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31, 2010

一線通「隨身寶」奪國際大獎

一線通「隨身寶」奪國際大獎
【明報專訊】由長者安居服務協會及CSL合力開發的流動式平安鐘「一線通隨身寶服務」,在全球200多個提名中脫穎而出,獲世界資訊通訊與服務業聯盟頒發卓越成就獎,與美國總統奧巴馬的網上開放式政府,同奪該項國際科技大獎。

該獎項每兩年頒發一次,今屆共有7名得獎者,「一線通隨身寶服務」獲得「數碼機會大獎」,該獎是嘉許機構為有需要人士提供接觸數碼科技的機會,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劉吳惠蘭昨日也表示祝賀;美國總統奧巴馬的網上開放式政府則奪得「公共部門大獎」。

為長者提供戶外支援服務

「一線通隨身寶」是流動式平安鐘,花2年多開發,2008年12年推出,為60歲或以上長者提供戶外支援服務,現時約有1000名使用者。隨身寶設一鍵式按掣,長者只須按掣即可接通長者安居服務協會24小時呼援中心,提供即時協助。此外,中心還能找出主機位置,更可遙控隨身寶發出響號,呼叫附近途人提供協助。長者安居服務協會隨身寶服務召集人黃岳永表示,隨身寶能為長者提供體貼服務,例如中心職員會主動慰問長者,甚至提醒長者「夠鐘食藥」。提名隨身寶競逐獎項的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會長方保僑指出,其實隨身寶並不是高科技產品,但其特點是完善的配套服務,是社會企業與商業機構合作的成功例子。

Tuesday, May 25, 2010

組織發起全球抵制富士康

組織發起全球抵制富士康 (15:02)
本港組織到富士康香港辦事處請願,並計劃發起全球杯葛iPhone,就富士康屢現員工自殺向該公司施壓。

深圳富士康集團今早再有一名工人跳樓身亡,成為今年來該集團第11名墮樓的員工。

聯工盟和「大學師生監察無良企業行動」30多名代表,今早帶同多個工人紙紮公仔,到位於長沙灣的富士康香港辦事處請願。

他們焚燒紙紮iPhone,在場撒溪錢,又高舉「自殺非偶然、管理要改善」,「無良富士康、工人心慌慌」等標語牌。

「大學師生監察無良企業行動」負責人陳詩韻說,富士康沒有作出任何正面回應,使他們感到失望。

富士康是世界最大的電腦零件製造商,也為蘋果公司生產iPhone。陳詩韻說,他們將針對蘋果公司即將推出的新iPhone,呼籲消費者採取抵制行動。她說:「我們要提高消費者的認識,讓他們看到工人們在生產iPhone時付出的代價。」

他們批評內地富士康的廠房,以冷漠的方式管理,令工人感到巨大的心理壓力,要求深圳當局和廠方,設立包括工人代表在內的調查小組,徹查事件,和改善工人待遇及工作環境,限制工人加班時數。

(綜合報道)

Monday, May 24, 2010

千萬「留守兒童」欠缺照顧

千萬「留守兒童」欠缺照顧
內地不應逼義工噤聲
【明報專訊】一名德國籍義工長期在廣西貧困農村學校教育「留守兒童」(父母皆到城市打工,被留在農村獨自生活或交親友照顧的兒童),把箇中體會寫上網誌,去年更獲中央電視台專訪;但近日網誌突然關閉,更寫上該義工自稱承擔不了「後果、責任和壓力」的字句,外界估計他因揭露內地對留守兒童照顧不足而被警告,被迫「低調」行事。該德國義工不單身體力行照顧貧苦兒童,更讓外界知道中國有困苦的一群亟待援手,內地政府不把精力用在救助弱小,反而打壓為民請命的人,實在是黑白不分。

「留守兒童」達5800萬 青少年犯罪高危人群

該名德國籍義工盧安克(Eckart Loewe),1968年生於德國,曾於中國留學,10多年來一直在中國貧困農村當教師,並照顧當地的留守兒童,中央電視台去年12月在《面對面》節目中播出他的長篇專訪,介紹盧安克當時在廣西東蘭縣板烈村內唯一的小學當義務老師,教授音樂、美術及自然等科目,央視主持更指出,該校有70%以上的學生都是留守兒童。

在訪問中可見,盧安克很受當地兒童歡迎,盧更以流利的普通話詳細講述了對農村留守兒童的看法。盧說:

「學生們的父母有的4年都不回來,我們陪覑學生們,但這種陪,代替不了他們父母的愛。再說,他們的人數太多,我一個人也替代不了……」盧安克更指出,當地兒童經常到處亂跑及打架(盧用的字眼是「比武」)。

根據全國婦聯去年5月公布的調查,中國有3億多未成年人士,約有5800萬是農村留守兒童,其中4000多萬是14歲以下的小孩,即是說,上千萬個家庭都面對留守兒童的問題。調查更指出,部分留守兒童已成為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高危人群。可以想像,這批兒童沒有父母管教,書讀得不好,也可能會學壞,貧困亦可能會延續到下一代。

