23:27]
      2005/11/17

      民政部將向成龍、李嘉誠等100多位人士或單位,頒發「中華慈善獎」。

      此次中華慈善大會由民政部和中華慈善總會共同舉辦,於11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由政府部門與民間慈善組織共同舉辦的慈善大會。大會主題為「攜手慈善,共創和諧」,約有700位代表將出席會議。

      香港鱗翅目學會

      虎斑蝶青斑蝶成群屬異數
      色彩鮮艷 提醒敵人有毒

      2005年11月17日

      【明報專訊】虎斑蝶和青斑蝶在港常見,不過香港鱗翅目學會會長饒戈說,青斑蝶常見但數量不多,每次出現也只是零星數隻,像今次在大埔海濱公園內有近百隻之多,實屬異數,值得一看。

      饒戈指,虎斑蝶雖然十分常見,但其色彩鮮艷,花紋對比強烈,是自然界中的警戒色,提醒敵人牠們有毒,不可侵略及吃掉牠們。亦因此,虎斑蝶飛行時慢條斯理,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樣。

      虎斑蝶和青斑蝶由卵至成蟲約需3周,變成蝴蝶後,一般生命只有數周之久,不過準備度冬的那一代斑蝶,壽命則可長達半年,因牠們要完成過冬及冬後繁殖的重任才能死去。

      Wednesday, November 16, 2005

      巴拿巴愛心服務團



      巴拿巴愛心服務團 Barnabas Charitable Service Association - Recruiting volunteers now for its flag day on January 7, Saturday. Please sign up!!!

      綠田園籌募經費

      綠田園有機雅宴籌經費
      2005年11月16日

      【明報專訊】為了籌募來年綠色教育活動經費,「綠田園」特意設計一頓「生態、美食與 文化的Fusion菜」,並於本月26日(下周六)在警官俱樂部舉行「綠田園有機雅宴2005」,屆時環境運輸及工務局長廖秀冬將任主禮嘉賓。餐券每張500或1000元,估計當晚有約300人出席。詳情可瀏覽綠田園基金網頁(http://www.producegreen.org.hk)。

      菜譜﹕

      ◆有機田園寶藏﹕羅馬生菜、紅生菜、意大利生菜、有機苜蓿、葫蘆巴等芽菜,配以有機橄欖油、蘋果醋汁、胡桃汁、番茄蛋黃醬

      ◆有機意大利雜菜湯﹕配以有機全麥饅頭

      ◆漫遊有機世界﹕有機雜菜與菌食,伴以有機野米及紅米,配有機薄荷酸乳酪汁及番茄醬

      ◆有機甜彩﹕有機豆甜羹配以有機豆漿及亞麻籽片

      ◆有機茗茶或咖啡

      Tuesday, November 15, 2005

      PlayStreet 2005



      Click the happy stone!


      PlayStreet 2005 scheduled for Sunday, 4 December 2005 from 1 pm to 6 pm at the Chater Road Pedestrian Precinct, is a fun yet educational event co-organised by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nd Playright Children's Play Association for over 10,000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This community event helps develop family values through a colourful and rich array of play activities and games.

      From educating children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play to lessons on how to lead an enriching life, PlayStreet 2005 is a great opportunity to show you care about Hong Kong families. By sponsoring a "happy stone," you'll be supporting this event while teaching children important values: children who join in the games at PlayStreet 2005 receive "happy stones" for helping and serving others.

      人民@民主戰車

      新聞稿
      民間社會運動 新組織 新平台
      人民@民主戰車起步禮
      直接參與 自主自決

      二零零五年十一月十五日稿

      人民@民主戰車」是香港民間社會運動的具體實踐。我們透過成立「人民@民主基金會」,進而結合各方關懷民間及民主的社會力量------成員包括社運人士、 基層組織者、議員、學生、文化藝術人、傳媒人、教師、律師等專業人士,讓大家對社會重大議題共同發表創見,對不公義、不民主的政府決策表達不滿和監督。只有屬於人民的民主力量,才可以抗衡官商勾結的反民主政權。

      「人民@民主戰車」重視基層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民主實踐,推動人民的自主自決,反對獨裁專政,反對資本壟斷以及主張社區直接參與的民主運動。

      @表示「乘數」及「更多」的意思。我們認為「代議民主」是任何民主社會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在積極爭取「代議民主」的同時,必須爭取「直接民主參與」!只有透 過直接民主參與,我們才能看到「制度」之下有血有肉的各階層「人民」的需求。同樣地,只強調「人民」而沒有「民主」也很容易滑向專政民粹主義的陷阱。故,@不但強調「人民」與「民主」兩者「相乘」的效果; @也表示人民要的「更多」!

      「人民@民主戰車」的基本理念:

      1.兩個主張 — 主張人民自主自決,主張社區直接參與
      2.兩個反對 — 反對獨裁專政,反對資本壟斷
      3.兩個實踐 — 監督公共資產私有化,爭取社區文化與公共空間
      4.兩個堅持 — 堅持全民普選,堅持平反六四

      「人民@民主戰車」將於十一月十九日(本周六)舉行起步禮。屆時戰車連同創意車隊以獨特新穎的面貌亮相街頭,盡顯民間創意及智慧,成就一次曉富象徵意義、形式 新穎、集合眾心,來自民間力量的社會行動。此外,當天將有街頭表演、短劇演出、切蛋糕起動儀式,我們也會正式發表「人民@民主戰車」宣言,出席的嘉賓將來 自不同的基層組織、政界、社運、學界及文化人。 此外,下午另有反思公共資產私有化的學者論壇,詳情如下:

      「人民@民主戰車」起步禮
      時間:十一月十九日早上十一時
      地點:黃大仙中心多層停車場樓下龍輝樓對出空地 (即黃大仙地鐵站D2出口)
      嘉賓:住屋聯盟、商戶聯盟(基層)代表; 梁國雄、陶君行(政界)
      學聯社運資源中心代表、大學師生監察無良企業行動代表(社運);
      一代人公社、司徒薇、何芝君(文化/學界)等

      學者講壇:誰出售了香港 ─ 再反思公共資產私有化
      時間:十一月十九日下午二時
      地點:黃大仙下邨屋邨廣場(或稱龍翠園小型舞台) (即黃大仙巴士總站則)
      講者:黎則奮、司徒薇、何芝君、陶君行等嘉

      如有任何查詢,歡迎致電蘇小姐9167-7401

      順祝 編安

      人民@民主戰車謹上

      全國民間社會團體年審

      54社團未參加年審
      2005年11月15日

      【明報專訊】國家民政部近日發出公告,通告54家全國民間社會團體未按規定參加2004年度的社會團體年審,其中大部分是專業學術團體,但也有一些著名、有背景的政治社團,包括「全國台灣研究會」和有涉台軍方背景的「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等。全國台灣研究會副會長許世銓昨日接受本報查詢稱,民政部「一定是搞錯了」,台研會「肯定不會這樣」。

      知名團體榜上有名

      據 民政部網站公告稱,根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有關規定,民政部每年都對已登記的社會團體進行年度檢查。11月10日,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公布了今年 未按規定參加2004年檢的社會團體名單,共有54個。其中包括國家衛生部所屬的「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兩岸問題有名的智庫「全國台灣研究會」, 以及有軍方智囊辛旗任常務副秘書長、沈衛平為副會長的「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等。

      名單還包括聚集了大批中共軍政退休政要,由前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德生為會長、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為名譽會長的「中華愛國工程聯合會」,以及由前中央統戰部長、中央書記處書記閻明復為名譽董事長,以香港公益金前行政總裁陳達文為名譽會長的「中國科學基金研究會」等。

      較03年82個少

      據了解,這些未按規定「年審」的社團,不少是因為資金原因延誤,或人事問題疏忽﹔其中一些社團已連續兩年上「黑名單」。全國台灣研究會副會長、中共對台智庫之一的許世銓昨日接受本報查詢稱,民政部「一定是搞錯了」,台研會「肯定不會這樣」。去年民政部曾公告82個全國社團未按規定參加2003年度的年審,較今年多。

      「風雨蘭」

      立會促撥款資助風雨蘭
      提供支援性暴力受害人服務

      2005年11月15日

      【明報專訊】本港唯一為性暴力受害人提供24小時支援服務的組織風雨蘭,還有一個多月便會因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資助完結而陷入財政危機,對此,政府官員只回應「會強化現有服務」,毋須資助風雨蘭。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昨日通過動議,一致要求政府撥款資助風雨蘭。

      機構斷資助 政府拒援手

      在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會議上,多個風雨蘭伙伴機構代表指出,風雨蘭為性暴力受害人提供一站式服務,令她們不用奔走多個政府部門求援,減低重複自己慘痛遭遇 而造成的進一步傷害。議員多次追問衛福局若不資助風雨蘭,會否支持其他機構提供相同服務,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傅霞敏回應說﹕「會考慮在現有基礎上……現在 服務可否強化。」

      委員會主席張超雄即表示不滿﹕「政府不應今日才考慮……(政府)完全沒有聽今日的意見,是廢話。」副主席陳婉亦說﹕「待下次再開會後,只餘下20日,怎樣強化﹖你呃我咩﹗」議員梁國雄批評﹕「220萬(風雨蘭每年所需經費),燒一次煙花都沒有了﹗」

      港大醫學院臨副教授馬宣立醫生說,他1982年加入衛生署法醫科,「若沒有風雨蘭,(服務)會回復1982年的水平」,受害人分別要向醫生、警方、法醫科等求助,她們在「好彩」的下,才會獲轉介作事後避孕和檢查。

      多個與會志願機構表示,政府認為家庭服務綜合中心能為性暴力受害人提供支援,但這些中心沒有24小時服務,亦沒有人員陪伴受害人上法庭。風雨蘭服務協調主任 吳惠貞對政府的回應表示很失望﹔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主席林傅芃亦批評政府不負責任。社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昨日一致通過政府撥款資助風雨蘭的動議。

      香港啟迪會

      關注癲癇症患者
      陳太任鳴炮嘉賓

      2005年11月15日

      【明報專訊】為癲癇症患者服務的香港啟迪會搞了個關注周,舉行籌款活動,並找來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在銅鑼灣鳴炮啟幕。陳太對在場的癲癇症患者時顯得愛心十足,彎下身跟11歲的梁浩文小朋友傾談,問他學業和志向。小小年紀的梁浩文就說自己想做警察,陳太說﹕「做警察可以幫到社會,很好呀。但你要讀好書,才做到警察。」

      彎身跟小朋友傾談

      陳太又觸碰梁浩文身上印有「鋼之鍊金術師」上衣,問他知不知這是什麼。她又和一名成年患者陳先生傾談,也是問他想做什麼工作。

      鳴炮時,除如雷的轟隆聲外,明記者亦感到一股氣壓向四方八面噴出。發炮的陳太事後也對在場人士笑說,忘記了鳴炮時會這麼響亮。

      Monday, November 14, 2005

      香港防止虐待長者協會

      長者投訴家居護理 要輪候兩年
      2005年11月14日

      【明報專訊】一項調查顯示,部分地區長者支援服務不足,有長者要求政府資助的機構提供「送飯」服務,要等6至9個月,而申請家居清潔及家居護理服務,更要輪候18至24個月。有些長者等到去世,也未獲得服務。

      送飯服務要等9個月

      香港防止虐待長者協會,今年6至9月期間,訪問了1500名獨居、兩老同住、行動不便及無自顧能力的長者,結果87%不滿意現的「長者家居照顧服務」,不滿者主要居於深水埗及觀塘區,他們大多不滿受政府資助的機構,要求長者輸候服務時間太長。

      不滿者多居深水埗觀塘

      調查指以上兩區提供服務的機構,要長者等候6至9月個月,才獲得「送飯」服務。防止虐待長者協會會長鄺敏華說,作為一個負責任的長者機構,理應協助長者解決他們生活上的需要為先,要長者苦等,等同間接虐待長者。

      防止虐待長者協會要求政府介入,改善現時家居照顧服務「輪候失調」的情况,而服務機構則應向社署如實反映情况,要求政府增加撥款。

      Saturday, November 12, 2005

      港大等額配對計劃

      何鴻燊5億捐港大設等額配對
      2005年11月12日

      【明報專訊】香港大學校友、「賭王」何鴻燊捐出5億元,為港大設立等額配對計劃,鼓勵校友及學生捐款。何鴻燊希望在5年內,為港大籌得10億元。港大將等額配對計劃以何鴻燊命名,名為「何鴻燊校友挑戰計劃」,不再有其他答謝。何鴻 燊笑稱,港大3年生活雖然「窮到」,卻是他一生人中最開心的日子,且獲得一生受用的知識,故以捐款回饋母校。

      盼5年內 為港大籌10億

      身為港大「大師兄」的何鴻燊於1939至41年就讀港大理學院。他笑說自己「最叻」就是讀書和打桌球。他憶述,每次考試也近滿分,考試只需用約40分鐘完成,更把鄰近的同學嚇呆。

      人窮志不窮。「賭王」稱自己當年「窮到」,故努力讀書考取獎學金入讀港大,但獎學金只足夠交宿費和讀書,故沒有多餘錢。他說﹕「當時有個女仔叫我請她飲咖啡,我沒有錢,藉故走了去洗手間……我當時一毫子都沒有,由港大去中環唯有行足45分鐘」。

      「何鴻燊校友挑戰計劃」為期5年,每年捐出1億元供港大校友和學生配對,配對形式是「1元配1元」,目標是在港大5年後的100周年校慶,為大學籌得10 億元。何鴻燊指﹕「如果再加上政府的配對,總數希望將會有20億元」。港大校長徐立之指,與何鴻燊相討成立計劃時,對方一口答應,望7萬多名校友響應。

      港大邀得雛鳳鳴劇團演出《西樓錯夢》,籌得的260萬將會成為首筆配對捐款。前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李麗娟昨表示,會「號召」同屆的畢業生捐出50萬。去屆醫學院畢業生周穎思亦號召5000多名畢業生「一人100元」,目標籌50多萬。李麗娟表示,96年時曾與其他同學籌得50萬,獲何鴻燊「配對」50 萬,為港大籌得百萬。

      Friday, November 11, 2005

      慈善小學吞捐款

      義工踢爆慈善小學吞捐款
      暴力驅逐知情者 教育局稱難監管

      2005年11月11日

      【明報專訊】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境內一間私立慈善學校被指私吞捐款,校長將海內外捐贈的助學款項、物品當作私產,隨意挪用。內地義工提出質疑反對時,竟遭開除﹔校長甚至以暴力要脅,驅逐義工。兩名被驅逐義工昨日現身內地互聯網,踢爆校方的種種吞侵善款行為。德欽縣教育局表示,該學校位於深山雪林,有助解決當地藏民兒童上學,但因校方沒有辦學許可證,他們無法監管該校。

      內地兩名義工昨日下午在內地網易論壇與網友交流,揭露德欽縣大眾慈善學校私吞善款善物事件,他們分別是25歲的珠海女子李逸杭和34歲的四川男子張浩。據介紹,大眾慈善學校位於雲南西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腹地,一個海拔3400多米的斜坡上,創辦人叫尼瑪,是一位精通漢語的藏族男子,早年開卡車做生意,後來開藏文補習班,即該慈善學校的前身。

