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參與決策增透明度
可完善一筆過撥款機制
2008年5月13日
【明報專訊】關於社福界一筆過撥款的機制,政府委派的獨立委員會仍在檢討,不過從近期一些情和披露的資料顯示,這項政策在業界所引起的爭議,如果受資助的社福機構(下稱社福機構)讓員工參與決策,增加透明度、加強內部溝通和管理,則目前暴露的一些問題,或許可以得到紓緩和解決。
環繞一筆過撥款的最大爭議,是社福機構有大量儲備的情下,部分員工的薪金與社署社工比較,差了一大截;另外有舻象顯示,社福機構儲備過多,是降低服務水平換來的。
一筆過撥款機制在2001年實施之後,政府曾向社福機構發放接近24億元的過渡津貼及一次過撥款,讓社福機構履行對認可編制員工(俗稱定影員工)的合約承諾。因此社福機構儲錢履諾,完全無可厚非,但是從兩項數字來看,社福機構的儲備數量是否合理,值得斟酌。
據立法會一份文件引述社署的資料顯示,社福機構定影員工的數量,由2000年起逐年減少。2000/01年度,定影員工的數目為21,455人,到2007年9月,大幅減少至12,413人,減幅超過40%。而2000至2006年的6個財政年度,社福機構的儲備卻是逐年猛增,計由2000/01年度73家社福機構的2.2億元儲備,2005/06年度增至139家的18.6億元。理論上,社福機構的儲備,應該隨覑定影員工相應減少才對,但是實際上儲備卻持續增加,情為何如此「反常」?
社福機構的儲備多了,用於員工的薪金和服務開支,自然減少。轉制之後,社福機構所聘請員工,與社署社工相比確實存在差距,到去年政府公務員加薪後,所謂「同工不同酬」情進一步惡化,於是觸發部分社工遊行和罷工。
政府當日以社福機構員工起薪點與頂點之間的「中位薪酬」,為計算機構獲得撥款額的基礎,例如,社工職級薪酬由總薪級表的第18點(月薪2.2萬元)至33點 (4.5萬元),政府則以第27點的「中位薪酬」計算撥款額,但不少機構是以低於「中位薪酬」,甚至低過起薪點請人。去年9月,有社工界人士透露當時 164個受資助社福機構之中,75間的薪酬高過「中位薪酬」,也就是說,其他89個社福機構的薪酬僅及或低過「中位薪酬」。各個機構薪酬準則不一,顯示並非單純資源問題,而是涉及各個機構管理手法不同,會否有機構管理不得其法,值得關注。
機構儲備茘升 長者膳食質劣
至於社福機構儲備充盈,影響到服務質素,例如本報較早前報道,由於通脹加劇,食物價格升幅厲害,多家向長者提供送飯服務的社福機構被發現轉用廉價食物,令貧困長者的膳食質素下降。有前線社工表示,一筆過撥款實施前,社福機構獲發指定撥款營運膳食服務,每當年內出現盈餘,長者可間中獲發冬菇及罐頭鮑魚等貴價食物。但是實施一筆過撥款後,機構寧可把錢調動來建優質寫字樓、留用儲備至「水浸」,也不願大額投放在沒錢落袋的服務。
社署則指出,一筆過撥款除了薪酬還包括「其他費用」,以支付機構膳食、交通費、設備等項目支出。由於「其他費用」會參照政府整體物價變動而每年調整,因此食物價格上升,會在每年整筆撥款合約款額反映出來。不過長者膳食的質素下降,是事實,而從社福機構儲備逐年增加的事實看來,則長者膳食遭到「剋扣」,大概可以成立。
有社福界人士辯護說,當年實施一筆過撥款時,政府對社福機構給予過渡補貼,7年來各機構約共收近24 億元,由上一財政年度起這項補貼已經終止,而儲備的數額,亦符合政府規定不得超過所獲撥款25%的要求。話雖如此,社福機構的儲備過多,而員工的薪金偏低和影響服務質素,是事實,因此現在的問題,並非一筆過撥款導致社福機構資源不足,而是管理方面有問題,應該對症下藥,完善一筆過撥款機制。
一筆過撥款是讓社福機構彈性調配資源,以鼓勵他們更妥善運用資源,從而減低成本,提高成本效益或改善所提供服務。因此若由政府設機制監察社福機構,是走回頭路,有違一筆過撥款的原旨,應該循完善社福機構的內部管理,以解決問題。
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有份參與的一項調查顯示,接受調查的467名社福機構員工,接近八成要求增加機構開放管理透明度,也有接近八成員工要求社福機構參與機構決策的機會。我們認為,社福機構的管理增加透明度、讓員工參與決策,可以加強內部溝通,減少誤解,完善管理。政府委任的整筆過撥款獨立檢討委員會,年底提交報告和建議時,應該採納這項調查的發現,讓社福員工參與改善社福機構的管理工作。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