由此可見,盧確實是點出了中國農村困苦的一面,並身體力行地服務貧困家庭。他的所見所聞讓外界知悉,只會讓更多有心扶助農村兒童的人伸出援手,中國人應向這位遠道而來的「老外」誠心道謝才是。但從盧的網誌被關閉就可以想像,主事官員並不是這麼想。他們也許認為,盧揭露了中國社會不光彩的一面,更甚的是,外界同時會質疑,為什麼政府沒有相應的政策協助這批數以千萬計的「留守兒童」,負責規劃的官員是否有過失等等。

官員眼見有大批兒童沒有父母照料,理應設法解決問題,但他們卻選擇把精力用在打壓說出真相的人,企圖制止他人知道農村的苦。這些官員心中沒有人民,只有官位與俸祿,與中央大力鼓吹「執政為民」的理念相距千萬里。

與其打壓有心人 不如盡力幹實事

中國政府對外地前來施以援手的人士及非政府組織(NGO)抱有敵意,並非首次。今年2月,內地突然流傳一封署名「中共教育部黨組」向全國高校發放的緊急通知,指香港樂施會在內地舉辦的大學生志願者計劃「用心不善」,又指樂施會負責人是「反對派骨幹」,要求學校斷絕來往,香港樂施會旋即暫停相關計劃。

樂施會事件雖然與德籍義工盧安克的情不盡相同,卻反映了內地政府的同一個思維,就是雖然歡迎外地義工或NGO到中國扶貧,但只限於扶貧本身,政府政策是否不公平是絕對不能碰的。但弔詭的是,扶貧工作對象是社會的最低層,他們貧窮的原因往往涉及福利政策欠周詳、資源分配不公、個人權益不受保障,甚至是地方權貴貪污濫權等。就以留守兒童為例,明顯就是中國鼓勵農民出外打工政策的配套不周而造成,政府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各地省市政府與其天天疑心生暗鬼,把精力用於防範外國勢力假借NGO之名入侵中國,防範老外義工把農村的陰暗面曝露於人前,忙於打壓好人,不如切切實實把精力用於改善人民的福祉吧。

歡迎回應

職工盟社企「食德好」

社企擬徵「碳中和」費
剩菜煮餐獲環保認證
【明報專訊】潮流興環保,職工盟約於半年前成立的「食德好」社企,結合社企、環保、支援失業人士,透過在街市回收剩菜,再以低價10元一餐煮6Å一湯予再培訓學員享用,社企至乃未能收支平衡。但該會希望逐步透過「碳中和」概念,向需要回收服務的私人企業或機構收費,以達到自負盈虧。

10元歎6Å1湯 減失業者負擔

今年是職工盟20周年,今年其中重點工作是推動社會企業,新近開展的便有「食德好」及「回收中心」這兩個社企。當中以「食德好」的概念最前衛。

職工盟培訓中心行政總監鄧燕梨指出,「食德好」暫只在大埔實行,逢周一至周五,由職員到大埔街市回收商販賣剩的不同蔬菜水果,然後送往該會位於大埔的培訓中心,煮成不同菜式,中心上課的再培訓課程學員可以優惠價每位10元享用6Å一湯。梁小姐是其中一名受惠者,她表示再培訓學員多為失業人士,以10 元優惠價吃一餐,絕對可以減輕負擔,「快餐店也要20多元一餐,故10元一餐可減輕我的負擔,而且Å菜以蔬菜為主,十分健康」。

仿外國航空公司彌補環境損失

概念雖好,但此社企仍未能收支平衡。鄧燕梨解釋,現時主要靠3名員工到街市回收賣剩蔬果,連同其他開支,每月約需4萬至5萬元,現時靠每人10元收費、出售以水果所造的果醬等,只能收回成本三分之一。

但「食德好」是全港首個由社福機構實踐及推行碳中和項目,並已取得「碳中和」項目認證,這會是日後能否收支平衡的殺覑。鄧燕梨指出,協助處理廢物或剩餘物資可減少碳排放,例如現時外國的航空公司會推出「碳中和」券,旅客在乘搭飛機時,可同時賣「碳中和」券,以彌補在乘坐飛機時所造成的環境損失。故「食德好」日後會協助支持「碳中和」的機構處理剩餘食物或蔬果,並收取「碳中和」費用,望可達收支平衡。

李卓人﹕靠慈善機構金錢支援

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表示,要成功推行這間社企,需要政府及不同機構企業協助,他直言若不是覓得足夠地方作廚房,以及有贊同相關概念的慈善機構在背後作金錢支援,有關社企不能營運至今。

明報記者 梁偉健

Sunday, May 23, 2010

七成港人不識「責任消費」

七成港人不識「責任消費」
2010-05-23
【明報專訊】一項調查指出,七成多受訪港人不認識「責任消費」,即向弱勢社群、社企、參與公平貿易的公司等購買產品或服務,或使用環保、有機產品等。94%受訪者表示香港在責任消費上的推廣不足。

九成受訪者指推廣不足

海港青年商會於3至5月期間,以網上問卷訪問428名香港市民,只有22.8%受訪者表示認識責任消費。在了解定義後,分別有85.6%及77%受訪者表示願意成為責任消費者或鼓勵朋友成為責任消費者。