      處雲南深山 學生多殘疾清貧

      該學校創辦5年,位於來往雪出景區的路邊,最早只有3間石頭屋和6間木板房。由於學校實在太破爛,不少遊客當成廢棄伐木站。隨遊客口耳相傳及輿論報道,學 校漸引起海內外關注,得到不少捐款、捐物,不少人自願往該校支援助教。前年,英國女士珍妮到該校志願授課,回去後又在英國為該校募捐,成為該校主要的海外 捐助者。該校現有學生40多人,來自附近4個鄉鎮,七成是殘疾、孤兒、單親或特困戶的孩子。

      據指出,自學校出名後,不少義工前往助教,捐款捐物也愈來愈多,校長尼瑪開始為所欲為,使用學校的錢物就像從自己家裏拿的一樣隨意。銀行捐款帳戶只需他一人印鑑就可支取。尼瑪家人可以隨便領用學校獲贈的軍用水壺、軍大衣,外界捐給學生的VCD都成了尼瑪家私產。學校用善款買了輛舊中巴接送學生,轉讓價2萬元,但校方報價4萬多元﹔校巴的汽油也是尼瑪家卡車的用油,不分彼此。

      善款買舊中巴 私吞2萬元

      去年該校用善款建新校舍,預計工程費56萬元,但施工一方最少賺17萬至19萬。兼管財務的義工張浩認為不合理,拒絕結算支付,校長尼瑪即時「反面」將之驅逐出校,張浩不服,尼瑪又召來當地藏人以暴力要脅﹔同時被校長尼瑪宣布 「開除」的還有李逸杭。兩人被逐去時甚至連自己的私人財物也不翼而飛。現在該校所有義工均因不滿尼瑪做法而去職。尼瑪聲言,學校是他的,愛如何就如何。

      為挪用捐款 拒申領許可證

      張浩指,為免納入官方管理後局限支配捐款,尼瑪甚至拒絕向縣教育局申領辦學許可證,令學生畢業後無法繼續升學。他更指,尼瑪有意利用殘破不堪的校舍和衣衫襤 褸的孩子來做招徠,撥動遊客的惻隱之心以獲取捐錢捐物。德欽縣教育局表示,由於校方沒有辦學許可證,他們無法對其進行監管。

      南華會變身體育城

      【明報專訊】有近百年歷史的南華體育會昨日宣布3億元重建計劃,銳意把會址變身成「體育城」,計劃包括在足球場旁邊加建相等於同區4 星級酒店的「體育賓館」,希望能趕及在2009年舉辦東亞運動會前落成,屆時可接待逾500名運動員。南華體育會更表示,賓館的「客源」不限於運動員,會考慮開放予公眾租用。

      南華體育會創立近百年,現時會址上的大樓分別於70和80年代興建,當中的保齡球場有60條球道,是全亞洲最多。

      南華會是非牟利團體,政府現時以特惠價每年100萬元把現時會址出租,現階段未知新發展是否需要補地價。

      Thursday, November 10, 2005

      國際組織「戰爭受害兒童」

      海灣戰曾用化武 伊民患癌多
      2005年11月10日

      【明報專訊】美國儘管指控薩達姆、伊朗和北韓發展生化武器,但美軍在越戰,以至兩次海灣戰爭中,均被指動用化武,殘害當地平民。

      國際組織「戰爭受害兒童」稱,美國攻伊時曾大量使用危害極大的貧鈾彈,導致新生嬰患白血病、癌症、畸形和死胎的比率上升。貧鈾是製造核武過程中提煉濃縮鈾後剩餘的鈾,其放射性是天然鈾的六成,具強烈毒性和致癌性。用貧鈾製成的子彈,穿透裝甲能力特強,美國堅稱貧鈾彈與癌無關。

      美軍越戰時也曾大量噴灑含劇毒二噁英的落葉劑(橙劑),也禍延今日越南有許多嬰兒畸形和患怪疾。當年美軍在越南噴灑的「橙劑」達2100萬加侖,受污染影響的平民多達480萬。

      明報資料室

        港大籌款逾30億

        港大籌款逾30億擬設基金
        2005年11月10日

        【明報專訊】近年晉身「學界籌款一哥」的香港大學,自2000年至今累積籌得30多億元﹗港大校長資深顧問程介明表示,長遠會成立35億元基金,運用滾存利息支持大學發展,又會成立「校內配對計劃」,鼓勵各界捐款。至於籌款成功之道,程介明笑言﹕「各部門和學系籌得款項後,可以實實在在運用款項,毋須上繳(港大)中央﹗」

        滾存利息 支持大學發展

        港大自2000年起推出籌款大計,至今累積籌得30多億元,當中包括已經過數的捐款,以及捐款人承諾將捐贈的款項。眼見籌款成績理想,程介明指,下一步會研究運用捐款成立基金,每年以滾存利息支持大學發展。

        擬成立「校內配對計劃」

        程介明表示,港大現時已有12億元基金,包括「明德教授席基金」和「人文基金」,長遠會「加碼」成立35億元基金。他舉例稱,以年利率10厘計算,35億元基金每年可以滾存3.5億元利息,用作支持大學發展。

        程介明指,新成立的「人文基金」已籌得超過500萬元,款項將用作支持多個研究計劃,包括研究已故填詞人黃霑對社會文化的影響、中文教學和電影研究等。除了基金外,港大現正密鑼緊鼓研究推出「校內配對計劃」,鼓勵各界踴躍捐款,由港大進行配對。

        美加校友捐款 獲當地免稅優惠

        政府推出兩輪「配對補助金計劃」,港大都成為首間取得配對上限的院校,成績驕人。對於籌款成功之道,程介明指,大學一向鼓勵各學院和學系對外籌款,所籌得款項全歸學院本身,中央不會「抽水」。他說﹕「各部門和學系籌得款項後,可以實實在在運用款項,不用支持中央行政工作。籌款並非單單是校長的工作,全賴大學上下一心。」

        捐款人方面,現時約半數捐款人是港大校友。程介明表示,大學資料庫已存有7萬名校友資料,港大會繼續加強與校友聯繫。另外,捐款人在美國和加拿大透過「港大之友」進行捐款,均可獲當地免稅優惠。

        港大耗15億增聘教研人員
        2005年11月10日

        【明報專訊】香港大學公布10年發展計劃的進度,將耗資約15億元增聘教研人員,並於明年1月就「西部校園發展」具體方案進行廣泛諮詢。

        程介明表示,為提升大學教研水平,將增聘教授、博士後學人和專題研究生﹔有關計劃會將教授佔教學人員比例由現時10%增至超過30%,與國際級研究型大學看齊。

        西部校園發展明年1月諮詢

        港大又會將「明德教授」由現時8人增至50人。另外,為配合大學三改四,港大將向西部擴充校園。程介明表示,明年1月將推出4至5個「西部校園發展」具體方案,並進行廣泛諮詢,選出最合適的方案,於2012年之前完成所有擴建工程,迎接大學三改四帶來的額外師生人數。「西部校園發展」包括增建和重建教學大樓和學生宿舍,將校園面積擴充30%。港大10年發展計劃需耗資100億元,當中35至40億元由港大自行籌集,其餘款項靠政府支持。

          Wednesday, November 09, 2005

          社聯「電腦循環促進學習計劃」

          教局籲捐電腦助貧童
          2005年11月9日

          【明報專訊】教育統籌局撥4900萬元,與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合辦「電腦循環促進學習計劃」,回收及翻新舊電腦,轉贈予清貧學生,預料2萬人可受惠,現在呼籲市民捐贈舊電腦。

          社聯協調 1年免費保養

          透過社聯協調,非政府社會福利服務機構會翻新捐贈電腦,並安排送交予受惠家庭。計劃亦將為受惠家庭提供1年免費保養、熱線和上門技術支援,以及1年免費連接互聯網服務。

          教統局署理首席助理秘書長佘孟表示﹕「隨着資訊科技教育策略實施,使用電腦已成為學與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家境清貧、居於深水埗的羅太,其女兒就讀小五,每天要上網瀏覽「每日一篇」網站的中、英語文章,屬學校評核之一,專題習作也要用電腦完成。她前年獲服務機構贈送一部舊電腦,但兩個月前突然壞掉,女兒每日要到學校或社區中心使用電腦,感到不便,亦未必每次也有電腦可供使用。社聯將向羅太送贈一部舊電腦,羅太說﹕「現時小朋友讀書,電腦幾乎是必需品,每月寬頻上網費約90元,但死慳死抵也必定會繳付。」

          計劃詳情可參閱「電腦循環促進學習計劃」網頁﹕www.pc-recycle.hk。有意捐贈舊電腦的機構及人士,可聯絡社聯,電話﹕2864 2965。

            立法會SOG會議簡報

            立法會議員張超雄辦事處訊息(社會福利界)

            1. 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SOG會議)簡報
            2. 社福界員工權益/不平等合約投訴熱線
            ---------------------------------------------

            1. 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簡報 (特別一次過撥款會議)

            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於昨日(2005年11月9日)召開特別會議,討論社署推行的特別一次過撥款,以下為會議內的部份撮要,有關會議之文件見http://www.legco.gov.hk/yr05-06/chinese/panels/ws/agenda/wsag1108.htm

            社署署長鄧國威透露,社署已收回機構有關特別一筆過撥款的申請,約有四成機構選擇Option A及六成機構選擇Option B。

            各立法會議員及社福界團體代表表示,在特別一筆過撥款的申請過程中,有機構未有諮詢員工,即使向社署作出投訴,社署卻不願跟進。鄧署長表示不會就個別機構的情況作出回應。

            此外,有團體表示現時整筆撥款督導委員會未能有效處理在整筆撥款下之投訴,但鄧署長並沒有回應。而機構在推行「自願退休計劃」卻非「自願」,不少不願參與有關計劃的同工,有機構表示會以勞工法例解決,而機構推行服務重組,如職位調入等亦有此情況。鄧署長表示社署不會介入這類事件,解決勞資糾紛理屬勞工署之工作。他又表示若機構以這樣方法處理員工,只要跟據勞工法例並無不妥,但卻非為良好僱主之行為。

            張超雄向鄧署長質問;整筆撥款模式已令社會福利界「千瘡百孔」,社福界已多次表達要求署方及局方檢討整筆撥款模式,此外,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已多次通過要求檢討整筆撥款模式,要求鄧署長回應。鄧署長表示「整筆撥款模式」是既定政策,不會推翻,更表示現在忙於處理特別一筆過撥款的申請,所以現時不會作出檢討。

            此外,社聯及社協代表均表示社署未如當年推行整筆撥款的承諾,將於2006年的撥款基準線將會下調,各機構最終只會獲但原本基準的90.7%,這與當年署長林鄭月娥的承諾有所出入。鄧署長表示各機構每年也需要與社署簽訂FSA,故此社署並沒有違反承諾。張超雄及各議員要求社署再提交具法律觀點之文件,以証明社署並沒違反承諾。

            最後,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於昨日(2005年11月9日)通過動議,要求政府停止「特別一次過撥款」,繼續發放「過渡期補貼」,並檢討整筆撥款機制。

            2. 社福界員工權益/不平等合約投訴熱線

            自SOG的推行後,不少機構推行人力資源架構重組、服務重組,本辦事處亦接獲不少同工救助,就機構的缺乏透明度及員工參與的政策作出投訴。各位同工如有需要,亦可聯絡本辦事處職員陳先生(電話: 2509 0132, 電郵: thomas@cheungchiuhung.org) ,我們定必盡力協助。

            ----------------------------------------------------------------------------------
            Office of Fernando Cheung, Legislative Councillor
            立法會議員張超雄辦事處
            Tel 電話:2509-4431
            Fax 傳真:2332-1893
            Email 電郵:info@cheungchiuhung.org
            Suite 602, Citibank Tower, 3 Garden Road, Central, Hong Kong
            香港中環花園道3號花旗銀行大廈602室

            社福界轟削資違承諾

            社福界轟削資違承諾
            社署指機構資助將調低一成

            2005年11月9日

            【明報專訊】社福界近日又再掀起撥款爭議。社署署長鄧國威昨日在立法會承認,社福機構以後每年獲得的資助,會受近年節約措施影響而被調低近一成,「打折」後業界每年資源將減少5億。多個社福界組織批評政府違背2000年邀請界別參加「一筆過撥款」時的承諾,指社署「違約」。議員要求政府提供法律理據去支持「忽然削資」行動。

            社署署長鄧國威昨日出席福利事務委員討論社福機構撥款事宜。他解釋,近年政府所有部門都受節約措施影響,社署對社福機構的撥款,亦跟隨整體節約措施相對調低9%。而社署每年都會和機構簽訂撥款合約,取得雙方同意。

            2001年,逾百間社福機構由「實報實銷」的撥款方式轉變為「一筆過撥款」方式,數額計算是按社工薪金中位數撥出(亦即基準),以增加機構用錢的靈活性。

            斥違「一筆過撥款」基準

            社會工作人員協會代表羅致光和蔡海偉、社會服務聯會代表蔡劍華,都批評社署違反諾言。蔡海偉說,2000年社署邀請機構參加「一筆過撥款」方案時,撥款津貼手冊註明是按全數總薪酬基準撥出,蔡海偉亦指出,2003年11月的「一筆過」撥款督導委員會會議中,署長亦重申資源增值計劃及節約措施不會對基準造成影響。但今年8月,政府發給機構的通知卻表,機構撥款會被永遠削減9.3%。

            議員﹕突削資可法律追討

            蔡海偉指出,有關撥款約每年減少5億元,對社福服務帶來極大影響,他炮轟政府「講一套做一套」。羅致光批評﹕「九折撥撥款並不符合約精神。」

            民主黨議員何俊仁說,社福機構若按政府承諾撥款來籌劃發展,面對突然削資,政府可能要面對法律追討﹔45條關注組議員梁家傑亦指出,社福機構願意參加一筆過撥款,是基於政府承諾的撥款額,最後社署削資亦可能涉及違約。最後,議員要求社署呈交文件,以支持削資是有法律基楚。

            全體福利事務委員會成員亦通過動議,要求政府停止「特別一次過撥款」,繼續發放「過渡期補貼」,並檢討撥款機制。

            鄧國威又透露,社署已收回機構有關特別一筆過撥款的回覆,六成機構選擇培訓津貼(選擇二),四成機構選擇重組架構的津貼(選擇一)。

              Thursday, November 03, 2005

              亞洲外勞協調團體

              外傭組織擬反世貿遊行[15:56]
              2005/11/03

              由來自五國的外傭組成的亞洲外勞協調團體表示,他們將於本月底及下月舉行遊行,反對世貿部長會議。

              亞洲外勞協調團體發言人亞花表示,世貿組織及貿易全球化,只是讓富有國家及工商界受惠,但貧窮國家的工人及農民生計就大受打擊。為了反對世貿部長級會議,該組織將於十一月底先在香港舉行大巡遊,並於十二月世貿會議期間再舉行遊行,估計有二千至五千名在香港工作的外勞參加。

              公益金「及時雨」基金

              小超捐「及時雨」 盼港人做疏爽宋江
              2005年11月3日

              【明報專訊】李嘉誠的商業王國長江集團,昨日又做善事,捐助公益金的「及時雨」基金,更豪氣表明,「大家捐幾多,長江就捐幾多」。誠哥昨日雖未有出席有關活動的記者會,但其長子李澤鉅就對「及時雨」一詞有感而發。他說,「及時雨」乃《水滸傳》裏宋江的外號。書中的宋江是梁山義軍的領袖,為人勇悍,秉性剛直,有豪俠風範,常為有需要的人解決燃眉之急。

