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易物互助 你的草變人的寶【明報專訊】你以為沒價值的東西,在他人眼中可能是「無價寶」,足夠你換來日常所需。聖雅各福群會在灣仔舊區舉辦「社區經濟互助計劃」,用意是凝聚社區資源,建立物資交換機制協助基層人士。7年來,會員由150人增至逾千人,物資和服務種類與數量持續增加,去年更派發了逾21萬個麵包,且愈來愈多中產人士加入這「不計成本」的小社區。
2009年1月19日
基層以服務換物資食物
聖雅各福群會於2001年推出計劃,希望建立社區資本,透過物資交換令社區不會過分依賴市場,並讓社會各階層憑一己之長換取成果,改善生活。參加計劃的會員「講分唔講金」,透過提供物資或服務,換取社區貨幣「時分券」。計劃初期在每月首個周日舉行「來墟」,讓會員擺賣貨物或提供理髮等服務,換取「時分券」。6年前起,又每天從港島香格里拉大酒店收集麵包,讓會員以時分券換取。據統計,去年計劃共派發了26,404袋麵包,合共有211,323個。
計劃於2005年在政府資助下於灣仔慶雲街覓得地舖,成立「時分天地」,會員在此寄賣並換取二手衣履、家庭電器或玩具等小型物品。自「基地」成立後,物資交易次數大幅增多,去年在地舖的交易次數達18,000次,合共 22,000件二手物資覓得「新主人」。此外,會員又透過配對熱線覓得合用的大型家俬。計劃又逐漸引進小商店及其他組織,令物資與服務種類漸趨多元化。現時已有27家商店加入計劃,讓會員利用「時分券」獲取不同服務,如補習、縫衣、中醫等,或加上少許現金換取由本地農夫生產的新鮮有機蔬菜或糙米等食糧。
計劃推行7年 會員增9倍
計劃現有1008名會員,高峰期更有逾1300人。負責計劃的聖雅各福群會項目主管鄭淑貞稱,計劃讓社區人士互惠互利,並融合了社區內不同階層良性互動,促進社區共融。「不少中產人士起初只拿物資來寄賣,他們現在都積極提供服務。」會方在去年8至9月訪問75名會員,家庭收入介乎9,000至50,000元的人佔49.3%。鄭表示不少中產人士參與計劃,金融海嘯後亦多了中產人士登記或查詢計劃的詳情,而計劃亦吸引不少非灣仔區人士,只有26.7%的會員家在灣仔區,查詢詳情可致電2151 2979。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