調查顯示,「80後」較「80前」更願意付出更多金錢購買合乎責任消費的食品、 日用品、衣物及電子產品等。發言人認為,這可能由於較年輕的人未有家庭負擔,消費顧慮較少。調查亦指出,沒有大學學位的受訪者亦較擁有學位的受訪者更願意付出較高金錢去購買責任消費的產品。

是次調查的協辦機構香港創業論壇副主席紀治興表示,責任消費及知識型義工的參與是社企成功的關鍵因素,而社企又能提升社會的關懷文化,希望政府能多加推廣。

中國工業體制瘋狂

學者﹕反映中國工業體制瘋狂
【明報專訊】富士康員工「十連跳」自殺事件被中外媒體廣泛報道,已成國際新聞,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周孝正指出,內地每年有200萬人自殺未遂,30萬人自殺身亡,自殺率為萬分之2.6;富士康的自殺率則為2.3左右,看似低於全國水平,「但這不是代表富士康很正常,而是反映了整個中國的畸形工業體制太瘋狂,還有更多比富士康還慘的工人」。

工資12年只漲68元

周孝正表示,中國近代高速經濟增長建築在三大代價之上:過度消耗資源、嚴重的污染、欺凌式的剝削,他用後者形容中國工廠工人的生存狀態。「過去12年,他們工資平均只漲了68塊!怎麼跟得上通脹?」

工廠如監獄 農民工如奴隸

記者發現,富士康的員工上班不能談話,同部門的員工不許住同一宿舍,朝夕相對卻形同陌路。周教授指出,「工廠用管理方法打散他們,為的是防止他們串聯,防止他們組織工會爭取權益。幾十萬80後工人都是同一年齡層,他們生活缺乏多樣性,精神麻木,思想容易崩潰,也就容易自殺了。」周教授說,這種封閉性的監獄式管理只是中國企業的冰山一角,「就連我去過的修腳甲院,員工放假都不讓出去,工廠就是一個大監獄,農民工就是奴隸」。

上周富士康「九連跳」後,9名關注血汗工廠的學者發出聯名信,呼籲政府盡快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問題,杜絕富士康式悲劇。

有份聯署的香港理工大學社會科學系副教授潘毅也認為,富士康已經是內地對待工人比較好的企業,它向員工提供娛樂、圖書館、心理輔導,但這種剝削廉價勞動者的的工業模式,讓工人活得沒有尊嚴。潘毅說:「上一代農民工對農村還有依託,掙了錢就回老家起屋生活,但30年改革開放不斷向國民灌注城市發展價值,加上務農的生活水平與城市相距愈來愈遠,第二代80後、90後農民工已經沒有退路,他們接受了城市價值,卻得不到城市的尊重,政府沒有給他們住房、子女教育和醫療等配套,1000多元工資也不可能在城市生活。」

富士康式工人沒有將來

潘毅說,迷失在農村與城市狹縫中間的富士康式工人生活在沒有將來,沒有希望之中,年齡層也缺乏多樣性,沒有父母,沒有小孩,沒有正常的社交,生活蒼白,人際疏離,「他們容易自殺,也不關心別人的自殺,人性變得冷漠」。

明報記者 覃純健

微軟副總裁辭職貴州創盲校

微軟副總裁辭職貴州創盲校 (16:30)
微軟大中華區英籍副總裁柏尚杰近日放棄高薪厚職,舉家遷到中國西南貧困地區的貴州省黔南州開辦一所盲校。

法制晚報報道,北京的微軟公司最近流傳著一個故事:微軟公司大中華區副總裁、微軟(中國)開發合作部總經理柏尚杰,辭掉百萬年薪的工作,帶著妻子與兩個女兒搬到貴州省,開辦了一所盲校。

柏尚傑說,「我愛微軟,也愛中國的盲人事業。」報道說,有一次,柏尚杰和兩個女兒到北京一所盲校參觀,100多名學生圍過來,爭先恐後對他說僅會的一句英文「Hello」。他和女兒也伸出雙手,一個一個地和他們握手問好。

柏尚杰透露,「那時候,我就暗下決心,要創辦一所專為盲人服務的高等教育學院。」

他表示,失明兒童渴望與人交流、渴望得到美好生活的願望,讓他感動和心疼。

機會最後終於來臨,報道說,柏尚杰所在的基金會同意支持他在貴州創辦一所盲人學院,專為當地及附近地區的視障者提供高層次的職業技能培訓及完整的學歷教育,而且完全免費。

柏尚杰將擔任副校長兼電腦和英語科教授,他的妻子安妮則出任學校的體育部長。

上月從貴陽考察校址回來後,柏尚杰就給微軟的所有同事發了辭職信。他說:「他們都感到很驚訝,但都很支持我,說很棒。」

柏尚杰近日將帶著妻子和兩個10多歲的女兒,搬到學校所在的貴州惠水縣白鳥河村,開始全新的生活。

這所盲校將在今年秋季開學。

(中央社)

Saturday, May 22, 2010

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港關注組籲改善管理助紓壓
【明報專訊】香港關注內地企業員工待遇問題的「大學師生監察無良行動」項目幹事鄭依依對本報表示,已留意到深圳富士康頻頻發生員工自殺的情。他們認為,富士康應該從加強工會功能及改善管理方面手,解決員工的情緒問題。