              「希望各位善長也可以像宋江般疏爽吧。」這是李澤鉅的捐款呼籲,也難得李公子大發文采。「及時雨」基金去年成立至今,共撥出逾720萬元,協助4500名需要緊急經濟援助人士走出困境。基金昨起亦正式冠名為「長江及時雨基金」,為期一年。明記者呼籲各位善長,緊記本周六晚在「萬眾同心公益金」節目播映期間,打 熱線18282認捐。

              百變捐獻形式

              港大收捐獻形式百變
              逢生日寄支票 股票地段礦石致意

              2005年11月3日

              【明報專訊】生日狂歡收禮物當然興奮,但亦有人選擇在「牛一」當日送上點滴捐獻。除「真金白銀」外,遺產、股票、證券、物業、地段、礦石、地圖等,統統都有人「捐」,形式之「百變」,可媲美大學籌款招數。

              支票銀碼代表畢業年份歲數

              創校多年的港大,多年來收過不少捐款,其中部分更非港大校友。一位不願透露芳名的醫生,雖非港大校友,但自十多年前開始捐款給港大,今年他更將70歲壽宴親友送上的「禮金」,再加其一點心意,共15萬元捐予港大醫學院。

              2000年的某天,港大收到一張寫1972.51元的支票,原來出自一名選擇在生日當天捐款的1972年港大畢業生。支票上的1972代表其畢業年份,小數點後 的數字則代表其年齡。打從5年前起,他每年生日,都會送上銀碼1972.51、1972.52、1972.53的支票給母校。

              贈物業改遺囑捐地段

              1940年就讀於港大醫學院的朱女士,翌年因戰火轉赴內地繼續學業,雖然未如願在港大畢業,但這名校友生前決定把位於山頂,估計價值千萬元的物業捐予港大。朱女士的丈夫為港大工學院教授,為延續對學生春風化雨的精神,該筆款項將作為港大醫學院及工學院學生的獎學金。

              曾為理大校長潘宗光及環境運輸及工務局長廖秀冬恩師、已故港大化學系講師Dorothy Ada Collins,生前原擬把遺產捐予劍橋大學及牛津大學。但大半生在港大執教鞭的她,已視這塊土地為「老家」,辭世前她更改遺囑,把遺產180萬元贈予港 大化學系,成立紀念基金。

              企業家馮平山的兒子馮秉華畢業於港大。已故的馮秉華太太馮李慧賢生前把部分遺產捐予港大,包括元朗的分散地段,她把其擁有三分之一分散地段,以及廣州的3個物業贈予港大。該批地段為港大帶來1400萬元進帳,用以成立馮秉華及馮李慧賢紀念基金。

              收珍貴礦石 建地質博物館

              藝術收藏品也是港大「實物捐獻」的一部分。許士芬家族就捐出大批珍藏礦石及數百萬元予港大地球科學系,加上港大蒐集的礦石,預計明年便可成立全港首間的「地質博物館」,將來會開予中小學生參觀。

              不過,處理物業、股票等遺產捐獻原來大有學問。港大發展及校友事務部總監(發展)黃月妙指出,首先要了解已故捐助人是否有須清還債務﹔若是物業捐獻,則要派人進行評估,才決定出售或租賃﹔股票多會先兌換成現金,免價格浮動。

              她說港大有專人負責利用捐款作分散投資,不論長期或短期投資亦以穩健為主,故即使數年前經濟下滑,也保持數個百分點的利息增長。

              明報記者 王凱音

              Wednesday, November 02, 2005

              鄰舍輔導會「社會企業」

              財爺參觀社會企業
              會所餐廳聘弱能人士

              2005年11月2日

              【明報專訊】政府近期積極提倡社會企業,扶貧委員會8名委員昨日特別參觀鄰舍輔導會位於將軍澳新都城會所,了解該會與恒基如何合作,在屋苑會所建立一間以聘請弱能人士為主的餐廳。

              身兼扶貧委員會主席的財政司長唐英年參觀後說,現時本港不少僱主在賺錢時,會與員工分享,或捐錢作慈善用途,但他們往往會覺得「麻煩」不願出力成立社會企業。

              他更希望可以有更多企業「出錢出力」,推廣社會企業精神。

              Tuesday, November 01, 2005

              長者安居協會及社區組織協會

              看準長者 銷售員夜半敲門
              2005年11月1日

              【明報專訊】長者安居服務協會總幹事馬錦華及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區組織幹事吳衛東均指出,前線銷售人員誤導甚至欺騙長者的個案明顯增加,手法層出不窮,例如半夜敲門促銷或訛稱整區的服務已由其公司接手,迫使長者轉用其公司服務。

              馬錦華說,曾有銷售人員先致電長者,訛稱「其所住區域的電話服務已交其公司接手」,然後上門要求長者簽約,長者往往信以為真,即時「轉台」﹔銷售人員亦會在午夜或中午長者午睡時「落手」,趁長者未完全睡醒,未必能清楚分辨問題,較易「得手」。

              吳衛東表示,有些居於公屋的長者對上門的銷售人員戒心會減少,誤以為他們是房署或其他政府部門職員,故往往容易上當。

              馬錦華指出,現時電訊商提出的服務合約,存在不少「隱藏」條款,職員根本不會向長者詳細解釋,而合約所用的字體亦頗細,長者未必能細察。他希望當局關注電訊公司的銷售手法,尤其是針對長者的個案,電訊公司亦應規定銷售人員向長者詳細解釋合約條款。

              Saturday, October 29, 2005

              本地慈善機構免費註冊域名".hk"

              "We Care, We Share"5年免費註冊域名".hk"

              香港域名註冊有限公司推出"We Care, We Share"計劃,邀請未曾擁有自己域名的本地慈善機構免費申請。此計劃讓機構免除首5年".hk"域名的註冊費用,例如機構名稱"ABC",可以申請為 "abc.org.hk"或"abc.hk",即使現在擁有自己域名"abc.org.hk",亦可申請多一個域名名為"abc.hk"。

              這項計劃目的是讓非牟利機構透過擁有自己域名,繼而成立自己機構網站,作為服務使用者溝通的平台,讓外界加深了解社福團體的各項服務,使服務得以成功推廣及宣傳。

              ITRC 誠邀各個現在尚未擁有自己域名或網站的非政府機構參加該項計劃,建立自己網站。我們夥拍天拓(香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推出WebSoft 網軟專業版─自助網站建設管理軟件,為機構提供一站式架設網站服務。透過這套軟件,一般用戶也可以自行為機構網頁進行更新內容及圖片管理,而無需專業技巧 及特別技術支援。Websoft資料庫功能龐大,包括圖文管理、活動管理、推薦活動、新聞管理、推薦新聞、問題庫等,相信可以為機構解決網站設計、建立及 管理等問題。

              Wednesday, October 26, 2005

              SOG議題

              SOG議題

              社署就SOG之回覆

              張超雄早前去信社署,表示SOG的問題(連結) ,社署已於10月6日作出回覆見(連結),然而社署的回應仍然強調SOG及整筆撥款模式無損社會福利。

              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

              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SOG特別會議將於11月8日下午4時30分舉行,如同工有興趣旁聽有關會議,請聯絡立法會秘書處安排留位(李小姐2869 9399)。若同工希望在會議中發言,可聯絡立法會秘書處邵小姐安排(電話28699429) 。

              財政預算

              政府明年的財政預算快將出台,現政府正在收集各方意見,故張超雄議員辦事處也希望各團体/前線同工,就你/妳們工作觀察,有甚麼項目可放在明年的財政預算上,煩請交來本事處,我會整理向財政司表達業界的建議。

              楊震事件

              楊震事件--整筆撥款督導委員會已向張超雄辦事處作出正式回覆,本辦事處曾建議整筆撥款督導委員會改革LSG模式下無理解僱事件的仲裁機制、要求機構董事局加入服務使用者及員工代表等。但該委員會並沒有接納有關建議,有關委員會之回覆見 (連結)

              -------------------------------------------------
              Office of Fernando Cheung, Legistlative Councillor
              立法會議員張超雄辦事處
              Tel 電話:2509 4431
              Fax 傳真:2332-1893
              Email 電郵:info@cheungchiuhung.org
              Suite 602, Citibank Tower, 3 Garden Road, Central, Hong Kong
              香港中環花園道3號花旗銀行大廈602室

              地球之友「常哦行動」

              月餅罐回收量達15萬
              洗樓換三色桶標誌收效

              2005年10月26日

              【明報專訊】要提升廢物回收率,既可透過大規模「洗樓」,向每戶收集指定物品,也可花點心思,為三色桶換上適當標誌,加強宣傳亦會收效。地球之友總結今年中秋節舉辦的回收月餅罐活動,發現無論以總動員「洗 樓」或是為三色桶換標誌等方法,同樣可躋身排行榜前列,單是頭5位收集得到的月餅罐,已佔整體回收量2成。

              「常哦行動」648學校屋苑參與

              地球之友今年發起的「常哦行動」共有648間學校及公私營屋苑參與,中秋節前後,共收到15萬個月餅罐,較去年的14萬個多出約7%。每個參與單位的平均回收量,亦由去年的151個,激增65%至今年的232個。

              回收量最多的,頭兩位分別由兩間學校奪得,第三位是大埔廣福,共回收7000個月餅罐,而廣福亦在參與活動的456個公私營屋苑之中脫穎而出,以該有6200戶計算,平均每戶交出1.1個月餅罐。該去年只收到268個月餅罐,今年暴增25倍。

              源頭分類按時收集增回收率

              房屋署物業服務經理司徒耀宗分析,源頭分類有助提升回收率,加上清潔工人每日按時逐戶收集垃圾,中秋期間主動要求住戶交出月餅罐,結果在源頭收到4600個月餅罐,餘下的2400個由屋商場及街市擺放的鐵籠收集。該的清潔公司代表楊昭榮說,公司容許清潔工人將收集到的月餅罐拿去出售,因此工人特別賣力,回收率因而上升。

              地球之友環境事務主任區詠芷表示,花點心思亦有助提升回收率,今年回收到2200多個月餅罐的新都城一期,經了解後,原來是管理公司向環保署要求特別印製一批印有「金屬」字樣的標誌,取代三色桶的「鋁罐」標誌,所費無幾,卻令回收量急升。

              該組織指出,今年回收月餅罐多達15萬個,但只佔全港300萬個的5%,換言之今年仍有相等於95個標準泳池的堆填區空間被月餅罐霸佔,政府應加快推行家居廢物源頭分類計劃,避免浪費鐵罐資源。

              Tuesday, October 25, 2005

              Aid for Earthquake Survivors

              25 October 2005

              Dear Mr. YUEN,

              Aid for Earthquake Survivors

              The recent magnitude 7.6 earthquake in the south Asian subcontinent has paralysed many areas in Pakistan, India, Kashmir and Afghanistan, killing more than 30,000 people and affecting a population of 2.5 million. The Institute has written condolence letters to the Presidents of the Institute of Cost and Works Accountants of India, The Institute of Chartered Accountants of India, the Institute of Cost & Management Accountants of Pakistan and the Institute of Chartered Accountants of Pakistan, offering our help should they need it.

              The Institute would like to appeal to your compassionate support by making a donation of any amount to the following bank account for this humanitarian cause:

              Hong Kong & Shanghai Bank Account No. 004-502-443534-001

              The trustees of the Institute's Charitable Fund have decided that the Fund will match, dollar for dollar, all donations from members with a cap of $100,000. All donations received will go to The International Red Cross and you can make your donation either in person direct at HSBC outlets, credit card, or by crossed cheque made payable to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CPAs Charitable Fund" (please specify the South Asian Earthquake) and return the attached donation pledge form to us for our record and issuance of receipts to the Communications Department on or before 15 November 2005.

              Official receipts will be issued to those contributing $100 or more for tax reduction purposes.

              We look forward to your support for this cause.

              With very best wishes,



              Edward K.F. Chow
              President

              Monday, October 24, 2005

              穗千人慈善盆菜宴

              穗千人慈善盆菜宴後日開席
              2005年10月24日

              【明報專訊】首次舉行的「廣州一家親─千人慈善盆菜宴」,後日(26日)晚6時將在廣州天河體育中心南門開席。市民認捐每位550元、企業認捐每席分為5萬元、3萬元及1萬元。截至前日,已有55席被企業和市民預訂。

              550元一位 已有55席被訂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廣州市青基會負責人介紹,自上月25日兩條認捐熱線設立後,不斷有企業和市民來電諮詢和認捐,截至前日(22日)下午已有55席被預訂,其中企業佔51席市民佔4席。同時,愛心短信認捐平台自本月10日設立以來也受到眾多熱心市民支持,截至前日共接到愛心短信736條。席位認捐工作將於明日截止,短信捐助平台則長期開通,該負責人呼籲更多人加入慈善事業行列。據悉,「千人慈善盆菜宴」的活動、表達愛心形式可謂多種多樣。前日上午,從北京來廣州參加學術交流的中國文化藝術研究會趙老師來到市青基會辦公室,要求參加「慈善宴」演出。他說從報紙上了解到這事後,覺得自己很幸運,恰好趕上這麼一件好事,當然要盡一份力。在「盆菜宴」當晚,趙老師將現場表演左右手同時寫書法絕活。此外,前日一家飲料公司表示將贊助晚宴100席飲料。

              廣州首次千人慈善盆菜宴認捐愛心電話為8136-2561及8136-3432。

              港大文學院籌款難

              學生多籌款難 弱勢學系財絀
              2005年10月24日

              【明報專訊】文學院是港大人數最多的學院,但向外籌款一向較醫學院、理學院困難,資源顯得緊絀,學院內人數較少的「弱勢學系」,如歷史、哲學系等,擔心校方透過架構重組而「殺系」。港大為協助文學院籌款「開源」,已聯同校友設立「人文基金」,發起各界捐款協助學院持續發展,承傳港大重人文學科的精神。

              校友「人文基金」籌款

              文學院今年初展開架構重組檢討,由學院的教授選出5名教員出任「學院計劃小組」代表,向文學院各學系諮詢。澳洲學者雷金慶下月上任文學院院長後,將要處理架構改動的棘手問 題。雷金慶現任澳洲國立大學亞洲研究學院中國及南韓研究中心兼中文講座教授,曾獲委任為澳洲人文學院院士。

              澳洲學者雷金慶下月接掌

              據悉,文學院剛通過的架構重組方案,仍未經校務委員會通過,會否影響畢業證書上學院或學系等名稱仍未清楚。有文學院教授分析,隨未來大學四年制推行,文學院人數將進一步增加,架構勢必需要改動,「是好是壞」目前仍然不得而知。

              不過,該教授強調,架構重組料短期內不會影響學額及學科數目,對學生影響不大。

              環團倡停贈免費紙巾

              紙巾日耗20噸 環團倡停贈
              2005年10月24日

              【明報專訊】近年保護環境的宣傳,減少砍伐樹木的聲音不絕於耳。但有環保團體的調查發現,近三成高小學生每天用多於5張紙巾,當中近兩成表示,因家裏購買太多紙巾所致。團體估計,全港約有200萬人每天用多於5張紙巾,每日約浪費20噸紙巾,等同砍伐300多棵樹木。團體呼籲報販不應再濫發免費紙巾,避免鼓勵市民使用。

              初小用手帕 高小改用紙巾

              環保團體環保觸覺於今年9月至10月,成功訪問5410名小學生。調查發現,喜歡用紙巾的初小學生有30%,而高小學生則升至53%,當中27%高小學生更表示每日使用紙巾5張或以上。

