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阻人發達又無好下場的故事
易汶健 明報 2013-05-26
【明報專訊】在碼頭工潮和雍澄軒違規銷售過後,和黃及長實在5月21日長和系召開股東會。吸引記者眼球的,除了是李嘉誠的發言外,還有社運人士周諾恆(Jaco)跟李嘉誠及李澤鉅對質。有小股東授權他進場,他趁機大聲問李氏父子:「係咪會繼╳續搞外判」、「係咪會繼續剝削勞工」、「係咪會繼續逃避僱主責任」。
「股民社會」vs.「公民社會」
Jaco被保安驅趕是指定戲碼,但有小股東竟然叫他「去死」、「走啦」,倒叫他有點驚訝。難怪打工皇帝和黃董事總經理霍健寧隨即「食住上」,說「唔好聽到佢出聲」,跟有小股東拍掌,全場掌聲雷動。他打了個比喻,場景猶如在劉德華歌迷會內,他突然高叫「支持黎明」。
還記得有經濟學者批評,碼頭公司和和黃拒絕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公司刻薄員工,更不照顧員工職安健;還記得有民間團體要求社聯褫奪碼頭公司「商界展關懷」的資格;還記得那800萬的碼頭工人罷工基金,證明相當多的香港人支持碼頭工人罷工。縱然市民未必完全認同工人的訴求,但也樂見有群體敢於向碼頭公司、其大股東和黃,以及李氏父子,以至地產霸權說不。我以為有不少股東趁機質疑公司營運手法。
我問Jaco,他說當天股東會,出席的不少是長者。他們知道李嘉誠抱恙,也表示擔心。他感覺這群小股東長期持有股份,也投資了相當多金錢(用150天平均值計,長實每手要118,300元,和黃每手要81,780元),看來對長和系很忠誠。
他以往也有到領匯股東會示威,但經驗是天淵之別。他估計可能領匯惡名昭彰,而且面世時間短,每手成本也較少(用150天平均值計,每手只需20,630元),小股東沒有那種長情。他憶述衝擊會場時,還有小股東和應支持。不過,污名未能打擊領匯,最近4年股價大漲小回。
學者潘毅早在批評領匯上市時,已經點出「股民社會」與「公民社會」的鴻溝:小股民不願見到有人搗亂,一個合理推論,是他們其實不願看到社會動盪。這會拖累公司業務,拖累公司收入及股價,令他們各項投資收益減少。再加上香港的消費者運動薄弱,財團「睇死」人們不敢造反,未必無因。親建制的商界也用此來嚇怕人不要佔領中環。
透過投資達至社會目標
其實,外地正推廣另類的投資,嘗試結合投資需求、企業融資及社會效益。去年年底出版的《墟.城市》,用了相當篇幅介紹如何透過投資達至社會目標。一個例子是社會效益債券(Social Impact Bond,SIB)。簡言之,SIB是由私人資金投資預防性的公共服務,例如減少犯罪率。這種債券需要政府參與。它不會產生直接經濟利潤,但會產生社會效益,減低社會成本,並且有一系列成效指標。投資者的回報,就由公帑而來。如果沒有成效,投資者就沒有收益。
不少文章(包括民政事務局長的網誌)也推介了為減低英國社區犯罪率而創立的社會效益債券。在2010年,英國的非營利組織Social Finance推出了一項融資工具,目標是減低劍橋郡Peterborough釋囚再犯事的比率。這組織從17個慈善機構以及個人籌集了500萬英鎊。計劃會運作6年,資金會贊助其他非營利組織,向服刑者及其家庭提供心理輔導及就業訓練等。如果計劃能令釋囚一年內的再犯事比率降低7.5%,投資者會在2014年得到首次回報。收益就是政府因重犯比率下降而節省下來的錢。比率降低愈多,回報率愈大。計劃本身也定期提供數據,定期告知重犯率以及就業訓練進度等。本月10日《經濟學人》的部落格也跟進了這個計劃,指本年4月,更生人士可以參加培訓課程,學成後獲得與建造業相關的證書。
一個想像:全民集資,抗衡領匯
這種融資模式,既能減少政府初始開支,又能容許投資者選擇一些對社會有益處的投資方法。再者,債券定下較長時間,非營利組織不用擔心計劃中途會被削減開支。
當然,這些投資工具,仍然是新鮮事物,還需要時間試驗及普及化。更重要的是,我們要防止這些投資工具過於複雜,或者發債者為了令產品最終有回報,中途扭曲數據(用前段的例子,就可能是警察故意不執法,人為降低再犯事比率)。
《墟.城市》正正回應了如何重掌社會資源的問題。其中一位作者韓江雪認為,在回購及私有化以外,地區商場其實有很多營運方式,其中一種是建立新的投資信託基金,由政府擔保進行低息貸款,甚至向市民和社區公開集資,依循社區需要經營商品和服務,與領匯直接競爭,促進地區經濟。經營場所可以是政府土地,或者直接租用領匯物業。業務應邀請社區居民和使用者參與,管治開放而透明。基金大部分收益要留在社區之內,而非落入大股東口袋。整個想像當然粗糙得很,這需要集思廣益。
政府快將第三度推出通脹掛債券(iBond),連同過往兩次,合共發行300億元。認購愈見踴躍,足見小額、回報不高但風險低的投資工具受到大眾歡迎。希望有人更進一步,想出有創意,又有社會效益和鼓勵民眾參與的投資工具,重新結連股民社會和公民社會。