加強工會功能

「深圳富士康總共有42萬名員工,我們認為,以富士康現時的工會規模無法滿足如此龐大的員工需要,難以代員工反映問題,如果能夠加強工會的代表性,就可以透過集體協商去改善員工權益」。

鄭依依續稱,若員工覺得工作環境冷漠,壓力大,那富士康應考慮改善現有管理模式,讓員工可以擁有更多的自主權,而和諧的環境可以讓員工更加彼此互助。她又指出,雖然富士康為員工安排心理輔導員,但如果輔導員是企業內部人士而非第三方人員,在擔心輔導內容外泄下,員工根本不會信任那些輔導員。

明報記者

社会学者的呼吁:
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杜绝富士康悲剧重演

自今年一月份以来,富士康集团已经发生员工跳楼事件9起,造成7死2伤的惨剧。这些20岁左右的年青人,为什么在人生最美好的时期选择离开这个世界?逝去的生命让我们痛心不已,更让我们在个体心理层面之上去思考"世界工厂"及新生代农民工的前途问题。

在过去三十年里,中国依靠数亿主要来自农村的廉价劳动力打造了一个出口导向型的"世界工厂",实现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劳动者的基本生存权利长期被忽略:我们以"农民工"的身份为借口,以平均低于第三世界的工资水平来支付他们的劳动报酬,使他们无法在城市中安家生活,漂泊徘徊于城市与农村之间,过着无根无助、家庭分离、父母无人照顾、孩子缺乏关爱的没有尊严的生活。我们从富士康发生的悲剧,听到了新生代农民工以生命发出的呐喊,警示全社会共同反思这种以牺牲人的基本尊严为代价的发展模式。

我们呼吁国家立即终结以牺牲人的基本尊严为代价的发展模式。

当我国的一些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低端占有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之时,我们注意到与GDP增长并存的贫富差距扩大现象,以及劳动力价格随就业压力被压低、劳动者话语权被持续忽视的社会事实。如果说,以廉价劳动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是改革初期中国在资本匮乏等历史条件制约下的一种策略性选择的话,走到今天,这种发展战略已经暴露出种种弊端。劳动所得的低下导致了国内消费需求的长期不振,削弱了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发生在富士康的悲剧,更说明了这种发展模式在劳动者这一方的难以为继。对于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很多人来说,自他们走出家门的那一刻起,就没有像其父母辈那样想过再回家做农民,就此而言,他们是踏上了一条进城打工的不归之路。当看不到打工通向城市安家生活的可能性的时候,打工的意义轰然坍塌,前进之路已经堵死,后退之路早已关闭,身陷这种处境中的新生代农民工在身份认同方面出现了严重危机,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心理和情绪问题----这正是我们从富士康员工走上"不归路"背后看到的深层的社会和结构性原因。

我们认为,以"低人权优势"维持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今天的中国资本充足、国力强盛,已经具备了转变发展模式的条件和能力,依靠国家、企业与劳动者共同的努力,切实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一定能够有效防止类似的悲剧重演。

我们呼吁所有企业在提高农民工待遇和权利方面做出切实努力,让农民工成为真正的"企业公民"。富士康集团自1988在中国深圳建厂以来,迅速发展壮大,工厂已遍及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以及中西部地区,拥有60余万员工。富士康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制造商,全球代工大王,世界五百强的第109位,连续7年雄踞中国大陆出口企业榜首。富士康的今天,离不开广大农民工的心血汗水。作为一个强调企业社会责任、回馈社会、关爱员工的行业领袖,富士康理应还给劳动者一份有尊严的工资,为劳动者过上正常的、有尊严的生活创造基础的物质条件,让农民工成为真正的企业公民。

我们呼吁地方政府为农民工住房、教育和医疗等社会需求提供政策保障,让农民工成为真正的"社区公民"。

农民工的待遇和尊严不限于一个企业,而是具有普遍性的中国问题。农民工在城市中安家生活,碰到的最大障碍是住房、子女教育和医疗等问题。我们呼吁国家和地方政府拿出切实的举措,为农民工融入、扎根城市创造条件,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城市工人,分享他们亲手创造的经济发展的成果。作为改革的实验区,深圳的崛起离不开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的艰苦付出。深圳市2008年底实际人口超过1200万,其中户籍人口只有228万,正是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人口的贡献,才创造了深圳市今天的繁荣富强。作为改革的受惠者,深圳市政府理应改善农民工的生存处境,拿出解决农民工住房、教育和医疗等各个方面的具体方案,让农民工成为真正的社区公民,继80年代作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之后,再次争当新世纪社会发展与社会公正的垂范者。

最后,我们呼吁新生代农民工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彼此的生命,用积极的方式来回应劳动者今天的困境,争取基本的劳动权益,保护自身和家庭的生存权利。像兄弟姐妹一样团结互助,提高自我救助、自我保护与自我管理的能力。并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一起参与到推动社会进步的宏业中,共建一个让每个劳动者都活出尊严的和谐社会。

签名:
沈原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郭于华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卢晖临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潘毅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
沈红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任焰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 副教授
张敦福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 教授
戴建中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谭深 中国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所副研究员