              相反,63%初小學生喜歡用手帕來抹面、抹手和抹汗,高小學生則只有43%。數字反映學生年紀愈大,愈易放棄手帕而使用紙巾。

              18%家中積存大量紙巾

              團體指出,小五至小六的高小學生使用紙巾的習慣,與中學生及成人相似,按此推算,估計有接近三成港人,即大約200萬人,每日都用多於5張紙巾,每日浪費20噸紙巾,相等於35個球場的面積,每日需砍伐333棵樹,一個月便砍掉大概1萬棵樹。

              為了進一步了解高小學生喜歡使用紙巾的原因,團體再訪問1822名高小學生。調查顯示,受訪者選用紙巾的原因主要是方便、乾淨、習慣等,其中18%表示主要是家裏積存大量紙巾所致。

              報販日贈紙巾80萬包

              環保觸覺認為,油站入油會送數盒紙巾、便利店及報販售賣報紙雜誌時送紙巾等,每天傳統報紙的銷量超過100萬份,超過八成有紙巾贈送,即每日約送出80萬包紙巾。

              團體項目負責人白碧恩呼籲,各區報販及有關商會應協調減送紙巾,便利店及油站則要停送紙巾。每包紙巾成本約三角,如果減送紙巾相信報販每月可減少6000元開支。她建議,市民亦應改用手帕,若200萬人每日少用一張紙巾,一個月就可以少斬2000棵樹。使用手帕的習慣應從小培養,校方應多鼓勵。

              全民健康動力主席勞永樂表示,使用手帕確實環保,但市民應緊記不要把黏有口鼻分泌物的手帕觸及身體其他部位,因為可能會導致細菌感染。他指,市民必須勤洗手,手帕每日最少洗一次,避免細菌滋生。

              Saturday, October 22, 2005

              「施達基金會」(Cedar Fund)

              施達基金會以行動改變世界
              2005年10月22日

              【明報專訊】施達基金會(網址﹕http://www.cedarfund.org)成立了15年,是本港一個有基督教背景的扶貧組織,提倡「行動改變世界,與貧窮人同行」,主要在世界各地,特別是亞洲及非洲,與其他教會及組織合作,透過教育工作、社區發展、倡議及救援工作,幫助窮困及弱勢群體。施達英文名稱CEDAR,代表「基督徒」(Christian)、「教育」 (Education)、「發展」(Development)、「倡議」(Advocacy)和「救援」(Relief)。

              南亞海嘯後 捐66萬予印尼

              去年底南亞海嘯之後,施達多次協助區內災民,包括向印尼捐出66萬元,向災民供應糧食、醫療衛生用品,以及重建學校等,共為2500戶受災家庭修葺及重建房屋、3200戶受災家庭提供貸款援助。

              施達的服務範圍亦包括非洲,例如在去年及今年進行「蘇丹達爾富爾種族清洗救援」,協同其他組識,為當地營養不良的兒童、孕婦及餵哺母乳的婦女供應糧食,並向2萬名兒童提供健康教育。

              施達將於本年12月在山頂舉辦「燃亮非洲」赤腳行,透過步行籌款,籌募60萬元協助非洲貧民。

              黃仁龍辭扶貧組織副主席避嫌
              基金會援助亞非 總幹事嘆損失

              2005年10月22日

              【明報專訊】新上任的律政司長黃仁龍,加入政府之前是基督教扶貧組織「施達基金會」的副主席,他昨日向施達基金會提出辭去基金會副主席一職,以「避免利益衝突」,基金會慨嘆是損失。有社福界人士分析,由於基金會可能會申請政府撥款,故黃仁龍選擇以辭職避嫌。

              黃仁龍是本地成立的基督教「施達基金會」(Cedar Fund)的副主席,基金會總幹事陳念聰醫生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黃仁龍上任律政司長後,昨以「避免利益衝突」為由,正式辭去在該會的職務。

              基督教組織 加入兩年

              陳念聰說,黃仁龍不是因為時間不夠等理由辭職,只表示若繼續擔任基金會副主席,可能涉及利益衝突,陳說﹕「他是法律專才,作出這決定,一定有原因。」陳指,暫未知黃會否以義工身分,繼續參與基金會的慈善工作,他慨嘆﹕「基金會沒有了仁龍,是一大損失。」

              陳醫生眼中的黃仁龍,願意身體力行,幫助貧苦大眾。他說,黃加入基金會兩年來,擔任副主席一職,負責審批來自世界各地的扶貧項目撥款申請。「我最欣賞仁龍 的,是他不是一個只看數字、只會講錢的人,他會細心閱讀每份申請書,對真正有需要的弱勢社群,他從來不會吝嗇撥出巨額扶助。」

              黃盼改變世貿帶來貧富懸殊問題

              政府年底舉辦世貿部長級會議,不少非政府組織質疑世貿的政策方針。陳念聰表示,黃仁龍曾跟他說過,他個人最大的心願,是運用其法律知識,改變社會的不公平現象,包括世貿所加劇的貧富懸殊問題。

              甚少缺席會議 「真心想幫人」

              施達基金會的宗旨主要是協助國際貧窮人士,陳說﹕「基金會每年都會收到近50份撥款申請,仁龍每次開審批大會前,也會熟讀每份申請書的內容,他亦甚少缺席基金會的會議,由此可見,仁龍是真心想幫人的。」

              「仁龍是我的好朋友,他一家曾到過我家吃飯,他是一個很體貼的爸爸,他的妻子,又很賢良淑德。」陳醫生認為,黃仁龍最值得尊敬的,是他出身貧苦家庭,但當取得成就後,肯「望番轉頭」,向出身寒微的人伸出援手。

              熟悉志願機構運作的耆康會總幹事狄志遠認為,黃仁龍辭去「施達基金會」副主席職務的決定正常。他解釋,其實少有政府高官會出任非政府組織(NGO)的幹事,這是因為組織與政府之間可能涉及撥款或合作計劃,就算實際沒有出現利益衝突,亦可能會給人「朝裏有人好做官的印象」。

              社福界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則認為,除非施達基金會獲取的撥款與司法界有直接關係,否則不見得存在直接的利益衝突。張指,其實特首與其夫人都有為不同組織擔任贊助人或主席。

              明報記者 盧曼思 羅永聰

              Friday, October 21, 2005

              環保團體反對 盆景公園計劃告吹

              政府料賠400萬 盆景公園計劃告吹
              2005年10月21日

              【明報專訊】籌備長達7年,全港首個盆景主題公園「鼎園」計劃,最終因環保團體及公眾反對工程要砍伐500多棵樹木而告吹。

              房屋委員會建築小組昨通過終止計劃,小組主席葉國謙對此表示可惜,稱政府會與發展商討論解約安排。據了解,政府須向發展商賠償約400萬元,用以支付部分設計、土地平整及管理地盤等費用。

              長春社總監張麗萍質疑,該署當初與發展商議定協議時,過程出現失誤,以致最終要動用公帑賠償。

              長春社轟房署浪費公帑

              她又批評房署行政失當,指出鼎園坐落的土地是政府土地,原本交由房署興建公園,為當地居民提供休憩用地,但房署收到發展商的申請後,卻自行拍板興建盆景園, 審批程序欠透明度,未有充分諮詢當地居民。該組織促請政府公開交代與發展商簽訂的協議內容,讓公眾審視是否有行政失當之處。

              佔地5公頃 伐500棵樹

              鼎園主題公園計劃選址於赤柱美利樓及馬坑旁一幅5公頃土地,早於1999年拍板興建,原本去年11月動工,2007年完工,但長春社及公眾人士強烈反對發展商砍伐地盤內逾500棵樹木,房署與發展商、即已故「鋼鐵大王」龐鼎元家族名下「鼎園盆栽及盆景基金」經多番商討仍沒有結果,最後決定解約。

              發展商曾透露,公園擬採用依山而建的方式,以中國式建築設計,將川派、嶺南派、楊派、蘇派、海派、湖北及台灣等盆景藝術派別的不同風格,全部展示出來。

              長春社對計劃最終告吹表示遺憾,認為發展商失去一個展示企業社會責任的良機。該組織強調由始至終未有否定計劃,只是要求改善計劃,達到可持續發展的典範。

              該組織認為,鼎園計劃要削去整個山頭,製造多達8000輛泥頭車容量的泥頭,加上有500多棵樹木會被砍伐,嚴重破壞該處的生態,工程範圍過大,不符可持續發展原則。

              Thursday, October 20, 2005

              「遺贈」(Bequest)

              鼓吹遺贈之風 衝破死亡忌諱
              2005年10月20日

              【明報專訊】在傳統的中國社會裏,對在生時訂下過身後的事宜,會覺得「大吉利市」,但死後捐贈的「遺贈」(Bequest)在外國大學由來已久,為不少院校帶來大筆「未來進帳」。事實上,北京大學和香港大學等華人學府,近年亦開始鼓吹遺贈之風,衝破中國人對死亡和「身後事」的忌諱。

              熟悉籌款事務的理大校友事務及拓展處高級拓展經理梁穎怡表示,「遺贈」(Bequest)或「計劃捐獻」(Planned Giving)在外國非常流行,尤其是美國大學。捐款人一般在訂立遺囑或分配保險金時,預留一筆款項在死後用作捐贈,亦有捐款人願意在死後將旗下企業所賺 取的部分利潤用作捐贈。北京大學和香港大學最近也在網頁內鼓勵師生校友作遺贈,提倡遺贈風氣。

              遺贈捐獻

              酒店巨子死後780萬捐理大
              盼遺贈捐獻起帶頭作用

              2005年10月20日

              【明報專訊】理工大學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獲酒店業巨子、前文華東方大酒店集團東南亞區副總裁何富華(Andreas Hofer)及夫人承諾於死後捐贈100萬美元(約780萬港元),設立「何富華獎學金」,成為理大創校以來首筆遺贈捐獻。理大校長潘宗光表示,雖然捐款未能即時「過數」,加上通貨膨脹及匯率變動等因素可能為捐款數額帶來變數,但非常感謝捐獻人的心意。

              理大昨日舉行「遺贈捐獻典禮」,現年分別66歲及58歲的何富華及其夫人與理大簽訂捐款協議,承諾於兩人死後從遺產中撥出100萬美元成立獎學金,資助成績優異及有經濟需要的學生升學。何富華夫婦兩人出席典禮時精神飽滿,談笑風生,身體狀良好。

              讚賞理大酒店畢業生表現卓越

              生於德國的何富華,在酒店業界叱多年,早於1975年來港投身酒店行業,曾任香港酒店業協會主席、文華東方大酒店集團東南亞區副總裁及馬可孛羅酒店總裁。他讚賞理大畢業生在酒店業界表現卓越,對業界發展貢獻良多,故希望透過遺贈資助有志投身酒店業的學生深造。

              何富華及夫人稱,考慮到退休之後仍需金錢過活,故選擇以遺贈方式捐獻﹔加上兩人沒有子女,希望於死後捐款培育年輕人。何富華指,這是兩人首次捐款予大專院校,暫時未打算繼續捐款予其他大學。

              死後才入帳 不獲政府配對

              潘宗光表示,遺贈捐獻在海外院校非常流行,但在本港未成氣候,期望是次捐獻可以起帶頭作用。潘宗光承認,通貨膨脹及匯率變動等因素下,100萬美元遺贈或有「變數」,但那份捐獻的心意已為理大帶來極大的支持和鼓勵。至於遺贈能否用作申請第二輪配對補助金,潘宗光則表示,由於該筆捐款將於兩人死後才入帳,故不能獲政府配對。

              理大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主任田桂成指,該獎學金未來可每年資助兩名成績優異的本地生入學,或資助兩名畢業生於本地或海外院校進修,包括美國康乃爾大學酒店管理學院及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預計每人每年可獲3萬美元(約23.4萬港元)資助。獎學金條件規定,獲資助學生必須於畢業後在本地酒店業服務最少3年。

              Wednesday, October 19, 2005

              富商百萬捐窮小學

              富商百萬捐窮小學
              2005年10月19日

              【明報專訊】取錄大批來自低收入家庭學生的鮮魚行學校,獲南太電子創辦人顧明均捐款100萬元,有望「脫貧」。學校校長梁紀昌表示,撇除教師薪酬,100萬幾乎等於政府對學校一年撥款,相信是本港小學罕有大筆捐款。梁校長表示會善用這筆「意外之財」,發展學校英文小班教學,亦希望捐款的好消息有助吸引更多學生入讀。

              鮮魚行學校早前向教育統籌局申請46萬,舉辦「校本課後支援」扶貧計劃,但遭教統局拒絕,不獲分毫批款。對於突然「天降橫財」,校長梁紀昌坦言「好驚喜、好意外」,「既然學校受社會人士支持,希望教統局可真心栽培有心辦好教育的學校,給小型學校生存空間。」

              鮮魚行校長半信半疑

              去年向浸會大學捐款1億引來一時佳話的顧明均,昨透過私人秘書表示,從傳媒報道得悉鮮魚行學校面對財政、辦學困難,認為學校堅持辦學的精神可嘉,因此決定捐款。顧明均形容100萬只是「小小心意,有能力就捐」,不會規定捐款用途,只希望學校利用捐款辦得更好。梁校長說,上周重陽節前夕,突然收到一位自稱「成 功商人的秘書」來電,要求了解學校收生、班級結構,表示其「老闆」有興趣向學校捐款,梁校長當時仍半信半疑,直至兩日前再收到該秘書來電,通知希望向學校 捐款100萬元,並透露此「老闆」正是南太集團主席顧明均,捐款才見明朗化。梁校長坦言,當時對這位低調商人印象不深,「我一直還以為是電視台的整蠱遊 戲」,直此昨收到秘書送上支票,才敢相信一切是真的。

              建顧明均視藝室表謝意

              由於捐款太突然,梁校長現時還未有詳細發展大計,「現時100萬都放在銀行做定期,一個月收4厘息。」但為表謝意,學校決定將校舍改善工程後,新加建的視藝室將命名為「顧明均視藝室。」他又說,至今 仍未有機會親自與顧明均溝通,但已親繕一封感謝信,並邀請他出席學校日後的學生嘉許禮,讓全校師生有機會親口向他致謝。

              學校自從2003/04年,為對抗教統局「殺校」而開辦私立小一,舉行多次籌款活動,集腋成裘下「窮校」漸見「富」起來。梁校長表示,為開辦私立小一籌得 90多萬元善款,現剩28萬﹔加上社會人士捐獻,學校現時薄有35萬元積蓄,全數用作聘請額外教師和行政人員,推行英文課小班教學。加上顧明均100萬元捐款,學校終可在全校落實英文小班教學,推廣校本課後支援活動。

              明報記者 李曉雯

              Tuesday, October 18, 2005

              胡應湘有條件捐款城大

              胡應湘有條件捐款城大
              捐2500萬 擴校舍要求全校達共識

              2005年10月18日

              【明報專訊】香港城市大學校董會主席胡應湘向城大捐出2500萬元,支付興建新校舍部分費用,創胡氏家族向本港大學捐贈的最大筆款額。本身是地產商的合和集團主席胡應湘,不滿有社會及 校內人士批評興建新校舍,破壞綠化環境,昨日反問校方「要校舍還是要樹林﹖」如果校方沒有一致共識,稱會收回捐款的決定。

              胡應湘向城大捐出2500萬,城大迄今籌得5000萬,超越政府等額補助金4500萬下限。胡應湘的捐款中,2000萬用作擴建校園。其餘500萬則成立「校內配對基金」,料共可籌得800多萬。800多萬加上用作興建大樓的2000萬元捐款,與政府「一元對一元」等額補助金配對,共為城大帶來5600萬收入。

              倘有人反對將撤捐款

              城大擴建計劃包括利用校內約2公頃小樹林,興建兩幢面積逾2萬平方米的教學樓。有城大師生曾憂慮失去校內唯一自然休憩地﹔香港大學地理系講座教授詹志勇亦曾於報章指出,城大的山丘樹林可改善市區環境,並指香港只視山丘為未發展地方。

              胡應湘昨日反駁詹志勇的言論表示「好詫異」,坦言詹志勇任教的香港大學,利用百億擴建校園﹕「港大100億發展是否都不用斬樹﹖如果是,我要跟詹教授學習。」他又指,捐錢不為名利,只想確保捐獻得城大師生認同﹕「2500萬我都要很辛苦捱返來,要肯定大家覺得有需要,幫到下一代我很願意捐,但如果『環保佬』、政府不准建(新校舍),大家又反對,我就收回(捐款)。」

              對於胡應湘的批評,詹志勇回應,不論港大、城大,都希望兩校的發展計劃「與環境取得平衡,都減少破壞樹木,持續發展都做得最好。」

              不滿擴建被指樹林

              城大發言人則回應,若因擴建校園砍伐樹木,將會重植,反對城大發展計劃只是「極少數人意見」,相信不影響胡應湘捐款。城大未來將舉行大型諮詢會,邀請全校師生對校園發展表達意見。

              隨非本地生及副學士人數上升,城大近年面對人滿之患,現時改建圓形廣場,已遭受學生張貼大字報反對。該校副學士二年級學生譚同學認為,校園一年擠過一年,今年起校方已不准校外人士在繁忙時間光顧學校食堂。她建議學校減少收生,以免「迫爆」校園。

              張超雄:《反叛了,又如何?》



              張超雄立法會工作報告書《反叛了,又如何?》電子版...