易汶健 明報 2013-05-26
【明報專訊】在碼頭工潮和雍澄軒違規銷售過後,和黃及長實在5月21日長和系召開股東會。吸引記者眼球的,除了是李嘉誠的發言外,還有社運人士周諾恆(Jaco)跟李嘉誠及李澤鉅對質。有小股東授權他進場,他趁機大聲問李氏父子:「係咪會繼╳續搞外判」、「係咪會繼續剝削勞工」、「係咪會繼續逃避僱主責任」。
「股民社會」vs.「公民社會」
Jaco被保安驅趕是指定戲碼,但有小股東竟然叫他「去死」、「走啦」,倒叫他有點驚訝。難怪打工皇帝和黃董事總經理霍健寧隨即「食住上」,說「唔好聽到佢出聲」,跟有小股東拍掌,全場掌聲雷動。他打了個比喻,場景猶如在劉德華歌迷會內,他突然高叫「支持黎明」。
還記得有經濟學者批評,碼頭公司和和黃拒絕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公司刻薄員工,更不照顧員工職安健;還記得有民間團體要求社聯褫奪碼頭公司「商界展關懷」的資格;還記得那800萬的碼頭工人罷工基金,證明相當多的香港人支持碼頭工人罷工。縱然市民未必完全認同工人的訴求,但也樂見有群體敢於向碼頭公司、其大股東和黃,以及李氏父子,以至地產霸權說不。我以為有不少股東趁機質疑公司營運手法。
我問Jaco,他說當天股東會,出席的不少是長者。他們知道李嘉誠抱恙,也表示擔心。他感覺這群小股東長期持有股份,也投資了相當多金錢(用150天平均值計,長實每手要118,300元,和黃每手要81,780元),看來對長和系很忠誠。
他以往也有到領匯股東會示威,但經驗是天淵之別。他估計可能領匯惡名昭彰,而且面世時間短,每手成本也較少(用150天平均值計,每手只需20,630元),小股東沒有那種長情。他憶述衝擊會場時,還有小股東和應支持。不過,污名未能打擊領匯,最近4年股價大漲小回。
學者潘毅早在批評領匯上市時,已經點出「股民社會」與「公民社會」的鴻溝:小股民不願見到有人搗亂,一個合理推論,是他們其實不願看到社會動盪。這會拖累公司業務,拖累公司收入及股價,令他們各項投資收益減少。再加上香港的消費者運動薄弱,財團「睇死」人們不敢造反,未必無因。親建制的商界也用此來嚇怕人不要佔領中環。
透過投資達至社會目標
其實,外地正推廣另類的投資,嘗試結合投資需求、企業融資及社會效益。去年年底出版的《墟.城市》,用了相當篇幅介紹如何透過投資達至社會目標。一個例子是社會效益債券(Social Impact Bond,SIB)。簡言之,SIB是由私人資金投資預防性的公共服務,例如減少犯罪率。這種債券需要政府參與。它不會產生直接經濟利潤,但會產生社會效益,減低社會成本,並且有一系列成效指標。投資者的回報,就由公帑而來。如果沒有成效,投資者就沒有收益。
不少文章(包括民政事務局長的網誌)也推介了為減低英國社區犯罪率而創立的社會效益債券。在2010年,英國的非營利組織Social Finance推出了一項融資工具,目標是減低劍橋郡Peterborough釋囚再犯事的比率。這組織從17個慈善機構以及個人籌集了500萬英鎊。計劃會運作6年,資金會贊助其他非營利組織,向服刑者及其家庭提供心理輔導及就業訓練等。如果計劃能令釋囚一年內的再犯事比率降低7.5%,投資者會在2014年得到首次回報。收益就是政府因重犯比率下降而節省下來的錢。比率降低愈多,回報率愈大。計劃本身也定期提供數據,定期告知重犯率以及就業訓練進度等。本月10日《經濟學人》的部落格也跟進了這個計劃,指本年4月,更生人士可以參加培訓課程,學成後獲得與建造業相關的證書。
一個想像:全民集資,抗衡領匯
這種融資模式,既能減少政府初始開支,又能容許投資者選擇一些對社會有益處的投資方法。再者,債券定下較長時間,非營利組織不用擔心計劃中途會被削減開支。
當然,這些投資工具,仍然是新鮮事物,還需要時間試驗及普及化。更重要的是,我們要防止這些投資工具過於複雜,或者發債者為了令產品最終有回報,中途扭曲數據(用前段的例子,就可能是警察故意不執法,人為降低再犯事比率)。
《墟.城市》正正回應了如何重掌社會資源的問題。其中一位作者韓江雪認為,在回購及私有化以外,地區商場其實有很多營運方式,其中一種是建立新的投資信託基金,由政府擔保進行低息貸款,甚至向市民和社區公開集資,依循社區需要經營商品和服務,與領匯直接競爭,促進地區經濟。經營場所可以是政府土地,或者直接租用領匯物業。業務應邀請社區居民和使用者參與,管治開放而透明。基金大部分收益要留在社區之內,而非落入大股東口袋。整個想像當然粗糙得很,這需要集思廣益。
政府快將第三度推出通脹掛債券(iBond),連同過往兩次,合共發行300億元。認購愈見踴躍,足見小額、回報不高但風險低的投資工具受到大眾歡迎。希望有人更進一步,想出有創意,又有社會效益和鼓勵民眾參與的投資工具,重新結連股民社會和公民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