「回歸基督精神同盟」

團體促教會支援弱勢
明「全球禱告日」 預告踩場念「敏感」禱文
【明報專訊】明天「全球禱告日」已是連續第六年在本港舉行,將會有不少高官出席,去年成立的「回歸基督精神同盟」預告屆時會「踩場」,繼去年在場內高舉示威橫額,今年會再有行動,包括在場外自組祈禱會,讀出包含「求救救劉曉波叔叔」,「毒奶雖害千萬,敢問究竟有幾人?」等「敏感」議題的禱文。同盟成員強調宗教與社會密不可分,教會理應站在社會弱勢一方。

禱告日多高官出席

全球禱告日源於南非,香港的活動由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馬時亨的太太馬王培琪領導的「全城更新」籌辦,過往有不少高官基督徒如律政局長黃仁龍和保安局長李少光等出席。去年活動發生小插曲,有基督徒要求平反六四和諷刺特首曾蔭權的「代表港人」言論。

快必:為弱勢社群發聲

同盟創辦人之一「快必」(譚得志)說,不少掌權的基督徒明言不談政治,然而他們借教會宣揚其政治理念,卻多番迴避社會問題。同盟針對的不只是個別基督教會和基督徒的態度,更重要希望教會重拾為社會弱勢社群發聲的角色,他強調宗教和社會是分不開的。

譚得志直言,成立同盟是想要成為教會的「他者」,與社會的弱勢社群如同志和窮人站在同一陣線,「教會和社會愈不想面對的問題,就愈要揭露出來,政府不站在弱勢一方,為什麼教會要放棄代表弱勢的異見人士角色?」

不滿教會對抗精神消失

同盟另一創辦人林子健反問﹕「沒有公義、沒有憐憫,還是信仰嗎?」成為教徒10多年的子健批評,現時的教會較80年代更保守,過往的對抗精神早已消失。對於被視為滋事分子,子健透露對現時教會對他們不滿的大有人在,包括主流教會的牧師和神學教授等,「我們做的不是新鮮事,聖經所寫耶穌也是反建制的」。

去年行動後認識同盟成員的Fivo形容,教會是社會的縮影,非我族類會被「自然淘汰」。她慨嘆近年教會出現怪現象,如資源多集中在青少年,另外教會父權主義依然強烈,女性當牧師需要10多年經驗,男性卻只需數年,甚至有男牧師以「不成體統」為由要求女牧師只可穿裙。

同盟在網上刊登自製禱文呼籲教徒在全球禱告日讀出,主辦單位全城更新曾發表聲明,與同盟劃清界線。

明報記者 馮樂琳

Wednesday, May 19, 2010

香港「中國維權律師關注組」

北京維權律師來港被阻
【明報專訊】去年被吊銷律師執照的內地著名維權律師唐吉田,本月16日晚8時準備由深圳羅湖口岸來港時遭邊檢人員阻止,對方並未解釋原因,只稱是奉命行事。唐吉田批評這種剝奪公民出境權利的執法沒有法定理由,香港「中國維權律師關注組」則要求中國政府停止打壓維權律師。

北京安匯律師事務所律師唐吉田和舜和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巍,因擔任四川瀘州市法輪功學員楊明辯護人,去年4月中被北京市司法局吊銷律師執業證。

自由亞洲電台

Sunday, May 16, 2010

新福事工協會

學生選貧窮新聞
貧富懸殊居首
【明報專訊】本港連續16年獲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但同時在全球富庶地區貧富懸殊排名中居首,有團體舉辦中學生貧窮要聞選舉,希望「90後」走出課堂,多鰝`切身的貧富懸殊問題。

「張廿蚊」效應 最低工資居次

由優質教育基金贊助,新福事工協會「關懷貧窮學校」主辦的「第一屆全港中學生五大貧窮要聞選舉暨要聞短評」上月進行,共有61間中學、逾9700名學生參與。大熱勝出的新聞是有近六成人投票的「香港貧富懸殊全球最嚴重」,立法會議員張宇人提出20元最低工資言論而熱爆全城的「最低工資」佔據次席,其餘3至5位分別是「去年全球失業人士增至2700萬人」、「貧窮兒童數目上升」與「經濟逆轉,貧窮兒童吃不飽」。


「關懷貧窮學校」校長葉漢浩表示,本港的自由經濟體系同時剝削了貧窮人的權益,認為結果反映香港中學生比部分議員和在位者更「心水清」和有同理心,亦顯示不少年輕人從身處環境中感受到樓價升、薪酬偏低等問題。他期望中學生多關心窮人生活,透過親身經歷,多認識和關注貧窮問題,政府亦不應單靠綜援網支援貧窮人士,而要多了解他們的生活需要。

Wednesday, May 12, 2010

街頭募捐監管不足

議員批評街頭募捐監管不足 (19:02)
立法會議員關注慈善團體透過推銷人員在街頭募捐,手法令人反感,對捐款的市民沒有保障。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表示,法改會一個委員會正檢討慈善組織法規及規管架構,今年內有結果。他又稱,不會規管慈善團體以什麼人募捐,最重要是團體最多只可以用10%的捐款作行政支出。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表示,香港現時沒有法律條文界定何謂慈善組織或慈善目的,亦沒有單一條法例規管慈善組織及其運用捐款的情況。