              Monday, October 17, 2005

              攜手扶弱基金第二輪申請

              攜手扶弱基金接受第二輪申請[15:55]
              2005/10/17

              社會福利署的攜手扶弱基金第二輪撥款即日開始接受申請。

              社會福利署署長鄧國威今日說,用以扶助弱勢社群的攜手扶弱基金,第二輪撥款由即日起至十二月三十日接受合資格的非政府機構申請。

              鄧 國威解釋,政府於今年年初設立二億元的「攜手扶弱基金」,目的是一方面鼓勵社福界擴展其網絡,以爭取商業機構參與扶弱工作;另一方面是鼓勵商界承擔更大的 社會責任,合力建立團結和諧、充滿愛心的社會。基金撥出約一億九千萬元邀請社福界的非政府機構申請撥款,用以推行各項扶助弱勢社群的計劃。基金將根據非政 府機構從商業機構獲得的現金或實物捐贈,按額資助該非政府機構。餘下約一千萬元則用以推行多項支援措施,以協助政府、商界和社福界建立和維繫夥伴關係。凡 根據《稅務條例》第八十八條獲豁免繳稅的真正慈善非政府福利機構,均可向基金申請資助。在今年三月起接受申請的首輪撥款,獲商界及社會福利界積極回應。 「手扶弱基金」諮詢委員會於八月完成審批四十三分申請,共批出愈九百萬元撥款予二十九間非政府機構,該些機構與八十四間商業機構建立夥伴關係,推行內容 廣泛的社會福利服務,受惠人士包括低收入家庭、家庭暴力個案受害人、釋囚、長者及殘疾人士。此外,參與計劃的商業機構亦捐助了共一千一百萬元的現金及實物 捐贈,當中有不少更參與義工服務,直接幫助弱勢社群。申請表格可於社署網頁下載,網址為http://www.swd.gov.hk/doc/partnership/app.doc。如有查詢,請致電 21164294。

              特首不滿非政府組織過激

              特首不滿非政府組織過激[15:26]
              2005/10/17

              特首曾蔭權和工商及科技局長曾俊華均表示,昨日一些非政府組織示威者的做法不妥,不能接受。

              曾蔭權稱稱,世貿總幹事拉米與非政府組織會面有意義,但會後氣氛被破壞,以致記者會要取消,對此感到可惜。政府和香港市民不會接受太激進的行為,民間團體有發表意見的機會,但希望大家保持冷靜及理性。

              昨日一些非政府組織示威者,一度跳上世貿總幹事拉米的座駕,阻止他離開,場面一度混亂。

              工商及科技局長曾俊華在電台節目中表示,政府是不容許滋事份子做出一些不理性行為,他形容昨日的會面是在有秩序的情況下進行,但在會議結束後,才出現混亂。

              曾俊華稱,他不明白示威人士情緒激動的理由,他呼籲持不同意見人士,以和平方式表達意見。

              Thursday, October 13, 2005

              社會政策 只循舊

              'am now writing sth on how the logics and temporal manifestations of colonial rule have shaped nonprofits development across different policy domains in Hong Kong; to identify and make sense of the "recurring" development trajectories and particularly any signs of path-dependency is one of the main tasks...

              鍾劍華﹕社會政策 只循舊
              2005年10月13日

              【明報專訊】作者為﹕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

              香港的社會政策發展,長期受「重商主義」的支配,政府在「低稅收、公營部門受限制」的前提下,也從來沒有意圖以各種社會政策來推動財富及社會資源的再分配。在 殖民地時代,雖曾出現麥理浩時代的「社會服務發展的黃金歲月」,也曾出現肥彭在殖民地政府夕陽階段的、被評為「車人亡」式的社福發展政策,但大體都是政治權宜,而非根本地意圖改變香港社會那種功利的社會本質。 曾蔭權作為特首後的第一份施政報告,也明顯沒有意圖改變這一種長期的社會政策方向。

              吃盡社會政策議題的政治效果

              當然,政府的經濟能力因經濟復蘇而有所提升,在「福為民開」和「創建和諧社會」這些大綱領下,政府也不能不調整以往那一套「經濟好,民生自會有改善」的老 調,但終篇既強調「低稅制」不變,「要有效控制公營部門之規模」,各種社會政策的改善,也只是在原基礎上的充實,而非政策意念的更新。曾蔭權比前任優勝之 處,只在能避重就輕,迴避一些具爭議的社會政策議題,又能針對性就一些能引起廣泛關注的事項加以發揮,因而吃盡社會政策能發揮的政治作用,為其民望之提升 與不久後連任之爭逐,奠下基礎。

              以醫療政策為例,融資問題已經爭論了十多年,方案亦已有多個,主要文件也有4份,政府的意向也已十分清楚。特首只重申明年將發表多一份文件,將來推行的改革縱不一定受歡迎,但也就不致即時算進他這處子施政報告之上了。

              教育改革推行多年,一直爭論不休,這一份施政報告只強調投入的資源不會減少,對具體問題一概不談,心水清者自會確認這一策略只是「承先」,而無「啟後」,但政府只說承擔不變,寬大的港人自又會乖乖收貨了。

              沒有開拓新的路向與空間

              近幾年,基層市民甚或是一些中產專業人士面對的問題,除了是經濟結構造成的部分組群貧困長期化之外,應是因各種轉變而帶來的生活質素危機,這又具體反映在既 有秩序與價值觀之驟變,家庭問題惡化,生活質素下墮等等。面對這些問題,確有必要從根本想檢討社會發展路向,社會政策也應要更全面介入與支援,以扭轉在按 資本主義階段加上全球化而形成的存活方式惡質化趨勢。

              曾司長在施政報告中沒有承諾為「最低工資」及「標準工時」作準備,只談政府已帶頭做 個好僱主,但卻應明知「呼籲投資者自發」終只屬徒勞,這一種矯情避責之態度,在施政報告的美麗辭藻包裝之下,仍清晰可見。西方社會眾多資本主義大國,加上 亞洲不少國家,倒如日本、新加坡等等,早已把「對家庭友善」視作各項社會經濟政策發展的主要考慮。曾特首這一份施政報告對此雖也算是突破性地提出這一意念,但在沒有政策方案跟尾,也無發展承諾之情下,只能算是掩人耳目,而不能算是社會政策發展空間之拓展。

              凡此種種,並不是說要否定曾司長的努力。這一份施政報告確實是挖空心思,希望予人感受政府的關愛與對改善民困的熱忱,但如果不全盤檢訂社會政策的角色與社會發展的方向,一時的掌聲始終改變不了香港社會那一種功利與涼薄的屬性,生活質素的改善也就無從談起了。

              Wednesday, October 12, 2005

              Community Business

              This is the indigenous CSR-related NGO set up by Shalini about three years ago...

              Community Business, a membership based organization aimed to promot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in corporations. Its members and sponsors include some of the world’s largest companies such as UBS, Johnson&Johnson, Shell, Unilever, HP, etc. It is holding a conference on “Women in the Workplace and Cross Cultural Effectiveness” in November and is looking for a team of 10-12 enthusiastic student volunteers to provide essential staffing for the conference. Volunteers will receive HK$600 allowance for the whole event (6 days).


              Job Specifications
              ==================
              See http://www.hku.hk/cepc/NEW/news/0506/attachment/101201.pdf


              Application Method
              ==================
              Send your CV via email to kate@communitybusiness.org.hk and stating:
              1. why you would like to be involved in the event;
              2. what you hope to get out of the event;
              3. provide the name of a university tutor for character reference.


              Application Deadline
              ====================
              15 October, 2005

              紫藤

              促徹查阿姐逼走絕路
              警「放蛇」享服務已非新聞

              2005年10月12日

              【明報專訊】性工作者關注組織「紫藤」發言人嚴月蓮稱,假若指控屬實,警察預設陷阱主動電召「阿姐」上酒店提供性服務,本身已經是引誘他人犯罪﹔講好肉金,享受過性服務後卻賴帳,還以警察身分作要脅,該名 阿姐的受屈心情不難理解,但她坦言,警員以「放蛇」為名要求阿姐「免費手淫」已不是新聞,警方有必要徹查有關辦事手法是否恰當。

              放蛇做3次 納稅人付錢

              嚴月蓮說,由於「一樓一鳳」並不犯法,警方要「打擊」賣淫活動,主動誘人上門骨手淫,「阿姐根本無得防,曾有警察光顧同一阿姐3次扮熟客後,到第4次享受完服務卻表露警員身分,拘捕阿姐非法賣淫,『放蛇』要做4次,前3次也是納稅人給錢,到第4次又是不付錢,根本是要免費服務﹗」

              嚴坦言,類似放蛇個案每月也有3宗等待上庭審理,聽聞有阿姐被帶署後剝光衣服搜身。是次事件逼到阿姐走上絕路,警方那套「放蛇」掃黃的手法一定要徹查檢討,而紫藤亦會跟進是次肇事阿姐的家屬,看看是否需要協助。

              Tuesday, October 11, 2005

              中國草根組織學習網

              中國NGO學習網-中國草根民間組織能力建設
              http://www.learning.ngo.cn/

              我和我的组织

              环境与发展研究所 陆柯萍(coco)
              点击这里,你可以了解环境与发展研究所的概况、我们的活动领域。当然更重要的你可以了解coco的工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please don't hesitate to tell me

              陕西省妇女研究会 郝丽瑞
              关注性别问题与社区发展的朋友可以点击这里!

              长治市爱心社区服务中心 王爱平
              长治市爱心社区服务中心致力于建立充满爱心的长治爱心社区。使我市居民老有所养、幼有所托、孤有所抚、残有所助、难有所帮。

              东珍纳兰儿童心理研究所
              有意帮助或关心爱滋孤儿的朋友请与我联系

              Monday, October 10, 2005

              最佳NGO總幹事

              最佳NGO總幹事

              信報財經新聞
              P27 | 副刊 | 面對面 | By 胡泳雯 2005-10-10

                商業機構談企業管治,非政府組織(NGO)一樣要談。

                大家都可能會聽過「一線通平安鐘」的服務,知道那是提供給獨居長者的呼援服務,但有所不知的是,這是由一個自負盈虧的非政府機構所開發出來的服務。這個名為長者安居服務協會的機構剛奪得「2005年亞太區最佳非政府機構」大獎。

                頭髮有點花白,但樣子及神情絕無老態的馬錦華,是該協會的總幹事。他把所得獎項和一疊厚厚的年報放在記者面前,似乎在告訴大眾非政府組織的管治功能已有所提升,不再像以往般閉門造車,「比賽的評判,很多都是私人機構的財務總監及工商管理碩士課程的教授,他們很看重你如何運用資源,財政監控是否做得足夠等等。」

                該會提交給大會的報告中,有詳細的成本分析,連每接一通長者電話要花多少錢也清楚臚列,當然亦有林林總總的統計數字,包括各項籌款活動的明細、個別服務人次及個案數字,總之把所有收入支出、服務成效全盤量化,務求街外人「一睇就清清楚楚」。

                從管治層次上出發,NGO的總幹事就像商業機構的CEO,不過這等CEO通常都是由社工出身,而馬錦華本身就有三十年的社會福利工作經驗,並在1999年得到「優秀社工」的榮譽。

              從依靠他人到引領他人

                我們稱社工為「北斗星」,寓意他們是指路明燈,引領在社會的暗角艱苦前行的人,而馬錦華自己也曾是被幫忙、被引領成長的一個。

                小時候的他家境貧困,住在富美村的寮屋(現在的樂富邨內),而且身體又孱弱,四歲才懂走路,所有街坊都說他是養不大的;六歲時患上肺結核,幸得靈實醫院的醫護人員及傳教士悉心照料,住了半年後康復出院,「後來想起,就發覺原來生命不是每個人可以擁有的」,人與人之間應互相支持及幫助的想法,為他日後從事社會工作埋下種籽。

                1976年,中學預科畢業的他,未有足夠學歷成為註冊社工,就到社區機構吸收一些社會經驗,「當時去了黃大仙下村的溫習室工作,是龍蛇混雜的地方,那些『仔』會用避孕套做水袋,胡亂投擲。很刺激!」一邊工作,一邊修讀社工的兼讀文憑課程,他在1981年結束三年的半工讀生涯,但當時仍只是「社工助理」。為了真正成為註冊社工,他索性停薪留職兩年,「依靠女朋友每月給我的三百元生活費」,到理工大學完成社工的學位課程,並專攻當時十分冷門的老年學。

                1985年成為註冊社工後,曾做過不同的服務範疇,其中「落區」到工廠做家庭服務,從現在的眼光看,頗有當時的社會色彩,「還記得有次見到一班工友在食飯閒聊,就走過去搭訕,誰不知其中一人對我說:『你是賣魚的嗎?』我初初不明所以,後來才知他說我『搭嘴』。那時方才醒覺,你要真的融入他們的文化,才可令服務有效」。

                馬錦華對往日的前線工作仍歷歷在目,而且多談起有趣幽默的一面,但在宣明會時的所見所聞,則不由得他輕而化之。1994年盧旺達,胡圖族反政府武裝分子屠殺了百萬圖西族人和胡圖族的溫和派人士,震驚全球,「當時要由扎伊爾(前剛果民主共和國)驅車上盧旺達,一路的顏色不斷在變,在扎伊爾的時候,全是啡色,一到盧旺達,卻變成全是綠色,景色其實是很美的;但一抵步,我們就看見一具具的屍體鋪滿整條走廊,很長、很長……,我還記得那孤兒營內,每晚都會有孩子發惡夢,尖叫嚇醒」。畢竟在香港所發生的社會問題,不是常常牽涉到生與死,「原來生命真的很無常,所以覺得時間很寶貴。現在開會,起碼要有一項貢獻才可開。沒有貢獻的會,不開也罷」。

              長者長期護理需資源

                老人服務自從被董建華「擺了上枱」之後,大眾好像真的多了關注,「香港的老人服務其實種類頗多,不過量還是不足的。我認為現在最欠缺的,是一種長遠護理的老人服務安排,但這很需要資源。我知有些類似的工作是正在進行的,例如醫院收集了老人住院紀錄後,交給社工及地區跟進,便可大大減低老人再入院的機會」。

                作為資深的老人服務社工,他認為要與長者好好溝通,不外乎尊重長者,令他們感覺到你的誠意,不要時時看表又或好像趕收線的樣子,盡可能用回長者熟悉的方言(他本人就操流利的汕頭話),細心聆聽,了解他們的弦外之音。

                很多人都會怕與老人家相處,嫌他們說話嘮叨,但馬錦華則看到老人家的可愛一面,「做老人服務的滿足感很大,你對待公公婆婆好少少,他們已經開心到不得了」。要成為好社工,想來就要有這種凡事看其光明面的思想。

              馬錦華為了成為真正社工,曾只靠女朋友每月提供三百元生活費,攻讀學位課程。

              馬錦華從事老人服務多年,「與長者好好溝通,不外乎尊重長者,令他們感覺到你的誠意,盡可能用回長者熟悉的方言」。

              長者安居服務協會獲得的2005年亞太區最佳非政府機構獎座

                長者安居服務協會將在10月15日(星期六)舉行賣旗籌款,現正招募義工,詳情如下:
                時間:上午7時至中午12時30分
                籌款目標:港幣180萬
                招募義工人數:4,500人
                目的:籌募「一線通平安鐘」慈善個案基金及「耆安鈴」長者熱線的服務經費
                報名電話:2338 8312

              文章編號: 200510103910090

              沈旭暉:「恐怖慈善共同體」

              峇里尋兇之「恐怖慈善共同體」
              2005年10月10日

              【咫尺地球】峇里島爆炸後,各方懷疑印尼伊斯蘭祈禱團是幕後黑手,它和蓋達 的聯繫被舊事重提。曾有研究報告「揭露」9/11事件的「完美」版本,是要在東南亞同時劫一批客機亂撞,因為太難掌握越洋實時(real-time)爆發 的「藝術」才被拉丹決定「暫緩執行」。原來的東南亞經手人,據說就是祈禱團領袖巴希爾。這刻澳洲和美國向印尼施壓取締祈禱團,卻超越了純粹反恐,因西方眼中的恐怖組織,幾乎都是在各地民間有一定聲望的社會服務機構、甚至慈善團體。

              我們可稱之為「恐怖慈善共同體」現象,並舉出兩個著名案例參考。

              沙特扶貧基金倒閉之謎

              一個是以沙特為總部的「哈拉曼基金會」(Al-Haramain Islamic Foundation),成立宗旨是進行「民間教育和慈善活動」,在全球各地廣設支部,活躍區包括非洲肯尼亞和坦桑尼亞,每年撥款5000萬美元,是扶貧+傳教的結合。9/11後美國大力整頓反恐黑錢,認為慈善組織不受政府監管,是恐怖分子盟友,開了張黑名單讓各國自行算帳。哈拉曼基金會被指為拉丹白手套兼策劃肯尼亞爆炸的元兇,在2004年被沙特王室下令取締。在貧富懸殊的沙特,這類組織承擔社會中介的責任,民眾對「沙特東華三院恐怖倒閉」的反應可想而知。

              歷史更悠久的是埃及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od),它1928年成立時的衝擊對象是親西方的腐敗王室,擁有百萬會員,有相對正義色彩,一度是埃及清流。不論意識形態,兄弟會確是 身體力行地提倡「穆斯林兄弟互助」建立伊斯蘭化社會,最大成就是設立了一支巡遊軍上山下鄉搞經濟建設,對老弱貧苦都提供義診義學。巴勒斯坦的哈馬斯名義上 也是兄弟會分會,也是在當地搞大鑊飯籠絡人心。當地人不相信光顧哈馬斯醫院等於「與恐怖分子為伍」,就是相信也會繼續,因沒選擇。

              印尼祈 禱團的前身成立於40年代,也是反殖運動產物,和印尼革命軍曾是盟友。因被前總統蘇哈托大力整肅,祈禱團在印尼的慈善功能不如基金會和兄弟會,但它在90 年代「回流」後也有「慈善創建」﹕除引入哈拉曼基金會賑濟災民,還建立它的「社區慈善網」,鼓勵團友通婚、鼓勵子女入讀祈禱團推介的寄宿學校。

              兄弟式慈善Vs修女式慈善

              有意識形態背景的組織以慈善面貌得到一些人心,除因各地政府不能/不願提供同樣服務,也反映各國貧民對「慈善」有各自的理解。基金會、兄弟會、祈禱團式「慈善」,多少有集體主義色彩,有相當直接的救助,且援助體與被援體能建立社會關係。對缺乏這種關係網的弱勢社群,這是一種自我肯定的提升。至於貧民何以對外來慈善團體多少存有戒心,我們可以德蘭修女的仁愛會為例。

              德蘭修女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後成為「活聖人」,但一些社運人士對她評價奇低。她每年獲千萬元計捐款,但堅持用最原始方式「救助」病人,就常被批評為人為製造「倚賴關係」(dependency),順道建構一種東方主義式落差,顯得慈善者更高更大。曾有朋友專程朝聖當義工,回來後用最sarcastic的口吻說得到義工最想得到的﹕「感覺」。德蘭旗下直接救濟的貧民為數不多,效果不彰, 和當地社會脫,仁愛會甚至曾多次傳出貪污醜聞,也有報道指她們曾「無意中」接受恐怖分子捐助。除了最後一點,整個體系與前述「兄弟式慈善團體」恰巧相 反。若各地貧民接受涉嫌恐怖分子共濟、躊躇於天使的blessing,無論「我們」觀點如何,「他們」不一定視之為大逆不道。

              「恐怖慈善共同體」除了「恐怖」一環針對的政治對象,也有「慈善」一環針對的社會對象。兩者合二為一,「加爾各答的天使」和「峇里島的烈士」變成一對荒謬的辨證,其實一切只是建構的形象。對它們的反建構,只能是正牌社會中介的責任——而不是恐/或反恐的責任。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兼講師 沈旭暉

              Friday, October 07, 2005

              夏利萊捐款

              夏利萊李兆基捐款浸大籌款達4500萬
              2005年10月7日

              【明報專訊】香港浸會大學籌款傳出好消息。該校獲印度裔富商夏利里拉集團主席夏利萊博士伉儷捐贈港幣500萬元。浸大校長吳清輝指,浸大的籌款數字已剛剛過了配對補助金下限的4500萬元。另外,恒基兆業主席李兆基今日會向浸大作出巨款捐助。

              另外,對於政府因財赤削減大學撥款的「零零X」方案,即05/06和06/07年首兩個學年不減經費,到07/08年度學年則最多削減5%撥款。吳指現時本港經濟已明顯改善,希望方案能是「零零零」或「零零一」。此外,他又希望政府能撥出九龍塘廣播道部分地皮予浸大,配合大學四年制擴展。

              今次捐出500萬元予浸大的夏利萊指,自己一向將三分一收入用作慈善,且99%都是捐給教育界,每年亦有捐款予科大。夏利萊指因為家住九龍塘,多年來看浸大成長,以往亦有印度人在浸大的大學會堂表演,所以捐出這筆款項「好似街坊般,幫回自己的城市」。他指,以往自己捐款的消息都不想「賣報紙」,但今次是受浸大邀請,認為此舉能鼓勵更多人捐款。他又稱,自己的家族成員有看過浸大的中醫,故浸大會把部分捐款撥予中醫學院。

              Thursday, October 06, 2005

              環團「爭氣行動」遭警告

              環團遭立會秘書處警告
              禁煙問卷以「立法會」為題

              2005年10月6日

              【明報專訊】環保團體爭氣行動去年向持有酒牌的經營者如麻將館和卡拉OK等場地,就全面禁煙問題進行問卷調查,以提交立法會作參考,結果引起小風波。

              由於有關問卷以「立法會爭氣行動煙草諮詢小組」的名義進行,立法會秘書處上月底向爭氣行動發出傳真,指有業界以為有關問卷調查是由立法會所辦,警告爭氣行動不可再使用該小組名稱,並去信業界澄清。

              爭 氣行動副主席安綺詩解釋,採用「立法會」字眼是因為要讓業界知道問卷的調查結果將會提交立法會,她指是中文翻譯引起的誤解,問卷的英文題目是「Clean the Air Tobacco Advisory Panel for Legislative Council」﹔爭氣行動已在小組名稱中剔除「立法會」字眼,並於本月3日去信業界澄清。

              香港天文學會

              天龍座流星雨今起現港空
              2005年10月6日

              【明報專訊】由今日起至星期日(9日),市民將有機會欣賞天龍座流星雨,流星數量更可能達每小時100顆,香港天文學會表示,市民可找一些空曠地方,望向北面天空便有機會看到流星雨,但提醒市民需以平常心靜候,因為流星雨的實際數量往往難以預測。

              新華社報道,中國乃至北半球各地都可觀測到少見的天龍座流星雨,其中亞洲的阿富汗、伊朗和伊拉克等國家處於全球最佳觀測位置,屆時每小時約有100顆以上的流星劃過夜空。

              本月6至9日觀測最佳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王思潮表示,相比於其他星座,天龍座流星雨比較活躍,上世紀曾先後出現過數次較壯觀的天龍座流星雨,而今次天龍座流星雨的活躍期為本月6日至9日,最佳觀測時間為本周六(8日)晚上至9日凌晨。

              香港天文學會流星雨組組長陳鑄略表示,天龍座流星雨每年均會出現,過去的景象並不壯觀,若每小時數量真的達100顆,仍然值得觀賞。陳鑄略建議市民找一個較黑、視線不受阻的曠野,望向北面的天空便有機會看到流星雨,臨天光看到流星雨的機會更大,但提醒市民需以平常心靜待,因為流星雨是「可遇不可求」。

              志願者服務西部計劃

              兩港生赴廣西志願服務
              一年時間換來一生感動

              2005年10月6日

              【明報專訊】一對負笈廣州暨南大學的香港學生,自願在畢業後到千里迢迢的廣西百色田陽縣志願服務一年,他們是這個志願計劃開展一年以來,第一批到當地的香港學生。

              計劃中首批港大學生

              據《廣州日報》報道,24歲的黃乾宇是暨南大學企業管理系2005年畢業生,曾擔任大學學生會主席及全國學聯副主席。今年7月21日,他與同校畢業、也是來 自香港的女友潘妮娜一同到廣西百色田陽縣,進行為期一年的志願者服務西部計劃。他們是該計劃開展3年以來,從廣東招募到的首批香港大學生。

              周末到山區進行家訪

              他們到廣西至今也有近三個月了,黃乾宇目前在田陽縣志願者服務西部計劃「田陽項目」管理辦公室當幹事,他首要開展的工作,就是為志願者做好後勤服務。田陽縣 團委書記農民,稱呼黃乾宇是志願者中的志願者。黃乾宇的女友潘妮娜則主動申請到離縣城有一個多小時車程的五村中心小學,擔任該校三至六年級的英語課老師。只有在周末的時候,這對小情侶才有機會聚聚。但他們卻把大部分相聚的時間,用來去山區貧困學生家庭進行家訪。

              盼一年後出書義賣

              黃乾宇說,一位志願者服務計劃的前輩說過一句話,那就是「用一年的時間,換一生的感動」,當志願者,讓他有一種特別的成就感。問起黃乾宇今後的願望,他說,希望一年後能將田陽志願者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匯編成書,通過書籍義賣繼續支援貧困學童。

              Tuesday, October 04, 2005

              抗議明光社教人權

              教師絕食抗議明光社教人權[18:46]
              2005/10/04
              (法新社)

              一名外籍教師準備在政府總部門外,絕食2日,抗議教統局將一個人權教育課程外判給反對同性戀的明光社。

              該名34歲的教師Benton手持一個標語指出:「拒絕權利不是人權」,他指出這個反對同性戀者權利的組織不能教好人權,要求政府公開投標標準,為何明光社可擊敗人權組織、港大及教育學院等機構,奪得標書,教授老師有關人權問題。

              綠色和平「彩虹勇士號」

              彩虹勇士號申請泊港
              轟程序官僚至今未批

              2005年10月4日

              【明報專訊】綠色和平「彩虹勇士號」艦隻將於下星期日(9日)抵港,並打算於未來兩星期舉辦多項活動,向公眾推廣可再生能源應用。雖然他們早於一個月前已向政府產業署申請租用中環2號碼頭停泊,但至今仍未獲回覆,該組織轟「程序官僚」。縱使綠色和平已多次澄清活動與世貿無關,政府仍然堅持「諮詢」世貿統籌辦等部門,綠色和平表示部分活動可能被迫擱置。

              聲明非衝擊世貿而來

              綠色和平項目經理譚萬基表示,8月中已四出物色可停泊「彩虹勇士號」的碼頭,至上月初覓得中環2號碼頭,便向產業署申請牌照。但有關申請卻需要經過警方、地 政總署、食環署及社署等多個政府部門,並由於有個別部門表示「關注」,故申請遲遲未獲批准,他們可能被迫擱置部分活動,或需要以駁船接載市民參觀。譚說, 已多次澄清活動並非衝擊世貿而來,但產業署竟要就申請「諮詢」世貿統籌辦,他感到疑惑及無奈。

              產業署﹕要諮詢多個部門

              政府產業署發言人證實,上月6日已收到綠色和平的申請,但由於需要諮詢多個政府部門,至今仍未能批准有關申請。發言人亦未能解釋為何要諮詢世貿第六次部長會議統籌辦事處,只表示會盡快處理申請,但未知能否趕及艦隻抵港前發出牌照。

              本報昨日亦曾就事件向世貿第六次部長會議統籌辦事處查詢,但至截稿前仍未獲回覆。

              明報記者 吳婉茵

              兩社福機構擬減薪

              兩社福機構擬減薪一成
              2005年10月4日

              【明報專訊】社會福利署將在2008年向社福機構停止發放資深員工補貼,兩間共聘有1500名員工的大型社福機構表示,有意在07或 08年削減員工薪酬,幅度8%至12.8%不等,有機構則推出「愈高薪愈減得多」方案,並要求員工9日內簽署減薪同意書。社工總工會會長張國柱批評,經濟復蘇時刻減薪,會嚴重打擊社工士氣,影響服務質素。

              07或08年落實

              社署表示,早在2000年各社福機構自願參加「整筆撥款」制度,已協議2006年減低「定影」員工(資深員工)資助,社署今年宣布加推「特別一次過撥款」,已令資助延續至2008年,回應了業界關注。據了解,社署期望機構5年前開始重整架構,認為機構不應此時才大幅減薪。

              不過,有機構表示有困難。聘有800名員工的香港家庭福利會(家福會)發言人表示,機構去年開始計劃面對新撥款政策,今年8月經諮詢員工後,決定若機構內部經濟未能改善,可能07年推行「三級減薪制」,基層員工減9.8%,前線社工減11.8%,資深社工減12.8%。