(即時新聞)

Monday, May 10, 2010

社聯籲定期捐款

社聯籲定期捐款
【明報專訊】每逢內地有天災,香港人的善款便如雪片飄至。社聯業務總監蔡劍華建議港人,與其在天災發生後一次過大額捐款,不如養成長期捐款習慣,每月捐出指定金額,這樣不單可「畀機會」受助機構定期交代善款運用,亦可減省籌款行政費,為機構提供穩定收入以規劃來年工作。社聯調查發現,僅11%港人有定期捐款習慣,雖然較3年前增加5個百分點,但文化仍未建立。

減省行政費 助追蹤善款

蔡劍華表示,一次式捐款的缺點是「畀完錢就算」,善長通常忘記追蹤善款運用,機構收到大額善款後亦不會全數投入災區,需時計劃分佈並預留作長期重建。「其實,每月捐100元,好過一次過捐1000元。」他建議市民每年設定捐款預算,按個人理念按月分配給不同機構,好處是成為每月捐款者後,機構會定期向「長期飯票」善長交代捐款運用,擴展透明度,「正如買股票後,上市公司有責任向股票交代盤數一樣」。

慈善機構的行政費惹關注,他強調,行政費必然存在,費用多寡與機構工作量相對,「不是行政費愈少愈好,那可能代表其管理有問題」。他說,捐款人有責任協助機構減省行政開支,月捐是方法之一,為機構提供穩定收入、減少籌款用錢。

宣明會總幹事趙煥明表示,社聯提及的月捐,對長期服務確有好處,但他指天災後市民出於感性的大額捐款,對緊急救援相當重要,「天災後兩個月錄得的捐款,通常佔總額近九成。經驗顯示,籌款除了理性,還有很重的感性元素」。

社聯去年調查發現,港人年均捐款達2900元,較3年前的2600元多;1000名受訪者中,35%表示會透過銀行直接捐款。蔡劍華認為,機構可考慮更多利用網上及銀行系統募捐。

CNEX 2011年度主題「青春與公民」

CNEX 2011年度主題「青春與公民」徵案公告
歡迎各個影像工作者、文字工作者與社會工作者手把握時間於7月15日前提交您的提案!


45分鐘以上的長片,可獲資助新台幣40萬元
10分鐘的短片,可獲資助新台幣12萬元
完成作品更將於大中華地區放映及有機會於國際影展參展

***********************************************************
有關主題說明

青春是一隻不斷飛離枝頭的小鳥。

那是不安於室,也是尋找未來;那是擺脫徬徨,也是渴求導航;那是嘗試錯誤,也是追尋永恆;那是個體生命的歷程,也是集體世代的洗禮。

2011年,CNEX將鏡頭對準青春;但不只是青春,而更是在青春與成熟之間的、在躁動與穩定之間的、在小我與大我之間的這一段又一段的探索。我們選擇在2011年之際提起這個話題,是因為體認到,一個全新的華人社會,將被新世代所催生。

公民,是一根承載著集體心智重量的枝頭。在這枝頭上,這一代年輕人的前輩們,曾經在青春時期創造出不同的公民社會想像:

21世紀初,成長在全球化、少子化或一胎化、網路化與分眾化浪潮當中的年輕華人,以七年級或80後之名,歷經領導人普選、兩岸開放、港澳回歸、奧運世博等等盛大活動的洗禮;而今即將步入而立之年,面對著前幾世代工業化過程所累積而來的氣候變遷、資源短缺與經濟危機,將要扛起社會與政治經濟責任,他們為下個世代的華人公民建立什麼樣的社會人格、文化人格、政治人格與國際人格?他們會要求什麼?會創造什麼?

2011年,CNEX探詢全球華人年輕世代:在踏出校園、成家立業之際,徘徊於進城回鄉、租房購房、現實理想的分歧道路上,面對社區、家族、鄉里、事業、醫療、教育、育兒等等各種公共事務,正開始要扮演社會一份子的積極角色;在純真與成熟之間、在大我與小我之間、在傳統與未來之間,將要成為什麼樣新世紀的新社會公民?進而成就什麼樣的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

我們期待影像工作者、文字工作者與社會工作者攜手來關注此一正在發生中的社會人格大轉型。

詳細徵案辦法與表格請見CNEX官方網站:
http://cnex.org.hk/annual_theme/theme_2011/

歡迎加入CNEX Facebook group收取最新消息
http://www.facebook.com/group.php?gid=44664343391

Friday, May 07, 2010

港減排改用「碳強度」 被諷增排

港減排改用「碳強度」
被諷增排
【明報專訊】去年哥本哈根氣候高峰會期間,多番被質疑不採取更進取減排目標的港府,終願意修訂減排目標。特首曾蔭權指本港會跟隨中國,以更嚴謹的「碳強度」取代「能源強度」作減排目標,希望於2020年的碳強度較2005年減45%。不過有環保團體指按此目標,香港「什麼都不做」也能達標。