              家福會發言人強調,上述計劃純屬意向,是「最壞的情況」﹔又指機構將利用社署可能批出的特別一次過撥款1200萬元向員工提供培訓,令機構向前發展。

              家福會9日內交減薪同意書

              本報取得家福會9月中要求員工簽署的減薪同意書,內容指員工同意06年凍薪一年,07年減薪最多9.8%(基層),員工要9日內交回簽署的同意書。家福會表示,員工大多已經交回同意書。

              另外,聘有700多名員工的基督教女青年會表示,因應社署的特別一次過撥款,「機構要在財政上作打算」,故有意在06年向300名定影員工減薪8%。發言人強調,計劃只是意向,是否落實尚待社署批准、聽取同事意見。但據悉,機構若在員工同意下調整薪酬,毋須社署批准。

              Saturday, October 01, 2005

              古董電扇博物館

              風扇癡獨資辦博物館
              擲千金購200古董扇 見證上海繁華

              2005年10月1日

              【明報專訊】今天開始,香港的博物館增添了一名新成員——古董電扇博物館。這所博物館沒有獨特的建築風格,亦沒有完備的導覽資料,只得150平方呎,且陳設簡單,與附近佔地寬廣的香港海防博物館形 成強烈對比。然而,館內珍貴的99台古董電風扇,見證了上海在1900至1954年的盛衰歲月,以及一名收藏家獨力籌辦博物館的故事。

              一年到內地尋扇逾30次

              「收藏家不屑蒐羅大家都有的東西,最愛鬥罕有。」53 歲、做汽油生意的鍾漢平,年前到北京、上海和天津蒐購古董電扇時,發現有售中國古董電扇的地方集中,且電扇數量不多,在能力許可下,他於是開始瘋狂「入貨」,一年內到3個城市30多次「尋扇」。「今年5月至8月,除了太太生日那個周末,連續14個周六、日都到國內找電扇。」

              不敢講花費 怕老婆「鬧鬼」

              鍾漢平收藏古董電扇的興趣始於15年前,但他一直以來只在香港「尋寶」,藏品亦僅10多台,近年他經濟環境改善,並希望在退休前了結心願,才在一年內一擲千金,令藏量急增至200台。他的古董電扇價錢由200元至1.6萬元不等,問他多年來為心頭好花了多少錢,他笑說﹕「不好講,老婆鬧鬼﹗」記者問連同飛機、食宿、買扇、買小屋作博物館等,會否花上百萬元﹖他笑而不語。

              鍾漢平可能是世界上擁有最多上海古董電扇的人。他擁有200台於1900至1954年製造的古董電扇,八成在上海找到,有在當地出產的,也有從美國、德國和英國等入口的洋扇,以及1930年代日本在中國建立偽滿洲國時日本製造的電扇。

              電風扇從前是平民的奢侈品,鍾的藏品中,包括1920年代上海洋行大班使用的「私家扇」、1940年代上海銀行專用的電扇,當年上海的繁華可見一斑。鍾漢平說,其藏品止於1954年,是因為此後上海的電扇由公、私合營大量生產,已失去古典美。

              展出99台讓公眾參觀

              好勝的鍾漢平希望得到多個第一﹕擁有最多在中國找到的古董電風扇、開設中國首間古董電風扇博物館、第一人出版古董電風扇圖鑑。為將珍藏公諸同好,他在筲箕灣買了一間小木屋,將之改為博物館,由於空間有限,只能展出99台電扇讓公眾參觀,博物館所有開支,都由他一人承擔。

              「每台電扇都有一個故事,很值得收藏。地方政府不積極保留文物,電扇博物館由私人來辦,政府很丟臉。」他說,從來沒有想過聯絡任何機構籌辦博物館,「向人要錢﹖很難。問別人自資開電風扇博物館好不好,人人都會說我傻,但做到了,人人都讚好。」他還自資出版古董電扇風扇圖鑑,記錄珍貴但被遺忘的歷史遺產。

              明報記者 胡幗欣

              全球護豚組織抗議

              日漁民屠殺鯨豚 全球護豚組織抗議
              2005年10月1日

              【明報專訊】每年10月是日本漁民捕捉鯨豚的季節,對海豚和鯨魚來說,是苦難的開始。日本漁民會用鐵枝等工具把鯨豚驅趕上岸,然後即時屠殺或賣到水族館。本月8日(下周六),包括香港海豚保育學會等全球逾萬個保護鯨豚組織,首次聯合向日本政府抗議,要求停止屠殺行為。

              每年逾2萬海豚小鯨被獵殺

              日本當地和國際保護鯨豚組織的資料顯示,日本每年有超過2萬條海豚和小型鯨魚被漁民獵殺,過去20年,在日本水域被屠殺的鯨豚超過40萬條。大阪東岸的太地和東京以南的Futo是日本主要以獵殺鯨豚為生的漁村,單是太地,去年已有1.8萬條海豚被漁船圍捕。

              日本漁民會採用被指殘酷的「漁船圍捕」和「驅趕式」方法(Drive Fishery)獵殺鯨豚。由於海豚和鯨魚喜愛群居生活,漁民會先用鐵枝或魚叉等工具敲打漁船,製造聲浪「打散」群居的鯨豚。接,他們會同時由多艘漁船 用魚網把鯨豚圍住,迫使牠們游進內灣的淺水區域。漁民會把牠們捕捉上岸即時宰殺,部分鯨豚被屠殺時仍然清醒。

              日本活豚售價37萬港元

              資料顯示日本捕捉活海豚去年售價少於約3萬港元,因供不應求,現時售價已急升10多倍至37萬多港元,部分會售予中國大連水族館。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表示,被屠殺的鯨豚品種包括樽鼻海豚、條紋海豚、領航鯨、殺人鯨和偽虎鯨。牠們被趕進內灣後會被活生生屠宰,用來製成各種肉類製品﹔年輕的海豚會被賣到水族館作表演或觀賞用途。他指出,由於海豚肉具豐富蛋白質,日本人會把海豚肉製成肥料,為農作物施肥。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呼籲市民寫信到日本領事館抗議。市民可到海豚保育學會網頁下載抗議信(www.hkdcs.org)。

              「西九龍民間評審聯席」

              西九聯席會許仕仁
              料年內成立管理局

              2005年10月1日

              【明報專訊】政務司長許仕仁及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昨日與「西九龍民間評審聯席」成員會面。有聯席成員在會後表示,估計政府當局將會在10多個月內,成立西九管理局。

              而成員何秀蘭表示,建議政府成立文化智庫,為西九規劃以及本港整體文化策略提供意見。

              建議先組跨界別人士智庫

              她說,西九管理局成立需時,在此之前,應該籌組一個包括政府、商界及文化界人士在內的智庫,對整個文化策略及西九龍文娛區定位作出建議。何秀蘭形容,許仕仁對建議持積極態度,但基於過往經驗,擔心政府最終不聽意見。

              聯席又認為,如果政府將西九分拆招標,可減少公眾對「官商勾結」的印象,但這個與文化政策及設施並無關連,所以建議政府應該盡快考慮成立文化智庫。

              Friday, September 30, 2005

              『爭氣行動』煙草諮詢小組

              立法會要求一組織停用名字[18:34]
              2005/09/30

              立法會秘書長馮載祥已去信一個名為「立法會『爭氣行動』煙草諮詢小組」的有關人士,要求停用該名稱。

              發言人強調,立法會並沒有成立類似的組織,而任何由該組織發放的資料,都不是立法會的正式文件。他們已要求該組織立即停止使用該名稱,以免令人以為該組織是立法會轄下的小組。

              發言人補充說,若該組織拒絕立即停止使用其現有名稱,秘書處將保留採取一切該處認為適當的進一步行動。

              Monday, September 26, 2005

              「感動中國」慈善車夫逝世
              捐35萬血汗錢 資助300貧學生

              2005年9月26日

              【明報專訊】天津市一位名叫白芳禮的長者以踏三輪車為生,十幾年來頂風冒雨在街頭奔波,省吃儉用積下35萬元人民幣,卻將這筆血汗錢資助給300多名貧困學生,事感動了社會,白芳禮獲譽為「感動中國」的長者。本月23日,白芳禮在天津去世,享年93歲。

              據新華網報道,白芳禮生於1913年,祖籍河北滄縣白賈村,祖輩貧寒,13歲起就開始打短工。他從小沒念過書,不認得幾個字。1944年,他因日子過不下去逃難到天津流浪幾年,當上了三輪車夫。解放後,他靠自己兩條腿成了勞動模範,也靠踏三輪車養大了自己4個孩子,其中3個上了大學。

              1982年,滿頭白髮的白芳禮開始從事個體三輪客運,每日早出晚歸、辛勞奔波而攢下了一些錢。

              遇失學童打消退休念頭

              1987 年,踏三輪車相當於繞了地球幾十圈的白芳禮準備退休,但一次回老家經歷令他改變主意,重新踏起了三輪車﹔當時他在莊稼地看到一群孩子正在幹活,便問家長為何不讓孩子上學,一眾家長說,種田人哪有錢供孩子上學﹖他一聽,心裏像灌了鉛,跑到學校問校長,收多少錢讓孩子上不起學﹖校長苦笑道,一年也就八十至一百元,但沒有老師了,因學校工資太少,留不住人。

              74歲重踏三輪車助學

              當晚老人輾轉難眠,家鄉那麼貧困,就是因為莊稼人沒知識,孩子們上不了學,難道還要讓家鄉一輩輩窮下去﹖他決定捐出多年積下的5000元給老家學校辦教育,同時繼續在城裏踏三輪車助學,那一年他已經74歲。

              今年5月,白芳禮被確診為肺癌晚期,經過近兩個月住院治療,於7月初出院回家休養。9月病情再度惡化,高燒及陷於昏迷狀態,只能靠輸液來維持生命。

              23日早晨,這位不凡老人靜靜走完了人生之路,留下那輛破舊的三輪車在人間寂寞孤單。

              Saturday, September 24, 2005

              可持續發展基金

              可持續基金收逾40份申請[16:28]
              2005/09/24

              持續發展組收到44份建議書申請可持續發展基金,以資助開展新的可持續發展項目。

              持續發展組言人說,申請期由6月底開始,直至昨日結束,其中11份來自學校或學術機構、7份是非政府機構或社區組織、16份是個人,其餘來自商會或地方團體。整個評核過程預期需時10至14個星期,申請者屆時可登上發展組的網址www.susdev.gov.hk查閱成功與否。

              為數1億元的可持續發展基金於2003年成立,至今共有10個項目獲得基金近1,100萬元的資助。這些項目包括教育及普及化的活動,社區資源的可持續管理,以及以可持續發展有關議題為主題的定期雜誌。

              「香港社運電影節」

              影評:《工人作主》(The Take)
              夏菽 基層大學

              前言

              由拿加大左翼電影行動者(activist filmmakers) Avi Lewis 及 Noami Klein拍製的紀錄片《工人作主》(The Take),於04年殺科,正在各地上演。《工人作主》在香港上映無期,幸好出了DVD,已被學聯社會運動資源中心將此片 ( 譯《爭取過才屬於你》) 列入2005年10-11月舉行的第三屆「香港社運電影節」播映名單中。到時可一睹為快。

              Lewis是新聞工作者,妻子兼戰友Noami Klein則是批判全球化的《No Logo》一書作者。二人幾年前想到拍攝全球化下,工人被受打擊的真實故事,結果選擇了亞根廷失業工人「佔廠運動」為主題,並以布宜諾斯艾里斯一間五金廠Froja工人「佔廠」,成立合作社的行動作為主線。

              復廠、反抗、生產

              紀錄片副題是「復廠、反抗、生產」。話說亞根廷欠下龐大外債,在世界貸幣基金會「引導」下,推動新自由主義政策:盲目開放國內市場、將公營事業私有化、削減公共開支…. 結果導致貨幣大幅貶值、工廠倒閉、失業率攀升,半數人口活在窮貧線下。最後,亞根廷的經濟在2001年全面崩潰。在社會騷動下,總Menem「走佬」。

              在這段期間,無數過去運作得不錯的工廠,都因廠主寧把資金放到「投機」事業或因經濟危機倒閉。《工人作主》的故事發生在「走佬」的貪總的一位好友所經營 的大型五金廠內。廠主宣告結業,工人陷入彷徨。這時,亞根廷崛起一個「復廠運動」,一些民間組織協助工人「收復」廠房,在停辦的工廠以工人合作社的形式恢復運作。所以就有「佔領、反抗、生產」這個口號。

              合法?非法?

              合法或非法成為合作社與政府爭論的焦點。根據所謂的「法律」,無論是經營中或已停辦的工廠,都屬僱主私產,「復廠運動」是「非法闖入」、是「盜他人財物」。紀錄片中便見到軍警驅逐工人的場面。尤由當一些「復 廠」的合作社運作成功之後,「前僱主」便會出現,要求接管工廠。在「現行法律」下,工人的唯一理據是廠主欠他們工資,所以工人有權取回自己應得的。合作社因此經常要奔走法院間,希望取得「合法」地位,但「法律」往往令他們失望。

              Lewis在回答訪問時說:我們不是探討法律依據的問題,而是如工人所說,工廠倒閉,是因廠主及政府亂攪所致。倒閉前,工廠享用水電等各種公共費用補貼,又得到土地、稅收優惠,及各項社區支援。而工人的汗水,換回是僅僅的飽。現在,工廠在那些「不義之財」被搾乾搾淨後,被僱主撒手不管,工人及他的家人都陷入無助。工廠為何不能歸還工人,歸還社區?老闆要去別處發財 是老闆的事,但工人會繼續生活,繼續與工廠共存亡。

              合作社能生存嗎?

              許多人問:一窮二白的合作社撐得下去嗎?像Froja合作社,昔日敞大的廠房,工人大部份已離去,只剩幾十名「復廠」工人在空盪盪的廠房內組織合作社,資金、原料欠奉,只能動簡單生產。在資本主義市場競爭下,能維持多久?

              Lewis 說:Froja合作社正與當地一間維修店合作。因為規模小,材料都由顧客提供,或以廢料循環再用,不成問題。大概Lewis知道這個答法難令人安心,所以 他舉了Zanon陶瓷廠作例。Zanon是拉美最大的陶瓷廠,工人接管三年。Zanon的推銷員穿州過省,尤其聯絡不同的合作社,生產正不斷上升。

              東歐在經歷私有化後,社會陷入危機,已越來越多人要求重新「公營化」。Lewis在訪問中贊成阿根廷應將一些企業重行「公營化」,而另方面則認為合作社能扮演維護社區利益的角色。

              爭論

              有人批評Lewis在電影中傳遞反全球化訊息,與電影內工人的表現並不相符。提出批評的人認為:工人不過為兩餐,根本沒想到全球化。又譬如合法與非法的問題,Lewis高姿態地判評法律虛偽,但電影所見,工人是很在乎,也很希望得到「合法」認。

              本文認為,電影的「文本世界」與「現實世界」分歧,是誰也不能否定的事實。即使紀錄片,也是製片人透過自己角度帶領讀者觀看世界,所以單憑指出兩者不同的 「風騷」兼「風涼」說法,並不能為我們的思考提供任何幫助。倒是支持新自由主義的批評者擺明車馬,列舉數字,力指引致阿根廷經濟危機的不是世界貨幣基金 會,而是阿根廷政府貪舞弊。這些辯辭信不信由你,但好歹可以去判斷。

              結語

              藉一家小型合作社的故事撐開一個新自由主義肆 虐、拉美窮困、工人運動、合作社運動、全球化批判的視野,電影確實未能一一回應自己提出的問題及觀眾所希望得到的答案。Lewis在訪問中往往被有水平的 記者問得辭窮。也許應這樣說,Lewis及他的伙伴開始了第一步,現在你不幸看了這篇文章或這套電影,則球已傳到你(或我們)的手上,對香港的合作社運 動、工人運動、政府的私營化政策…..及年底在香港舉行的世貿部長級會議,你又有何思考呢?