曾蔭權昨在答問大會上指出,中國在哥本哈根承諾於2020年的碳強度(即二氧化碳排放量除以國家生產總值)將較2005年減少45%,香港願意跟隨這標準。

環境局長邱騰華以往多番強調,香港的減排目標是於2030年把「能源強度」(能源消耗量除以國家生產總值)自2005年降低最少25%。由於「能源強度」與國家生產總值掛,主要是發展中國家或地區採用,故一直被批評無法整體反映碳排放量。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正按不同的運算模式評估更改標準後,香港要做多少才能達標,「但一定不是什麼都不用做就達標」。

環團:什麼都不做已達標

奧雅納工程顧問早前推算,國家於2020年的碳強度目標,相等於碳強度較1990年減約12.5%,但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氣候項目主管余遠騁表示,香港早於2007年的碳強度已較1990年減42%,「即什麼都不用做,香港現在已達標」。

綠色和平更稱,2020年碳強度較2005年減少45%的「中國目標」,其實相等於香港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較1990年增加6%,諷刺政府其實是設「增排」目標。

義工服務時數 去年達8700萬小時

義工服務時數 去年達8700萬小時
義務工作發展局的調查顯示,09年義工的服務的總時數為8,700萬小時,過去一年義工總人數達一百萬人,以每人每月平均薪金1.1萬元推算,義工工作經濟價值為55億,約佔本地生產總值的0.34%,相等於41,500份全職工作。

港大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教授陳祖為表示,義工比率相比過去數年大幅增長,與01年的調查相比,表示參與有組織義務工作的受訪者,從01年的 22.4%增加至09年的35.9%,而52.3%人在去年提供超過30小時的義務工作,當中學生所佔人口的比例最高,但以服務時數方面相比,香港仍落後於其他已發展國家,如澳洲、加拿大及美國,已發展國家的義工比率達到四成至五成。

本文章內容之版權由AM730所有。

港人當義工 9年大增六成
盼阿福精神感染更多人

(明報)2010年5月6日 星期四 05:10
【明報專訊】調查發現,香港義工參與率由2001年22.4%增至去年35.9%,即10人中便有3.5人曾做義工,數字9年間大升六成,每年義工服務時間達8700萬小時,創造了55億元經濟價值。香港義務工作發展局總幹事鍾媛梵認為,黃福榮無私奉獻的故事感動人心,相信會感染更多人投身義工行列。

經濟價值等於4萬份全職工

香港義務工作發展局早前訪問約2000人,推算出港人於2009年投入義工服務時間總數為8700萬小時,相較2001年統計的2800萬小時多出 3倍。義工服務去年創造了55億港元的經濟價值,即相等於4.15萬份全職工作,義工參與率亦由2001年的22.4%增至去年的35.9%。

鍾媛梵指出,隨著近年香港與內地交往更加密切,內地對義工服務需求亦更明顯,好像一些位置偏遠、缺水電的山區學校和福利院,亦為義工提供很多服務機會,相信港人投入義工服務時間因此增長。另外,本港近年亦主辦多項大型活動,如奧運馬術 比賽及東亞運等,活動招募了不少義工,相信港人對志願服務的意識因此提高,服務範圍亦更多元化,讓不同才能的人士發揮所長。鍾希望黃福榮的英勇事迹可產生正面信息,把無私的精神傳開去,推動更多港人投身義工行列。

仍落後先進國家

不過,香港大學 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教授陳祖為表示,本港參與義工服務的比率仍較其他先進地區落後,好像最多人做義工的英國 ,參與比例是59%,緊隨其後的加拿大 亦有46%,遠較香港的35.9%優勝。數據又指本港義工學歷較佳,41.7%具大專或以上教育程度,他們於8年內平均服務時數為87.4小時。

逾半組織沒為義工買意外險

陳說,留意到義工服務的工種在過去數年有所轉變,2001年時最多工種集中於教育界別,但近年卻以社會服務居多,當中長者服務需求最大,其次是青少年服務,反映這些界別的機構有一定義工需要。陳表示,訪問的120間非政府組織,54.2%沒為旗下義工購買個人意外保險,90%組織對義工貢獻予以肯定。

Thursday, May 06, 2010

A New SACOM Report

Report: Apple Owes Workers and Public a Response over the Poisonings

(http://sacom.hk/archives/636)
A strike of 2000 workers has unveiled massive poisoning cases at United Win, a subsidiary of Wintek Corporation and an Apple Computers contractor in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While cancellation of an annual bonus was a primary reason for the strike, workers have explained that they also protested over the poisonings.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strike, workers were able to receive the annual bonus, but the health concern remains.

Since the middle of 2009, rumours had circulated around the factory that workers were being poisoned at United Win. Just one day after the strike, which erupted on January 15, 2010, the Suzhou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of Work Safety confirmed in a press conference that 47 workers from United Win had symptoms of hexane poisoning. The authorities also stated that all the workers concerned were hospitalized.

From various media reports, the hexane-poisoned workers were all from Apple’s production line. N-hexane was used to clean the touch screen of i-Phones. The Apple Supplier Code of Conduct specifies that “suppliers must identify, evaluate, and control worker exposure to hazardous chemical, biological, and physical agents.” Apparently, Apple has responsibility for the poisoning case as it failed to implement its code of conduct. It is disappointing that Apple has given no response to the public on this issue.