              Friday, September 23, 2005

              楊震事件與SOG

              楊震事件---「你有你講,我有我做」的回覆與SOG推行後的啟示

              社署發信給機構管理層

              楊震事件經社福界各團體、代表及傳媒廣泛報導下,現已進入了一個最後階段;整筆撥款督導委員會已向循道衛理楊震社會服務處發出一封信件,內容表示整筆撥款督導委員會了解到機構解僱麥太的決定不關乎機構財政壓力和工作表現,並建議機構為麥太重新安排另一合適的工作。此外,信中亦指出機構並沒有考慮到整筆撥款手冊的在有關服務重組的「良好管治指引及建議」,有需要改善的空間,但同時亦強調機構沒有違反整筆撥款規則。

              機構的回應

              有人認為社署的信件還了同工的一個公道,但當事人在2005年9月13日卻收到社署的正式回覆,表示機構於8月29日回應委員會的信件中指出在過往每次服務重整時,已考慮了整筆撥款手冊中提供的良好管治指引及建議,並承諾於未來的服務重整過程中,會繼續依循該指引的建議行事,同時亦表示機構沒有其他合適的工作崗位,以安排給當事人。

              沒有底線的監管

              不少人認為機構管理層的行為差劣,然而機構可以任意妄為,這與社署缺乏適切的政策,以監管社會福利機構有關。即使整筆撥款手冊中的「良好管治指引及建議」也只是作參考之用,這亦反映社署可謂對機構的要求,並沒有甚麼底線。沒有底線的監管制度,怎會是一個良好的制度?

              此外,社署的態度及行為本是存在矛盾,在某程度上認為機構沒有違反整筆撥款規則,但又建議機構為麥太安排另一新職位。這反映出事件上是機構「有錯」,但又缺乏機制(甚至字彙),去處理/描述這類事件。作為負責撥款的政府部門,社署怎樣向公眾交待呢?

              整筆撥款督導委員會的「督導」

              循道衛理楊震社會服務處的回覆,反映著機構管理層完全不認同整筆撥款督導委員會的觀點,委員會的觀點大概是指機構的行政沒有錯誤,但可以更加完善。而機構卻說根本完善,並會「繼續依循該指引的建議行事」,這是否代表機構可繼續以過去的方法及態度去處理服務重整呢?若整筆撥款督導委員會沒有進一步的回應及跟 進,這某程度上代表整筆撥款的監察制度根本如同虛設。

              建立一個新仲裁機制

              我們辦事處於4月份期間亦曾去信整筆撥款督導委員會,提出對處理這類解僱事件之意見,例如要讓員工代表加入董事會及建立一個新仲裁機制以處理這類解僱個案。整筆撥款督導委員會秘書於2005年5月4日回覆,表示該委員會已就有關意見進行討論,並承諾會儘快回覆本辦事處。但至今本辦事處一直未再有收到社署的進一步回覆,我們已再去信要求社署盡快交待,整筆撥款督導委員會秘書表示仍在整理資料中,如獲有關社署的正式回覆,我們會立即向同工交待。

              此外,在推行TOG時,機構仍會這樣對待定影員工;究竟取消TOG而推行SOG之後,同工面對的處境可會更加險峻呢?歡迎同工表達對楊震事件的看法及現時SOG推行之意見,電郵: thomas@cheungchiuhung.org或電話2509 0132。

              ---------------------------------------------------------------------------------
              立法會張超雄議員辦事處
              香港中環花園道三號花旗銀行大廈602室
              電話 Tel:2509 4431
              傳真 Fax:2332 1893
              Suite 602, 6/F, Citibank Tower, 3 Garden Road, Central, Hong Kong
              網址 Website:http://www.cheungchiuhung.org
              電子郵箱 E-mail:info@cheungchiuhung.org

              香港研究協會

              較多人支持區議員入選委會[15:10]
              2005/09/23

              政改方案公布在即,一項調查發現,多數受訪者贊成將529名區議員全數加入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

              香港研究協會的調查發現,四成四受訪者贊成將529名區議員全數加入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當中七成七表示此舉可以增加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的代表性。有三成一受訪者表示,不贊成將全數區議員加入選舉委員會,二成半受訪者則表示「無意見」。

              另外,就立法會選舉,有五成二受訪者表示贊成增加10個議席,即直選及功能組別議席各增加5席,表示不贊成則佔二成三。

              香港研究協會負責人表示,多數受訪者贊成將529名區議員全數加入選委會,其中更有七成七受訪者認為此舉可以增加選舉委員會的代表性,反映市民頗接受加入全數區議員以擴大選委會的方案。

              此外,有關08年立法會選舉,逾半受訪者贊成增加10個議席,但當中有近半受訪者不贊成5個新增的功能組號議席全部由區議員互選產生。他們大多認為新增的議席應按「少數議席給區議會,多數議席給其他界別」的原則來分配。香港研究協會負責人表示,這反映大部分市民期望新增的議席能有不同界別人士參與,兼顧各方利益,並擔心政改方案設想有違均衡參與的原則及令區議會變得過度政治化。

              日商1億捐中大

              低調日商1億捐中大
              認同理念推國際化

              2005年9月23日

              【明報專訊】中文大學獲日籍商人、奇運有限公司創辦人康本健守巨額捐贈1億元,推動國際交流計劃及提升教研水平。自政府上月推出第二輪配對補助金計劃至今,中大已成功籌得超過4.55億元,盡取2.5億元配對上限,合共帶來逾7億元進帳。

              中 大昨日舉行捐贈儀式,校長劉遵義及多名中大高層均有出席。一向作風低調的康本健守在簡短致辭中表示,他在香港生活和投資近20年,見證本港起落興衰,亦獲 得可觀的回報﹔為繼承其父「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教誨,而且非常認同中大的辦學理念及其推動國際化的遠景,決定捐款予中大推動高等教育和國際交流計劃, 培育下代。

              首次在港捐款的康本健守表示,曾經深入了解本港多所學術機構和組織,以找尋最合適的捐款對象。他將於日本成立基金會,推動文化學術發展,基金會將與中大緊密合作。

              劉遵義對獲得巨額捐獻表示衷心感謝,並指出康本健守與中大沒任何淵源,是次捐獻顯示中大辦學成就獲各界認同。對於獲日籍人士捐獻能否改善中日關係,劉指捐獻純屬教育事務,與政治無關。

              中大港大盡取2.5億配對金

              劉遵義昨向全體師生及校友發出電郵表示,「中大已經籌得超過4.55億元,成績驕人,包括早前獲長實集團主席李嘉誠捐贈1億元,以及李兆基基金會捐贈5000萬元。中大已向政府取得2.5億元配對上限。」政府上月推出10億元第二輪配對補助金計劃,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表示,八大院校已獲7.74億元配 對金。除了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分別取得2.5億元配對上限外,其餘6所院校將繼續競逐餘下2.26億元配對金。

              Wednesday, September 21, 2005

              仁愛堂幼稚園

              仁愛堂耗400萬打造名幼稚園
              2005年9月21日

              【明報專訊】近年出生人口下降,批出幼稚園校舍少之又少,去年及今年僅批出一個校舍,由仁愛堂龐盧淑燕幼稚園獲得。仁愛堂斥資400萬元裝修萬呎校園,聘有外籍教師任教英語、駐校社工及註冊營養師等,矢志要在競爭劇烈的幼稚園市場中,打造區內名幼稚園。

              聘外籍教師社工營養師

              幼稚園設計為8個主題房間,科技、音樂、語言等,每個主題房間均有不同的設施,目的是配合小學的八大學習領域。校長葉玉帶說﹕「幼稚園配合新發展,除學習以 外,大氣候是通識教育,故加入各種生活、藝術教育。」幼稚園由8月底接收於荔枝角的校舍至昨日開學,裝修及籌備時間僅20多日,目的為應區內家長要求,希 望盡快投入服務,幼稚園上午校240個名全數「爆滿」,下午校仍在收生。

              仁愛堂行政總裁盧德明預料未來幾年仍會「蝕本」,但希望不惜工本將幼稚園做到超一般標準,如聘請社工、外籍英語教師等提升質素。葉玉帶稱,註冊社工除了可關注學生情緒外,亦會進行家長教育,趁早防止虐兒、改善教導等問 題。營養師亦會定期到校檢查學校餐單,並提供飲食講座,教導家長及學生。

              仁愛堂龐盧淑燕幼稚園亦邀得多名「猛人」相助,如中文大學助理教授石秦家慧、教育學院幼兒教育學院講師陳鄭佩華、教育統籌委員會委員戴希立擔任校董。

              明報記者 梁永樂

              世界老年癡呆症日

              老人癡呆症 市民多誤解
              2005年9月21日

              【明報專訊】今日是「世界老年癡呆症日」,衛生署調查指出,一成半受訪成年人有近親患癡呆症。不過,受訪者多對病症存有誤解,兩成受訪者誤以為癡呆症等同柏金遜症,逾半人認為出現「忘記簡單詞語」的癡呆症病徵時,毋須求診。

              15%受訪者近親患癡呆

              有醫生表示,癡呆症雖不能根治,但延誤診治會令病情惡化。衛生署呼籲,市民若發現親人行為及情緒明顯轉變,就應及早求助。

              衛生署聯同中大公共衛生學院及賽馬會耆智園,本月初以電話成功訪問1002名成年人,探討「公眾對癡呆症的認識和態度」。結果顯示,一成半受訪者有近親患癡呆症,並為他們帶來困擾,而逾九成人不介意讓別人知道他有近親患癡呆症,態度正面。

              調查又指,近六成受訪者以為癡呆症只會影響記憶力,三成認為只有長者才會患這病症,兩成誤以為癡呆症等同柏金遜症,不少受訪者亦誤以為「迷路」及「失禁」就是癡呆症的早期徵狀,可見大部分人對癡呆症及其徵狀均存有誤解。

              調查中有超過五成受訪者認為,出現「忘記早餐吃過什麼,卻清楚記得20年前的事」、「忘記簡單詞語」等病徵時,毋須求診。中大公共衛生學術副教授郭志銳又表示,這是不當的做法,雖然癡呆症無法根治,但若能及早診斷,將有助減輕病情惡化的風險。

              及早診斷 助減輕惡化

              衛生署助理署長(家庭及長者健康服務)陳慧敏醫生建議,要預防患上癡呆症,可打麻將、多做運動和義工、多用腦,以及注意均衡飲食,控制高血壓及糖尿病,均有助降低病發率。

              衛署進行老人癡呆調查

              衛生署將於10月初就老年癡呆症進行大型調查,統計全港65歲以上患者數目,以便推行相應政策協助市民。

              民間組織檢討市區重建策略

              民間組織檢討市區重建策略
              2005年9月21日

              【明報專訊】市建局現正檢討《市區重建策略》,預計今年底會就修訂建議諮詢公眾。灣仔區議會、環保團體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和聖雅各福群會合作,計劃邀請近30名來自大學、專業團體和政府古蹟部門的人士作顧問,透過諮詢公眾去檢討市 區重建策略,希望於明年3月前推出報告供市區重建局參考。

              灣仔區議會市區更新小組主席陳耀輝指出,市建局向受重建影響居民發出的賠償金額並不合理,而且只提供一個方案供居民選擇。

              長春社主席黎廣德說,希望藉民間檢討運動令市建局打破固有的假設,明白重建項目不能只再以經濟掛帥,文化和生活質素的價值亦同樣重要。

              為民間檢討運動擔任顧問的,除有灣仔區區議員,還有來自大學、文化、社福、規劃、建築和測量業界,他們本周六會舉行論壇,對現有的市區重建策略發表意見。

              Tuesday, September 20, 2005

              團體要求律政司上訴

              團體要求律政司就肛交上訴[11:58]
              2005/09/20

              明光社代表今早到政府總部請願,要求律政司就男同性戀者合法肛交年齡的案件,提出上訴。

              該批代表指出,高等院裁的裁決,將會影響心智未成熟的青少年,要求政府上訴。明光社將收集到的市民簽名,交給政府代表。

              高等法院大法官夏正民較早時裁定,《罪行條例》中禁止21歲以下男同性戀者進行猥褻行為及肛交的條文違反《基本法》及《人權法》,因為異性戀者可進行同類性行為的合法年齡是16歲,兩者存在明顯的差別,構成性別及性傾向歧視。這項裁決是同性戀者爭取平等權益的一次重大勝利。

              Monday, September 19, 2005

              萬國宣道浸信會

              非洲鼓擊走長者哀愁
              2005年9月19日

              【明報專訊】68歲的廖嬋嬌與老伴感情要好,丈夫中風7年,她每天為他燒飯更衣,貼身照顧,身心勞累,未想過放棄,但好景不常,丈夫近日病情惡化,再次中風而全身癱瘓,廖婆婆傷心得終日以淚洗面﹔尚幸她找到減壓良方,心煩便到老人中心抓來一個非洲鼓,偕一班婆婆擊鼓,啪啪吵一會,「怎麼不快樂也給打走了﹗」她破啼為笑說。

              非洲鼓在香港是潮流玩意,如何變成長者玩具﹖萬國宣道浸信會青衣長者中心職員蘇麗明是非洲鼓迷,發現非洲鼓除了好玩,也有身心治療的功效,於是想到推廣給長者,「最初也擔心長者會嫌鼓聲吵耳,但竟然很接受。」

              筋骨變靈活 聽覺也改善

              中心有10多名婆婆,是非洲鼓隊的中堅成員,她們會以全副非洲土人造型參加比賽。66歲的黃玉珠說,她腦裏有個良性腫瘤,影響聽覺和手的活動,自從打非洲鼓後,「手部筋骨靈活了,聽覺也改善。」蘇姑娘笑說,大部分婆婆音樂天賦不高,開始時會甩拍子,但非洲鼓易上手,在家中「拍拍」也能練習,很快便有進步。

              非洲鼓每個成本近2000元,導師費亦不菲,但長者中心沒申請外界資助。鼓從別處借來,導師是職員義務兼任,學員只需繳交數十元。不過,物主偶爾要收回非洲鼓自用,長者沒有鼓用,表演或比賽便要取消。

              獲資助12萬 60長者受惠

              萬國宣道浸信會成功申請攜手扶弱基金,獲商界及政府資助12萬元,用2年時間推廣耆英非洲鼓。萬國宣道浸信會的長者服務協調主任楊余美鳳說,現在不但可以購置「私家鼓」,聘請導師,有60名長者加入鼓手行列,並會組成一隊20人的耆英非洲鼓表演隊,巡迴演出。

              捐出6萬元的醫療用品公司攀高國際有限公司股東黃炳文表示,若非攜手扶弱基金的配對,他一般會選擇以貨品優惠行善,未必會考慮一筆過捐款。他希望藉此協助社福界在削資的壓力下,擴闊服務空間。

              明報記者 譚蕙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