In order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ituation, SACOM conducted an investigation at United Win in March. Around 20 workers were interviewed, including some who are receiving treatment in hospital. The following are the key findings:

Health and safety: Workers suspected that Wintek intended to cover up the poisoning cases initially. Only after workers went to hospitals for health examinations, Wintek arranged workers to have medical check-ups at the Hospital for Occupational Disease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nwhile, there is discrepancy in number of victims between Wintek and the workers. Among the victims, not all of them were hospitalized, but rest at home or back to their positions according to the severity of their nerve damage.

Deception: Workers tell Wintek opened the emergency doors in departments to dilute the density of chemicals before inspection by local authorities took place.

Working hours: Workers are denied right to rest. The normal working hours in the factory is up to 70 hours per week. There is no holiday during the week. This is in violation of local laws and the codes of conduct of Apple and the Electronic Industrial Citizenship Coalition. Moreover, overtime is mandatory.

Student workers: Student interns are de facto workers in the factory. Their working hours are the same as ordinary workers. However, they can only get RMB 500 per month and the remaining part of the salary goes to the schools.

Code of conduct: None of the interviewee has heard about code of conduct of any brands, including Apple and Nokia.

Communication channel: Workers express that they will be scolded if they lodge a complaint. They do not found there is effective channel to bring about their grievances.

The full report is available at http://sacom.hk/wp-content/uploads/2010/05/apple-owes-workers-and-public-a-response-over-the-poisonings.pdf.

Contact person
Debby Chan, Project Officer
Email: debby@sacom.hk
Tel: 852-2392 5464

香港大學師生監察無良企業行動(SACOM)

本港大學師生踢爆江蘇無良企業
iPhone屏幕代工廠 毒液清潔害百工人

2010年05月06日
【本報訊】 iPhone 3.5吋靚芒傾倒全球蘋果迷,但中國江蘇省一家為iPhone生產屏幕的台資工廠——中國聯建科技,被揭使用有毒物質作清潔劑。香港大學師生監察無良企業行動(SACOM)近月北上查廠,闖進醫院「iPhone病房」跟中毒工人訪談,近日發表報告披露,約有百名員工神經受損,較官方公佈的人數高一倍,認為蘋果電腦公司需為事件負責。

記者:雷子樂

今年 1月,江蘇省蘇州工業園的台資公司中國聯建科技,因傳資方取消工人年終獎金,被 2,000名工人包圍廠房。工人的抗爭,揭發工廠曾要求員工使用「正己烷」(HexylHydride)清潔iPhone觸碰式屏幕,令工人神經系統受損,出現頭暈、四肢麻痹等中毒症狀。官方曾承認有 47名工人中毒。

用正己烷擦屏幕中毒

SACOM成員今年 3月北上查證,從工人口中得悉,中毒工人數目高達百人,遠高於官方公佈。SACOM項目幹事鄭依依曾走訪醫院探訪中毒工人,部份工人仍未康復,卧在病床臉色蒼白。情況較嚴重的工人,有四根神經受損,手腳麻痹、常感到刺痛。廠方給部份中毒員工賠償約3,000元人民幣,部份受影響員工仍需帶病上班。

其中一名中毒工人「小方」(化名)昨接受本報電話訪問時表示,工廠為蘋果電腦生產iPhone屏幕,也有接Nokia組件定單。工廠自去年起出現員工中毒,他已留院逾5個月,公司一直未跟他商討賠償問題。相比起酒精,正己烷可以更快清潔屏幕,但正己烷有毒,長期接觸會令人頭暈、頭痛、四肢麻痹,嚴重會引至窒息,甚至死亡。

報告指蘋果需要負責

SACOM報告引述蘋果電腦供應商的生產行為守則指,「供應商需辨認、評估及控制工人會接觸到的有害化學、生物及物理因素」。報告指蘋果需為中毒事件負責,但蘋果一直未有回應事件。SACOM的調查發現,聯建科技涉在巡查中造假,當有官方查廠,就會打開車間緊急通道以稀釋化學品濃度。

SACOM又揭發聯建的工人每周工時逾70小時,周末未能放假,違反勞工法律及蘋果的守則。報告指聯建聘用大批實習學生,他們每周工作七天,每天11小時,但月薪僅500元人民幣。本報昨致電蘋果在香港的公司,但未有回覆。


蘋果電腦血汗工場事件簿
今年4月:蘋果電腦產品內地最大生產商深圳富士康,被內地傳媒指員工要連續工作 13天才休假一天,不符合中國法律規定

今年3月:蘋果電腦承認有三家代工廠僱用至少 11名童工

今年1月:代工蘋果面板的蘇州聯建科技 2,000名工人,因廠方使用有毒原料及傳聞取消年終獎金,上街抗議並與公安發生衝突

09年7月:蘋果電腦發表報告證實,設於中國的代工工廠有 45間沒向工人支付加班費,另外 23家工資低於法定要求

05年:為 iPod拍攝剪影跳舞廣告的 ipod女郎表示窮到買不起 iPod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